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宫大鑫;孔垂泽
目的:探讨BAY 11-7082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PC-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5μmol/L、5μmol/L)的Bay 11-7082培养2h(实验1组与实验2组),同时选择空白对照组,检测三组细胞增殖、凋亡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5.14±13.26)%和(55.81±14.55)%,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85.45±12.33)%(P<0.05).空白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2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56±0.11)%、(10.12±2.37)%和(17.23±2.46)%,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G 0/G1期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同时实验组的S、G 2/M期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之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Y 11-7082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其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实现的.
作者:喻雄杰;李艳丽;雷金华;狄全书;李欣慧;曹风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微小RNA-148a(miR-148a)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的表达,探讨上调miR-148a的表达对其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应用脂质体法将miR-148a mimic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MDA-MB-231细胞,qRT-PCR检测转染效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转染前后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Slug、Snail和E-cadher-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MCF-10A细胞相比,MDA-MB-231细胞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48a转染组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148a后,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Slug和Snai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miR-148a可通过调控Slug、Snail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抑制EMT,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作者:韩丽;江茜;何苗;颜媛媛;刘一诺;魏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靶向胃癌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联合顺铂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和PKH26染色法确定胃癌SNU-5细胞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21A3识别的抗原蛋白与PKH26+细胞及特异性抗原(CD90)在SNU-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检测流式细胞术分选出的21A3+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以及21A3对SNU-5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21A3对细胞顺铂耐药能力的影响.裸鼠体内治疗实验分析21A3联合顺铂对SNU-5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SNU-5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11d后形成的细胞球体中存在单个PKH26+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显示,单克隆抗体21A3识别的抗原分子能与PKH26和CD90在SNU-5细胞上共定位.21A3+细胞体外成球率高于21A3-细胞.21A3+细胞具有更高的耐药性,21A3+细胞和21A3-细胞的IC 50分别为0.104μmol/L和0.025μmol/L.单克隆抗体21A3能够显著抑制SNU-5细胞的无血清成球,抑制率为37.5%.经21A3处理后的SNU-5细胞,耐药能力下降,其IC 50为0.001μg/ml,而对照组的IC 50为0.003μg/ml.抗体体内治疗实验结果显示,10、5、2.5mg/kg的21 A3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0.6%、69.6%和59.2%,10mg/kg 21A3+顺铂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90.6%,顺铂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55.8%.结论:单克隆抗体21A3是抗胃癌干细胞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作者:遇珑;舒雄;何永燕;孙力超;杨治华;冉宇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脐尿管肿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脐尿管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2016年收治的15例脐尿管病变的诊治过程.结果:经超声、CT、膀胱镜及病理等检查,确诊脐尿管腺癌11例,2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1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黏液腺癌11例,印戒细胞癌1例,脐尿管瘘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脐尿管囊肿1例.4例行单一化疗,7例行联合化疗.术后均获随访.结论:超声、CT及膀胱镜等检查能及时发现脐尿管病变,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可作为脐尿管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作者:刘娇;宫大鑫;孔垂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是化疗耐药相关基因,参与耐药机制的形成.GST-π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调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本文就GST-π与胃癌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分子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选择及胃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张杨;孙秀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乳糜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食管癌手术合并乳糜胸患者6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未发生乳糜胸的食管癌手术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不预防性结扎胸导管、肿瘤浸润纤维膜外、肿瘤位于中上段食管、左侧开胸入路、淋巴结转移个数大于5、单纯结扎胸导管、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非胸腔镜手术均与乳糜胸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开始肠内营养大于等于36小时、二次手术时间大于36小时、胸腔引流量小于1000ml/24小时和保守治疗均与乳糜胸后继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需重视乳糜胸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乳糜胸的合理治疗.
作者:侯建国;石力伟;赵现军;管福顺;方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介入性超声对卵巢癌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5例高度疑似卵巢癌患者行术前经腹式(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TAUS)、经阴式(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的常规超声检查,扫查卵巢及腹膜、腹水等情况,对于异常腹膜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95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卵巢癌,其中136例伴有腹膜转移.TAUS、TVUS以及TAUS+TVUS三种常规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不同,其中以TAUS+TVUS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高,分别为62.50%、94.92%、72.30%.腹水是常规超声对腹膜转移诊断的影响因素之一.TAUS+TVUS检查发现88例腹膜异常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为100%,与术后病理对比,灵敏性97.64%、特异性100%,诊断准确率为97.72%.结论:TAUS联合TVUS常规超声检查可在术前对卵巢癌腹膜转移情况进行较准确的影像学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在术前为临床提供明确病理诊断,为卵巢癌的分期及治疗提供精确信息.
