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朋;刘尼军;王敏茹;宁龙
目前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在我国均居癌症之首.近30年来,肺癌死亡率上升465%,超过75%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多为晚期,且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不足17%.低剂量CT可用于筛查0~Ⅰ期肺癌,经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72%.肺癌筛查有助于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低剂量CT因其可在保证筛查的前提下,实现肺癌早期发现而备受关注.
作者:飞利浦医疗科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孕妇,38岁,孕3产1,孕27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胎儿椎管内强回声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药物接触史、家族遗传史及其他病史,孕期各项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未见异常.我院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约6.7 cm,头围约26.1 cm,腹围约24.2 cm,股骨长约5.2 cm,肱骨长约4.8 cm,羊水指数约12.7 cm,脊柱旁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均示L3~5水平可见稍强回声团,边界清晰,回声均匀,约2.1 cm×0.8 cm×0.5 cm,脊髓圆锥位置显示不清,神经管闭合位置略后移;CDFI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A).
作者:焦北鱼;赵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人群坐骨-股骨间隙(IFS)宽度范围,并分析生理指标(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坐骨间距、偏心距、小转子高径等)对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无髋关节疼痛症状者的盆腔MSCT扫描资料,测量并记录髋关节的IFS宽度、坐骨间距、偏心距、小转子高径、头颈轴长、股骨颈角、坐骨角,并分析IFS宽度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及IFS宽度、偏心距、小转子高径、头颈轴长均大于女性(P均<0.05),坐骨间距、坐骨角均小于女性(P均<0.001).IFS宽度与头颈轴长呈正相关(P<0.001),与年龄、坐骨间距、股骨颈角、坐骨角均呈负相关(P均<0.001),与身高、体质量、偏心距、小转子高径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MSCT可应用于坐骨-股骨撞击相关影像学测量与评估,女性骨盆结构与男性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女性更易罹患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原因.
作者:郭家川;刘英;蒲红;蒋瑾;谢坪;陈光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阴道斜隔综合征(H 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是一种女性生殖道梗阻性畸形,其畸形主要包括: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但阴道有一斜隔将半边阴道封闭致斜隔侧子宫不通;斜隔侧肾脏发育异常,通常为肾缺如.由于HWWS罕见,临床及放射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易误诊、误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HWWS患者的MRI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吴琛;陈玲;陈远军;韩祥磊;陈文;周运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68岁,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腹胀,伴恶心,近2天发现腹部隆起包块.查体:上腹部可触及一约4 cm×4 cm质硬肿物.实验室检查:AFP 113.77 ng/ml,CA125 361.69 U/ml,CEA、CA199正常.CT:左上腹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约16.5 cm×14.1 cm×14.3 cm,CT值约14~37 HU,边缘较清晰,内见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及斑片状钙化影(图1A),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实性部分呈较明显斑片状强化,病灶边缘显著,门静脉左支见充盈缺损(图1B),病灶与肝左叶分界不清,邻近胃受压向后下方移位,胃前壁及小弯侧胃壁与病灶分界不清,腹腔未见转移灶和肿大淋巴结.
作者:于淼;刘珊珊;战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末梢灌注延迟,但无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多数患者并无心脏结构及收缩功能异常,但可能出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以简便、无创、安全的检查手段确诊并评估CSFP尤为重要.随着近年超声心动图的发展,通过常规超声、二维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心肌CEUS等多种超声技术均可对CSFP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价CSF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黎瑶;陈新云;卢聪;延东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见于脏层胸膜[1],头颈部SFT相对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头颈部SF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影像学诊断头颈部SFT的价值.
