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萍;何晓光;武要洪;张楠;李宝忠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e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又称p27KIPI,在细胞周期中,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被认为是抑癌基因.叉头框El(FOXE1,forkhead boxEl),又称甲状腺转录因子2,是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越来越多,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甲状腺癌发病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现从两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易感性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岑鸟);陈灿;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占结直肠癌的5%-15%,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其原因主要是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MMR)缺陷,导致MSI,从而引起结直肠癌,近年来其相关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
作者:齐芸;黄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吡喃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辛伐他汀、吡喃阿霉素分别及联合处理细胞48小时,MTT法测量细胞的增殖抑制,按公式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结果:按照文献报道计算相互作用指数,相互作用指数小于1.结论:辛伐他汀和吡喃阿霉素对于SMMC-7721有协同抗瘤作用.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l(IGFR-1)在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与ER、PR、eerbB-2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R-l在40例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结果:IGFR-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IGF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呈正相关(r=0.41,P<O.05;r=0.36,P< 0.05);与cerbB-2状态及临床分期无关(r=0.28,P>0.05:r=0.17,P>0.05).结论:IGFR-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的诊断的标志物,IGFR-l在乳腺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IGFR-1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曹伟;武永忠;侯东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EA、UGT联合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9-9酶联免疫法检测UGT1 A8.结果:结l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检测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Ol,CA19-9检测值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结肠癌患者血清UGT1 A8检测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结论:UGTIA8、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沈桂荣;樊圣;赵启军;樊彩霞;樊佳妮;樊二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下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内局部注射恩度加顺铂.结果:胸水量减少,有效率为86.9%.结论: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有效率高,且并未增加顺铂不良反应.
作者:熊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接受分次全身放射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晚期毒性反应及预后.方法:对14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次全身放射治疗,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预处理.结果:14名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全身分割放射治疗,早期急性反应均能耐受.经过一年以上随访,1年生存率为57%(8/14),5年生存率为37%(3/8).结论:患者对分次全身放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的重要预处理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姚原;张松方;屠永青;陆冬青;王雅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肿瘤可溶性抗原联合超抗原SEC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s)对肿瘤细胞杀伤机理.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肿瘤可溶性抗原、超抗原SEC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对其增殖、细胞因子分泌、杀瘤活性和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经肿瘤可溶性抗原、超抗原SEC联合刺激的淋巴细胞组增殖活性强,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0.05),对TSA来源的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论:肿瘤可溶性抗原与超抗原SEC联合应用能诱导效应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产生高效特异性的抗肿瘤效果.
作者:张庆波;么文博;徐卫国;苏铁柱;刘洪梅;董雪松;徐丽晓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法进行组别间生存率差异检验,采用OR值对各因素间进行危险度分析.结果:年龄、手术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以及术后化疗疗程数是卵巢上皮癌的预后生存指标.以FIGOⅠ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Ⅱ期、Ⅲ期、Ⅴ期的死亡风险分别为Ⅰ期的3倍、14.7倍、21.8倍;以术后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残余瘤直径>2cm的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的80.7倍;化疗疗程数<6疗程的死亡风险为≥6疗程的2.3倍.以高分化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中、低分化的死亡风险分别为高分化的2.4倍、3.8倍.结论:FIGO分期,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化疗疗程数、病理分化程度是卵巢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尽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术后辅以正规、足程的化疗是提高卵巢上皮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胡艳;付玉兰;邓志平;马宁强;白延霞;雷磊;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状况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进行甲基化的检测.结果:45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33.3%(15/45),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20%(9/45),而正常对照组织未检出甲基化.