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颈淋巴结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张芳君;白艳霞;李随勤;赵继元

关键词:颈淋巴结结核, 颈部肿瘤, 误诊
摘要:我国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1990年结核病死亡率21/10万,每年死亡约238万人[1] .近年来,全球结核病有抬头趋势.颈淋巴结结核在体腔外淋巴结核中为常见,其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约占肺外结核病的81%[2],患者多无结核病史,早期无结核中毒症状,往往是以颈部无痛肿块就诊;而且不具典型表现者越来越多,往往容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半乳凝素-9与肿瘤

    半乳凝素-9(Galectin-9)是Galectin家族一员,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Galectin-9能够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并且引导肿瘤逃离免疫监视,同时在肿瘤的致瘤性转化,肿瘤细胞的存活,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向江东;席晓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克隆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组织内及整个病变的克隆性组成及意义.方法:选PSH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9例,全部为女性.石蜡切片HE染色,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PSH组织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分别提取基因组DNA,用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HhaⅠ消化,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X染色体连锁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AR基因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其长度多态性.结果:光镜下可见29例PSH均表现其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由实性、乳头状和血窦所构成,其中实性区细胞大小基本一致.高倍镜下可见实性区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呈嗜酸性或略呈透明状,核分裂罕见;乳头状结构表面均被覆单层立方上皮.克隆性检测结果表明有23例显示AR基因位点具有多态性.经HhaI酶切后,所有具有多态性的标本2个条带中有1个条带的密度明显减弱或消失,而另一个条带保留,证明其均为肿瘤性增生.结论:PSH 组织中的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具有相同的单克隆增生模式,提示二者可能均为肿瘤的实质细胞.

    作者:张丽;巩丽;李艳红;任凯夕;姚丽;兰淼;朱少君;韩秀娟;王军;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汉防己甲素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汉防己甲素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顺铂(cisplati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的临床疗效、不良作用.方法:240例a-NSCLC患者随机分为汉防己甲素联合GP方案组和单纯GP方案组.吉西他滨 1000mg/m2于第1、8天静滴,顺铂75mg/m2于第1天静滴,治疗组同时加用汉防己甲素注射液150mg/d静滴,第1-10天连续给药,对照组单纯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及体重变化评价生活质量,按照NCI CTC 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219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治疗组近期客观有效率36.1%,对照组为24.3%,P=0.057;治疗组近期疾病控制率63.9%,对照组为52.3%,P=0.081;1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45.7%、31.3%,P=0.059;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49.1%、32.4%,P=0.012;体重增加率分别为28.7%、16.2%,P=0.027.治疗组的2-4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分别为38.0%、19.4%、46.3%、16.7%,均低于对照组53.2%、34.2%、63.0%、27.9%,均P<0.05,而局部刺激为2.8%,略高于对照组0.0%,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及预防.结论:汉防己甲素可能具有提高a-NSCLC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无明显不良作用,同时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是a-NSCLC综合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程颖;刘文超;史恒军;蒋林;陈衍;黄颖;斯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苦瓜蛋白MAP30的HLA-A2/A3限制性CTL表位预测

    目的:预测苦瓜蛋白MAP30的HLA - A2/A3限制性CTL表位.方法:应用lasergene 7.0和NetCTL-1.2 Server对MAP30进行HLA - A2 /A3限制性CTL表位预测.结果:MAP30的二级结构含有8个α-螺旋和9个β-折叠股;柔韧性良好氨基酸区域为19-40、99-146、166-273;亲水性指数较高区域为22-45、97-114、117-148、180-198、224-257、265-275;抗原性指数较高区域为19-28、63-71、98-114、118-123、224-246、248-260、262-274;有30个可能CTL表位,综合分析后获得2个HLA - A2和5个HLA - A3限制性CTL表位.结论:MAP30具有潜在的7个HLA-A2/A3限制性CTL表位.

    作者:郑崛村;沈富兵;孟延发;邓念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喉鳞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喉鳞癌患者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与肿瘤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113例喉鳞癌患者(试验组)与65例喉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两组间的差异及其与喉鳞癌临床分期、转移的关系.结果:喉鳞癌患者血浆APTT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其中转移组比未转移组显著缩短(P<0.05);喉鳞癌患者血浆Fib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PT及TT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喉鳞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检测血浆APTT及Fib有助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