作者:钱雯;胡昊;马高;苏国义;许晓泉;施海彬;吴飞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模态MRI对动态增强扫描(DCE)表现为环形强化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乳腺病变患者的DCE-MRI、DWI资料,病灶DCE-MRI均表现为环形强化.根据病理结果将67例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DCE-MRI病灶整体形态学指标、“强化环”形态学指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DCE-MRI半定量参数指标及“强化环”多点ADC值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应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itc回归模型构建新的联合参数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良、恶性组间“环形强化”环壁形态(Z2=14.19,P=0.001)、是否具有壁结节(x 2=12.48,P=0.001)、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指标(x2=19.60,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间早期强化率(t=2.35,P=0.02),峰值达峰时间(Tmax;t=-4.66,P=0.007),ADC环内(t=1.35,P=0.001)、ADC环壁值(t=-2.88,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构建“强化环”形态学指标+DWI扩散受限分布位置+Tmax+ ADC环内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病变性质的约登指数高为0.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5% CI(0.82,,0.91)],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96%和91.31%.结论 乳腺MR多模态成像对乳腺环形强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许蕾;王椋;许道洲;庞闽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34岁,因“突发呼吸困难、气短10天”入院.查体:血压116 mmHg/70 mmHg,心率90次/分,心律齐,心前区可闻及杂乱的以舒张期为主的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段改变.二维超声显示主动脉无冠窦向右心房呈瘤样膨出,基底宽约7 mm,约40 mm×35 mm,其内可见大量血流往返于主动脉与瘤样膨出之间,未见确切破口(图1A),主动脉无冠瓣舒张期向左心室流出道脱垂,多普勒超声探及舒张早期大量反流信号(图1B),瘤体舒张期部分阻塞三尖瓣口(图1A),三尖瓣口血流速度变快,收缩期瘤体退回右心房,致三尖瓣轻-中度反流.
作者:郭豪杰;杨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MRI设备磁场均匀性评估方法与实践操作步骤,为临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基于MRS模体和32 cm的匀场球模,分别采用波谱峰值法和带宽差值法两种磁场均匀性检测方法检测本单位放射科的MRI设备.结果 MRS模体的半高宽值为0.08 ppm,32 cm匀场球模在带宽差值法下单层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的磁场不均匀值分别为0.15 ppm、0.08 ppm和0.18 ppm.结论 所检测MRI设备磁场均匀性良好,符合磁场均匀性检测标准.
作者:杨娉娉;尹红霞;刘雅文;朱建明;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肠肌弹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接受侧隐窝入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脉冲射频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紧张状态下双侧小腿腓肠肌的平均(EMean)及大(EMax)弹性模量值(kP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侧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为(11.28±2.60)kPa,EMax为(15.26±2.63)kPa,均较健侧[EMean:(16.28±5.25)kPa;EMax:(21.13±6.62) kPa]减低(t=78.241、64.634,P均<0.001).治疗后患侧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为(13.18±2.38)kPa,EMax为(17.63±2.73)kPa,均较治疗前增高(t=6.407、14.815,P均<0.001).不同肌力状态下,治疗前和治疗后紧张状态腓肠肌的EMean、EMa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当肌力增加时,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EMax值亦增加,不同肌力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前后紧张状态下腓肠肌的EMean和EMax,可定量分析肌肉组织恢复情况.
作者:宋林潼;杜静;陆永萍;张静秋;杨寒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37岁,因“左侧腰部酸胀2月余”就诊.查体:左肾区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中上极探及约9.0cm×7.9 cm的低回声团,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回声区及强回声钙化灶(图1A).肿块实性部分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左肾静脉内可探及约6.8 cm×1.5cm低回声团,与肿块相延续.超声诊断:左肾占位并左肾静脉癌栓形成.
作者:周爱云;刘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女,47岁,因反复胸闷3年余就诊.患者于2012年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静脉内平滑肌瘤.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心室内见一约1.6 cm×0.8 cm稍强回声团块(图1),边界清晰,可见一蒂与之相连并附着于三尖瓣前瓣,随心动周期可见摆动;CDFI示三尖瓣 口中量反流信号,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心动图诊断:①右室稍强回声团块,考虑黏液瘤可能;②三尖瓣反流(中量).遂行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心脏肿瘤切除术十三尖瓣直视成形术.
