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性肥胖症的针灸治疗概况

陈劼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 针灸治疗
摘要: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连续治疗才能奏效的疾患,长期的药物治疗有较多潜在的不良反应.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安全、健康、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就近年来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作简要综述.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层吸脂在大龄患者形体塑造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浅层吸脂的方法在大龄患者形体塑造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平压或抓捏皮肤,对皮下脂肪形成一定的挤压力,抽脂管伸入浅层脂肪,吸孔先朝下,后朝上,再向左、右两侧方向,缓慢抽吸.结果:本组55例,术后腹部血清肿1例,皮下瘀斑7例(7-10天后消失),未发生皮肤坏死并发症.3月内吸脂区皮肤变硬,4-6个月后皮肤回缩,外观及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医患双方对吸脂后的效果满意.结论:改进浅层吸脂方法,可以达到形体塑造的目的,而且效果确实、安全可靠.

    作者:朱正鹏;程燎原;侯舒;杨一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膨胀吸脂术后全身消瘦7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7月起,采用第三代皮下超量灌注膨胀吸脂法吸脂2 000多例.通过临床观察及随访发现,其效果确切,术后不反弹,是中重度肥胖患者的较好选择.但也发现有部分患者术后继发性出现全身消瘦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茂季;于加平;曾金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切开缝合法重睑成形术临床应用体会

    重睑术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理想的眼睑美容术,被越来越多单层睑求美者所青睐.又因缝线法、埋线法等有较严格的年龄限制且存在远期效果欠佳、重睑易消失的缺点,我科自1996年以来基本采用切开缝合法行重睑成形术,现将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唐莉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部定位进针连续埋线法重睑术

    传统的连续埋线重睑术操作迅速,但对操作技术要求高[1].只要有一针位置不当,则需全部拆除重新缝合.故笔者设计中部定位进针连续埋线法,每缝一针,即可精确定出下一针的位置高低,避免失误,操作简单,迅速准确,重睑线流畅,而且消肿迅速.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笔者采用该法完成80例重睑术,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蹇洪;艾玉峰;何明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软组织填充剂在美容皮肤科的应用

    填充剂(fillers)也称软组织填充剂(soft tissue augmenta-tion)是注射到皮肤内使皮肤凹陷、缺损得以填充,达到纠正缺陷,恢复完美皮肤目的所用的材料,这种技术问世已有一个多世纪,它确实能解决特别是面部种种疾病引起脂肪缺损的塌陷、面部不对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虽然已有许多填充剂问世,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研制、开发新的产品.

    作者:虞瑞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黑皮素-1受体对皮肤色素的调控作用

    获得性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现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对于调控皮肤色素沉着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作者:薛春雨;李蠡;邢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面部除皱术患者的心理疏导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做面部除皱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对于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着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做好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认知、理解和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兰萍;刘毅;刘曼华;赵金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腭裂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将DO技术应用于腭裂硬腭裂隙关闭,以探索一种硬腭部分成骨性修复的新方法,从而达到腭裂功能性整复的目的.方法:以1-1.5岁杂种犬7只为研究对象,建立人工腭裂的动物模型.2只为对照组,只在硬腭后部形成8mm×30mm全层洞穿缺损裂隙,5只在形成缺损的同时安置DO装置,并形成骨转移盘,术后12天开始以每次0.3mm,每日2次向裂隙一侧牵张移动骨转移盘,至硬腭部软硬组织裂隙完全关闭,10周后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照相及X线摄片.结果:对照组10周后处死观察裂隙大小形态与手术时无差别,实验组DO装置固定牢靠、无松脱、顺利完成牵张过程,硬腭部裂隙完全关闭,骨标本及X线片示牵张区完全为新生骨组织取代,骨质厚度约0.5-1.0mm.结论:自行设计的牵张器具有稳定可靠的牵张作用,经牵张成骨能成功地完成硬腭缺损骨性修复,从而为腭裂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张浚睿;封兴华;魏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激素依赖性皮炎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外用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皮肤病取得成功之后,由于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增生作用,在皮肤科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陈勇;陈彤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应用下腹壁皮下蒂皮瓣行阴道再造

    目的:对应用下腹壁皮下蒂皮瓣行阴道再造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距左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9cm部位设计长6-8cm,宽10-11 cm的菱形皮瓣,从皮瓣底边至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范围均为皮下蒂,在肌膜浅面将皮瓣及皮下蒂掀起至腹股沟韧带下方,将皮瓣相对缝合形成皮筒,于腹股沟韧带与耻骨间分离通向阴道腔穴的隧道,将皮筒经隧道引入尿道、直肠间隙的腔穴中形成阴道.结果:应用8例均获成功,随访4个月至4年半,再造的阴道壁光滑,无缩窄,可容纳两指,深度8-12cm.结论:应用下腹壁皮下蒂皮瓣再造阴道,具有皮瓣血运丰富,解剖简便易行,再造阴道无继发挛缩并有感觉,供区隐蔽,不需开腹等优点.