    作者:李大伟;董频;孙臻峰;谢晋;徐宏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ecombinant human-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化疗后血小板计数≤50×109/L的肿瘤患者87例,分为rhTPO组45例和国产组白介素11(rhIL-11)组42例.rhTPO组给予rhTPO 300u/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rhIL-11组给予rhIL-11 1.5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使用;两组在用药过程中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或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停用.结果:rhTPO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平均使用7天,有效率86.6%;rhIL-11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平均使用11天,有效率69%,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hTPO组和rhIL-11组因出现出血症状而采取输注血小板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和3例.结论:rhTPO对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志军;徐红斌;魏友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局麻与全麻下电视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局麻与全麻下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利弊.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3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了VATS,其中8例采用全麻,31例在局麻下进行.对局麻及全麻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手术时间、疗效、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经术前胸穿及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均为转移癌性胸水,行VATS-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局麻平均手术时间20min.手术期间病人的心率较术前平均升高10-20次/min,血压平均升高5-10mmHg,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术后住院时间7-10天.随访1-8个月,平均5个月,胸腔积液均得到控制,未见复发.与控制积液有关的费用较全麻降低了50%.无死亡病例.结论:局麻下VATS治疗恶性胸腔积安全、有效,较全麻下更经济、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对术后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

    作者:李俊海;鲁鸣;刘宏涛;白国栋;梁英平;刘晓栋;薛峰;王鹏国;郭小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平消胶囊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减缓作用.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对11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FEC方案化疗,治疗组58例,加用平消胶囊口服;对照组52例,单独化疗,不口服平消胶囊.结果:口服平消胶囊(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患者化疗后第2周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而对照组白细胞第3周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平消胶囊能有效减轻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

    作者:常庆龙;冯爱强;贾国丛;张彦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R+T组(32例)与R组(30例),R+T组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R组行单纯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观察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R+T组有效24例,有效率75.0%,R组有效15例,有效率5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新型立体定向放疗联合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范志刚;王金凤;马武;陈士新;张淑莲;马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塞来昔布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用塞来昔布、放射以及二者联合使用时Hela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提示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放射强度依赖性;克隆形成实验提示塞来昔布对Hela细胞株有一定程度的放射增敏效应,塞来昔布+放射(D+R)组较单纯放射(R)组相比,放射敏感性指标SER、Do、Dq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调;流式细胞分析显示:Hela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在塞来昔布(D)组、单纯放射(R)组及塞来昔布+放射(D+R)组中均有差异,表现为G0/G1期增加,S期减少,凋亡率增加.结论:塞来昔布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为临床放疗及与塞来昔布联合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胡琴;王朝霞;刘飞;汪德明;吉兆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及MCP-1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基因的表达与肾细胞癌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RCC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分别取血液和肾癌组织标本.对照组30例为非肿瘤患者,男20例,女10例,取血液标本,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MCP-1定量.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CP-1表达情况.实时RT-PCR定量检测MCP-1表达.分析RCC临床特点与MCP-1表达的关系.结果:肾癌组患者血浆中MCP-1(203.5±155.8)pg/ml较非肿瘤组(92.1±35.2)pg/ml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癌组织中MCP-1表达阳性率为73.3%(22/30),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0.0%(12/30),肾癌组织中MCP-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肾癌组织中MCP-1的阳性强度(++)-(+++)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肾癌组织MCP-1总RNA和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侯四川;白鑫;高健刚;孙小庆;朱磊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大分割适形放疗初探

    目的:初步评价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hypofractionated 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HFCRT)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18例曾接受HFCRT的局部晚期(T4期)前列腺癌病例资料.9例单纯HFCRT,40-56Gy/10-16次/2.5-4周;另9例先全盆腔照射36-40Gy/18-20次/3.5-4周,再以HFCRT加量16-20Gy/4-5次/2-3周.分析放疗的生物效应剂量、肿瘤局控效果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肿瘤平均生物效应剂量约(125±9.8)Gy(α/β值取2.6Gy).肿瘤局部疗效CR 8例,PR 10例.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无≥Ⅲ级放射损伤 (RGOT和EORTC毒性标准).结论:HFCRT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高分次剂量可能是重要的有利因素之一.

    作者:夏火生;韩守云;李月敏;张玉海;解放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直肠癌病人48例及术后复发的直肠癌43例共计91例,其中59例进行了全程3DCRT,并同时口服希罗达2周期化疗;另外32例仅行单纯3DCRT治疗.结果: 近期疗效评价,3DCRT+ 希罗达同步治疗组与单纯3DCRT组的 CR分别为17%(10/59)、15.6%(5/32);PR分别为72.9%(43/59)、53%(17/32),NC分别为5.1%(3/59)、12.5%(4/32);PD分别为5.1%(3/59)、18.9%(6/32),RR分别为89.8%、68.8%,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4%(48/59)、71.4%(23/3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对症处理后多能缓解.结论: 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是治疗局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伟;雷勇;李爽;苏小岩;徐云华;童涛;罗斐;杨继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肺、膀胱同时性重复癌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59岁(病历号104471)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于2009年3月12日入院.膀胱镜检查于左输尿管开口上方见水草样肿物,约2.0cm×2.0cm,拟行膀胱肿瘤手术,术前胸片示左肺门增大.进一步行胸CT检查:左肺上叶纵隔旁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气管镜:左上叶管口菜花样肿物.终先后行左全肺切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肿瘤.

