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刘勇;薛鹏;张斯佳;尚英杰
患者女,18岁,牙痛、颈部疼痛3个月,发热2个月.左、右上肢血压分别为114 mrnHg/56 mmHg,100 mmHg/59 mmHg,C反应蛋白113 IU/ml,血沉106mm/H.超声:左侧颈总、颈动脉分叉处动脉外径增宽,宽处12.3 mm,管壁正常结构消失、呈弱回声,均匀性、弥漫性、向心性明显增厚,厚处7.0 mm,管腔内彩色血流不规则变细,细处6.0 mm,局部变亮、呈“五彩镶嵌”样,局部血流频谱异常,血流速度加快、达2.0 m/s;颈总动脉近段可见限局撕脱内膜样结构,略活动,回声限局增强,该结构将管腔分成真假两腔(图1),假腔较小、宽约2.3 mm,其内血流颜色较暗,未查及确切破口.
作者:刘超;唐力;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和结节类型判别准则对肺结节检测及其类型判别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利用结构分析、高通滤波、高斯拟合实现候选肺结节的检测,然后进行候选结节的假阳性筛除得到肺结节筛查结果.后,在肺结节检测基础上设计了肺结节类型判别准则自动将肺结节分为磨玻璃样(GGO)、混合型GGO、实性结节三类.结果 本研究对107个肺结节进行实验,其总体检测率为87.85%,将结节分类结果与LIDC数据库的分类进行对比,一致性较高.结论 本文方法可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结节进行有效检测并自动分类,进而辅助临床进行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邢谦谦;王凯;李穆;陆燕琴;曹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左心室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对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52例患者(AMI组),结合心电图、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A组,n=26)和非下后壁心肌梗死亚组(B组,n=26).另选取2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TI技术进行评价,比较左、右心室心肌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组右心室纵向峰值应变(RV-LS)、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左心室纵向峰值应变(LV-LS)、室间隔纵向峰值应变(Sep-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小(P均<0.05),WMSI增大(P<0.05);与A组比较,B组RV-LS、RVFAC、LV-LS、Sep-LS减小(P均<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比值增大(P<0.05).RV-LS与LV-LS、Sep-LS和LVEF均呈正相关(r=0.48、0.55、0.39,P均<0.05).结论 非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且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主要受室间隔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阳;马春燕;刘爽;王永槐;邹麓;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定量分析鉴别乳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患者行UE检查,检测弹性指数(EI)和弹性指数差(EID).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EI、EID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86例肿块经病理证实良性44例,恶性42例.ROC曲线分析显示,EI、EID鉴别BI-RADS 4类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95.以EID≥2.5为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39/42)、90.91%(40/44)、91.86%(79/86)、90.70%(39/43)、93.02%(40/43);以EI≥3.6为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90%(26/42)、86.36%(38/44)、74.42%(64/86)、81.25%(26/32)、70.37%(38/54).EID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I(x2=9.33、11.50、7.80,P均<0.05),二者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5、1.42,P均>0.05).结论 UE定量分析参数EI、EID均有助于鉴别乳腺BI-RADS 4类肿块的良恶性,且EID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张松松;张玉梅;尹逊娣;曹永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硬度评分系统诊断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5个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术前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测定其硬度.在此基础上,以联合硬度评分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硬度进行评定,以硬度为依据,对甲状腺TI-RADS分类进行校正,以终病理为标准,绘制ROC曲线,比较校正前后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TI-RADS分类校正前后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40.50%(32/79)、92.30%(24/26)、94.11%(32/34)、33.80%(24/71)、53.33%(56/105)和73.41%(58/79)、88.46%(23/26)、95.08%(58/61)、52.27%(23/44)、77.14%(81/1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85,P<0.001).结论 联合硬度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燕;金佳美;陈林;陈悦;詹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女,62岁,体检发现胆总管扩张2年,高热寒战3天入院.超声检查:肝内胆管普遍扩张,较宽处约1.2 cm,胆总管扩张,宽约1.5 cm,末端可见2.6 cm×1.4 cm中等回声团(图1A),形态及位置随十二指肠蠕动发生变化,主胰管轻度扩张,宽约0.4 cm.CEUS:动脉相胆总管末端壶腹部中等回声团周边轻度强化(图1B).超声诊断: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性病变;肝外胆道末端梗阻.
