杨蔚;强金伟;田海萍;陈兵;王爱军;赵建国
目的 探讨T2-mapping评估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腰部背伸肌群(多裂肌、长肌、髂肋肌)的价值.方法 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行T2-mapping序列扫描,于L3、L4上缘层面测量运动前后多裂肌、长肌、髂肋肌的横截面积(CSA)及T2值,比较运动前后及左右侧上述肌肉CSA、T2值的差异,并分析运动前后各肌肉的CSA差值与T2值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长肌、髂肋肌运动后CSA、T2值均大于运动前(P均<0.05).L3椎体上缘水平左侧多裂肌的运动后CSA及运动前后CSA差值均大于右侧(P均<0.05).运动前L3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长肌、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长肌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运动前后CSA差值与T2值差值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T2-mapping可用于评估腰部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变化.
作者:蒋元明;周家龙;黄益龙;张振光;魏佳璐;张佳;赵卫;何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 收集67例CSP患者(CSP组)和29例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患者(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组),以二维及三维超声观察孕囊种植部位、与剖宫产瘢痕关系和滋养血流主要来源部位,并测量剖宫产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CSP组与宫腔下段非瘢痕组间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及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P<0.001).以预测概率=0.680为临界值,该模型预测CSP的准确率为86.46%,敏感度为89.55%,特异度为79.31%.以孕囊植入瘢痕和滋养血流来源于子宫前壁下段为诊断CSP的标准,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CSP和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Kappa值分别为0.699和0.711.结论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孕囊与瘢痕关系、滋养血流来源部位和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可提高对CSP与宫腔下段非瘢痕妊娠的鉴别效能.
作者:马斌;王艺璇;冉婕;刘晓丽;鲁琰;李天刚;杨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男,47岁,视力模糊半年余.MRI:平扫鞍窝未见增大,鞍上区见团块状等T1等T2信号(图1A、1B),约1.5 cm×1.4 cm×1.4 cm,边缘清晰,病灶与垂体柄关系密切,垂体柄局部向右偏移,视交叉明显受压,垂体后叶未见明确显示;增强后鞍上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图1C).MR诊断: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胶质瘤或生殖细胞瘤.行开颅脑鞍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病灶位于视交叉下方,呈肉红色、质脆、边界清、包膜完整,呈实性.
作者:陈晨;任翠萍;赵瑞琛;程敬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男,57岁,间断肉眼血尿22天入院.3年前患者被诊断为“肺结核”,正规服药1年半后停药.尿常规:白细胞259个/UL,红细胞11 747个/UL.经腹超声检查:膀胱顶部局部不规则增厚,约4.5 cm×1.1cm,向膀胱内凸起,基底宽,与膀胱前方组织分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小无回声区,并见约0.5 cm×0.3 cm强回声伴声影(图1A),CDFI示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B);膀胱内透声不清晰,可见絮状高回声漂浮.
作者:姚延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三维稳态进动结构相干(3D-CISS)序列显示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的价值.方法 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右侧膝关节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轴位和冠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FS-PDWI)及3D-CISS序列.对3D-CISS图像行MPR斜矢状位重建和CPR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CPR重建角度为0°、30°、60°、90°、120°、150°和180°;观察各序列图像ALL表现,并比较不同序列对ALL股骨部、半月板部、胫骨部、半月板附着点、股骨附着点和胫骨附着点的显示率.结果 31-CISS序列CPR图像对ALL胫骨附着点和股骨附着点显示率均为96.67%(29/30),MPR图像均为93.33%(28/30),均优于FS-PDWI图像(P均<0.017).3D-CISS序列CPR图像对ALL胫骨部、半月板部和半月板附着点的显示率分别为96.67%(29/30)、83.33%(25/30)和83.33%(25/30),均高于FS-PDWI图像(P均<0.05),对ALL股骨部的显示率与FS-PDWI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结论 3D-CISS序列联合CPR图像可提高对ALL的显示率.
