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嗅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临床及形态学特征(附1例报告)

梅建刚;曹红琴;邵靓婧;张美娇;翟勇平;于亚平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形态学, 菊形团,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骨髓转移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并复习ONB相关文献.方法:对1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ONB骨髓转移的患者,行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并对骨髓象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象可见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见瘤细胞、原粒、幼粒及幼红细胞.骨髓象示瘤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散在或成团分布,胞体较为均一中等大小,类圆或不规则形;胞浆量中等或丰富,色蓝,有或无少许细小红色颗粒,空泡易见且常近边缘分布,浆边缘易见日珥状突起;胞核深染,圆或类圆形,可见双核及多核,核染色质细致或粗颗粒状均匀分布,核仁模糊或可见,淡蓝色.裸核常见.可见多个瘤细胞聚集并呈放射状环形排列,形成菊形团结构.瘤细胞POX染色全阴性.结论:ONB是罕见的神经源性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当外周血出现至少一系减低或可见幼粒或幼红细胞,应考虑肿瘤骨髓转移的可能性,及时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确定分期及肿瘤负荷,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胃癌细胞系HGC-27肿瘤球细胞干样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胃癌细胞系HGC-27肿瘤球细胞的干样特性.方法:SFM培养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肿瘤球,细胞计数绘制HGC-27细胞和肿瘤球细胞的生长曲线,96孔培养板接种计算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成功培养出HGC-27细胞的肿瘤球.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肿瘤球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高于HGC-27细胞.结论:HGC-27细胞可以培养成肿瘤球细胞,肿瘤球细胞比HGC-27细胞更具有干样特性.

    作者:时伟红;刘京津;王惟;张梅英;郑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全身分次放射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接受分次全身放射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晚期毒性反应及预后.方法:对14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预处理.结果:14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身分割放射治疗,早期急性反应均能耐受.经过一年以上随访,1年生存率为57%(8/14),5年生存率为37%(3/8).结论:患者对分次全身放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重要预处理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姚原;张松方;屠永青;陆冬青;王雅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4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 Ⅰ型),均否认家族遗传史.1例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型),有家族史.男性14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出生至64岁,平均年龄24.7岁.首次就诊20例,复发或再次就诊4例.结论: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肿瘤在体表的患者,易于诊断;而肿瘤位于内脏的患者,如何做出准确的诊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治疗上,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术后易复发,需再次手术切除.

    作者:洪伟;李宇杰;贾宗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分割法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r)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先行1-2次TACE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低分割组(38例)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总剂量48-55 Gy,4-5Gy/次,3次/周,3-4周.B组:常规分割组(36例),GTV也只包括癌栓,总剂量54-60Gy,1.8-2.0Gy/次,5次/周,6-7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割组CR 6例,PR 10例,有效率约(CR+PR)42.1%,常规分割组CR 5例,PR 13例,有效率约50%,1,2年生存率低分割组46.4%,17.8%,常规分割组41.6%,22.2%.结论:低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对TACE术后门静脉癌栓的疗效相当,低分割组较常规分割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徐爱兵;田思源;沈茜;黄洪华;谢国栋;储开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86例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加强整体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对286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根据不同护理计划分为整体护理组100例和整体护理加强组186例,整体护理组是做好常规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加强组除了做好常规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外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两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治疗组除整体护理组2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后在门诊继续行腔内放射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在病房完成放疗计划.共有255例(89.17%)发生骨髓抑制,23例(8.04%)发生阴道并发症,17例(5.94%)发生皮肤病变,8例(2.79%)发生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3例(1.06%)发生放射性膀胱炎,经保守治疗和药物灌注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整体护理加强组除骨髓抑制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整体护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做好加强整体护理措施,安排资深护士精心护理,可减轻患者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王雯;张龙;刘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dkn1b基因、FOXE1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e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又称p27KIPI,在细胞周期中,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被认为是抑癌基因.叉头框El(FOXE1,forkhead boxEl),又称甲状腺转录因子2,是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越来越多,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甲状腺癌发病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现从两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易感性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岑鸟);陈灿;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例1为-47岁女性,症状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四月,病理确诊为阑尾交界性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例2为-66岁女性,症状主要为右下腹痛一天,病理确诊为阑尾高分化黏液性囊腺癌.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腺癌的乏氧研究进展

    乏氧发生在乳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中,是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超过了其血管的生长速度.乏氧导致由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节的适应性反应,即肿瘤恶化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抗拒.HIF-1α及其下游目标被认为是乏氧标志物.乏氧标志物是重要的预后因子,其测定可预测治疗结果,指导医生针对病人选择优化治疗方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目的.

