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
乏氧发生在乳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中,是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超过了其血管的生长速度.乏氧导致由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节的适应性反应,即肿瘤恶化并导致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抗拒.HIF-1α及其下游目标被认为是乏氧标志物.乏氧标志物是重要的预后因子,其测定可预测治疗结果,指导医生针对病人选择优化治疗方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目的.
作者:翟晓辉;郭佑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不同时机应用EGFR-TKI(一线治疗VS二/三线治疗)对晚期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V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线治疗组与二/三线治疗组的临床基线特征、近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EGFR-TKI二/三线治疗组的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一线治疗组,在其它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EGFR-TKI二/三线治疗可能要优于一线治疗.
作者:何志勇;林根;林动;许凌;徐海鹏;胡卉华;陈誉;王强;陈胜佳;林景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计算早期胃癌淋巴管密度(LVD),探讨LVD与早期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8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未发生转移与20例早期胃癌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癌周检测D2-40标记阳性LVD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2-40标记阳性LVD在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P<0.05),光镜下LVD的截断(cut-off)值为18.50个.结论:早期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的LVD高于早期胃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癌周,D2-40阳性LVD可用来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作者:姜宗丹;张振玉;吴海露;胡可伟;王劲松;赵有财;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B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术前常规外周静脉全身注药新辅助化疗,2组化疗方案均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生存率,复发率,疗程、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6例(20.0%),部分缓解(PR)23例(76.7%),稳定(SD)1例(3.3%),CR+ PR 29例(96.7%),平均疗程时间(29.8±3.2)d,A组复发5例16.7%),中位生存期39个月.B组CR 1例(3.3%),PR 22例(73.3%),SD 7例(23.3%),CR+ PR23例(76.7%),平均疗程时间(39.9±4.5)d,复发16例(53.3%),中位生存期25个月.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B组(P<0.05).平均疗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且生存时间延长.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前多支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周韬;庄亚强;许彪;覃舒婷;黄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提高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新发的6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6例肺癌患者中,手术/非手术:172/444;男/女:418/198;吸烟/非吸烟:347/269;周边型/中央型:324/292;手术与非手术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无统计学差别;周边型肺癌手术率高(P<0.01).在发病率/手术率(%)中,腺癌:31.2/34.1,鳞癌占30.0/42.2,小细胞癌23.1%/9.7.总体手术率27.9%,临床分期越早,手术率越高,非手术患者病理诊断率为82%.结论:沈阳地区新发的原发性肺癌以男性、周边型、非小细胞肺癌为多,周边型及鳞癌患者手术所占比例高.
作者:张海波;赵俊华;白露;苏洪新;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下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23例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内局部注射恩度加顺铂.结果:胸水量减少,有效率为86.9%.结论: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水有效率高,且并未增加顺铂不良反应.
