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权;鲍英春;张洪玉
目的:观察DF/N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疗效.方法:A组初治予DF(DDP 20mg/m2 D1-5 5-FU0.5/m2 D1-5)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予DF化疗2周期.B组初治予NP(NVB25mg/m2,D1、8,DDP30mg/m2,D2、3、4)方案化疗,有效者共3-4个周期,化疗2周期无效者改用DF方案2周期;复治(以前用DF方案化疗有效后进展)NP方案化疗2周期.结果:初治者两组有效率相近,P>0.05,无显著差异;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显著差异,P<0.05:NP方案对DF方案化疗达CR、PR后进展或无效者有效率也分别达35%、22.22%,相反NP方案化疗无效者DF化疗也无效;DF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4个月,N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结论:鼻咽癌肺转移者N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缓解期延长2个月.
作者:陈卓明;苏贞栋;黄羽;陈燕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透热治疗配合常规放疗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恶性心包积液,男性35例,女性47例;年龄38-72岁,中位年龄64.5岁.所有原发肿瘤经病理学确诊,其中肺癌38例、乳腺癌35例、恶性淋巴瘤7例、胸腺恶性肿瘤2例.34例进行了高频透热治疗配合常规放疗,采用电容式HG-2000型体外高频热疗机,频率13.56MHz,大输出功率600W,加热靶区温度42℃-43℃,治疗时间30-50min,每周2-3次,治疗8-12次,中位次数10次.放疗在热疗后20-120分钟进行,每天2Gy、每周5次,总剂量30-46Gy,中位剂量42Gy.单独放疗48例,采用常规照射方式进行,每天2Gy、每周5次,总剂量34-56Gy,中位剂量46Gy.所有病例在治疗后观察2-4个月,并定期随访.结果:治疗效果:体外高频透热治疗配合体外放疗组:CR 6例,PR19例,NC9例,有效率73.53%(25/34).单独放疗组:CR 3例,PR 20例,NC 25例,有效率47.92%(23/48),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高频透热治疗配合放疗组,改善率79.41%(27/34).单独放疗组,改善率54.16%(26/48),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个月及5个月.结论:恶性心包积液用射频透热治疗配合放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跃;张国桥;王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i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个疗程标准VAD方案治疗;17例治疗组患者予小剂量反应停(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d,2周后增至200mg/d),同时联合地塞米松40mg/d(d1-4,d9-12,d17-20)1个月1疗程,至少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作为初治50岁以上MM患者的首选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城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自化疗开始时给药,剂量200mg/d晚上睡前顿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至400mg维持12周以上;DVP化疗方案,氮烯咪胺250mg/m2,静脉滴注,d1-5,长春酰胺3mg/m2,静脉注射,d1,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3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DVP方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作者:蒋骑;黄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特点.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32例肝癌病灶及非病灶肝叶的肝血流量(BF)、肝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肝动脉分数(HAF)和时间-密度曲线进行检测,以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规律性.结果:非癌肝组织BF、BV、MTT、PS、HAF及IRF To的平均值分别为(104.90±40.83)ml·min-1·1OOg-1、(17.20±8.18)ml/100g、(12.37±4.56)s、(31.48±18.14)ml·min-1·100g-1、(0.19±0.11)及(4.32±2.65)s;原发性肝癌BF、BV、MTT、PS、HAF及IRF To的平均值分别为(213.60±149.02)ml·min-1·100g-1、(20.82±16.22)ml/100g、(8.21±2.63)s、(41.71±15.26)ml·min-1·100g-1、(0.69±0.18)及(2.15±1.46)s;与非癌爿十组织比较,原发性肝癌的肝血流量、肝血容量、渗透表面积通透性和肝动脉分数显著增高,平均通过时间及对比剂到达时间显著降低.肝癌与非癌性肝组织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原发性肝癌组织与非癌性肝组织在MSCT血流灌注参数BF、MTT、PS、HAF及IRF To存在着显著差异,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刘剑仑;苏丹柯;王彩红;李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PTBD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PTBD治疗再行抗肿瘤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胆红素、ALT均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临床症状部分缓解,黄疸消退,体能状况KPS提高10-30分不等.结论:对不能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以PTBD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崔林;刘建军;陈高阳;何学军;吴兴军;刘兴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大量文献资料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而且不同型别致病性有明显差异性,因而对HPV感染的及早发现和正确分型将对宫颈癌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HPV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在综合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PCR法、核酸杂交法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今后能为试验者在选择恰当试验方法时给与相应的参考.