    作者:翟晓辉;郭佑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维泰醇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维泰醇对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以探讨维泰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维泰醇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采用AO/EB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并计算其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U14细胞内Bcl-2,Bax、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维泰醇对U14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维泰醇能引起细胞凋亡,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维泰醇下调U14细胞内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维泰醇可抑制宫颈癌U1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维泰醇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宿星;巩平;王冬慧;刘文;杨鑫磊;郑秋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2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下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内局部注射恩度加顺铂.结果:胸水量减少,有效率为86.9%.结论: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有效率高,且并未增加顺铂不良反应.

    作者:熊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肿瘤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通过与其两种受体TrkA和p75NTF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对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存活等过程发挥极其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非神经系统也发挥作用,特别是参与了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增殖、凋亡、血管形成、神经旁浸润以及疼痛过程中,NGF及其受体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且与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NGF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光辉;汤善宏;陈康;杨学文;龚太乾;张洪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护士抗肿瘤药物的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名接触抗肿瘤药物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较差.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管理滞后.结论: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规范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袁琰琴;徐德忠;王波;王线妮;曲晓丽;孟祥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破渍伤口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破溃伤口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例晚期恶性肿瘤伤口除采取常规伤口护理措施外,对于呈火山口样或花菜样的伤口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与异味.根据换药次数评价破溃伤口渗液护理效果,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恶性肿瘤伤口的渗液经使用棉垫、造口袋护理后,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疼痛评估使用NRS评分,中度疼痛(4分≤NRS≤6分)6例,重度疼痛(NRS≥7分)5例,经全身用药止痛以及局部止痛换药后,疼痛明显缓解,NRS评分均在3以下;3例中重度恶臭均减轻至轻度恶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由30.18分提高到38.56分.结论:结合肿瘤伤口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伤口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向红;姜会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神经导航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BrainLAB Kolibri navigation system)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17例脑内深部肿瘤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实施显微手术.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导航计划,并依据肿瘤部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切口及入路.术中对手术入路、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直接找到病灶并有效切除.其中全切15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结论: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快速定位肿瘤,清晰辨别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小化,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奇;刘云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CA19-9、CEA联合检测对早期临床诊断的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UGT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酶联免疫法检测UGT1 A8.结果:结l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Ol,CA19-9检测值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结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检测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UGTIA8、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沈桂荣;樊圣;赵启军;樊彩霞;樊佳妮;樊二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吡喃阿霉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吡喃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辛伐他汀、吡喃阿霉素分别及联合处理细胞48小时,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抑制,按公式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结果:按照文献报道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相互作用指数小于1.结论:辛伐他汀和吡喃阿霉素对于SMMC-7721有协同抗瘤作用.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结直肠癌的5%-15%,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其原因主要是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MMR)缺陷,导致MSI,从而引起结直肠癌,近年来其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

    作者:齐芸;黄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例肺癌患者中,手术/非手术:172/444;男/女:418/198;吸烟/非吸烟:347/269;周边型/中央型:324/292;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无统计学差别;周边型肺癌手术率高(P<0.01).在发病率/手术率(%)中,腺癌:31.2/34.1,鳞癌占30.0/42.2,小细胞癌23.1%/9.7.总体手术率27.9%,临床分期越早,手术率越高,非手术患者病理诊断率为82%.结论:沈阳地区新发的原发性肺癌以男性、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周边型及鳞癌患者手术所占比例高.

    作者:张海波;赵俊华;白露;苏洪新;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口腔化学感受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口腔化学感受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追踪分析1例口腔舌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特点,总结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结果:发生于口腔化学感受器瘤较发生于身体其它部位(颈动脉体)更容易表现出恶性生物学特性,恶性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肿瘤浸润,包膜不清楚,手术后出现原位肿瘤复发及远处(肺部)转移.结论:对于口腔的化学感受器瘤应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细胞学特征确定生物学行为并做相应临床处理.

    作者:张圃;杨新杰;王欣;王莉;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西安地区饮食因素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饮食因素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对象均为西安市常驻居民(≥20年),能够清楚回答问题.病例为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西安市3家医院诊断的新发非贲门胃癌患者.对照为在相同医院整形美容和体检部门选取,排除癌症,均取得同意参加.分别为217、245例.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SPSS11.O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烧烤食品、油炸食品、过热饮食、以及过咸食品摄入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生大蒜及绿茶的摄入则为保护性因素(P<0.05).食用油中,花生油、调和油相较于猪油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饮用水中,自来水、桶装水、矿泉水相较于井水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应针对上述胃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江梅;李汀;杨利萍;王毅;阴俊;吴彦钊;王君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