作者:张娜;张艳华;孔祥崇;卢雪娇;刘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采用裸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接种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方法建立荷人骨肉瘤裸小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熊果酸[5、10、20mg/(kg·d)]和顺铂[2mg/(kg·d)]进行干预治疗,疗程5天.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肿瘤组织中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较模型组,熊果酸干预组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呈现细胞皱缩、片状坏死等病理性改变,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AI显著升高,瘤体重量显著减轻、抑瘤率显著升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熊果酸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熊果酸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对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并提高Bax/bcl-2比值有关.
作者:陈伟;刘海生;魏萌;王丽红;师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合并肿瘤结节的弥漫性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6例弥漫性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SVPTC)的高频超声表现、弹性成像技术、X线摄影表现及CT表现,并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进行对比.结果:6例(100%)DSVPTC患者甲状腺实质均有砂砾样钙化,3例(75%)累及甲状腺双侧叶,3例(75%)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肺转移;结节血流信号Ⅰ-Ⅱ级,弹性分级Ⅲ级;CT显可显示肿瘤结节内的营养不良性钙化,但不能显示微钙化,X线摄影能更好的显示微钙化.结论:合并肿瘤结节的弥漫性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兼具CPTC与DSVPTC的超声特征,超声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超声联合X线摄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锦媚;刘言;吴宝萍;刘萌;司晓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53例行根治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3kg/m2)、超重组(23kg/m2≤BMI<27.5kg/m2)、肥胖组(BMI≥27.5kg/m2).比较四组临床因素,分析BMI与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BMI与患者术前CA199有统计学差异(P=0.020),对5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P=0.254).民族、pT分期、术前放化疗、肿瘤分化程度均是结直肠癌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BMI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作者:郭金萍;韩晓梅;朱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宫颈癌的病因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相关.近的研究表明,HPV E6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PV E6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及HPV E6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陈鹤;李佩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左胸入路根治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治疗在我院经左胸入路行根治性切除的109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NLR临界值为2.5.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0个月,术前NLR 0.89~6.16,中位值2.42,低NLR组(NLR<2.5)56例,高NLR组(NLR≥2.5)53例.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患者NLR高值的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28);不同病理TNM分期(I-III)间NLR高值的比例存在差异(P=0.006).高NLR组总体生存时间中位值为23.0个月,短于低NLR组61.0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N、TNM分期和NLR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TNM分期(HR=2.377,P=0.015)和NLR(HR=2.887,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外周静脉血NLR高是接受左胸入路根治性切除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张金野;陈永东;周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改良FOLFOX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对4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mFOLFOXIRI方案一线化疗.伊立替康(IRI)165mg/m2静脉滴注90min d 1,奥沙利铂(OXA)85mg/m2静脉滴注2h d 1,亚叶酸钙400mg/m2静脉滴注2h d 1,5-FU 2400~2800mg/m2持续静脉滴注48h,每2周为一周期.观察该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通过长期随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4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ORR)为51.1%,疾病控制率(DCR)为8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4个月(95%CI:6.6~10.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20.7个月(95%CI:15.3~26.1个月).根据年龄及ECOG PS评分将患者分为体力状况较好组及体力状况中等组,两组近期疗效及PFS、OS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肿瘤早期缓解患者较非早期缓解患者的PFS及OS延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FS:11.0个月vs 7.1个月,P=0.044;OS:29.7个月vs 20.7个月,P=0.036);原发灶位于左半结肠/直肠者较右半结肠者的PFS及OS延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FS:10.6个月vs 3.7个月,P=0.002;OS:27.3个月vs 14.2个月,P=0.021).全组不良反应较轻,以I-II级为主,III-IV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延迟性腹泻,但均为可控,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改良FOLFOXIRI三药联合方案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其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并可达到较长的生存时间,原发灶部位及是否达到早期缓解与患者预后生存可能有关,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刘捷;林榕波;范南峰;李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GRP78、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69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并对其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169例乳腺癌标本中,GRP78强表达为68例(40.2%),弱表达为101例(59.8%);Survivin强表达为96例(56.8%),弱表达为73例(43.2%).对二者相关性的分析表明二者表达的吻合度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吻合程度较弱.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表明GRP78(+)Survivin(+)组(1组)、GRP78(-)Survivin(+)组(2组)、GRP78(+)Survivin(-)(3组)之间的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GRP78(-)Survivin(-)组(4组)相比,其无病生存时间均较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1、2、3组间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4组相比,其总生存时间均较差,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但不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中GRP78与Survivn存在着相关性,GRP78和/或Survivn强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GRP78、Survivin的表达状况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管海涛;代志军;马宇光;王中卫;刘小旭;王西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运用Meta分析来评价Ki67高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部分亚型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Ki67高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某些特定的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的临床研究,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按照分组研究结果显示,DLBCL患者随着Ki67表达增高,肿瘤的Ann Arbor分期越高;对于NK/T细胞淋巴瘤患者,Ki67高表达可显著影响患者的Ann Arbor分期、LDH的血清水平以及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由于纳入研究数量限制,还不能得出Ki67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及肿瘤细胞来源的正相关性.结论:Ki67高表达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细胞的恶性程度更高,生存状态差,预后不良.