作者:王凯明;唐少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始数据迭代重建(SAFIRE)-3联合双能CT单能谱或优化对比技术在去除颈根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CT双能量增强扫描颈根部有明显伪影的30例患者图像,均采用线性融合SAFAIR-3重建、获得A组图像(SAFAIR-3重建组),之后加行单能谱分析、获得B组图像(重建+单能谱组),或加行双能量非线性优化对比处理、获得C组图像(重建+优化对比组).分别对A、B、C组图像SD、SNR、CNR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伪影区SD、SNR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伪影区SNR、CNR高于A组,噪声低于A组(P均<0.05).B组与C组的SD、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分及以上的图像少于B组及C组(P均<0.05);B组与C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AFIRE技术联合单能谱或非线性优化对比技术可减轻颈根部硬化伪影、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单能谱与优化对比技术在提高颈根部图像质量方面无差异.
作者:杨静;韩丹;刘超然;赵雯;金弋人;蒋悦;邓亚敏;赵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女,52岁,因“全身皮肤多发包块”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诱因发现右头顶部包块,CT提示右侧顶骨板障局灶低密度影,行颅骨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先后于右侧腋窝、右大腿及腹壁扪及包块,大小分别为5 cm×3 cm、6 cm×5 cm,4 cm×3 cm,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右侧腋窝及大腿皮肤见多个褐色斑点;PET/CT显示右侧腋窝、右大腿及腹壁异常浓聚灶;先后行3次超声检查:①6个月前,腋窝皮肤及皮下层稍强回声团,大小约3.0 cm×0.8 cm×2.7 cm,边界欠清,内可见裂隙状及小片状低回声区(0.6 cm×0.3 cm),血流信号不丰富;②4个月前,腋窝病变内部片状低回声区范围增大(1.0 cm×0.5 cm);③1个月前,右侧腋窝病变大小约4.0cm×1.5 cm×3.2 cm,呈混合回声,以低回声为主,周围呈稍强回声,内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图1A),探及低阻动脉频谱.
作者:钟琳;邱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几种常用国产封堵器植入后行3.0T MR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封堵器对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封堵器悬挂于3.0T磁场中测量其偏转角度,再植入离体猪心内,行3.0T MR扫描,观察封堵器在扫描前后有无变形、移位,并分析图像、判断封堵器对图像质量有无影响.结果 所有封堵器在磁场中均产生一定的偏转角度,均远<45°(P<0.01).扫描前后,植入猪心的封堵器无变形或移位.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盘片边缘轮廓显示较清晰,其轮廓内及周围可见伪影,且越靠近中心伪影越明显;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轮廓模糊,伪影范围明显大于其直径;总体上,较大的封堵器产生的伪影范围更大;同时植入3个封堵器,相互间图像无干扰.结论 3.0T MR常规扫描不会导致国产封堵器变形或移位,金属封堵器会对其自身及周围心脏结构的观察产生影响,但对心脏其他部位的图像质量无影响.