作者:熊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孕激素(P)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孕酮,对照组加入不含孕酮的培养液,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比.结果:当孕酮浓度为1-10μmol/L时,作用48、72小时,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并具有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孕酮组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凋亡比上升.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孕酮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作者: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钟萍萍;张晓波;由江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外周血浆中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的状况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进行甲基化的检测.结果:45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率为33.3%(15/45),相对应血浆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为20%(9/45),而正常对照组织未检出甲基化.血浆中甲基化的改变与宫颈癌组织甲基化状态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是宫颈癌发生的高频事件,其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来源的恶性血液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不同患者具有多样性的临床特征以及生物学特点,预后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其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各种新型药物和移植的应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因素研究以及相应的个体化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康岩;孙琪云;艾辉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前列腺癌的研究已深入到肿瘤细胞的分子水平,和大多数肿瘤发展一样,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的过程.在前列腺癌发展的过程中,mieroRNAs在基因转录后调控中的表达起着主导作用,原癌基因的形成和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miRNAss和前列腺癌的表观遗传学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段晨阳;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阻滞基因1B(CDKN1B,e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B)又称p27KIPI,在细胞周期中,阻滞细胞从G1期进入S期,被认为是抑癌基因.叉头框El(FOXE1,forkhead boxEl),又称甲状腺转录因子2,是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目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越来越多,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甲状腺癌发病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现从两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易感性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岑鸟);陈灿;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预防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放疗,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中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8.6%,观察组出现放射性直肠炎3例(7.5%),对照组发生放射性直肠炎13例(28.2%),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降低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作者:董晶;赵西侠;舒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80名接触抗肿瘤药物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及职业防护行为较差.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防护管理滞后.结论: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规范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袁琰琴;徐德忠;王波;王线妮;曲晓丽;孟祥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化学感受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追踪分析1例口腔舌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特点,总结其恶性生物学行为.结果:发生于口腔化学感受器瘤较发生于身体其它部位(颈动脉体)更容易表现出恶性生物学特性,恶性生物学行为主要表现为肿瘤浸润,包膜不清楚,手术后出现原位肿瘤复发及远处(肺部)转移.结论:对于口腔的化学感受器瘤应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细胞学特征确定生物学行为并做相应临床处理.
作者:张圃;杨新杰;王欣;王莉;雷德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 E6基因350位(T→G)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TDI -FP方法检测宫颈癌患者HPV16F6基因350位(T→G)点突变情况.TDI - FP技术是一种在聚合酶链反应的基础上具备液相探针杂交和碱基掺入三重特异反应的检测新方法,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应用TDI - F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型E6基因350位(T→G)突变率为6.06%,HPV16 E6基因350位突变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03.P>0.05).结论:本地区宫颈癌患者中HPV16型E6 350位(T→G)很少发生突变,有别于欧洲的HPVI6型E6 350位(T→G)高突变.
作者:樊江波;吴静;高艳娥;张菊;张格林;曲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FLIP和NF-κB p65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FLIP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c-FLIP及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FLIP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O.05);NF-κB p65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FLIP和NF-κB p65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γ=0.271,P=O.015).结论:c-FLIP和NF-κB p65的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潘峥;陈军;覃冠德;覃思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每周给药的方法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性反应.方法:10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60例放化组(调强放疗+紫杉醇组),43例单放组(单纯调强放疗组).单放组:采用调强放疗,95% PTV:66GY/30-33次,每周5次;放化组:调强放射治疗同时化疗(紫杉醇60mg)第1、8、15、22、29、36天静滴.结果:放化疗组的食管癌病灶近期总有效率为83.3%,单纯放疗组为6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2年生存率,单放组为55.8%(24/43)、32.5%(14/43),同步放化组为86.6%(52/60)、68.3%(41/6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放化组稍高于单放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单药每周方案,同步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较好,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能,虽毒性反应增加但能耐受.
作者:谢朝辉;黄微;刘艳杰;王薇;展广宏;马永新;丁栢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饮食因素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所有对象均为西安市常驻居民(≥20年),能够清楚回答问题.病例为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西安市3家医院诊断的新发非贲门胃癌患者.对照为在相同医院整形美容和体检部门选取,排除癌症,均取得同意参加.分别为217、245例.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SPSS11.O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调整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烧烤食品、油炸食品、过热饮食、以及过咸食品摄入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生大蒜及绿茶的摄入则为保护性因素(P<0.05).食用油中,花生油、调和油相较于猪油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饮用水中,自来水、桶装水、矿泉水相较于井水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应针对上述胃癌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江梅;李汀;杨利萍;王毅;阴俊;吴彦钊;王君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物学效应例如抗氧化作用、抗菌及细胞保护作用、抗突变作用、抗过敏作用和无益方面的致敏作用、突变性毒素作用、致染色体断裂作用、致癌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曹治云;陈旭征;杜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患者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1].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直径在lOcm以上的巨大肝癌很常见[2].
作者:李高桦;洪智贤;张克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