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单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林广裕;林丽敏;吴扬;卢君;吴映娥;马廉

关键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肾病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静注入免疫球蛋白(IVIG)对单纯型肾病综合征(SNS)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武细胞术测定24名S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0.2%和2%WIG前后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MG组除CD152稍微升高之外,其余CD分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CD3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25、CD3CD25、CD4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浓庹IVIG组比较结果:CD25、CD28、CD95、CD152百分比升高,CD28、CD152增加百分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CD3、CD3CD25、CD4、CD4CD28百分比减少,CD3、CD4减少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WIG可能有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增殖,调节或纠正比例失衡的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高浓度WIG对SNS患儿有与激素治疗有效病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一致的T细胞亚群改变,可能对SNS治疗有效.
中国输血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咨询在献血反应中的应用及前景

    心理咨询属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指对存在有心理问题或困扰者,向心理学工作者求助时,后者应用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给求助者以帮助、劝告、辅导的过程[1].

    作者:黄筱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张家口市储血点及网络化建立

    1998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以来,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全国采供血服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血液安全也得到基本保障.但临床输血管理还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边远落后城乡各级医院临床输血还存在较多问题.

    作者:李天君;赵锋;赵广业;付鸿波;张晓飞;江一丁;姜志勇;刘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水平对乳酸和术后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ECC)中不同Hb浓度对血乳酸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60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名.组Ⅰ接受轻度血液稀释,Hb达(80-90)g/L;组Ⅱ接受中度血液稀释,Hb达(70-79)g/L;组Ⅲ接受重度血液稀释,Hb达(60-69)g/L.记录比较各组ECC前、ECC中、ECC后和术后24h乳酸含量、动脉氧分压(PaO2),各组体外循环库血使用率、术后呋塞米用量、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时间.结果 3组乳酸浓度和PaO2在ECC前、ECC中、ECC后和木后24h均在正常范围,3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外循环库血使用率组Ⅱ(30%)和组Ⅲ(15%)均明显少于组Ⅰ(50%);但术后呋塞米用量组Ⅱ和组Ⅲ均明显高于组Ⅰ(P<0.05);3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且并发症少.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应用中度血液稀释[Hb(70-179)g/L]和重度血液稀释[Hb(60-69)/L]对乳酸和术后转归无影响,可明显减少库血用量.

    作者:李小兵;邓硕曾;周君臣;黄鑫;夏克何;廖大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态度调查分析

    我国为白血病的高发区,发病率为4/10万,且绝大多数患者是青少年,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这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我国现在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有400多万,且移植配型完全相同的几率仅为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但中华骨髓库登记的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仅50万[1],尚不能满足需要,与国外也有较大差距[2].

    作者:庞雅琴;漆光紫;马迎教;吴琪俊;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2种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建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的方法,并与血小板聚集仪法进行比较.方法 分析参数设置:试验模式为实时吸光度监测,测定温度37℃,测定波长610nm,样品与试剂比例2:1,延迟时间5s,监测时间15min.制备含不同比例球形血小板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对分析方法进行敏感性、准确性、重复性评价.结果 生化分析仪法和血小板聚集仪法检测HSR的敏感度均为20%;对含高、中、低比例球形血小板样品重复5次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9.4%、4.6%、3.8%和11.0%、4.8%、4.2%;HSR测定值与球形血小板的含量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68和0.9504.结论 应用生化分析仪测定HSR,其检测敏感性与血小板聚集仪法相同,重复性、准确性均可达到方法学要求,可用于HSR的自动化检测.

    作者:黄成垠;肖建宇;蒋妮真;史广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凝胶层析法在人血浆制品工业中的应用

    1 血液制品现状国外在治疗和预防用血浆蛋白制品已发展到较高水平,这不仅表现在血浆蛋白分离技术的发展,也表现在血浆蛋白制品种类增加,包括重组FⅧ进入市场,而且在质量上保证安全有效.

