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耿秀凤

关键词:献血者, HBsAg/阴性, 病毒, 乙型肝炎
摘要:为确保输血安全,预防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的发生,各采供血系统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筛查HBsAg,但输注HBsAg阴性血液后仍难免发生PTHB.为了解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笔者检测了2312份HBsAg阴性血液样本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报告如下.
中国输血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采供血机构科研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

    采供血机构科研工作要开创新局面,科学技术要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对科技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中心在促进科研全面发展中领导重视,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注重科研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全中心的科研意识,使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徐爽;夏丽娟;黄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病毒灭活机理及其效果评价

    采用有效的血液病毒灭活技术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血液病毒灭活效果评价则是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液病毒灭活技术及血液病毒灭活效果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现将有关血液病毒灭活技术中的灭活机理及其效果评价方面的进展作一个综述.

    作者:肖云贵;许金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潍坊中心血站2001~2003年血液检测结果报告

    为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笔者统计分析了本站2001~200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2001~2003年本站无偿献血者共计103479人次;梅毒、HBsAg、抗-HCV和抗-HIV初、复检均采用ELISA法,所用试剂分别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深圳月亮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ALT初、复检均采用速率法,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HBsAg初筛采用金标试纸条法,试纸条由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提供;结果见表1.

    作者:刘金娜;丁海英;袁远;迟文忠;王彦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初探

    目的探索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SARS-CoV抗体血清学反应情况及其是否对SARS-CoV具有中和作用.方法采用SFDA批准的SARS CoV IgG ELISA试剂盒筛查四川地区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的7248份合格血浆, 采用蚀斑中和试验测定单份阳性血浆.结果 7248份合格血浆中SARS CoV IgG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61%;7127名健康供血浆者中抗体阳性率为3.93%,其中S/CO值>5的阳性率为0.22%.ELISA检测强阳性的单份血浆的高蚀斑中和抗体效价为166.结论四川地区健康供血浆者中的确存在对SARS-CoV抗体的血清学反应,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郭中平;王玉;勾洪涛;张春丽;何学新;张鹏燕;曾蓉嘉;吴强;苗松;李泽林;郑朝共;封树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术后过滤式引流血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过滤式引流血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177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所采用的3种输血方式[非洗涤过滤式引流血回输(自身输血组40例),引流血回输加异体输血(混合输血组76例)、输异体血(输异体血组61例)]的人均引流血回输量、输自身血及输异体血量.结果人均输血量分别为自身输血组:(485.25±101.72)ml,混合输血组:(584.17±101.72)ml,输异体血组:(628.03±178.48)ml;自身输血组与混合输血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输异体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混合输血组与输异体血组差异虽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大大减少了输异体血量.结论采用过滤式引流血回输方法(无论自血回输还是自血回输加异体输血),能有效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异体输血,节约血源.

    作者:赖福才;王梁平;彭道波;赵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库存偏少时无偿献血者的招募策略

    因各种原因或综合因素导致采供血机构血液库存偏少或紧缺的情况是在世界各国均时有发生,如何解决血液短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1,2].2005年春节期间,本中心曾有6天发生了血液库存偏少,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无偿献血者招募的应对策略,很快扭转被动局面,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忠华;章杏英;周华平;胡蔚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羟乙基淀粉和不同血液成分输入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中输入羟乙基淀粉、红细胞悬液及血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48名食管癌患者,分别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羟乙基淀粉组,红细胞悬液组,血浆组,每组12名, 分别于术前、术后d 1、d 5、d 10、d 15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56+)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术后d1:CD3+,CD4+,CD8+,CD16+56+显著低于术前(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d5:输血浆组CD3+,CD4+,CD8+,CD4+/CD8+, CD16+56+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悬液组CD3+ 显著降低(P<0.05),3组及输红细胞悬液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d10,血浆组CD16+56+仍较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d1、d5输血浆组CD16+56+显著低于盐水组和羟乙基淀粉组(P<0.05);术后d5,血浆组CD4+显著低于盐水组和羟乙基淀粉组 (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可出现一个可逆性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程,输血浆可加重免疫抑制,而输红细胞悬液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较轻,羟乙基淀粉输入对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宾侠;赵砚丽;张煜东;陈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一种提高脂肪血临床利用率的脂肪血分离方法

    随着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开展和自愿无偿献血血液比重的逐渐增加,因献血者的献血时间跨度长,饮食状况和献血知识的参差不一,使脂肪血出现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如何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浪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摸索出了一个较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追踪调查,证明可有效提高脂肪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的使用率.

    作者:赵林园;赵树华;朱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抗-HIV、抗-TP、抗-HCV同时阳性1例

    笔者在对2400名受血者输血前5项检测中,检出抗-HIV、抗-TP、抗-HCV同时阳性1例,该患者,男性,26岁,维吾尔族,以多发性骨折入本院,神志清、无休克,有3年吸毒史.