作者:梁婧;傅叶叶;钟慧颖;孙斌;陈智勇;李金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RI优化的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Radial-VIBE)序列在胎儿神经系统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超声诊断或疑似胎儿颅脑异常的中晚期妊娠妇女20名,对其分别行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扰相梯度回波序列(2D-FLASH)和3D-Radial-VIBE序列扫描,然后对2个序列图像显示的胎儿颅脑26个正常解剖结构分别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个胎儿颅脑解剖结构中,22个结构的3D-Radial-VIBE序列与2D-FLASH序列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D-FLASH序列比较,3D-Radial-VIBE序列运动伪影较小,胎头、胎盘、内脏等均显示较好,尤其可清晰显示胎头结构以及灰白质、髓鞘化过程.3D-Radial-VIBE序列示20胎正常颅后窝静脉窦区均呈低信号,而2D-FLASH示15胎呈高信号,假阳性率为75.00%(15/20).与2D-FLASH序列比较,3D-Radial-VIBE序列显示的出血灶更清晰.3D-Radial-VIBE序列显示顶叶灰质与白质的信号对比度、颞叶灰质与白质的信号对比度及颞叶灰质与板障的信号对比度均高于2D-FLASH序列(P均<0.05).结论 3D-Radial-VIBE序列扫描过程中无需屏气,抗运动伪影效果好,对神经核团、髓鞘化过程及出血灶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庄霞梅;金科;王海;伍光春;李晓明;尹燕;邓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5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和BPH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和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序列动态增强扫描、DWI及DKI扫描.由2名医师测量两组病灶DKI的各参数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对两组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两组各参数值一致性良好(ICC均>0.75).PCa组平均扩散峰度值、平行扩散峰度值、垂直扩散峰度值高于BPH组(P均<0.01);PCa组平均扩散系数、平行扩散系数、垂直扩散系数值低于BPH组(P均<0.01).ROC分析显示各参数诊断PCa和BPH的曲线下面积均>0.90.结论 DKI各参数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Ca和BPH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陈丽华;刘爱连;宋清伟;马春梅;汪禾清;张龙敏;佟梓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95例经手术确诊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及RT-3DE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二者诊断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对95例患者均成功采集RT-3DE图像.95例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8例,二维超声与RT-3DE对其诊断准确率均为100%(48/48);二维超声与RT-3DE诊断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瓣裂、二尖瓣穿孔的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三维图像细致,诊断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是二尖瓣外科手术治疗前重要的检测手段.
作者:袁新春;张诚;周爱云;陈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破裂与未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影响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的114例患者共114个前交通动脉瘤的资料,其中破裂组88个,未破裂组26个.记录CTA图像中动脉瘤的形状、长径、单发或多发、瘤颈宽度、瘤体宽度、纵横比(AR)、动脉瘤倾斜角及血流夹角、大脑前动脉A1段血管构象和动脉瘤指向,对以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前交通动脉瘤单发/多发(P=0.001)、动脉瘤形状(P=0.002)、瘤颈宽度(P<0.001)、长径(P<0.001)、瘤体宽度(P<0.001)、AR值(P=0.014)、血流夹角(P<0.001)和单侧A1优势型发生率(P=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中,瘤颈宽度(OR=2.950,P=0.022)、AR(OR=6.206,P=0.022)、血流夹角(OR=1.121,P<0.001)是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均具有正向影响;ROC曲线分析显示敏感度(76.1%)、特异度大时(88.5%)对应血流夹角为126.65°.结论瘤颈宽度、AR值和血流夹角是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瘤颈越宽、AR值越大、血流夹角越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越高,可将血流夹角=126.65°作为判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临界值.
作者:谭世芳;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男,74岁,因“咳嗽、咳痰、气喘7天”入院.CT:右肺上叶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大径<1 cm,边缘毛糙不光整(图1),考虑炎症.随即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并给予普米克令舒及氨茶碱,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2个月后患者自觉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入院,CT:右上肺见大小约3.5cm×4.0 cm软组织肿块影,边缘尚光整,未见明显毛刺样改变,增强后软组织肿块病灶内见直径约2.0 cm类圆形明显强化灶,动脉期MIP(图2):强化灶局部见肺动脉分支供血.
作者:王中娟;倪建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患者男,33岁,因“排尿排便困难1月余”入院.实验室检查: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0.89 ng/ml.MRI(图1):盆腔内膀胱与直肠间见一不规则团块状长T1混杂T2信号,DWI(b=800 s/mm2)呈高信号,病变信号欠均匀,边界欠光整,与直肠前壁及部分精囊腺分界欠清,前列腺显示欠佳.增强扫描病变周边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液化坏死区不强化.病变大小约68 mm×62 mm×83 mm.
