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及一级预防

王东营;张琨;许天敏

关键词:宫颈癌,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行为学、社会经济学、遗传易感性等方面.随着宫颈癌诊断和筛查技术的发展,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要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还需要做好一级预防.本文就宫颈癌危险因素以及一级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早期卵巢癌患者临床手术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早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患者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切除淋巴结数量等手术相关参数,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术后相关参数.结果:经筛选后共65个病例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26例,开腹手术组3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患者的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型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早期卵巢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翟振波;张彬玉;张秀珍;袁渊;王平;杨红;韩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放射治疗

    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治疗过程中大的挑战在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之间的权衡取舍.手术是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一线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者基础情况、肿瘤大小、位置等限制因素,手术治疗仍有其局限性.过去,常规放疗常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但常规放疗往往因为靶区邻近脊髓而使靶区放射剂量不足,进而导致远期预后不佳.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原发性脊柱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治疗领域,新的放疗技术使肿瘤区域受照剂量在增加的同时将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控制在可耐受的范围内成为可能,这些放疗技术包括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质子及重离子治疗以及近距离治疗.

    作者:李学敏;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患者血液中Hsp90α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Hsp90α 在肺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统计分析94例肺癌患者和20例正常查体人群的血液Hsp90α 测量值,自身对比分析与血清CEA、NSE和CY211的一致性.结果:94例肺癌患者,Hsp90α、CEA、NSE和CY211阳性率分别为42.6%、29.8%、21.3%和38.3%;CEA、NSE和CY211联合诊断阳性率46.8%;Hsp90α、CEA、NSE和CY211联合诊断阳性率68.1%;Hsp90α、CEA、NSE和CY211血清含量分别为(110±116) ng/ml(14~551 ng/ml,中位数64 ng/ml)、(19±23) ng/ml(1.3~81 ng/ml,中位数13 ng/ml)、(17±30) ng/ml(1.6~159 ng/ml,中位数6.9 ng/ml)和(12±19) ng/ml(1.1~102 ng/ml,中位数4.2 ng/ml).采用Kappa方法比较Hsp90α 和CEA、NSE及CY211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58和0.6,按照0.75标准,一致性不满意.结论:热休克蛋白Hsp90α 在肺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高于CEA、NSE和CY211,和其无明确相关性,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孙英;李林;贺子琮;贺林;王舒;鞠晓静;李昱;袁彬;许建林;施常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及疗效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针对于EGFR突变型患者.但基于分子靶向药物并未明显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出现获得性耐药问题,如何将传统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有机结合延长晚期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受到广泛关注.化疗序贯EGFR-TKIs模式被证实为其中一项颇有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对化疗序贯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机制及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陈文菊;吴书胜;何义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甲状腺癌42例,甲状腺腺瘤35例,均进行CT增强扫描.分析下列CT征象:病灶数量、大小、形态、平扫和增强的边缘特征、钙化、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增强幅度和颈部淋巴结情况;探讨上述CT征象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表现为不规则形稍低密度肿块,半数病灶可见钙化,以砂砾状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大多数病灶平扫和增强均边缘不清,可侵犯周围器官,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腺瘤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少部分可有钙化,以粗大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平扫和增强均边缘清晰,少有淋巴结肿大.病变的形状、边缘、钙化形态和邻近区域有无淋巴结肿大对两者鉴别有重要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佟桂玲;赵宝英;王宇;耿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pattern检测及意义(附15例)

    目的:研究血清miRNAs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初步探讨血清miRNAs作为潜在的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实时定量PCR方法验证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一组miR-pattern的表达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在1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中,let-7i、miR-25及miR-130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血清样本),且miR-25过表达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放疗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放疗组患者(P<0.05).结论:miR-25有可能作为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及辐射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作者:高俊;胡斌;段影;宋秀军;杨丽娜;王思念;于慧杰;李振源;林小华;江其生;吕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时机的选择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时机选择问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并仍在继续,但目前为止尚无定论.术后辅助化疗的时机对患者的生存有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时机超过12周与患者较差的生存相关,早期快速增殖型乳腺癌辅助化疗时机在7周内将使患者生存获益.Ⅲ期、三阴性以及HER-2阳性且接受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等高危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时机超过61天对生存结局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术后的辅助化疗总体来说,在患者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尽快制定化疗方案,尽早化疗,避免延迟.

    作者:杜小双;常莉;王丽;侯宇;李兰;龙清;柏晗;夏耀雄;陆叶;李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在治疗晚期实体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呕吐曾因具有致畸性而被临床禁用.而随后的研究逐渐发现其具有抗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及抗炎等作用,在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下,陆续发现其作为抗肿瘤药物、改善癌症恶病质综合征以及放疗增敏等具有一定价值.本文重点阐述沙利度胺对晚期实体肿瘤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建刚;陈继正;赵参军;王昕洁;钱仲;郑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放射性肝损伤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彩色多普勒影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生化改变.方法:三维适形放疗20例腹部肿瘤患者和4例右下肺癌患者.观察患者放疗前、后生化和肝脏彩色多普勒影像改变.结果:18例患者显示肝脏照射区及邻近区域乃至整个肝脏肝内光点增粗,回声逐渐增强,见条正常肝脏与肝硬化肝脏放射性损伤彩色多普勒表现不同.患者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酰转有为酶(GGT)均较治疗前升高.结论:放射性肝损伤彩色多普勒表现与肝脏原发疾病相关,肝功能改变与影像改变一致.

