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观察新兵训练对跟腱的影响

陈建;张卫兵;颜朝晖;刘华;李春伶

关键词:跟腱, 新兵训练,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评价新兵训练对跟腱影响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12月入伍的1773名新兵,分别在训练前、训练1个月、训练3个月行肌骨系统高频超声检查,比较跟腱短轴厚度、短轴周长、短轴面积的差异,记录并分析异常情况.结果 双侧跟腱短轴厚度、短轴周长、短轴面积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训练前后双侧跟腱短轴厚度、短轴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跟腱短轴周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发生踝关节损伤13例;12例出现跟腱末端区疼痛,6例超声无特殊表现,6例症状重者末端区软组织稍肿胀5例、跟腱钙化1例,无跟腱断裂.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检查跟腱,测量跟腱厚度、短轴面积、短轴周长并及时发现相关训练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碘基图在能谱CT探测肠道活动性出血中的价值——模型研究

    目的 观察能谱CT碘基图诊断肠道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 采用离体猪小肠制作出血模型,利用微注射器模拟0.5、0.4、0,3、0.2、0.1、0.05、0.025 ml/min七种流率活动性出血,分别行能谱GSI模式及常规MSCT扫描,分别延迟15 s及40 s采集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利用GSI重建平台获得能谱碘基图.观察记录并比较采用常规MSCT平扫十动脉期、平扫十门静脉期图像及能谱GSI模式平扫十动脉期、平扫十门静脉期碘基图发现对比剂渗出的阳性率;测量碘基图内含碘区的碘含量(IC)及CT衰减曲线斜率(K),比较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出血流率的相关性.结果 平扫十动脉期:常规MSCT及GSI模式扫描的阳性率分别为65.71% (23/35)、88.57%(31/35,x2=5.185,P=0.023).平扫十门静脉期:常规MSCT及GSI模式扫描的阳性率分别为88.57%(31/35)及100%(35/35,x2=2.386,P=0.122).碘基图对比剂渗出区的IC(P=0.003)和K(P=0.006)在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静脉期值均明显高于动脉期.动脉期及门脉期碘基图对比剂渗出区的IC、K均与出血流率呈正相关(动脉期r=0.968,P<0.001,r=0.965,P<0.001;门静脉期r=0.964,P<0.001,r=0.956,P=0.001).结论 应用动脉期能谱CT碘基图可以提高诊断肠道活动性出血模型的阳性率.

    作者:刘文冬;吴兴旺;刘斌;王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量化值(面积比)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探讨弹性成像技术评判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在实时状态下获得二维图和弹性图,并进行比较;以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显示清晰斑块,勾画斑块范围,计算其面积和弹性比值.结果 45例脑梗死患者中,超声于33例中检出35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低回声斑块4处、等回声斑块5处、高回声斑块11处,不均质回声斑块15处;低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弹性比值依次增大(F=14.25,P<0.05),但低回声和不均质回声之间、等回声和不均质回声斑块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判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武晓娟;杨琳;叶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椎动脉内频谱反向血流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目的 探讨椎动脉内频谱存在反向血流成分时可能存在的病变部位.方法 选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椎动脉椎间段内血流频谱出现反向血流成分、并准确诊断病变部位的106例患者,对比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和非SSS患者的血流特点.结果 106例中,SSS 75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均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非SSS 31例,病变侧椎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同型盗血频谱者中,SSS患者血流速度高于非SSS患者(P<0.05);以收缩期流速<20 cm/s诊断非SSS的敏感度为83.87%(26/31),特异度为90.67%(68/75).结论 椎动脉内以反向血流为特点的盗血样频谱大多为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少数为椎动脉本身狭窄或闭塞所致.

    作者:邹品飞;李云;阮燕;袁丽萍;李潇;吴欣;阎晋南;陈烁;高崇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纵隔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1例

    患者女,59岁,因“体检发现胸部占位1周”人院.1周前体检胸部CT发现右上纵隔占位,患者未感不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上纵隔见约3.9 cm×3.4 cm肿块影,呈软组织密度,CT值约41 HU,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CT值约65 HU,其内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囊变区,病灶与右头臂静脉界限欠清晰(图1).临床诊断为右上纵隔肿瘤(恶性?).行上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大小约4.0 cm×4.0 cm×3.0 cm,质硬,呈黄白色,侵及锁骨头、胸锁乳突肌,与右头臂静脉粘连;遂沿右头臂静脉、胸骨内侧壁及锁骨头和胸锁乳突肌内侧完整分离并切除肿块.术后病理: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肿瘤浸润胸锁乳突肌(图2).免疫组化:Vim(+)、SMA(+)、S-100(-)、CD34(-)、CD117(-).

