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杨青;丛文斌;王云龙;胡亚彬;张景利
目的 采用弥散峰度成像(DKI)及低频振幅(ALFF)技术观察全面特发性癫痫(IGE)患者白质纤维柬以及脑功能异常的脑区.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GE患者(病例组,n=24)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n=24).DKI数据分析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将相关参数值与患者病程行相关性分析;ALFF分析采用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辅助处理(DPARSF)及SPM方法.结果 病例组右侧内囊前肢、左侧外囊、胼胝体膝部各向异性(FA)值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均<0.05);两组平均弥散(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I分析发现病例组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内囊前肢、内囊后肢以及胼胝体(膝部、体部)平均峰度(MK)值显著减低(P<0.05).FA值和MK值与病程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FF显著升高区域为双侧额叶、双侧壳核、右侧丘脑以及左侧尾状核;ALFF显著减低区域为右侧颞叶、双侧楔前叶以及双侧枕叶.结论 DKI联合ALFF可为进一步揭示IGE的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吕贵文;范国光;金蓉;刘国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分析在超声多因素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结节40例(47个结节)、良性结节68例(83个结节),分析结节的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血流分布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剪切波速度值等超声特征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多因素L0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回声、边界模糊、不规则边缘、垂直生长、微钙化、内部血流、不均性增强及SWV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回声、微钙化、高SWV值及不均匀增强模式与甲状腺癌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8%(121/130)、91.49%(43/47)、93.97%(78/83)、89.58%(43/48)和95.12%(78/82).结论 多因素分析可有效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低回声、微钙化、不均性增强模式以及高SWV值可作为综合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靠指标.
作者:金占强;何文;蔡文佳;张红霞;宋倩;余海歌;宋海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CEUS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声像图和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方法 将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病理结果分为弥漫型组(n=30)和局限型组(n=12),以1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观察ROI造影剂灌注声像图特点,并分析病灶区的TIC参数,包括始增时间(AT)、峰值时间(TTP)、上升时间(RT)及峰值强度(IMAX),比较3组血流灌注情况和TIC参数.结果 弥漫型组、局限型组与对照组的增强均匀度及峰值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弥漫型组和局限型组与对照组TTP、RT及I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CEUS的不同的灌注特征和TIC的特点,可为定量分析诊断子宫腺肌症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江峰;胡竞;吴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股骨近端间距诊断胎儿并腿畸形的价值.方法 收集正常胎儿210胎、并腿畸形胎儿8胎、下肢发育异常胎儿26胎,测量股骨近端间距,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胎儿股骨近端间距测值随孕周增大而增大.并腿畸形胎儿股骨近端间距明显小于正常胎儿(P<0.001).下肢发育异常胎儿股骨近端间距与正常胎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股骨近端间距方法简单、快捷、实用,可以作为诊断胎儿并腿畸形的一项新的指标.
作者:迟娇;周启昌;曾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淋巴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3例肾上腺淋巴瘤患者累及双侧6例,单侧7例,共19个病灶,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肿块大小3.0~14.0 cm,平均(7.99±3.08)cm.18个病灶为低回声,1个表现为杂乱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者10个,不均匀者9个,其中内部可见条索状稍强回声者7个,伴小片状无回声区4个.彩色多普勒示68.42%(13/19)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仅31.58%(6/19)内探及点状血流信号.此外,3个较大病灶不同程度累及同侧肾脏及其周围组织,1个伴下腔静脉栓子形成.结论 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规则低回声团块,肿瘤内无明显或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但对于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有液化等征象的病灶,不能完全除外淋巴瘤的可能.
作者:杨蕗璐;马琳;祁晓英;李加伍;凌文武;卢强;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亚临床活动性炎症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缓解的30例RA患者480个手指关节(双手2~5指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滑膜区进行SMI检查,半定量评分系统对滑膜区血流进行分级,并与能量多普勒(PDUS)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临床缓解的30例患者中,PDUS和SMI显示的缓解率分别为56.67% (17/30)和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5).在480个受检关节中,PDUS对滑膜区血流信号的显示率为8.54%(41/480),SMI血流信号显示率为12.50%(60/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US与SMI对滑膜血流分级结果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32,P<0.001).结论 SMI技术可更敏感地显示临床缓解期RA患者手指关节滑膜区异常血流信号.