    作者:陈永忠;孟平;许浩;胡兵;金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盆腹腔巨大复发侵袭性纤维瘤病放疗1例

    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又称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或韧带样纤维瘤(desmoid-type fibromatosi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它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导致其手术完全切除困难,出现反复复发的征象.现将1例巨大复发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深;王新春;范娇娇;王蕴龙;张银;魏静静;于雷;邱玲;马岩;贾晓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下调OTX1的表达抑制直肠癌Colo32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目的:下调直肠癌细胞系Colo320的 Orthodenticle 人同源盒基因1(orthodenticle homeobox 1,OTX1)的表达,观察其对Colo320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OTX1 siRNA重组质粒载体pGPU6-OTX1,并转染Colo320细胞.应用qRT-PCR法检测OTX1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OTX1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pGPU6-OTX1对Colo3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Colo320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将构建的pGPU6-OTX1转染Colo320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GPU6-OTX1下调Colo320细胞OTX1的表达,CCK-8结果显示pGPU6-OTX1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结果显示下调OTX1的表达抑制Colo320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下调OTX1的表达能够抑制直肠癌细胞Colo320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张昊;王永鹏;刘放;陈玉泽;马思平;孟庆凯;任宇鹏;石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前纵隔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技术在前纵隔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胸外科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9.3岁(31~61岁).病理类型为单纯胸腺瘤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4例,支气管囊肿2例,胸腺囊肿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完成了前纵隔肿瘤的切除,术中操作时间107 min(75~150 min),术中出血量60 ml(30~180 ml),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9天(0~5天),术后住院时间4.7天(2~6天),13例患者均术后随访,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作者:张勇;王哲;张广健;张勇;贾卓奇;李新举;付军科;吴齐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晚期前列腺癌多发转移风险预测指标的探讨

    目的:探讨年龄、Gleason评分、前列腺体积、治疗前血清PSA水平、雄激素阻断(ADT)后PSA水平、ECOG评分、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和病理性骨折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发或多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98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转移部位数量的关系;多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 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晚期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8~10分(P<0.001)、ADT后PSA水平>0.2 ng/ml(P<0.001)、治疗前血清PSA水平>60 ng/ml(P=0.004)、ECOG评分≥ 2(P=0.002)和多发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应用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这些变量对多发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P=0.022)、治疗前血清PSA水平(P=0.028)、ADT后PSA水平(P<0.001)和ECOG评分(P=0.001)对多发转移有显著影响;转移位置数量≥2个提示生化复发(多发:21个月 vs 单发:24个月)和生存时间(多发:36个月 vs 单发:45个月)均较短(P<0.001).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的Gleason评分、治疗前血清PSA水平、ADT后PSA水平和ECOG评分与多发转移有显著正相关性;多发转移预示较短的生化复发和生存时间.

    作者:张鸿毅;高继学;张培波;郭巍;王振龙;王子明;崔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RCA1与SIRT1在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本研究分别从蛋白质表达方面比较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ype 1,SIRT1)表达的变化,探讨BRCA1与SIRT1在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防及药物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BRCA1和SIRT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RCA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6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IRT1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为50.00%,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为40.00%,正常与恶性、良性与恶性组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与良性组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BRCA1在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分组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IRT1在不同年龄、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组中,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中,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CA1、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4,P<0.001).结论:BRCA1、SIRT1的低表达与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SIRT1可能是BRCA1的下游靶分子,未来有可能成为诊断与治疗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新靶点.

    作者:史贵月;毕芳芳;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比较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评价胸腔积液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与配对肿瘤组织样本72例,采用ARMS方法,检测样本中EGFR基因第18~21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细胞学样本和组织学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48.61%和51.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一致率为92.11%,不一致率为7.89%.结论:二者的一致率较高,恶性胸水可以作为无法获得肿瘤组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有效样本.

    作者:王斯;李苗;王琳;刘楠;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OPN在胆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检测OPN在胆管腺癌、癌旁胆管组织中的表达,了解OPN在胆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OPN在44例胆管腺癌、44例癌旁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OPN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OPN在胆管腺癌、癌旁胆管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2%(30/44)、27.3%(12/44),在胆管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胆管组织(P<0.05).OPN在胆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胆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N阳性表达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5).结论:OPN在胆管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胆管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胆管腺癌的参考指标,对胆管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志锋;刘进忠;卞永生;石荣亚;靳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液体活检-通向精准医疗的桥梁

    组织活检是癌症的标准诊断程序,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进化,基于组织活检的癌症诊断在癌症发展、预后的评估中具有局限性.液体活检是检测患者体液中含原发肿瘤生物特性分子的技术,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等的检测.液体活检被广泛的应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测预后、监测复发转移、辅助靶向治疗等方面.本文将对液体活检的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迎春;金亮亮;苏勤军;杨艳丽;刘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复发、耐药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靶点.寻找稳定性高、特异性强、实用性好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清除恶性肿瘤中的肿瘤干细胞有望彻底根治恶性肿瘤.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中比较公认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和潜在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GR5、Bmi1、SOX2、Nanog的研究进展,为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袁杭;刘斌;辛晴;孙亚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Ese-3基因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表皮特异性转录因子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靶向沉默Ese-3基因表达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干扰系统感染HaCaT细胞,建立Ese-3基因敲减的HaCaT细胞系,MTT实验检测Ese-3敲除后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se-3敲减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皮肤组织.MTT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下调Ese-3表达后,HaCaT细胞增殖加快,S期细胞增多,G0-G1期细胞和G2/M期细胞减少.结论:Ese-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降低,抑制Ese-3基因表达可促进HaCaT细胞生长,提示Ese-3表达缺失可能通过促进细胞恶性增殖进而促进皮肤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雪荣;宋扬;王翔;杨静;李俊强;苏海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骨转移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常发生骨转移,传统的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不良反应大而且疗效有限.随着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生物学特征认识的深入,许多骨转移的靶点被发现,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被开发出来.靶向治疗药物,因对骨组织具有高度选择性,能特异性阻断骨转移癌的发生发展,高效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目前骨转移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小龙;张春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