    作者:陈海;冉曙光;刘文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兰州地区58家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现状调查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安全输血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是安全输血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发展、规范管理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受血者的安全.

    作者:郝建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3种血小板制剂临床输注效果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血小板制剂在临床上的输注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不同种类的血小板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174名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制剂(组1),116名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制剂(组2),48名患者输注手工采集血小板制剂(组3).在输注后24h,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比较计算血小板增加数校正值(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止血率及输血反应率.结果 CCI的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PR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2,组1与组3均有差异.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3组间比较无差异.血小板输注后止血率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3有差异.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组1与组3、组2与组3有差异.结论 3种血小板制剂在临床上都有明确疗效,但新鲜机采血小板的作用优于其它两种血小板制剂.但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合理使用血小板制剂,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治疗需要.

    作者:杨乾坤;刘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B型患者血清中抗-A缺乏1例

    ABO血型抗原减弱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ABO抗体缺乏或减弱则十分罕见.我们曾收到温州附属第一医院送检的一份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标本,该院血库鉴定为:正定型B型,反定型AB型.于是送至本血型参比室做进一步鉴定.

    作者:陈荣仓;林碧;陈筱华;陈李;黄国永;孔令光;李建道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MiniSTR技术应用于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利用母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STR的方法.方法 采集9名11-27孕周的孕妇抗凝血样并分离出血桨.提取血浆总DNA,利用ABI MiniFilerTM系统复合扩增D13S317、D7S820、D2S1338、D21S11、D16S539、D18S51、CSFIPO、FGA等8个常染色体miniSTR基因座和性别Amelogenin基因座,扩增产物经AB1 3100型基因测序仪作基因扫描检测,用GeneMapper ID 3.2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9例孕妇血浆样本中,均检出了父源性胎儿STR等位基因,D13S317等8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中,平均检出胎儿特异等位基因3.1个/例.在性别Amelogenin基因座,Y等位基因检出的案例有5例,并且按ABI MiniFilerTM试剂盒的扩增条件,Amelogenin Y等位基因的荧光信号峰高均>50 RFU,平均占Amelogenin X等位基因峰高的8.45%;未检出Amelogenin Y等位基因的有4例,性别Amelogenin基因座的结果与出生后证实的胎儿性别相一致.结论 MiniSTR技术适合于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检测,在产前分子基因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邓志辉;李茜;梁延连;高素青;邹红岩;杨宝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氧化氮与血液贮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从1818年第1次关于成功输血的报道起,输血早已成为挽救危重患者的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它却从没有经过任何国家药监局严格、约束性的临床检验[1].

    作者:刘嘉馨;钟锐;王红;郑立恒;郑忠伟;杨群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第1高变区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第一高变区(HVR1)抗体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融合F4HVR1抗原检测不同血清样本中的抗-HVR1的存在情况,并与现有C、NS3、NS4、NS5抗体进行比较.结果 在HCV-RNA阳性样本中,HVR1抗体的阳性率为96.8%;在90份可疑HCV感染血清中HVR1抗体的阳性率为61.1%,与C区、NS3区接近,高于NS4区、NS5区(P<0.05),共检测出4份单独HVRl抗体阳性血清.结论 在现有HCV诊断试剂基础上,对献血人群进行HCV-HVR1抗体的检测可以提高血液筛查灵敏度,减少HCV的经血传播.

    作者:修冰水;王国华;张贺秋;凌世淦;邱艳;王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们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检测出了296份阳性标本,其中有血液系统,肝脏,肾脏,风湿类及感染性疾病与骨髓、实体器官移植后等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晴;涂同涛;周金安;黄靓;王洪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同种试剂不同孵育时间检测抗-HCV的差异分析

    我国丙型肝炎发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严格筛选献血者,是切断其传染途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本中心多次参加卫生部指定的实验室质量考评.

