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武永忠;侯东祥
目的:研究HSP70ASODN联合顺铂对于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MTT法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联合顺铂在肝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转染HSP70组与未转染组HepG2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时,24h、48h、72h、96h未转染组与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329±0.029、0.583±0.022;0.356±0.035、0.684±0.052;0.497±0.033、0.723±0.048;0.523±0.035、0.715±0.047.结论:HSP70ASODN能增强顺铂对HepG2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邵国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不同时机应用EGFR-TKI(一线治疗VS二/三线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V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线治疗组与二/三线治疗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近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EGFR-TKI二/三线治疗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一线治疗组,在其它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EGFR-TKI二/三线治疗可能要优于一线治疗.
作者:何志勇;林根;林动;许凌;徐海鹏;胡卉华;陈誉;王强;陈胜佳;林景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75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153和CA125水平,并分析上述3项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3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l).3项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其敏感度高达88%,特异性为76.2%.结论: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度.
作者:李柱;颜存粮;徐巧萍;童刚领;申东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方法:对47例内镜活检病理诊断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好发部位以直肠多,其次为乙状结肠和横结肠.终确诊35例为结直肠癌,12例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直肠部位.临床及病理医生应充分沟通,以提高诊断正确率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高仁里;叶慧英;张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 E6基因350位(T→G)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TDI -FP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HPV16F6基因350位(T→G)点突变情况.TDI - FP技术是一种在聚合酶链反应的基础上具备液相探针杂交和碱基掺入三重特异反应的检测新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应用TDI - 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350位(T→G)突变率为6.06%,HPV16 E6基因350位突变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03.P>0.05).结论:本地区宫颈癌患者中HPV16型E6 350位(T→G)很少发生突变,有别于欧洲的HPVI6型E6 350位(T→G)高突变.
作者:樊江波;吴静;高艳娥;张菊;张格林;曲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状况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进行甲基化的检测.结果:45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33.3%(15/45),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20%(9/45),而正常对照组织未检出甲基化.血浆中甲基化的改变与宫颈癌组织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高频事件,其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计算早期胃癌淋巴管密度(LVD),探讨LVD与早期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8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未发生转移与2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癌周检测D2-40标记阳性LV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2-40标记阳性LVD在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P<0.05),光镜下LVD的截断(cut-off)值为18.50个.结论: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的LVD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D2-40阳性LVD可用来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作者:姜宗丹;张振玉;吴海露;胡可伟;王劲松;赵有财;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UGT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酶联免疫法检测UGT1 A8.结果:结l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Ol,CA19-9检测值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结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检测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UGTIA8、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沈桂荣;樊圣;赵启军;樊彩霞;樊佳妮;樊二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直径在lOcm以上的巨大肝癌很常见[2].
作者:李高桦;洪智贤;张克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稳定过表达NOK基因的SPC-A-1-NOK细胞系,观察其增殖变化,探讨NOK基因对SPC-A-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电穿孔仪将pcDNA3.1-NOK质粒转染肺腺癌SPC-A-1细胞,筛选出稳定过表达NOK基因的SPC-A-1-NOK细胞单克隆株.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NOK基因的表达效果.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RT-PCR显示SPC-A-1-NOK细胞中NOK基因表达量明显增高.流式细胞术显示SPC-A-1-NOK与SPC-A-1和SPC-A-1-3.1细胞相比,S期细胞增多[(28.00±1.42)% VS(24.93±1.57)%,(23.75±1.20)%,均P<0.05]、细胞增殖指数升高[(56.70±1.43)% VS(46.47士1.32)%,(46.89±1.19)%,均P<0.05]、细胞凋亡比减少[(4.O±0.2)% VS(8.4±0.5)%,(7.9±0.4)%,均P<0.05].MTT结果显示SPC-A-1-NOK细胞较SPC-A-1和SPC-A-1-3.1细胞生长曲线上移(P<0.05).结论:NOK可促进SPC-A-1细胞的增殖,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涛;张志培;李小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饮食因素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对象均为西安市常驻居民(≥20年),能够清楚回答问题.病例为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西安市3家医院诊断的新发非贲门胃癌患者.对照为在相同医院整形美容和体检部门选取,排除癌症,均取得同意参加.分别为217、245例.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SPSS11.O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烧烤食品、油炸食品、过热饮食、以及过咸食品摄入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生大蒜及绿茶的摄入则为保护性因素(P<0.05).