    作者:吴磊;龚晓虹;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及CEU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结果 13例均接受常规超声,7例接受CEUS检查.13例中,神经内分泌瘤8例,神经内分泌癌5例,均呈低回声,肿瘤边界较清晰,CDFI见肿瘤内部丰富线状彩色血流.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5例,胰尾3例;直径1.6~6.0 cm;9例为实性,4例为囊实性.7例接受CEUS的患者中,3例为神经内分泌瘤,4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胰腺实质相比较均表现为早期或同步增强,达峰时呈较胰腺实质高或等增强,减退早于胰腺实质,呈低增强.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低回声占位、伴有丰富血流,CEUS表现为早期或同步增强,达峰时呈富血供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洪运虎;余乐;唐建华;詹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磁源性影像在中央区癫痫患者癫痫灶及手区体感皮质定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源性影像(MSI)对中央区癫痫患者癫痫灶定位及手区体感皮质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中央区癫痫患者进行脑磁图(MEG)及MR检查,将所获脑解剖结构图及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双侧大脑半球手区体感皮质位置叠加,形成MSI;并与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结果比较.结果 11例中,MRI显示软化灶4例,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4例,左颞极内侧蛛网膜囊肿1例,2例未见异常;MEG定位癫痫灶与ECoG完全一致9例,不一致2例;术后病理显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CD)6例,微发育不良1例,胶质增生4例.6例癫痫灶与MSI确定的大脑半球手区体感皮质重叠:1例癫痫灶位于手区体感皮质前内侧,2例位于手区体感皮质稍后下方,1例位于手区体感皮质前方2 cm,1例位于手区体感皮质后方2 cm.术后随访Ⅰ a级10例;Ⅲ级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MSI可明确癫痫灶与手区体感皮质的关系,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

    作者:孙吉林;贾秀川;柳溪;吴杰;吴晶;李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建算法对SPECT空间分辨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建算法对SPECT断层成像分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Siemens Symbia T SPECT机,对长轴分布5条线源的椭圆柱分辨力模型进行成像.选择Hann和Butterworth 2种滤波反投影法(FBP),每种窗函数各选择3种截止频率;Flash 3D和有序子集大期望值(OSEM)法2种迭代法,各选择5种平滑函数;分别对图像进行断层重建.以线源半高宽(FWHM)代表重建图像的分辨力,计算5条线源6个层面上的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并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FBP重建中,FWHM随窗函数截止频率增大而变小;同一截止频率下,Butterworth重建图像的FWHM小于Hann.迭代法中,FWHM随平滑函数核宽度增大而变大;Flash 3D和OSEM法重建图像径向及切向FWH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轴向Flash 3D图像的FWHM显著小于OSEM.结论 重建算法及参数设定对断层图像分辨力的影响较大,应根据临床需要和经验适当选择.

    作者:骆飞;耿建华;邹作伟;洪浩;赵卫强;郑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儿的全脑功能连接异常

    目的 评估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静息状态下全脑功能连接异常.方法 对31例CFS患儿(实验组)以及34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应用REST软件包进行后处理.两两计算脑区间自发BOLD变化相关系数的z值.应用双尾t检验比较各自的z值来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共发现15个显著的功能连接异常,其中7个脑区功能连接增强,分别为右侧丘脑-右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右侧岛叶-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丘脑-右侧岛叶、右侧丘脑-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右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左侧丘脑-左侧内侧前额叶皮层、左侧丘脑-左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8个脑区功能连接减弱,分别为右侧丘脑-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丘脑-右侧壳核、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右侧岛叶-右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左侧丘脑-左侧壳核、左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左侧岛叶、左侧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左侧第二躯体感觉皮层).结论 内侧前额叶皮层、岛叶、躯体感觉皮质、前扣带回皮层之间的脑区功能连接异常有可能与CFS的发病和进展有关.

