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朝辉;黄微;刘艳杰;王薇;展广宏;马永新;丁栢英
目的:利用0.13cc电离室对头颈部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方法:将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IMRT计划分别移植到经过CT扫描的调强体模,生成验证计划,将0.13cc电离室放置到调强体模中在加速器下执行验证计划,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算出电离室所在区域的吸收剂量为计划剂量,按验证计划照射测量到的电离室吸收剂量为实测剂量,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误差.相对误差=(计划剂量-实测剂量)/实测剂量.百分误差超过±5%,说明计划在执行中剂量误差过大,计划需要修正.结果:2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验证的误差在±5%以内,表明计划通过;有3例患者误差超过±5%以内,计划需重新修改,计划通过率为85%.结论:剂量学验证确定IMRT治疗剂量的置信度,保证治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了临床评价治疗计划的依据.
作者:张晓军;楚建军;张福正;金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UGT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酶联免疫法检测UGT1 A8.结果:结l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Ol,CA19-9检测值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结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检测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UGTIA8、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沈桂荣;樊圣;赵启军;樊彩霞;樊佳妮;樊二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吡喃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辛伐他汀、吡喃阿霉素分别及联合处理细胞48小时,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抑制,按公式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结果:按照文献报道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相互作用指数小于1.结论:辛伐他汀和吡喃阿霉素对于SMMC-7721有协同抗瘤作用.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并对术后切口美容效果及手术创面内在瘢痕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16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行乳晕内切口或乳头根部切口,手术创面内不缝合止血,根据创面大小可创面置多个引流片,局部打包加压包扎,并对切口瘢痕和手术残腔瘢痕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手术创面无血肿,无感染,引流通畅,切口Ⅰ期愈合,乳晕内或乳头根部切口隐约不显,手术残腔内无硬结.结论:通过改良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残腔缝合止血、增加创面引流、打包加压包扎等操作技术改良后乳腺良性肿瘤手术可取得更加完美的外观,内在瘢痕柔软,术后局部异常感觉更轻微,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李有怀;佘青;李昭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0例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对照组(15例)采用E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其后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组临床差异和不良反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是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有效方案,完全缓解率高,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田培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HSP27是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tress proteirs,sHSP)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应激因素的损伤.此外,HSP27也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等.近年来,HSP27与临床疾病尤其是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HSP27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国萍;何晓光;武要洪;张楠;李宝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4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 Ⅰ型),均否认家族遗传史.1例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型),有家族史.男性14例,女性10例,发病年龄出生至64岁,平均年龄24.7岁.首次就诊20例,复发或再次就诊4例.结论: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肿瘤在体表的患者,易于诊断;而肿瘤位于内脏的患者,如何做出准确的诊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治疗上,手术达不到根治的目的,术后易复发,需再次手术切除.
作者:洪伟;李宇杰;贾宗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乏氧发生在乳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中,是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超过了其血管的生长速度.乏氧导致由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节的适应性反应,即肿瘤恶化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抗拒.HIF-1α及其下游目标被认为是乏氧标志物.乏氧标志物是重要的预后因子,其测定可预测治疗结果,指导医生针对病人选择优化治疗方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目的.
作者:翟晓辉;郭佑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计算早期胃癌淋巴管密度(LVD),探讨LVD与早期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8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未发生转移与2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癌周检测D2-40标记阳性LV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2-40标记阳性LVD在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P<0.05),光镜下LVD的截断(cut-off)值为18.50个.结论: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的LVD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D2-40阳性LVD可用来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作者:姜宗丹;张振玉;吴海露;胡可伟;王劲松;赵有财;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例肺癌患者中,手术/非手术:172/444;男/女:418/198;吸烟/非吸烟:347/269;周边型/中央型:324/292;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无统计学差别;周边型肺癌手术率高(P<0.01).在发病率/手术率(%)中,腺癌:31.2/34.1,鳞癌占30.0/42.2,小细胞癌23.1%/9.7.总体手术率27.9%,临床分期越早,手术率越高,非手术患者病理诊断率为82%.结论:沈阳地区新发的原发性肺癌以男性、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周边型及鳞癌患者手术所占比例高.
作者:张海波;赵俊华;白露;苏洪新;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状况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进行甲基化的检测.结果:45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33.3%(15/45),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20%(9/45),而正常对照组织未检出甲基化.血浆中甲基化的改变与宫颈癌组织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高频事件,其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PET是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生物学特点的差异而成像的功能显像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放射性示踪剂是葡萄糖结构类似物2-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与CT的结合使肿瘤复杂的分子代谢变化与解剖结构的准确定位相结合,从而为肿瘤的准确诊断和明确分期提供了更精确的影像资料.
作者:廖曼甜;孙建萍;王荣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α过表达与肿瘤的进展、侵袭密切相关,是一个有效的治疗肿瘤的分子靶标.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胃癌关系中的信号通路并采取相应措施,将会进一步有效阻止胃癌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魏晓萍;惠起源;杜中红;王圣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r)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先行1-2次TACE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低分割组(38例)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总剂量48-55 Gy,4-5Gy/次,3次/周,3-4周.B组:常规分割组(36例),GTV也只包括癌栓,总剂量54-60Gy,1.8-2.0Gy/次,5次/周,6-7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割组CR 6例,PR 10例,有效率约(CR+PR)42.1%,常规分割组CR 5例,PR 13例,有效率约50%,1,2年生存率低分割组46.4%,17.8%,常规分割组41.6%,22.2%.结论:低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对TACE术后门静脉癌栓的疗效相当,低分割组较常规分割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徐爱兵;田思源;沈茜;黄洪华;谢国栋;储开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内支架治疗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均行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根据情况置人不同支架.结果: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插管成功的30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从(170.84±101.72)μmol/L下降到术后l周(105.42±82.44)μmol/L,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急性胰腺炎1例,胆管炎l例,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33%.结论:全部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化学感受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追踪分析1例口腔舌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特点,总结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结果:发生于口腔化学感受器瘤较发生于身体其它部位(颈动脉体)更容易表现出恶性生物学特性,恶性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肿瘤浸润,包膜不清楚,手术后出现原位肿瘤复发及远处(肺部)转移.结论:对于口腔的化学感受器瘤应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细胞学特征确定生物学行为并做相应临床处理.
作者:张圃;杨新杰;王欣;王莉;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FLIP和NF-κB p65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FLIP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c-FLIP及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FLIP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O.05);NF-κB p65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FLIP和NF-κB p65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γ=0.271,P=O.015).结论:c-FLIP和NF-κB p65的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峥;陈军;覃冠德;覃思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HSP70ASODN联合顺铂对于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运用MTT法比较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联合顺铂在肝癌细胞增殖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转染HSP70组与未转染组HepG2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时,24h、48h、72h、96h未转染组与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329±0.029、0.583±0.022;0.356±0.035、0.684±0.052;0.497±0.033、0.723±0.048;0.523±0.035、0.715±0.047.结论:HSP70ASODN能增强顺铂对HepG2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邵国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TEN基因-9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乳腺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10例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210例健康女性的PTEN基因-9C/G多态性.结果:PTEN基因-9C/G位点(rs11202592)多态性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862).PTEN基因-9C/G单核甘酸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在ER、Her-2表达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EN基因-9C/G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无明显关联,ER、HER-2表达同此位点多态性也无明显关联.
作者:赵中华;陈绍水;董新军;宁方玲;李绵利;党诚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PICC置管患者46例,观察对比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贵要静脉的穿刺成功率高,占94.4%(17/18),并发症发生率低,占5.6%(1/18).结论: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
作者:高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