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魏谨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治疗组中,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过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较单纯化疗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难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影响,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在抑制急性白血病进展上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章志;万楚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整合素α6β4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不仅依赖于它的黏附特性,而且还与它潜在的信号传递特性有关.本文对整合素α6β4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焦琳;田爱;柏茂树;王熙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PTEN基因是近年发现的继p53基因之后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抑癌基因,在血液系统肿瘤、脑胶质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泌尿道肿瘤、肺癌、骨肉瘤等诸多肿瘤中均检测到该基因的突变或LOH,并发现其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或缺失.
作者:赵欣楠;于兆进;魏敏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维泰醇对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以探讨维泰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维泰醇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采用AO/EB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并计算其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U14细胞内Bcl-2,Bax、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维泰醇对U14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维泰醇能引起细胞凋亡,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维泰醇下调U14细胞内Bcl-2、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维泰醇可抑制宫颈癌U1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维泰醇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宿星;巩平;王冬慧;刘文;杨鑫磊;郑秋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胃癌细胞系HGC-27肿瘤球细胞的干样特性.方法:SFM培养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肿瘤球,细胞计数绘制HGC-27细胞和肿瘤球细胞的生长曲线,96孔培养板接种计算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成功培养出HGC-27细胞的肿瘤球.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肿瘤球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高于HGC-27细胞.结论:HGC-27细胞可以培养成肿瘤球细胞,肿瘤球细胞比HGC-27细胞更具有干样特性.
作者:时伟红;刘京津;王惟;张梅英;郑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BrainLAB Kolibri navigation system)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优越性.方法:17例脑内深部肿瘤患者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实施显微手术.术前将患者影像学信息导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导航计划,并依据肿瘤部位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切口及入路.术中对手术入路、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直接找到病灶并有效切除.其中全切15例,次全切2例.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结论: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能准确、快速定位肿瘤,清晰辨别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将手术过程中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小化,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奇;刘云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γδ T细胞已是当今细胞治疗研究的热点,活化的γδ 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答,其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γδT细胞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田爱;焦琳;王熙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HSP70ASODN联合顺铂对于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MTT法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联合顺铂在肝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转染HSP70组与未转染组HepG2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时,24h、48h、72h、96h未转染组与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329±0.029、0.583±0.022;0.356±0.035、0.684±0.052;0.497±0.033、0.723±0.048;0.523±0.035、0.715±0.047.结论:HSP70ASODN能增强顺铂对HepG2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邵国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PICC置管患者46例,观察对比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贵要静脉的穿刺成功率高,占94.4%(17/18),并发症发生率低,占5.6%(1/18).结论: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
作者:高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探讨腔镜辅助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3例腔镜辅助下DTC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管理等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医护配合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熟练掌握在腔镜辅助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能够节省手术时间,提高医生、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清元;李国娟;吴星;马绥霞;冯晓瑞;陈静;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SCEC)是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度高,易发生转移,预后差.SCEC约占所有类型食管癌的0.4%-7.6%,以男性和中老年多发,发病部位90%以上在食管中下段.治疗上多数的研究证实综合治疗相对于单一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化疗很重要;局部治疗时放疗优于手术;放化疗同步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旖骁;赵俊华;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HSP27是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tress proteirs,sHSP)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应激因素的损伤.此外,HSP27也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等.近年来,HSP27与临床疾病尤其是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HSP27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国萍;何晓光;武要洪;张楠;李宝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破溃伤口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1例晚期恶性肿瘤伤口除采取常规伤口护理措施外,对于呈火山口样或花菜样的伤口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与异味.根据换药次数评价破溃伤口渗液护理效果,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恶性肿瘤伤口的渗液经使用棉垫、造口袋护理后,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疼痛评估使用NRS评分,中度疼痛(4分≤NRS≤6分)6例,重度疼痛(NRS≥7分)5例,经全身用药止痛以及局部止痛换药后,疼痛明显缓解,NRS评分均在3以下;3例中重度恶臭均减轻至轻度恶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由30.18分提高到38.56分.结论:结合肿瘤伤口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伤口症状,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向红;姜会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α过表达与肿瘤的进展、侵袭密切相关,是一个有效的治疗肿瘤的分子靶标.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胃癌关系中的信号通路并采取相应措施,将会进一步有效阻止胃癌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魏晓萍;惠起源;杜中红;王圣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UGT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酶联免疫法检测UGT1 A8.结果:结l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Ol,CA19-9检测值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结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检测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UGTIA8、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沈桂荣;樊圣;赵启军;樊彩霞;樊佳妮;樊二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P-g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Max VisionTM快捷免疫组化检测4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非癌肺组织中成纤维细胞P-gp的表达,随访患者并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P-gp的表达阳性率为70.8%,明显高于非癌肺组织(P<0.01);成纤维细胞P-g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大小和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05),P-gp阳性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或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P-gp阴性患者.结论:P-gp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的形成,肿瘤组织成纤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在患者术后早期复发及远处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绍鹏;汪礼旭;赵勇;洪琼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的方法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性反应.方法:10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60例放化组(调强放疗+紫杉醇组),43例单放组(单纯调强放疗组).单放组:采用调强放疗,95% PTV:66GY/30-33次,每周5次;放化组:调强放射治疗同时化疗(紫杉醇60mg)第1、8、15、22、29、36天静滴.结果:放化疗组的食管癌病灶近期总有效率为83.3%,单纯放疗组为6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年生存率,单放组为55.8%(24/43)、32.5%(14/43),同步放化组为86.6%(52/60)、68.3%(41/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放化组稍高于单放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同步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能耐受.
作者:谢朝辉;黄微;刘艳杰;王薇;展广宏;马永新;丁栢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利用0.13cc电离室对头颈部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方法:将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IMRT计划分别移植到经过CT扫描的调强体模,生成验证计划,将0.13cc电离室放置到调强体模中在加速器下执行验证计划,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算出电离室所在区域的吸收剂量为计划剂量,按验证计划照射测量到的电离室吸收剂量为实测剂量,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误差.相对误差=(计划剂量-实测剂量)/实测剂量.百分误差超过±5%,说明计划在执行中剂量误差过大,计划需要修正.结果:2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验证的误差在±5%以内,表明计划通过;有3例患者误差超过±5%以内,计划需重新修改,计划通过率为85%.结论:剂量学验证确定IMRT治疗剂量的置信度,保证治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了临床评价治疗计划的依据.
作者:张晓军;楚建军;张福正;金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l(IGFR-1)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PR、eerbB-2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R-l在40例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IGFR-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IGF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r=0.41,P<O.05;r=0.36,P< 0.05);与cerbB-2状态及临床分期无关(r=0.28,P>0.05:r=0.17,P>0.05).结论:IGF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的诊断的标志物,IGFR-l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IGFR-1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曹伟;武永忠;侯东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B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术前常规外周静脉全身注药新辅助化疗,2组化疗方案均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生存率,复发率,疗程、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6例(20.0%),部分缓解(PR)23例(76.7%),稳定(SD)1例(3.3%),CR+ PR 29例(96.7%),平均疗程时间(29.8±3.2)d,A组复发5例16.7%),中位生存期39个月.B组CR 1例(3.3%),PR 22例(73.3%),SD 7例(23.3%),CR+ PR23例(76.7%),平均疗程时间(39.9±4.5)d,复发16例(53.3%),中位生存期25个月.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B组(P<0.05).平均疗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且生存时间延长.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前多支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韬;庄亚强;许彪;覃舒婷;黄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