    作者:孟凡星;卢再鸣;周萌萌;彭淼;于兵;郭启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MSCT表现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TMC的MS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 30例单发,10例多发,共50枚瘤灶,CT显示47枚.42枚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33枚位于腺叶表浅部位,45枚平扫呈均匀低密度,6枚突破包膜,19枚瘤灶发生钙化,其中细颗粒钙化9枚;增强后瘤灶强化幅度均未超过同层面甲状腺组织强化程度,40枚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瘤灶变小.19例淋巴结转移,Ⅵ区均出现淋巴结.结论 当甲状腺腺叶表浅部位出现单发、均匀、低密度伴内部细颗粒钙化及渐进性填充强化时,应当高度警惕PT MC;若合并突破包膜或出现Ⅵ区淋巴结,则可诊断PTMC.延迟期扫描可以更好地反映瘤灶的强化特征.

    作者:涂灿;邓生德;于志海;张喜久;于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女,29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闭经,口服中药治疗无明显改善.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正常,颅神经检查(一).CT:鞍上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无钙化.MRI:鞍上病灶呈等T1等T2信号,沿下丘脑方向生长,视交叉受压上抬,垂体信号正常;增强后示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图1A、1B).诊断:颅咽管瘤可能性大.行右额颞开颅经翼点入路颅内鞍上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实性肿瘤呈灰白色,起自下丘脑,大小约1.7 cm×1,8 cm×1.6 cm,质地韧脆,部分边界尚清,血供丰富.

    作者:贾思;孙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骨非典型脑膜瘤1例

    患者男,63岁,1年前发现头顶部块状肿物,质硬,无压痛,生长缓慢,近1个月头顶部肿物明显增大;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CT:顶骨中央偏左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贯通整个颅板,外板消失,内板残留不全,局部见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图1A).MRI:顶骨中央欠均匀稍长T1等T2信号病灶,约2.4 cm×2.0 cm×1.5 cm;增强后病灶明显环形强化,中心无强化,边界清晰,邻近脑组织未见受侵(图1B~ID).考虑转移瘤或嗜酸性肉芽肿.行颅骨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隆起于颅骨表面,侵蚀破坏颅骨与皮下组织,与硬膜粘连紧密,无包膜,呈红褐色,中心部分柔韧,周围部分柔软,血供中等.

    作者:魏晋艳;岳松虹;周俊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排CT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与MRI对照

    目的 观察多排CT(MDC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脏形态、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等的准确性.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HCM的60例患者行CT动脉期、延迟期扫描及心脏MR形态、延迟强化检查.比较二者在左心室室壁厚度、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心输出量(C())、心脏指数(CI)、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ESV)、延迟强化病灶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的异同.结果 60例患者共1020个心肌节段,CT与MRI所测左心室室壁厚度的相关性好(r=0.895,P<0.001),且CT测量的心功能参数均与MRI结果呈正相关.延迟增强检查证实CT与MR在检出心肌纤维化病灶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r=0.98,P<0.01).结论 心脏CT检查可提供HCM患者心肌冠状动脉的形态及功能信息.

    作者:马晓海;赵蕾;何继强;刘桂英;张臣;陆东旭;范占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 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STI分析软件在线分析,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峰值应变(GA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左心室GLS、GRS、GAS减低(P均<0.05),OSAHS+ HT组左心室GLS、GRS、GCS、GAS均减低(P均<0.05).与OSAHS组比较,OSAHS+ HT组左心室GLS、GCS、GAS均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3D-STI能早期、准确有效地评估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独立于HT而单独存在,二者同时存在时改变加重.

    作者:周宇微;冯艳红;吴凯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MRI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对海洛因依赖者毒品线索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时间对海洛因依赖者在毒品线索下主观渴求及大脑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15例接受连续MMT≤1年的海洛因依赖者(≤1年组)与11例人口学特征相匹配且连续接受MMT 2~3年的海洛因依赖者(2~3年组),采用3.0T MR仪采集功能数据,试验设计采用事件相关的毒品线索诱导渴求设计,应用SPM 8及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在毒品线索下,两组被试渴求变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P>0.05).与2~3年组相比,≤1年组双侧尾状核激活明显增强.控制年龄、受教育程度、每日吸烟量和海洛因使用情况,右侧尾状核激活程度与美沙酮使用总剂量和总时间分别呈负相关(r=-0.54,P=0.01;r=-0.51,P=0.01),左侧尾状核激活程度与美沙酮使用总剂量呈负相关(r=-0.60,P=0.003).结论 在海洛因渴求明显改善之前,接受MMT 2~3年的海洛因依赖者可能通过调节尾状核功能来改善其大脑渴求反应.