作者:马卿莲;肖长义;叶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强的促血管形成因子,因而是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靶点.贝伐单抗是抗VEGF受体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目前用于一线治疗大肠癌.
作者:陈日新;逯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是一种与内分泌密切相关疾病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刻,特别是认为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影响非常重要.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21世纪各期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此,正确把握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和时机,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作者:陆艳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宫颈癌是发生在伞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严蕈影响了患者的放疗依从性.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恒芳;代丽;刘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P300/CBP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型、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HIF-1α及P300/CBP的表达.结果:HIF-1α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为48.33%,显著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P<0.01),P300/CBP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吸烟与否显著相关,但与年龄性别无关,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P300/CB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与靶蛋白P300/CBP蛋白降解有关,提示HIF-1α蛋白过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平;张道荣;蔡存伟;常家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细胞表面存在糖链是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糖类和蛋白质或脂类共价结合形成糖复合物.研究发现,细胞恶变过程中表面膜的糖链发生明显变化,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其糖链结构亦发生类似的变化.这些变化和差别已成为新一代肿瘤标志.
作者:刁斌;林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3岁因左颈前部肿块2周入院.查体:左甲状腺中下极肿块3cm×3cm大小,质韧,张力高,界清,活动佳.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右甲状腺未及肿块.颈部淋巴结(-).B超:左甲状腺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26mm×15mm × 15mm.同位素扫描提示左甲状腺凉结节.
作者:杨滢瑜;范宜娟;陈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胶片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性同位素131I辐射剂量测量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活度的131I对Kodak EDR2胶片进行0.5小时的辐射,并应用加速器建立的标准剂量曲线对照进行的剂量分析.结果:2.4、3.1、5.0、9.2mCi131I的0.5小时的大胶片测量剂量分别为155.3、164.6、166.9、180.9cGy;大胶片测量辐射距离分别为12、14.2、16.9、33.3mm.结论:胶片剂量测量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131I辐射剂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但定量分析仍有一定的误差.
作者:施常备;常晓彬;袁梦晖;冯涛;袁彬;吴湘阳;汪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早期乳腺癌(EBC)的预后差异非常大,重要的预后因素有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脉管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是有所帮助的,肿瘤的分子特征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R、Her-2已经被作为治疗反应和预后的预测指标.Ki-67虽然不作为必须的标记,但常用来作为增殖活性的静态标志,或通过治疗期间的多次测量,来反映动态变化的中间状态,以及作为疗效的替代指标.现应就Ki-67在早期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的预测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何湘萍;马祥君;汪洁;高雅军;高海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和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既往经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NVB 25mg/m2加人生理盐水50 ml静脉推注,d1,8;DDP 3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d1,3,21天为1周期,至少用2个周期.结果: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3%,部分缓解(PR)38.9%,总有效率为47.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多见,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6.1%.结论:NVB与DDP联合化疗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许崇安;刘殊;徐洁;齐海燕;张学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文从蟾毒灵的药物作用靶点、对信号通路的改变、对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调节等几个角度阐述蟾毒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凌昌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得力生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化疗的6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对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外周血常规、消化道反应进行观察.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得力生注射液每次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缓滴,每天一次,连续2周.两组均每3-4周重复,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65%和5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变、外周血象变化及消化道反应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能减轻化疗相关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榜宪;雷静;赵妍丽;李秋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簇状钙化点特征与临床活检病理结果间的关系.方法:运用Le Gal分型方法分析60例病例中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簇状钙化点病灶特征.结果:60例患者实际活检标本数64个,其中恶性病变27例(占42.19%).乳腺钼靶摄片发现的簇状钙化点按Le Gal标准分型,其中Ⅱ型18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l例(5.56%);Ⅲ型12例,恶性1例(8.33%);Ⅳ型14例,恶性6例(42.86%);V型20例,恶性19例(95%).结论:Le Gal分型与病理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钼靶的簇状钙化点Le Gal分型可为临床诊断乳腺癌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胡俊艳;沈卫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用时(251±24)min,术中出血量(185±65)mL,清扫淋巴结(14.5±5.7)枚/例.术后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1.8±0.6)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8±1.2)d,术后效果良好,没有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有效,可行性好.
作者:于宏;吴硕东;苏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