作者:张春艳;程敬亮;张勇;薛康康;陈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MRI定量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肝脏、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的价值.方法 对经骨髓穿刺证实的42例戈谢病患者(其中12例已行脾脏切除)行腹部MR检查,序列为冠状位三维梯度回波Dixon水脂分离(3DFFE mDIXON)和T2WI-STIR序列.所有患者均正在接受酶替代治疗.评估患者肝脏、脾脏脂质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2个肝脏校正的体积值为25.15~48.99 ml/kg,平均(33.66±6.03) ml/kg,脂质含量4.63%~10.09%,平均(5.90±1.10)%;30个脾脏校正的体积值为4.48~56.04 ml/kg,平均(16.36士10.65)ml/kg,脂质含量4.78%~19.39%,平均(6.63±2.62)%.同一患者脾脏脂质含量高于肝脏(t=2.16,P=0.04).结论 采用MRI测量肝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作者:陶晓娟;彭芸;吕艳秋;史凯宁;段晓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FD患者的临床和99Tcm-MDP SPECT/CT融合显像资料,其中11例经病理证实为FD,2例经随访确诊.所有患者均有原发肿瘤病史.结果 13例FD均为单发,位于颅面骨10例,位于肋骨、坐骨及胫骨骨干各1例.全身骨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38.46%(5/13),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9.23% (9/13);92.31% (12/13)的患者全身骨显像表现为中-高代谢;CT征象中,磨玻璃密度影(GGO)和骨质膨胀分别占84.62% (11/13)和76.92% (10/13),溶骨性破坏、硬化边分别占53.85%(7/13)、30.77%(4/13),13例均未见骨皮质破坏.结论 99Tcm-MDP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综合提供功能和解剖学信息,有助于FD的诊断.骨显像中-高代谢及GGO和骨质膨胀的CT征象常提示FD.
作者:张林启;何巧;李伟;张汝森;任志刚;李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采用对比剂进行CT和MRI增强扫描的数量快速增加,对比剂引发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国内影像界同行对对比剂的临床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对比剂使用指南[1-2],以期规范对比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北京市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专家组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分析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病灶的渗透、灌注及直方图参数及其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27例RRMS患者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并应用Tofts模型进行后处理,定量分析MS患者病灶及看似正常白质(NAWM)的容积转移常数Ktrans、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并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强化病灶的Ktrans值明显高于非强化病灶、病灶旁NAWM及远离病灶NAWM(x2=24.771,P<0.001);非强化病灶的Ktrans值明显高于病灶旁NAWM与远离病灶NAWM(P均<0.05).②强化病灶的CBF、CBV明显高于非强化病灶及NAWM,但非强化病灶的CBF、CBV与病灶旁、远离病灶NAW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直方图结果显示非强化病灶的偏度值与强化病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分布更接近于正态分布;两者的峰度值均低于正态分布的峰值.④Ktrans、CBF、CBV与EDSS评分及病程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DCE-MRI结合Tofts模型可显示MS病灶及NAWM的微血管渗透及灌注异常,直方图可能对MS不同病灶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尹平;刘义;周津如;时晓清;曾春;王静杰;刘梦奇;罗天友;吕发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拉伸指数非线性回归模型对能谱曲线进行解析,探讨其对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能谱CT检查的59例肾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其中,乏脂肪错构瘤8例(A组),乏血供肾癌17例(B组),肾透明细胞癌(ccRCC)Ⅱ级34例(C组).随机抽取23例患者,以健侧肾皮质(D组)、腰大肌(E组)作为正常对照.测量并计算病灶实性部分及正常对照的标准化碘浓度(NIC),提取能谱曲线数据并利用拉伸指数非线性回归模型计算拉伸指数(α值)及b值.比较平扫及增强后各组间NIC、α、b值的差异,评估病灶α、b值与NIC的相关性.结果 平扫5组间α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A组与B组间NIC及α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质期两者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I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C组与D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质期两组间NIC、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和实质期E组与其他各组NIC及α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扫、动脉期及实质期,E组与其他各组间b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扫、实质期,C组与D组间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各组间b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r=0.771)及实质期(r=0.695)病变α值与NIC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采用拉伸指数非线性回归模型解析能谱曲线对肾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晓彤;刘屹;黄德生;赵宇;李娇;任克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