作者:黄文孜;周爱云;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患者男,47岁,主因“无明显诱因头痛7天”人院,以顶枕部疼痛为主,呈阵发性,休息后可缓解.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5.44×109/ L、红细胞计数4.78×1012/L、血小板计数174×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恶性幼稚细胞,可排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leukemia,AML).MR检查:平扫可见沿大脑镰分布的分叶状、结节样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增厚及强化,周围可见明显水肿(图1A~1C).MR诊断:考虑脑膜瘤.
作者:何昕;刘晓超;潘星辰;佟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MRI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指标稳定,以获取高质量的扫描图像,为影像诊断提供图像质量保障.国外许多国家已建立较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应用推广也较为普及.而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推广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MRI设备临床质量控制流程和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刘雅文;尹红霞;杨娉娉;朱建明;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WI和1H-MRS对不同恶性程度原发性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骨肉瘤患者的DWI和1 H-MRS检查资料.DWI检查中b值分别为0、400、800、1 000、1 500 s/mm2,经后处理获得相应的ADC图,并计算ADC值.对18例MRS谱线稳定的骨肉瘤患者进行分析并获得MRS谱线、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及Cho/Cr值.不同b值下高度和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Cho/Cr值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当b值分别为400、800、10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6、4.37、4.87,P=0.01、0.04、0.03);而b值为1 500 s/mm2时,高度与低度恶性骨肉瘤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9,P=0.12).b值为400 s/mm2时,以ADC值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73.30%和72.70%.高、低度恶性骨肉瘤的Cho/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以Cho/Cr诊断高度恶性骨肉瘤的佳界值为2.21,特异度为75.00%,敏感度为92.90%.结论 ADC值(b值取400 s/mm2)及Cho/Cr值均对诊断原发性骨肉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莹;任翠萍;程敬亮;李贝贝;肖翠萍;王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脑老化指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组织结构、功能、形态逐渐出现衰退的现象,其中认知功能减退是脑老化的重要标志,脑白质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脑老化的重要因素.DTI及其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无创显示活体人脑组织微观结构,有利于分析脑老化过程及脑老化相关疾病.本文对DTI技术在正常脑老化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干;姚旭峰;黄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孕妇,26岁,孕1产0,孕28+3周,孕期无服药史及毒物接触史.孕28+3周产前超声检查见胎儿脊柱 L3~4水平椎管内可见约9 mm×2 mm的强回声团(图1A),后方伴声影,脊髓受压,L3~5水平椎弓骨化中心明显增宽(图1B),其表面皮肤连续中断,中断处宽度约6 mm,皮肤缺损处可见一囊性包块,约10 mm×6 mm,包块后方的椎弓骨化中心向后开放,呈外“八”字形.小脑体积小,弯曲呈“香蕉状”,颅后窝池消失.超声诊断:胎儿脊髓纵裂(diastematomyelia,DM)合并开放性脊柱裂.
作者:马斌;王艺璇;李天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MRI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2014年全球医用MRI设备装机量达18.31万台,同比2013年增长11.71%[1].1985年我国引进第1台MRI设备,2015年我国MRI设备保有量增加至9 089台,每百万人口设备拥有量为6.6台[2].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的《2015年MRI设备市场研究报告》,2011-2015年,我国MRI设备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1%,从892台增加至1 507台[2],已广泛应用于县级以上医院.
作者:杨正汉;王振常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美国甲状腺协会(ATA)超声分类与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57个结节)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后接受外科手术或FNA细胞学检查.根据2015年版ATA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ATA超声分类及FNA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357个甲状腺结节中,248个经术后病理确诊,包括233个恶性结节及15个良性结节.对照病理结果,超声ATA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8.31%(219/248),敏感度为90.99%(212/233),特异度为46.67%(7/15),阳性预测值为96.36%(212/220),阴性预测值为25.00%(7/28);FNA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8.81%(83/84),敏感度为100% (75/75),特异度为88.89%(8/9),阳性预测值为98.68%(75/76),阴性预测率为100%(8/8).ROC曲线分析显示,2种方法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和0.944(Z=2.397,P=0.017).结论 ATA超声分类方法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NA细胞学检查能更加有效地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
作者:钟绍斌;彭川;邹学彬;黄灿;刘隆忠;杨安奎;邹如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