    作者:王涵月;王巍;王亚蓉;李强;李玮;郑颖;张东升;王丽娜;王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HLVH)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CA(CA组)、20例HLVH(HLVH组)及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二尖瓣、乳头肌和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及心尖四腔、三腔、二腔心脏切面图像,应用QLab 8.1软件测量左心室壁16节段收缩期圆周(CS)、径向(RS)及纵向(LS)峰值应变,计算各水平的平均CS、RS、LS及整体CS、RS、LS(GCS、GRS、GLS);针对上述各参数绘制ROC曲线.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明显减低(P<0.001);HLVH组GCS、GRS、GLS减低,各水平LS及心尖CS、乳头肌水平RS减低(P<0.05);②与HLVH组相比,CA组各水平CS、RS、LS及GCS、GRS、GLS减低(P<0.001).③ROC曲线分析显示GCS、GRS、GLS鉴别CA和HLVH较DT、E/e准确率高(曲线下面积分别0.88,0.90,0.99 vs.0.74,0.82),以GLS>-12.91%为界值鉴别二者具有高敏感度(100%)和特异度(95%).结论 STI可评价CA患者和HLVH患者左心室各方向心肌收缩功能;GLS鉴别二者较为准确、实用.

    作者:张晶;肖杨杰;任卫东;姜镔;郑松;宋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测量方法评估气道体模CT图像测量的准确性

    目的 研究不同测量方法及图像获取条件对胸腔气道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将亚克力圆管插入泡沫中制成气道模型,应用Siemens 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然后用不同重建内核对不同视野下获得的数据进行重建,得到气道模型CT图像;分别用半高宽法(FWHM)、二阶零交点方法(ZC)和相位一致方法(PC)对气道模型CT图像进行测量,比较测量误差.结果 对壁厚约为1.5~2.0 mm的管道,当重建内核从B30f变化到B60f时,FWHM和ZC的测量误差从正值变为逐渐增大的负值,并在B45f时达到小(<11%),PC的测量误差相对稳定.对于壁厚约为1 mm的管道,FWHM和ZC的测量误差在B30f时大(>35%),随着重建内核变得锐利,测量误差近似呈线性递减关系,分别在B60f和B50f达到小(<5%),PC的测量误差范围为6.93%~14,47%.结论 测量壁厚约为1~2 mm的气道体模时,FWHM和ZC方法在B50f时误差小;而PC方法受重建内核影响小,测量结果稳定.

    作者:范秋红;邓振生;欧阳丽蓉;王小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内原发性胶质肉瘤MRI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原发性胶质肉瘤的MRI表现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原发性胶质肉瘤的MRI、病理及临床表现.结果 12例肿瘤均位于幕上,大小不等,边界较清晰;10例T1WI肿瘤实质表现为低信号、T2WI高信号,2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FLAIR均呈高信号;肿瘤实质区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11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本组3例误诊为脑膜瘤,1例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误诊为淋巴瘤,1例误诊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结论 胶质肉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能清楚显示病灶实质及周围水肿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易云平;陈燕萍;谭建儿;邓白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早期胰腺癌1例

    患者男,65岁,平素体健,无腰背部疼痛、黄疸、消化不良等症状,无糖尿病史.常规体检超声发现胰腺体尾结合处低回声灶,约2.32 cm×1.74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图1A),CDFI未见明确血流;胰腺头部及肝胆脾双肾未见异常,腹腔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胰腺体尾结合处实性结节,建议CEUS检查,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后患者于外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胰腺体尾交界处)胰腺导管腺癌.

    作者:王峰;汝承林;刘维维;雷进;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纵向运动功能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 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 STI)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 CP组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射血分数更早检出心肌损伤,为评估CP患者心功能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作者:刘琨;张玉红;邓又斌;崔琳;喻林;胡卯秀;刘宇;陈功泉;黄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观察新兵训练对跟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评价新兵训练对跟腱影响的价值.方法 对2012年12月入伍的1773名新兵,分别在训练前、训练1个月、训练3个月行肌骨系统高频超声检查,比较跟腱短轴厚度、短轴周长、短轴面积的差异,记录并分析异常情况.结果 双侧跟腱短轴厚度、短轴周长、短轴面积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训练前后双侧跟腱短轴厚度、短轴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跟腱短轴周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发生踝关节损伤13例;12例出现跟腱末端区疼痛,6例超声无特殊表现,6例症状重者末端区软组织稍肿胀5例、跟腱钙化1例,无跟腱断裂.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检查跟腱,测量跟腱厚度、短轴面积、短轴周长并及时发现相关训练伤.

    作者:陈建;张卫兵;颜朝晖;刘华;李春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