作者:刘芳;朱家安;魏小雨;陈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盆底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等组成,承托维持子宫、膀胱及直肠等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配合完成盆腔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协调活动[1],其中由肛提肌与其筋膜组成的盆膈起主要的支撑作用.盆底静脉血管瘤(pelvic floor venous angioma,PFVA)是盆底诸多血管中的静脉局部明显扩张而成的类球形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外凸、回位、增大、缩小及内部回声的动态改变,易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PFVA的临床和超声检查资料,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素和;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肠梗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以往腹部X线平片为临床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CT尤其MSCT可显示梗阻的原因、部位并可判断肠管血运状况,可为肠梗阻的诊断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信息,提高肠梗阻的检出率.本文对MS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肠梗阻方面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程博;刘晓城;闫林林;姜昊;姜慧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MSCT诊断各级别急性阑尾炎的差异及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并手术的患者166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SCT扫描及MPR,92例患者加做CPR,根据影像征象分为0~5级,分别计算MSCT诊断各级别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并计算总体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MSCT诊断0~5级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3.33%(14/15)、54.55%(6/11)、89.47%(34/38)、95.52%(64/67)、91.30%(21/23)、91.67%(11/12).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度为96.68%(146/151),特异度为93.33%(14/15),准确率为96.38%(160/166);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2).结论 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与病理有较高一致性,其中对3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王明超;王志斌;李又洁;陈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前注意视觉皮层的非注意视觉偏差刺激自动加工脑功能解剖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对20名健康右利手男性,采用经典oddball被动范式给予非注意视觉刺激,标准刺激为红色方块,概率为80%,偏差刺激为绿色方块,概率为20%,观察功能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终分析15名被试,fMRI检查前、中、后的按键正确率均≥95%,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fMRI显示右侧梭状回(枕颞内侧回)、右侧部分颞叶、枕叶及海马旁回,左侧枕叶,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及左侧中央前回/后回脑激活区BOLD信号在偏差刺激出现后明显升高.结论 fMRI可以清楚显示前注意视觉皮层功能解剖分布,为临床诊断前注意视觉皮层受损情况提供更加直观的检查方式,为疾病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
作者:王备成;李勃;王玮;钱绍文;刘锴;孙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MRI体积分析技术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皮质下核团的体积改变.方法 采集25例ALS患者(ALS组)和25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MRI高分辨率图像,对皮质下核团的体积通过脑磁共振成像处理软件库(FSL)软件进行自动分析.将每个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年限、总颅内体积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模型的多协变量分析评估皮质下核团体积的组间差异.结果 ALS组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和右侧杏仁核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通过MRI在体综合评估ALS皮质下核团的体积,发现ALS组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和右侧杏仁核的体积明显减小.
作者:周朝阳;张久全;魏鲁庆;尹训涛;罗春霞;胡俊;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男,60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曾因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术后1年出现进行性腰背部胀痛不适,近1个月加重并伴反酸、进食哽噎、饮水呛咳,偶有黑便.体格检查:贫血貌,余阴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13×l012/L,血红蛋白59 g/L,血细胞比容0.189 I/L,血小板446×109/L.胃镜(图1):食管距门齿约25.0 cm见一较大憩室,内见大量黑褐色块状残留物.食管造影(图2):卧位时食管中段左后壁见对比剂溢出并潴留呈囊袋状,内见充盈缺损.主动脉CTA(图3):主动脉弓降部管腔内支架留置,弓部支架下壁见直径约0.8 cm破损并对比剂外漏,周围见6.5 cm×4.2 cm的稍低密度肿块及少许气体影,向下与食管腔相通;食管左侧壁囊状突出,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胸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后假性动脉瘤-食管瘘形成.