作者:朱玉鹏;唐晓燕;孙磊;王绍华;段峰;张传玉;于腾波;郝大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产儿肺脏的超声表现和超声评分.方法 选取无心肺疾病及低蛋白血症的早产儿37例(早产儿组)及足月儿33例(足月儿组),并根据患儿年龄将每组分为<1周、1~4周、>4周3个亚组.对所有患儿行双肺超声检查并予以评分,观察早产儿肺脏超声表现,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及不同年龄间的超声评分差异.结果 早产儿肺脏超声主要表现为弥漫分布密集B线,伴或不伴“瀑布征”,提示肺泡内积液.早产儿及足月儿肺部超声评分结果分别为(15.24±2.76)分和(12.21±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2,P<0.001);年龄<1周的早产儿与足月儿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9,P=0.513),年龄为1~4周及>4周的早产儿与足月儿超声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儿3个亚组间肺超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0,P=0.393);足月儿3个亚组间肺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7,P=0.023).早产儿肺超声评分与胎龄呈负相关(r=-0.352,P=0.033),其线性回归关方程为Y=33.805-0.548X.结论 早产儿肺脏超声主要表现为弥漫分布密集B线,伴或不伴“瀑布征”,提示肺泡内积液,胎龄越小越显著.
作者:贺晓;梅雪;程秀永;李燕;王璐;于瑞娜;商丽娜;丁璐;高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5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不佳,无明确腹部外伤史,3天前突发下腹疼痛,休息后稍缓解,后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查体:心率9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50 mmHg/81 mmHg,血氧饱和度98%;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全腹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实验室检查:HGB 97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5.9s(正常参考值:26~40 s).CT:胃大弯侧约10.5 cm×3.1 cm斑片状等高密度影,CT值48~65 HU,与胃壁分界欠清(图1A);增强扫描未见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内有穿行血管;CTA示病灶内穿行血管延续为胃网膜右静脉(图1B),另见胃网膜右动脉节段性、局限性管径增宽,考虑为动脉瘤样扩张(图1C).
作者:张国平;陈晓莉;陈小龙;范晓娥;张艳;黄明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52岁,咳嗽、咳痰、发现肺部占位1月余,抗感染治疗无效;无石棉接触史.查体:右肺呼吸音稍减弱,闻及少许湿啰音.CT:右肺中叶约4.5 cm×3.9 cm、边界尚清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内见坏死区(图1).诊断: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不除外肺癌.行开胸肿瘤切除术,术中见6 cm×5 cm×4 cm质硬肿块,未侵及脏层胸膜及膈肌.
作者:李娜;李健;王敏君;曾献军;张静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46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哽噎1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无恶心、呕吐及胸骨后疼痛.常规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超声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胃镜+超声内镜:距门齿23~40 cm处食管右侧前壁见一巨大蛇形新生物,直径约2.5 cm,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组织一致,病变根部黏膜表面可见血管,下段表面黏膜可见毛细血管增生,病变表面溃烂,约0.4 cm×0.4 cm.整个病灶占据食管约75%范围.钡餐造影:食管中段至贲门部管腔明显扩张,管腔内可见巨大螺旋形充盈缺损,钡剂存在分流征象,局部黏膜变平、移位,管壁柔软,蠕动尚正常,于食道下段前壁可见尖角形钡龛(图1A、1B).CT:食管中下段管壁增厚,于气管权层面至贲门可见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尚光整,肿块长约15.2 cm(图1C),增强扫描呈轻度均匀强化(图1D).
作者:高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胎儿的产前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的8胎胎儿的超声资料,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合并畸形,并随访其结局.结果 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的超声特征为三血管-气管切面于肺动脉左侧见一血管回声,追踪走行见其汇入增宽的冠状静脉窦,同时主动脉右侧未见右上腔静脉显示.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高分辨血流显像(HDF)可立体显示左上腔静脉与主动脉、肺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8胎均伴冠状静脉窦增宽,5胎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胎合并心外畸形.结论 超声可在产前准确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及合并畸形.冠状静脉窦扩张是产前超声诊断的重要线索.
