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上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后乳头乳晕区的感觉评价

杨名;易传勋;张一鸣;王玉荣;辛时林;冯晓玲;彭冲

关键词:乳头乳晕区, 乳腺上蒂瓣, 感觉, 乳房缩小成形术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上蒂瓣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术对乳头乳晕区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术后定期用棉花轻触法、细针针刺法检查乳头乳晕区的触觉和痛觉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在半年内逐渐恢复,乳头区较乳晕区感觉恢复更早,乳晕的上部区域较下部区域感觉恢复更快.结论:乳头和乳晕的感觉恢复快慢及敏感性与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数量及乳头提升的高度相关.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和连接导管外置法的改进

    笔者自1997年以来在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射壶和连接导管外置法的治疗病例中,将注射壶和连接导管穿越一段需Ⅱ期切除的组织后,做另一切口引出以减少注射壶和连接导管外置法易发生感染及扩张囊自切口外露等并发症,临床应用12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惠铭;李伯达;林泽旭;袁志明;吴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痤疮

    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年人颜面及胸背部,病损为黑,白头粉刺,合并丘疹、脓疮、囊肿形式存在.笔者采用痤疮散内服胶囊,外用痤疮膏,自1998年以来治疗10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晓伟;杨冬;范一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面部蠕形螨病394例临床分析

    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又称蠕形螨皮炎(demodex dermatitis)或毛囊虫病( folliculorum diseas)是由蠕形螨感染所致的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常见,颇碍美容,值得予以重视.1992年以来我们对蠕形螨检查阳性394例患者做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洋;宫济武;田家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瘢痕防治讲座(三)

    4.1.5 瘢痕的激光治疗激光的光波变为热能使组织产生烧灼、凝固或组织气化效应.用ND-YAG激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可以使瘢痕成纤维细胞(FB)的生长与功能受阻,临床疗效为80%.Stucker采用切除瘢痕疙瘩(K)病变后让创面自行愈合的疗法处理37例K,3年随诊无复发者.国内报道23例(49处)K病变用CO2激光烧灼,让创面自行愈合,2~3周伤口上皮化后,在创基注射去炎松、透明质酸和塞替哌.

    作者:李荟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2例头面部皮肤癌手术治疗体会

    头面部皮肤癌临床较常见,在手术治疗时,除力求彻底切除病损外,还要尽量保留功能和兼顾美容,在根治肿瘤的基础上,应用整复外科的技术来修复手术所造成的组织缺损和力求恢复功能,可使根治术更有成功的保证[1].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直接缝合及植皮方法治疗此类患者2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凡海;赵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四环素牙比色条的制作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制作和应用四环素牙比色条比色修复四环素牙列患者的部分缺失牙,再现天然四环素牙色彩.方法:根据四环素牙颜色程度的不同,用Vita瓷粉制作四环素牙比色条,用以在四环素牙患者缺失牙修复临床中比色.结果:用四环素牙比色条为四环素牙患者选色,制作163个单位烤瓷冠桥,患者感到颜色满意.结论:四环素牙比色条方便了医技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地表达四环素牙颜色的信息,从而取得烤瓷冠桥色彩再现的效果.

    作者:唐尤宽;王光护;蔡卓辉;苏霞;姜智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30例眼睑外翻手术治疗分析

    颜面深度烧伤及眼睑外伤后因瘢痕挛缩导致眼睑外翻继发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流泪眼痛,视力下降,外形丑陋,给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笔者自1995年至今共治疗30例眼睑外翻患者,手术方式不同术后效果会产生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爱武;刘燕;李金友;张万锋;王文俊;陈俊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颅面骨骨牵引延长技术应用研究进展(一)

    常见颅面畸形病人多因临床治疗周期太长,需要植骨与多次手术,需要输血、治疗费用太高而无法接受治疗的情况;而传统的正颌外科手术风险较大,副反应也较多,因此考虑采用骨牵引成骨的方式矫正颅颌畸形是临床医生普遍想法.

    作者:郭之伟;常晓峰;顾晓明;杨壮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上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后乳头乳晕区的感觉评价

    目的:研究乳腺上蒂瓣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术对乳头乳晕区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术后定期用棉花轻触法、细针针刺法检查乳头乳晕区的触觉和痛觉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在半年内逐渐恢复,乳头区较乳晕区感觉恢复更早,乳晕的上部区域较下部区域感觉恢复更快.结论:乳头和乳晕的感觉恢复快慢及敏感性与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数量及乳头提升的高度相关.

    作者:杨名;易传勋;张一鸣;王玉荣;辛时林;冯晓玲;彭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运用两种带蒂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即刻整复的美容效果.方法: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和上斜方肌皮瓣即刻整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面部缺损畸形24例,其中16例上斜方肌皮瓣修复,8例胸大肌皮瓣整复,并对其改善面颊部美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皮瓣临床均I期愈合,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因面颊部缺损畸形所遗留下的碍容问题.结论:两种皮瓣即刻整复面部缺损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容貌,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元银;孙少宣;周健;何家才;王银龙;程继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肉毒毒素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下)

    9 肉毒毒素美容除皱为什么不能一劳永逸这主要是由肉毒毒素的作用机理和注射后超微结构的变化决定的.试验表明,注射肉毒毒素小鼠的腿部肌肉,其肌纤维萎缩,神经纤维发芽,呈复杂的分支排列;肌肉萎缩历时6周或更长,然后在数周内增粗.用125Ⅰ标记的-金环蛇毒素测定乙酰胆碱受体,可以确定运动神经的发芽量.这种A型肉毒毒素去除神经效果是暂时的,一般持续3个月.基本上与临床上疗效持续时间相吻合[26].