    作者:田尚玉;王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献血相关的知信行(KAP)研究进展

    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对于献血来说,人们从了解献血,到形成献血的意愿,再到捐献血液就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笔者检索了有关献血知信行的文献并综述如下.

    作者: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张评;戴云;梁万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郑州地区合格无偿献血者的ALT参考值范围调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笔者对郑州地区合格无偿献血者的ALT值在不同季节及性别中的分布情况,利用统计学正态分布的原理,确定95%正常区间分布的上限值,以此作为评估ALT判断标准的正常参考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华;刘玉振;李伍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地与本市街头献血者血液传播疾病指标不合格分析

    本市自2002年9月启用流动采血车,至2003年5月共有1977人参加了街头献血,其中外地献血者约占40%.笔者就参加街头献血的外地与本市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做了比较:标本在24h内检测,按卫生部标准选择国产初复检试剂;HBsAg、抗-HCV、抗-HIV采用ELISA法,ALT采用改良赖氏法(≥25U为不合格),梅毒初检用TRUST法,复检用ELISA法,每份标本均经初复检;ALT、HBsAg、抗-HCV、梅毒初复检结果一致者确定结果,抗-HIV阳性或可疑者,由潍坊防疫站来确定结果;由于无一例抗-HIV阳性,故在此不做统计,各项检测指标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表1).

    作者:郭丽;刘晓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现况和进展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为疱疹科β属的双链DNA病毒.人群感染广泛,不同地区感染率从40%到90%不等,我国人群感染率大于80%[1,2].在儿童,CMV是出生前感染和围产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可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智力低下及流产、早产、死胎,以及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等严重后果.成人多为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体内潜伏病毒易被激活,出现活动性CMV感染,甚至引起严重的CMV疾病.

    作者:陈俊青;刘霆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采供血机构返还用血费用情况的分析及预测

    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国家为推进无偿献血的发展,向献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返还血费、免收用血保证金等.本站从2001年开始实施<江苏省献血条例>,该条例规定:无偿献血量满800ml者,终身免费用血;未满800ml者,按本人献血量的3倍享受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用血的,其累计免费用血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提供.2003年,笔者就本站对献血者返还血费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李晓玲;吴建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HCE基因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RHCE基因结构特征.方法根据文献设计RHCE基因检测的引物,采用PCR-SSP法检测RhD阳性100例,RhD阴性300例的RHCE基因结构.结果 RHE/e和RHC/c等位基因定型结果表明,RHE/e和RHc的定型结果与血清学的一致,没有发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利用RHCE基因外显子1的nt48的C→G多态性检测RHC等位基因将产生6.06%的假阳性,未发现假阴性.利用109bp插入序列这一多态性来检测RHC等位基因,总的假阴性率为4.00%,没有发现假阳性.结论 RHE/e和Rhc基因定型可获得准确结果,对RHC等位基因的定型必须使用2种方法或利用至少2个以上的多态性位点.

    作者:兰炯采;周华友;庞桂芝;杨全科;吴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江门市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与安全和无偿献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方法应用自编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572名江门市大中专在校生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结果大中专学生对献血知识不同的认知程度与心理均影响其无偿献血行为. 结论了解大学生对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有助于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应对措施推进无偿献血.

    作者:周银素;陆典瑞;卢岑;李启辉;林锦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动生化分析仪ALT测定校验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建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验程序.方法应用对硝基酚(PNP)在不同pH环境中吸收峰特性,对奥林巴斯AU-400自动生化分析仪340nm/410nm进行精密度检测.结果连续记录30个工作日批内变异系数均未超过1.00%;日间变异系数为0.64%.结论使用校验程序每日进行自动生化分析仪精密度检测,经济、简便、实用,能实时、有效地反映仪器的加样系统和比色系统的工作性能.

    作者:张孝山;李研;李瑞兰;潘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献血诱发心源性晕厥1例

    心源性晕厥在献血过程中虽不常见,但采血时一旦诱发,往往病情凶险而又措手不及,若将其混同于献血性晕厥处理,则可能贻误病情,造成恶果.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庄彩梅;张永善;王宪章;王纪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平顶山地区人群ABO血型分布的调查

    平顶山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辖4县2市4区,人口470万.为了给该地区建立佳血液库存模型提供依据,笔者对该地区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做了一次综合调查:随机抽取自<献血法>实施以来平顶山市各县市区(含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所辖广大农村地区等)参加无偿献血的首次献血者11129人.同时留取献血者双份血液标本,做血型正反定型试验[1].所用试剂均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博德公司提供,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考虑到地缘因素,本次调查将平顶山市石龙区纳入宝丰县范围;市区1为市区的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等各单位;市区2为仅含市区街头采血点.结果见表1.

    作者:许东亚;刘蜀云;李楠;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采用紫外线辐射充氧回输(UBIO)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与同期常规治疗对照,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