食用油中,花生油、调和油相较于猪油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饮用水中,自来水、桶装水、矿泉水相较于井水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应针对上述胃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江梅;李汀;杨利萍;王毅;阴俊;吴彦钊;王君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激素(P)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孕酮,对照组加入不含孕酮的培养液,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比.结果:当孕酮浓度为1-10μmol/L时,作用48、72小时,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孕酮组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凋亡比上升.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孕酮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作者: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钟萍萍;张晓波;由江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0例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照组(15例)采用E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临床差异和不良反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是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效方案,完全缓解率高,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田培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乏氧发生在乳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中,是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超过了其血管的生长速度.乏氧导致由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节的适应性反应,即肿瘤恶化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抗拒.HIF-1α及其下游目标被认为是乏氧标志物.乏氧标志物是重要的预后因子,其测定可预测治疗结果,指导医生针对病人选择优化治疗方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目的.
作者:翟晓辉;郭佑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强整体护理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对286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根据不同护理计划分为整体护理组100例和整体护理加强组186例,整体护理组是做好常规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加强组除了做好常规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外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两组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住院治疗组除整体护理组2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后在门诊继续行腔内放射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在病房完成放疗计划.共有255例(89.17%)发生骨髓抑制,23例(8.04%)发生阴道并发症,17例(5.94%)发生皮肤病变,8例(2.79%)发生轻、中度放射性直肠炎,3例(1.06%)发生放射性膀胱炎,经保守治疗和药物灌注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整体护理加强组除骨髓抑制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整体护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做好加强整体护理措施,安排资深护士精心护理,可减轻患者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王雯;张龙;刘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来源的恶性血液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不同患者具有多样性的临床特征以及生物学特点,预后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其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各种新型药物和移植的应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因素研究以及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康岩;孙琪云;艾辉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FLIP和NF-κB p65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FLIP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c-FLIP及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FLIP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O.05);NF-κB p65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FLIP和NF-κB p65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γ=0.271,P=O.015).结论:c-FLIP和NF-κB p65的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峥;陈军;覃冠德;覃思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TEN基因-9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10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10例健康女性的PTEN基因-9C/G多态性.结果:PTEN基因-9C/G位点(rs11202592)多态性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862).PTEN基因-9C/G单核甘酸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在ER、Her-2表达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EN基因-9C/G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无明显关联,ER、HER-2表达同此位点多态性也无明显关联.
作者:赵中华;陈绍水;董新军;宁方玲;李绵利;党诚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r)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先行1-2次TACE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低分割组(38例)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总剂量48-55 Gy,4-5Gy/次,3次/周,3-4周.B组:常规分割组(36例),GTV也只包括癌栓,总剂量54-60Gy,1.8-2.0Gy/次,5次/周,6-7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割组CR 6例,PR 10例,有效率约(CR+PR)42.1%,常规分割组CR 5例,PR 13例,有效率约50%,1,2年生存率低分割组46.4%,17.8%,常规分割组41.6%,22.2%.结论:低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对TACE术后门静脉癌栓的疗效相当,低分割组较常规分割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徐爱兵;田思源;沈茜;黄洪华;谢国栋;储开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骨转移是排第三的好发部位.肺癌是排第四的嗜骨转移肿瘤.目前对于肺癌骨转移的治疗仪限于抑制骨破坏,不能促进新骨形成.在应用万珂治疗多发骨髓瘤的过程中,发现其可以治疗骨髓瘤骨病,既能抑制骨破坏,又能促进新骨的形成.能否将其用于肺癌乃至实体瘤骨转移的预防或治疗呢?本文就肿瘤骨转移现状及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作用做一综述,为将来蛋白酶体抑制剂用于实体瘤骨转移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雪;杨恩德;史金凤;马宁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