作者:白玉凤;牛娟琴;成满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病例1:患者女,44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包块5年”入院.查体:左侧乳腺外侧可扪及约4 cm×3 cm×3 cm肿块,边界清楚,质韧,活动度好,表面光滑,无压痛,未与皮肤胸壁粘连,未扪及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超声:左侧乳腺9点钟位置乳头旁腺体层深面可见约3 c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左侧乳腺占位,错构瘤可能性大.遂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见肿瘤成分以平滑肌瘤样增生为主.
作者:王冬梅;杨裕佳;邱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鼻眶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眶部PNET的CT和MRI征象.结果 8例肿瘤均位于鼻眶部并向颅底或颅内浸润,呈不规则状、边缘不清.CT表现:6例病变主体呈等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内部密度欠均匀;8例肿瘤均呈纵向生长,周围骨质呈明显溶骨性破坏,突破筛板侵及颅内,脑组织受累6例,于前颅凹形成肿块5例,于中颅凹形成肿块2例.MRI表现:8例肿瘤主体T1WI呈等信号5例,低信号3例,T2WI呈等信号2例,高信号6例.MRI增强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MR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强度曲线呈速升-平缓型.结论 儿童、青年患者发生累及鼻眶部的实性肿块,内部伴坏死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沿纵轴生长侵犯硬脑膜以及易向颅底、颅内转移是鼻眶部PNET较具特征性的表现.
作者:李洋;郝大鹏;石祥龙;刘吉华;徐文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并探讨MS各分组与RT-3DE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3D-EF)及收缩不同步指数(SDI)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T2DM及MS患者95例,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及T2DM诊断标准分为MS无T2DM组、T2DM无MS组和MS合并T2DM组,另选4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左心室全容积图像,采用RT-3DE分析软件,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3D-EF及同步性参数(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其中Tmsv16-SD%为SD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S无T2DM组、T2DM无MS组、MS合并T2DM组的ESV、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 6-Dif%、Tmsv12-Dif%升高,3D-EF减低(P均<0.05).与MS无T2DM组、T2DM无MS组比较,MS合并T2DM组患者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6-Dif%升高,3D-EF减低(P<0.05);MS无T2DM组与T2DM无MS组间RT-3DE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围(WC)、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与3D-EF(r=-0.57、-0.52、-0.46,P均<0.05)呈负相关,与SDI呈正相关(r=0.48、0.63、0.55,P均<0.05).结论 采用RT-3DE可准确评估T2DM及MS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变化.MS无T2DM患者、T2DM无MS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损害相似,而MS合并T2DM患者损害进一步加重;WC、SBP、FBG是影响左心室的功能及同步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清;冉海涛;刘凤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缺陷型(ADHD-I)、混合型(ADHD-C)以及健康儿童在经典Go/Nogo抑制控制任务中脑功能激活的异同.方法 对19例ADHD-I(ADHD-I组)、21例ADHD-C(ADHD-C组)和25名健康儿童(HC组)进行Go/Nogo任务fMRI,采用SPM8软件处理功能数据,比较3组反应抑制和错误加工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 3组反应抑制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ADHD-C在左侧额下回的脑激活水平高于ADHD-I(P<0.001);3组错误加工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右侧额上回,而ADHD-C组与ADHD-I组激活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ADHD儿童在Go/Nogo任务中表现出的抑制控制脑功能受损,且ADHD-I和ADHD-C的反应抑制受损程度不同.