    作者:高丽;孙莉;任芙蓉;夏红英;李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对单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静注入免疫球蛋白(IVIG)对单纯型肾病综合征(SNS)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武细胞术测定24名SN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0.2%和2%WIG前后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MG组除CD152稍微升高之外,其余CD分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CD3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D25、CD3CD25、CD4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浓庹IVIG组比较结果:CD25、CD28、CD95、CD152百分比升高,CD28、CD152增加百分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CD3、CD3CD25、CD4、CD4CD28百分比减少,CD3、CD4减少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WIG可能有抑制T淋巴细胞激活增殖,调节或纠正比例失衡的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高浓度WIG对SNS患儿有与激素治疗有效病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一致的T细胞亚群改变,可能对SNS治疗有效.

    作者:林广裕;林丽敏;吴扬;卢君;吴映娥;马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LAMP)方法.检测HTLV的效果探讨方法针对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以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Bst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HTLV阳性标本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取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判断结果.并优化扩增体系和反应条件,初步评定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 HTLV特异性检出的LAMP反应体系,检出限为9.4fg,方法<2h完成检测.结论 LAMP方法检测HTLV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检测周期短等特点,有较高的灵敏度,为HTLV的检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作者:白松涛;张梦妍;魏天佐;李涌;刘渠;许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抗-G致配血不合1例

    抗-G具有抗-D和抗-C特异性,二者不可分离,有C或D抗原的红细胞几乎都有G抗原.抗-G可引发新生儿溶血病[1,2]、溶血性输血反应.我们在为1名RhD(-)患者配血时发现结果异常,经鉴定患者血清中有抗-G.

    作者:杨春晴;侯军;赵玲;宿军;王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改良抗原捕获ELISA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抗原捕获ELISA(MACE)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MACE分别检测青岛地区医院送检4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FIR)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同种抗体和3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自身抗体,并为PTR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结果 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检出率为50%(24/48),其中同种HPA抗体阳性率为29.2%(14/48),同种HLA抗体阳性率为39.6%(19/48),抗-HLA占所有免疫性抗体的70.4%(19/24).ITP患者血浆游离抗体检出率62.5%,其中抗体阳性者全部检出自身抗体,而且全部有抗自身HPA抗体.选择配合性血小板52个治疗量输注,输注后24小时CCI值为(11.35±2.78)×109/L,总有效率82.3%.结论 MACE法可以常规应用于PTR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MACE法检测血浆中游离的血小板自身抗体可做为辅助诊断ITP的一种方法.

    作者:焦淑贤;朱建芳;丛培芳;周洪;温振科;孙波;乔显森;尹凤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离体血液中头孢哌酮衰除速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家兔体内与体外头孢哌酮衰除速度的差异,了解离体血液中头孢哌酮对受血者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20只,体重(3±0.3)kg,随机分为实验组(离体组)和(在体组)各10只,2组均从兔耳缘静脉注射头孢哌酮150mg/kg,实验组于给药45min后从耳缘静脉取血(8-10)ml/只,置于(4±2)℃冰箱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0、6、12、24、48、72、120和168h血药浓度;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后1、2、3、4、5h从耳缘静脉取血1ml/只(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分别计算兔离体和在体血液中头孢哌酮的半衰期.结果 实验组血液中头孢哌酮的消除半衰期为(146.08±9.56)h,对照组则为(1.55±0.048)h.离体血液中头孢哌酮的半衰期较在体血液中头孢哌酮的半衰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 离体血液中头孢哌酮代谢较慢,不能在血液储存期内衰除到安全浓度水平以下,输血时可能引起受血者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健;刘华钢;蒙华琳;曹俊涛;陆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海藻糖对红细胞保养液中 ATP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外源性海藻糖具有对生物大分子良好的非特异性保护功能.我们利用海藻糖的多元化合物特性对酶蛋白分子表面进行保护,研制出新型红细胞保养液,经实验证实海藻糖是1种良好的酶稳定剂,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勇;孟宪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