作者:宋燕燕;肖晖;肖慕然;向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利用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联合方法检测鼻咽癌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数量,分析评价CTCs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针对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鼻咽癌首诊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10ml,提取其中的单个核细胞.依次应用抗Epcam、抗CD45以及抗CK单克隆抗体对上述提取的单个核细胞进行抗体标记,将Epcam阳性、CD45阴性以及CK阳性的细胞作为鼻咽癌患者的CTC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外周血中的存在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外周血中的CTCs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TCs水平与进展情况(P=0.04)、N分期(P=0.001)以及临床分期(P=0.035)均显著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仅患者的N分期与CTCs水平具有相关性(P=0.003),CTCs阳性患者的N分期更晚.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TCs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要显著短于CTCs阴性患者(P=0.029).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与患者N分期相关,且提示预后不良,可能成为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辅助指标.
作者:吴君心;贺俊彦;杜开新;袁婕;董亚萍;彭清琴;李金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比较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的可重复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与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等)中2016年5月31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乳房体积测量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中三维扫描或手动方法进行归类,采用统计分析软件R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相关文献,238例相关研究.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与实际乳房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动方法对乳房体积的测量与乳房的3D扫描法测得体积的异质性检验P=0.64,3D扫描与手动方法测量乳房体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扫描与手动方法可以准确测量乳房体积,3D扫描更高效且可重复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田美娟;张佳;王健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6种常见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特点.方法:对108例初诊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利用多重巢式RT-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融合基因及其免疫表型,将BCR/ABL、TEL/AML1、E2A/PBX1、TLS/ERG、MLL/AF9、MLL/AF46种融合基因阳性者分成6组,分别与融合基因均为阴性者对比,比较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差异.结果:10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患者中,共检出阳性43例(39.8%).与阴性组相比,BCR/ABL阳性组患者CD10和CD34抗原的表达率升高;TEL/AML1阳性组和TLS/ERG阳性组患者以儿童为主,CD20抗原表达率降低;E2A/PBX1阳性组患者L1型所占比例较高,CD34抗原的表达率降低;MLL/AF9阳性组患者均高表达CD33抗原,MLL/AF4阳性患者缺乏CD13、CD33抗原的表达.结论:6种融合基因在患者年龄构成、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中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可结合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提高融合基因结果判读的准确率.
作者:唐艳萍;蔡政民;唐亚梅;苏程琳;谭晓玉;谢雨萱;利基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小G蛋白Rho家族的下游靶蛋白-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s,PAKs),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与Rac1和Cdc42结合,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可被多种胞外信号活化.PAK5是PAKs家族中发现晚、研究甚少的成员.PAK5在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基因转录及细胞凋亡等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研读文献可知,在神经源性肿瘤、胃肠道肿瘤及卵巢上皮癌等中均存在PAK5过表达.本文就PAK5与肿瘤的关系及其对细胞骨架调节、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孙丽美;刘禹池;李婉;马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对CXCR4基因的RNAi(RNA interference)转染AsPC-1细胞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情况及在裸鼠肺内血行转移的情况,探讨SDF-1/CXCR4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发夹结构RNA作为载体设计针对人CXCR4基因的RNA干扰,利用慢病毒成功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细胞,然后分为转染组(LV-siCXCR4-1)、阴性对照组(AsPC-1-LV-con)和空白对照组(AsPC-1细胞),三组加入SDF-1α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并将三组细胞注入已建立急性血行转移模型的裸鼠尾静脉,45天后观察裸鼠肺部转移结节和肺脏组织,计数肿瘤转移结节的数目并进行HE染色.结果:SDF-1α可促进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侵袭.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裸鼠可见大量肺转移结节,而转染组裸鼠未见明显肺转移结节.结论:CXCR4基因RNAi可显著抑制AsPC-1细胞增殖、体外迁移和侵袭及肺血行转移.CXCR4/SDF-1受体配体系统参与了胰腺癌的转移,通过RNAi干扰技术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转移.
作者:黄继英;高振军;沈曼茹;崔英;颜美珠;唐鄂;徐林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