作者:王梦星;雷都;张慧;张记磊;张凯华;马骏;杜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179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亚组,即正常构型、向心重构型、离心肥厚型及向心肥厚型亚组;选取6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随机选取7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非同步模式和双多普勒同步模式测量相同参数,采用Bland-Altman法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对两种模式行可重复性检验.采用双多普勒同步技术计算同一心动周期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和组织多普勒(TDI)二尖瓣环侧壁(L)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é)的比值[E/é(L)];同步计算二尖瓣口E峰和TDI二尖瓣环室间隔(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é)的比值[E/é(S)];同步计算二尖瓣口E峰和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传播速度(Vp)的比值(E/Vp).结果 高血压各亚组E/é(S)、E/é(L)、E/V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向心肥厚亚组E/é(S)、E/e'(L)、E/Vp分别高于正常构型亚组和向心重构亚组,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正常构型亚组、向心重构亚组、离心肥厚亚组及向心肥厚亚组E/é(S)、E/é(L)、E/Vp均呈依次增高的趋势.BlandAltman法显示双多普勒模式较非同步模式测量的E/é(L)、E/é(S)、E/Vp的可重复性更好,ICC值更高.结论 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较非同步模式重复性更好,可有效地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舒张功能受损情况.
作者:李珺;杜国庆;王珍珍;李海茹;邓颖;田家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结合传统二维超声心动图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左心力衰竭患者肺高压(PH)对右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对sRT-3DE检查LVEF<50%的60例患者(病例组)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肺血管阻力(PVR)不同分为3个亚组:HF-NPH亚组15例,HF-PPH亚组15例,HF-RPH亚组30例,正常健康人35名为对照组.对两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及sRT-3DE检查,分析获得三维、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参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基底部横径(D1)、长径(ID)、D1/中间横部径(D2)、射血分数(EF)减小.与HF-NPH亚组比较,HF-PPH亚组右心室ESVI、D1/D2、LD/D2增大.与HF-PPH亚组比较,HF-RPH亚组右心室EDVI、ESVI、D2增大,右心室EF、LD/D2减低.PVR与PASP、右心室EF与左心室EF、右心室LD与左心室LD呈正相关性(r=0.765、0.628、0.725;P均<0.01),PVR与右心室EF呈负相关(r=-0.715,P<0.01),且高于与PASP的相关性(r=-0.623,P<0.01).结论 sRT-3DE结合传统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评估左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室重构,有助于判断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状态.
作者:白洋;杨军;王旭;闫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患者女,47岁,入院前1年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有言语、活动减少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专科查体:感觉、共济不配合.MRI:右侧额叶、右侧基底核区及双侧枕叶见多个散布的、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异常信号灶,病灶边界不清楚,周围见长T1长T2的水肿信号环绕,位于右侧基底核的病灶体积较大,约3.5 cm×3.0cm,有占位效应较明显,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轻度移位,T1WI上病灶以等信号为主,T2WI上以低信号为主,内部信号不均匀,可见多发长T1长T2囊泡影,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规则花环样强化,周围水肿区域未见明显异常强化(图1A~1C).行颅内占位切除术、颅内减压术:术中见不规则病变组织附着于右顶部硬膜下及大脑镰旁,完全切除肿瘤组织,大小约为5.5 cm×5.0 cm×4.5 crn.病理:脑组织中片状坏死,并见囊腔,囊壁为无结构透明物,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诊断:脑内泡型包虫病(图1D).
作者:张强;杨晓萍;叶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丘脑梗死患者全脑灰质体积改变及与认知功能减退的关系.方法 对26例慢性丘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价及MR扫描.分别计算全脑灰质、白质、丘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再确认及图形回忆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梗死组全脑灰质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梗死组:(774 291.49±42 370.85)mm3,对照组(802 999.21±37 075.84)mm3,t=2.442,P=0.018].梗死组全脑白质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5 587.51士32 886.53)mm3,(717 580.47±31 911.05)mm3,t=1.634,P=0.108].梗死组全脑灰质体积与MMSE评分及图形回忆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491、0.427,P=0.017、0.042);全脑灰质体积与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再确认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丘脑梗死体积与全脑灰质体积、MMSE评分、短延迟回忆、长延迟回忆、再确认及图形回忆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慢性丘脑梗死患者全脑灰质体积减小,可能是其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
作者:史丹丹;陈莉;罗天友;方维东;马超豪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