    作者:单国际;曾凡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意义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其转移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及检测方法的掌握对于合理开展缩小手术至关重要.运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检测不仅可以了解淋巴结站的转移特点、规律,而且可以发现微转移,从而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而选择合理术式,避免标准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和扩大的手术方式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陈原;姚德茂;陈国政;陈佳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129例NHL患者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BsAg阳性患者的比率.随机选取同期住院129例初诊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除外)及 12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NHL患者组HBsAg阳性率(22.5%)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组(12.4%)和健康体检者组(9.3%),男性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不同病理及不同分期的NHL患者HBsA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除外)及普通人群.

    作者:张兰胜;陈冬波;王保庆;张世强;凌桂琴;韩正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外科治疗(附10例报告)

    目的:讨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0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10例中女6例,男4例,平均年龄59岁,平均病程10个月.7例甲状腺蛋白抗体和(或)微粒体抗体升高;病理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型)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伴大细胞转化型(MALT伴大细胞转化型)3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型)4例,4例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ⅠE期4例,ⅡE期2例,ⅢE 期2例,ⅣE期2例.本组2例行手术切取活检术,8例行甲状腺腺体切除术,1例同时行气管切开造口术.8例术后明确行CHOP方案化疗等治疗.10例平均随诊30个月, 10例平均存活36个月.结论: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例,应积极处理其迅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大的情况.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手术主要起明确诊断的作用,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MALT型、Ⅰ-Ⅱ期病例预后较好.

    作者:高峰;丁宝忠;贾宗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KLT)注射液治疗腹膜后转移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腹膜后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6MV-X线局部三维适形放疗DT 5000cGy/25次;实验组在局部放疗同时,每日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100ml,连用21天,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有50例患者完成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9.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实验组达82.1%,与对照组5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皆比较高,但对照组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达36.4%,而实验组仅为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白细胞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及下降程度皆较对照组轻.结论:KLT联合局部放疗较单纯放疗在控制肿瘤的近期疗效及缓解患者疼痛方面表现出协同治疗的优势,可降低恶心呕吐的反应程度,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

    作者:刘洪明;杨波;姜迎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内镜下射频结合食道支架治疗食管恶性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经内镜射频、扩张结合食道支架治疗食管恶性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内镜直视下,运用射频电极、扩张器和食道支架对食道癌术后复发病灶和晚期食道癌所致管腔狭窄进行治疗.25例食道恶性梗阻内镜不能通过患者,其中18例患者经过1次射频治疗后胃镜顺利通过狭窄口,后再行食道支架置入;7例患者经过2次射频治疗后食道管腔变宽但胃镜仍不能通过,予扩张后行食道支架置入.结果:25例患者随访1-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结论:经内镜下射频、扩张结合食道支架置入术是食道恶性梗阻较理想的姑息治疗方法,且设备价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锋;王建红;朱亚芳;杨磊;马洁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同分子亚型的晚期乳腺癌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分子亚型的晚期乳腺癌对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反应性、疾病进展时间(TTP)及生存时间,进一步评估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将2000年元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62例晚期乳腺癌分为3种分子亚型,62例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回顾性分析3种亚型乳腺癌的化疗反应性、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期.结果:62例患者中,Basal-like亚型为14例(22.6%),HER2+/ER-亚型(16.1%),Luminal亚型38例(61.3%).Basal-like亚型有效率为64.3%, HER2+/ER-亚型为60.0%,Luminal亚型为47.4%(P=0.551), 3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asal-like亚型TTP为3.2个月,HER2+/ER-亚型为5.3个月,Luminal亚型为10.1个(P=0.005),Basal-like亚型生存时间为7.0个月,HER2+/ER-亚型为11.3个月,Luminal亚型为19.8个(P=0.004),3者在TTP及生存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晚期乳腺癌对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反应性相似,但Basal-like亚型和HER2+/ER-亚型具有较短的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期,Basal-like亚型的预后差.原因可能主要与它的生物学特征更具侵袭性有关.

    作者:骆梅青;李锡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