血浆中甲基化的改变与宫颈癌组织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高频事件,其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肺癌无论在男性女性中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女性肺癌患者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效果等方面都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近年来文献回顾,探讨性别差异在肺癌发生、发展、分子生物学特性、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流行病学方面,女性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男性则呈持平状态.在分子生物学特性方面,女性吸烟患者较男性体内发现高水平DNA聚合物,而DNA修复能力较男性对照组差.女性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K-ras的突变.然而,在治疗效果方面,女性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比男性好.女性肺癌具有其性别特殊性,针对这些特征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实现肺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作者:于楠;张喆;郭佑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CO2激光显微外科手术已得到了头颈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尤其应用于早期声门型喉癌,其复发率低,喉部保存率高,术后生活质量佳.本文就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定义,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适应证,术后疗效,与放疗、开放性手术相比的优越性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王颖;周佳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膜腔内在术前或术后是否存在游离癌细胞并探讨术中低渗水热灌注化疗和低渗热灌注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对380例无胸水肺癌患者术中均在开胸后和关胸前用500ml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然后留取冲洗液作细胞学检查.阳性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关胸前应用43℃蒸馏水500ml加顺伯(80mg)灌注化疗,B组应用43℃蒸馏水500ml温热灌注,C组未给予治疗常规关胸.结果:阳性患者108例(28.6%),其中腺癌73.2%,磷癌16.7%,其它10.1%,Ⅰ期、Ⅱ期、Ⅲ期的比例分别为2.8%、7.4%、89.8%.A组、B组与C组1、3、5生存率分别为97.4%、76.3%、57.9%;94.4%、69.4%、44.4%;97.1%、38.2%、20.6%.结论:无胸水肺癌患者胸膜腔内在术前或术后有游离癌细胞存在,以腺癌和Ⅲ期的患者居多.术中低渗热灌注化疗和低渗热灌注治疗能提高阳性肺癌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但两种治疗方法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作者:肖宏卫;吴灿;李远东;余汉毅;唐文飞;黄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利用0.13cc电离室对头颈部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方法:将2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IMRT计划分别移植到经过CT扫描的调强体模,生成验证计划,将0.13cc电离室放置到调强体模中在加速器下执行验证计划,在治疗计划系统中算出电离室所在区域的吸收剂量为计划剂量,按验证计划照射测量到的电离室吸收剂量为实测剂量,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误差.相对误差=(计划剂量-实测剂量)/实测剂量.百分误差超过±5%,说明计划在执行中剂量误差过大,计划需要修正.结果:2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验证的误差在±5%以内,表明计划通过;有3例患者误差超过±5%以内,计划需重新修改,计划通过率为85%.结论:剂量学验证确定IMRT治疗剂量的置信度,保证治疗计划的准确实施,提供了临床评价治疗计划的依据.
作者:张晓军;楚建军;张福正;金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名接触抗肿瘤药物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较差.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管理滞后.结论: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规范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袁琰琴;徐德忠;王波;王线妮;曲晓丽;孟祥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r)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存在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先行1-2次TACE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低分割组(38例)大体肿瘤靶区(GTV)只包括癌栓,总剂量48-55 Gy,4-5Gy/次,3次/周,3-4周.B组:常规分割组(36例),GTV也只包括癌栓,总剂量54-60Gy,1.8-2.0Gy/次,5次/周,6-7周.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割组CR 6例,PR 10例,有效率约(CR+PR)42.1%,常规分割组CR 5例,PR 13例,有效率约50%,1,2年生存率低分割组46.4%,17.8%,常规分割组41.6%,22.2%.结论:低分割组及常规分割组对TACE术后门静脉癌栓的疗效相当,低分割组较常规分割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徐爱兵;田思源;沈茜;黄洪华;谢国栋;储开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胃癌细胞系HGC-27肿瘤球细胞的干样特性.方法:SFM培养人胃癌细胞系HGC-27的肿瘤球,细胞计数绘制HGC-27细胞和肿瘤球细胞的生长曲线,96孔培养板接种计算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成功培养出HGC-27细胞的肿瘤球.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肿瘤球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高于HGC-27细胞.结论:HGC-27细胞可以培养成肿瘤球细胞,肿瘤球细胞比HGC-27细胞更具有干样特性.
作者:时伟红;刘京津;王惟;张梅英;郑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探讨腔镜辅助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3例腔镜辅助下DTC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管理等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医护配合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熟练掌握在腔镜辅助下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是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能够节省手术时间,提高医生、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清元;李国娟;吴星;马绥霞;冯晓瑞;陈静;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预防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放疗,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中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8.6%,观察组出现放射性直肠炎3例(7.5%),对照组发生放射性直肠炎13例(28.2%),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作者:董晶;赵西侠;舒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治疗组中,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过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较单纯化疗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难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影响,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在抑制急性白血病进展上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章志;万楚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