作者:王诗雅;韩建成;张烨;孙琳;王慧芳;何怡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子宫双重化合并中肾管发育异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子宫双重化合并中肾管发育异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接受腹盆腔CT检查,10例接受MR检查.结果 17例均以子宫双重化合并单侧肾-输尿管发育不良为基础病变,根据其是否伴有其他相关病变分为5类:①7例仅有基础病变,其中双子宫合并单侧肾-输尿管缺如5例,CT诊断1例、MR诊断4例;2例双角子宫和并单侧肾-输尿管发育不良,CT、MR各诊断1例;②2例基础病变合并输尿管异常,CT、MR各1例,均表现为双子宫畸形以及单侧发育不良的低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③5例阴道斜隔并单侧肾-输尿管发育异常(H erlyn-Werner-Wunderlich综合征),CT 3例,MR 2例,表现为双子宫畸形、阴道斜隔侧近端腔内积血并单侧肾-输尿管缺如;④2例基础病变并中肾管残留囊肿,1例CT表现为双子宫畸形、单侧肾-输尿管缺如,同侧中肾管残余囊肿形成,1例MRI表现为Herlyn-Werner-Wunderlich综合征同时出现与阴道相通的中肾管残余囊肿;⑤1例基础病变并肾源性肾瘤,MRI表现为双子宫畸形、左侧肾-输尿管缺如、膀胱左后壁肿瘤并子宫内膜异位.结论 以子宫双重化合并单侧肾-输尿管发育不良为核心,根据其他相关病变的复杂程度,将子宫双重化并中肾管发育异常类疾病分为五类,有助于认识本病及分科诊疗.
作者:张皓钦;王焕军;关键;潘维斌;张小玲;刘明娟;郭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ADC值及DWI相对信号强度(rSI)鉴别诊断子宫癌肉瘤与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子宫癌肉瘤和23例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及DWI扫描,测量并比较2种肿瘤的平均ADC值(ADCmean)、小ADC值(ADCmin)及rSI.结果 子宫癌肉瘤rSI(8.20±1.77)高于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6.95±2.19,P=0.04).以rSI=7.42为临界值,rSI鉴别诊断子宫癌肉瘤与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P<0.05),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23%、60.87%和61.11%.子宫癌肉瘤与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间ADCmean和ADC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鉴别诊断子宫癌肉瘤与Ⅰ级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价值有限,DWI的rSI有助于鉴别.
作者:赵婷婷;闫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55岁,因腹部超声及CT检查发现肝占位14天入院;无肝炎及结核病史,血常规、生化全项及凝血功能均正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及CA724均为阴性.胸部CT平扫示双肺未见异常,CT增强示前纵隔肿物,考虑胸腺瘤.腹部增强MRI示肝右叶近肝门区长T1长T2异常信号,边界清,动脉期病灶周边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内可见索条样强化影,延迟期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图1),MR考虑良性病变.
作者:董景辉;安维民;刘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Sievers分型二叶主动脉瓣(BAV)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BAV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Sievers分型分为0型(无嵴)、1型(有一嵴)和2型(有双嵴),其中1型分为3个亚型:1(L-R)亚型(左冠瓣与右冠瓣融合),1(R-N)亚型(右冠瓣与无冠瓣融合),1(N-L)亚型(左冠瓣与无冠瓣融合).比较不同Sievers分型BVA患者主动脉内径超声测量值.结果 121例中,3例(3/121,2.48%)Sievers分型为0型;118例(118/121,97.52%)为1型,其中1(L-R)亚型80例(80/121,66.12%),1(R-N)亚型33例(33/121,27.27%),1(N-L)亚型5例(5/121,4.13%);无2型患者.1(R-N)亚型主动脉瓣环及窦部内径均小于1(L-R)亚型(P=0.01、0.02),1(L-R)、1(R-N)及1(N-L)亚型间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结合部及升主动脉近端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ievers分型为1(L-R)亚型在BAV患者中常见,且超声心动图所见主动脉瓣环及窦部扩张较1(R-N)亚型更明显.
作者:石璨;陈昕;杨军;梁彗莉;狄贵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男,31岁,因“偶发心悸5年,加重伴胸闷1个月”就诊.经胸超声心动图:心脏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室左袢,心底与心尖连线指向右下,房室连接及大动脉关系正常;胸骨上窝切面见双上腔静脉.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房间隔卵圆窝偏下处见哑铃型缺损,形态不规则,缺损两侧较宽,可见左向右分流(图1A).CT:镜像右位心,双上腔静脉,左侧上腔静脉汇入右心房,右侧上腔静脉(即永存左上腔静脉)经房顶部异位汇入左心房(图1B).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房间隔缺损、双上腔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入左心房.