    作者:边建民;卢毓芳;黄运严;毛锦江;覃秋海;阳小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颞部注射法充填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法充填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21例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颞部注射充填术后并发症的典型临床资料及其处理.结果:睑袋肿胀并发症16例,上眼睑肿胀5例,经手术切开,去除部分充填材料后,按睑袋整复、重睑术处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选择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颞部凹陷整形的充填材料应慎重.本文21例并发症经处理后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荣清;张秀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技术在轴型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技术在轴型皮瓣移植术前检测供区血管中的应用,了解轴型皮瓣的血供分布状况.方法:采用Acuson sequoia 512彩色超声检测仪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技术对15例轴型皮瓣内深部动脉干及其肌皮穿支动脉血管的数目、内径、走行方向及分布范围进行检测,进一步做出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拟行移植皮瓣的供皮瓣区动脉血管所作的超声影像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检出供区皮瓣内深部动脉干15条,肌皮穿支动脉49条,均与临床手术中检查动脉的内径、长度及其分布范围的情况相符,上述供区轴型皮瓣深部动脉干及肌皮动脉穿支检出率为100%,未见血管变异及缺如现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和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图,测得下列各项血流参数: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每分血流量(CQ).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这一直观、无创性检测方法可以为术前正确选用轴型皮瓣类型,合理进行手术设计,以及准确评价轴型皮瓣供区血管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袁家英;周晓东;雷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皮肤血管性病变的激光治疗--激光美容系列讲座四

    早在60年代初,激光医学的先驱Goldman就开始应用氩离子激光进行儿童鲜红斑痣的治疗.1983年,在选择性光热作用的原理被揭示后,学者们进一步致力于寻找对表皮无明显损伤的治疗用激光.

    作者:孙林潮;高天文;王艳春;王胜春;廖文俊;刘玉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症的针灸治疗概况

    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连续治疗才能奏效的疾患,长期的药物治疗有较多潜在的不良反应.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安全、健康、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就近年来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作简要综述.

    作者:陈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烧结法制备氟硅云母玻璃陶瓷

    目的:采用烧结法制备齿科CAD/CAM用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块.方法:玻璃基础配方质量分数为SiO2(50-60)%、K2O(9-14)%、MgO(6-12)%、MgF2(6-13)%、ZrO2(0-5)%、Al2O3(0-5)%、P2O5(0-5)%、B2O3(0-3)%.根据差热曲线确定析晶温度,采用凝胶成型,分别在900℃、960℃、1 000℃和1 040℃进行烧结,测定体积收缩率.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鉴定了烧结体晶相组成,采用扫描电镜对烧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观察.结果:随着烧结温度升高,收缩率增加,晶体由立方变为扁平;不同温度烧结的烧结体析出晶相相同,都是四氟硅云母;烧结温度高的烧结体中析出的晶体直径和径厚比较大.结论:该配方玻璃具有较好的烧结性能,烧结机制为非典型的无定形相粘性流动传质机,烧结过程中存在粘性流动传质和晶体生长两种现象.烧结时应采取高温烧结热制度.

    作者:吴舜;王忠义;曹小刚;田杰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脉冲CO2激光磨削辅助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

    目的:探讨烧伤后色素脱失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负压发疱法获取自体刃厚表皮,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机对色素脱失区进行磨削后移植自体表皮,共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患者51例.结果:对于小于10cm2的色素脱失共治疗1-2次基本可以达到痊愈标准,对于面积较大色素脱失分次治疗和补充治疗共4-5次,也可达到明显效果,5次以后无明显效果大多数自动放弃治疗.治疗5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2%.结论:通过激光磨削色素脱失区可以有效控制磨削深度,再移植带有黑色素细胞的自体表皮,可以使色素脱失区重新着色,疗效可靠,是治疗烧伤后色素脱失的理想方法.

    作者:唐建兵;王学艺;杨光成;刘春利;李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额瓣修复眶周肿瘤术后缺损

    对于眶周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软组织缺损,我们利用邻位额部皮瓣进行修复,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霍峰;王笑茹;苏哲君;陈启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眉上下及颞部皮肤切除除皱术

    目的:为避免和减少常规手术创伤大、术后水肿、瘀血、瘢痕形成、脱发、恢复时间过长等问题,采用眉上、眉下及颞部皮肤切除手术,改善面上、中份衰老现象.方法:根据求术者面部老化的具体表现,设计采用单纯眉上、眉下或协同颞部发际缘小切口手术,切除多余的皮肤组织,用5-0可吸收线,7-0,9-0尼龙线,分别于皮下、皮内行无张力缝合,皮肤做远端连续褥式缝合,术后涂抹医用粘胶ZT508以减少张力.于术后1周、2周分层拆线.结果:临床应用1 186例.术后局部反应轻微,受术者多于术后第3天开始正常工作.除皱效果明显,手术切痕细微.对部分患者进行了3年随访,未见明显皱纹复发.结论:本手术方法效果明显、损伤小,术后反应轻微,恢复快,手术切痕细微,恢复快,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李桂珍;柳春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颞浅筋膜瓣在全耳再造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颞浅血管为蒂的颞筋膜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方法:设计以颞部为蒂的颞浅筋膜瓣包裹整个Medpor支架行全耳再造.结果:共完成25例,术后随访期平均10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颞浅血管为蒂的筋膜瓣血管吻合支丰富,血运好,厚薄均匀适中,且供区隐蔽,组织供量大,再造耳轮廓及耳甲腔等细微结构清晰,立体感强,是一种较理想的全耳再造方法.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杨松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胎儿无瘢痕愈合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1971年,Burrington发现孕中期的胎儿创伤愈合后没有瘢痕形成,由此引发了人们探究无瘢痕愈合机制的兴趣.20多年来从其外因、内因两方面,在细胞、分子等多水平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任海涛;张恒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