    作者:王荫椿;韩义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

    目的:报道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瘢痕瓣作为衬里,耳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7例,全层耳复合组织游离嵌插移植修复鼻翼缺损10例.耳复合组织大面积2.6cm×2.0cm.结果:17例移植组织完全成活,随访半年,复合组织色泽接近正常,外形满意.结论:耳复合组织游离是修复鼻翼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展望;宁金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型牙科可切削陶瓷材料的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牙科可切削陶瓷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研制得到新型玻璃陶瓷,用X射线衍射分析玻璃陶瓷的晶相成分,并测试其强度.结果:得到了含钙云母的新型玻璃陶瓷,其三点抗弯强度为210.2 MPa.结论:新型陶瓷材料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付强;赵云凤;李彦;覃峰;严伟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隆乳术16例

    目的:探索减少自体颗粒脂肪丰胸后移植脂肪被吸收及提高丰胸效果的方法.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获取颗粒脂肪,经过处理后,注射于乳房后间隙.结果:用该种方法丰胸16例,随访3个月至半年,乳房外形好,吸收程度小.结论: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可取得较好的丰胸效果.

    作者:陈辉;李小莉;陈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上前牙外伤脱位的治疗

    上前牙外伤脱位临床多见,这对颌功能和美观均有影响.临床处理时应大限度地给予保留,以便提高再植成功率.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将其分类予以处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吕淑燕;王云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RT-PCR法测定牵拉性撕脱伤血管上E-选择素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牵拉性撕脱伤血管上的E-选择素的变化.方法:分级的牵拉力造成不同的血管损伤,用RT-PCR法测定损伤血管上E-选择素的量.结果:撕脱伤血管上E-选择素mRNA表达随牵拉力增加而升高.结论:内皮细胞损伤越重E-选择素的表达越明显,提示E-选择素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

    作者:潘宝华;李荟元;夏炜;杨力;张琳西;武胜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属硫蛋白与皮肤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低分子量(6~7kDa)富含半胱氨酸(30%)的细胞内蛋白,与必需金属(Zn,Cu),和非必需金属(Cd,Hg)有高亲合性.1957年Margoshe和Vallee首次从马肾中分离出Cd和Zn的结合蛋白MT.此后发现MT是存在于整个生物界的金属结合蛋白,其结构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在组织再生和发育过程中合成.

    作者:郭杰;王冬艳;姜洪池;唐朝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内窥镜技术在脂肪抽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防止和减少脂肪抽吸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采用内窥镜技术观察脂肪抽吸前、抽吸后及抽吸过程中术区的局部情况.包括脂肪抽吸前抽吸区域主要血供情况,抽吸后的局部创面情况,脂肪抽吸过程中可疑抽吸位置的即时内窥镜观察,利用内窥镜技术进行内窥镜下的治疗及操作.结果:利用内窥镜辅助脂肪抽吸手术73例.观察研究发现,内窥镜辅助脂肪抽吸手术可在抽吸前大体了解脂肪层内较大血管分布情况,有计划地指导脂肪抽吸手术,减少和防止手术中血管损伤.结论:内窥镜辅助脂肪抽吸手术,可使原来脂肪抽吸的盲视性操作变为可计划性操作,同时可以进行内窥镜下的可视性操作,如止血、缝合等,降低了手术创伤,防止和减少了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立鹏;薛春玲;李荣强;谢振龙;张晓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用改进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

    目的:介绍一种改进的Tennison法,用于修复单侧先天性上唇裂.方法:分析传统的Tennison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设计和术后效果,并和改进的Tennison法对比.结果:观察到传统的Tennison法有切除上唇组织过多的不足之处,同时它重建患侧人中嵴的形态不尽满意.改良的Tennison法改变了原来的切口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患侧上唇组织,同时术中解剖出了上唇裂隙边缘两侧的口轮匝肌,并折叠了此处肌肉,重建了患侧人中嵴.结论:本文采用的改进Tennison法能节省患侧上唇组织,降低了上唇组织张力,重建了患侧人中嵴,恢复了口轮匝肌功能,弥补了传统的Tennison法的不足之处.

    作者:程晓兵;刘彦普;胡晓光;王昭领;孙沫逸;张浚睿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XH-超高频手术治疗仪治疗睑黄瘤的护理体会

    睑黄瘤临床上常分为伴高脂血症和不伴有高脂血症两类,好发于上睑近内眦角处,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1].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常对称分布,但左右大小、范围可不一致,表面平滑或稍高于皮面,有碍美观.近年来要求治疗者日趋增多.1996年以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学美容科采用XH超高频治疗仪治疗睑黄瘤60多例[2],取得了满意疗效,其间,良好的护理对治疗及创面的康复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艳;赵新华;陈辉;杨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