作者:李茹;张立敏;刘爽;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42岁,发现左侧下颈部包块4年余,自觉近期稍变大而就诊.体格检查:左颈部触及质软包块,按压可消失,听诊无明显杂音,考虑静脉血管瘤.超声检查:左侧下颈部皮下探及29 mm×25 mm×11 mm无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包块内近边缘处可见血流缓慢并自发显影;加压探头无回声包块可消失;一条浅静脉穿行于无回声包块后方,并可见大小5.2 mm的破口与包块相通,其内自发显影.CDFI示包块内被彩色血流填充,破口处呈正反双期双向“往复征”静脉血流频谱(图1).超声诊断:左侧颈部浅静脉假性静脉瘤.行左颈部假性静脉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瘤体为纤维组织和血凝块,瘤壁无内皮细胞覆盖,毗邻静脉壁肌层组织厚薄不均,平滑肌纤维及弹力纤维减少.病理诊断:左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
作者:刘海珍;李照喜;师明莉;郁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RI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154例TSCC患者行MR检查,观察TSCC的MRI表现,并行T分期、N分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评价MRI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MRI术前诊断T1期TSCC 37例,T2期54例,T3期7例,T4期56例;N0期104例,N1期31例,N2期19例;AJCC分期中Ⅰ期34例,Ⅱ期37例,Ⅲ期21例,Ⅳ期62例.术前MRI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814、0.786和0.790(P均<0.01).术前MRI对TSCC 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01%(134/154)、88.96%(137/154)和85.06%(131/154).结论 MRI在TSCC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的一致性较好.
作者:许奇俊;邢振;江飞;陈金姐;林成灿;曹代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MRI及CT表现,观察其形态、大小、密度/信号、强化特点等.结果 14例病变均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分叶状11例,类圆形3例;多囊状13例,单囊1例;11例实性成分为明显厚壁或分隔,3例呈结节状.肿瘤大径为3~34 cm,平均(11.34±2.24)cm.7例MR T2WI囊性部分均可见极低信号区,增强后无强化,实性成分明显强化.7例CT囊性部分均可见高密度区,CT值57~90 HU,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实性成分明显强化,CT值为145~270 HU;4例囊壁或实性结节中见斑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的MRI、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林娜;熊美连;方如旗;黄欣瑶;曹代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空间分布对肺功能及临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84例COPD患者行胸部MSCT,应用COPD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各肺叶低密度区容积百分比(LAA%),分析各肺叶LAA%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根据肺气肿异质性指数将患者分为无肺气肿组及肺气肿组,其中肺气肿组又分为上叶肺气肿为主亚组和下叶肺气肿为主亚组;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以及肺气肿组内2亚组临床严重程度差异.结果 各肺叶LAA%均与单次一氧化碳弥散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SB%pred)呈负相关;除右肺中叶外,其余肺叶LAA%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FEV1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呈负相关,与响应频率(Fres)呈正相关.2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气肿组内2亚组间FEV1%pred及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res、DLcoSB%pr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气肿组内2亚组间临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41).结论 COPD患者肺气肿空间分布影响肺功能及临床严重程度.下叶肺气肿为主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差,临床严重程度更重.
作者:喻晴;沈其晓;韩丽莹;黄晶晶;全显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患者女,28岁,孕1产1,末次月经:2017年8月1日,平时月经规则,月经量中等,无痛经.2014年于外院接受剖宫产,此后宫内植入节育器避孕至今.2017年8月31日,由蹲位直立时突感右上腹痛12 h就诊.查体:右侧腹压痛及反跳痛均为阳性.妇科体检:宫颈举痛阳性,盆腔右侧触痛明显,后穹窿穿刺抽出6 ml暗红色不凝血.实验室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759.68 IU/ml,各项肿瘤指标均为阴性.超声:右肾周围混杂回声,范围约55mm×37 mm,无血流信号(图1A);腹盆腔少许积液(图1B);肝、胆、脾、肾、输尿管、子宫(宫内节育器位置好)及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急腹症表现.超声诊断:腹膜后血肿可能,其他不排除.
作者:范莉芳;朱向明;吴树剑;张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