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维芳;郑丽娜;樊彦奇
目的:总结自2000年以来323只应用和改进McGhan解剖型假体参数系统的经验与手术技巧.方法:为便于国人个性化选用假体,将Tebbetts的经验参数系统加以改进.原则上:215g左右为起点,中突为主;分别以乳头至胸骨上切迹(SN-N)和乳头至中线(ML-N)决定假体长宽,身高作为参考.SN-N:19cm以上多选高长(FL,FM,FF),19~17cm多选中长(ML,MM,MF),17cm以下多选低长(LL,LM,LF);ML-N:ML-N宽度+2cm=假体宽度;身高:165cm以上多选高长,165~160cm多选中长,160cm以下多选低长.植入技巧是正面标记的两点要后放入,且上点位于乳晕切口下1~2cm为宜,腺体越少标记点越应偏低.结果:323只假体中,MM型和体积205~235g为常用;以乳晕切口为主(89.5%);半数多置于腺体下;随访半个月~4年,103例(两个月以上87例)中无1例变形,但3例中等硬度,其中1例需手术松解矫正.外形均较满意.结论:解剖型假体的问世完全改变了传统圆形假体只有体积选择的概念,可通过不等比例的改变非正圆形假体的高、宽、突和体积参数,相对更自然、更科学的隆乳.
作者:高建华;罗盛康;冯传波;胡志奇;姜平;颜玲;杨东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8mg溶解在2ml生理盐水中,再加入2%利多卡因2ml及地塞米松1ml(5mg),对瘤体进行分点注射,每次3~5ml,间隔时间7~10天,直至瘤体完全或大部分消失为止.结果:本组36例患者,治愈28例(占77.7%),好转8例(占22.3%),无效0例,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囊性淋巴管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保军;陈发明;黄征难;邓玲玲;雷鸣;吕新海;刘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中治疗中老年人上睑松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年龄在40~81岁的中老年上睑松垂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切口行矫治术,即重睑切口、眉上切口、眉下切口.结果:本组791例,402例随访3个月~3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后上睑松垂改善明显.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针对性的矫治上睑松垂和鱼尾纹,美容效果良好.
作者:李芸;钟文慧;牛克辉;勾庆芬;陈芳;杨喆;田霞;姚翠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隆乳术后负压引流装置主要有: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等,但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价格也相对较贵,影响临床的使用率,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携带方便、材料易得、价格便宜的负压引流器,经35例(70侧)乳房硅胶假体乳晕切口胸大肌下隆乳术后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盛全;虞守辉;颜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综合评价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疗效.方法:将通过固定矫治技术完成矫治后的各类错(牙合)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用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对照组用改良式Hawley's保持器,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指标:①对保持器的主观认同感;②保持疗效;③因保持器本身问题的复诊率;④技工室、临床操作时间、操作工序比较.结果:①主观认同感方面无论是对美观、发音的影响,还是戴用舒适度、保持器固位情况、及取戴难易程度方面,二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临床、技工室制作所需时间,二者也存在显著性差异;③因保持器本身问题的复诊率及保持疗效方面,二者虽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热压膜透明联冠保持器较改良式Hawley's保持器无论在患者认同感,还是临床、技工室操作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越性,且保持疗效确切,适宜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周嫣;方志欣;黄敏方;陈世稳;成荣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58例病理性瘢痕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MMP-1、TIMP-1、PCNA在病理性瘢痕中呈阳性表达.结论:病理性瘢痕中细外基质合成增加为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所致;病理性瘢痕形成与MMP-1、TIMP-1相互作用失衡有关.
作者:郭丽丽;刘林嶓;陈言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脂肪细胞雌激素受体在人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体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成人腹部皮下脂肪和腹腔内大网膜脂肪细胞中雌激素受体蛋白的定量表达情况.结果:成人脂肪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阳性;在女性腹腔内大网膜脂肪细胞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明显高于男性,在皮下脂肪中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人体脂肪细胞核内有雌激素受体蛋白的表达,脂肪细胞可能是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人类脂肪分布的性别差异可能与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作用相关.
作者:赵文燕;董耀;仇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保持皮肤正常的表皮结构与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2].目前,在已发现的干细胞中,研究较多以及较深入的还是表皮干细胞.本文对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作以综述.
作者:陈东来;庞晓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对面部色素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波长为560nm和640nm的IPL Qnautum SR光子嫩肤仪治疗128例面部色素性病变患者,治疗4~6次,每次时间间隔为2~5周,每位患者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28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显效率分别为:雀斑65.9%(56/85),痤疮后色素沉着斑66.7%(12/18),老年斑71.4%(10/14),咖啡斑40%(2/5),黄褐斑效果不明显.结论:IPL对雀斑、痤疮后色素沉着斑、老年斑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沈华;沈尊理;王永春;黄一雄;贾万新;黄燮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以单纯耳软骨缝合法(Mustarde法)和软骨前外侧面划痕法(Stentrom法)为基础的改良手术方法治疗招风耳,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袁冰峰;陈伟中;马文熙;王俊华;俞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笔者采用负压吸疱法联合CO2激光行自体表皮移植治疗不平坦部位白癜风48例,移植表皮314张,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春玉;金哲虎;王鹏;翟静波;崔艾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探讨其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 0只成年杂交犬,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实验研究(下颌骨节段缺损,颅骨全层缺损),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手术,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作阴模,填充磷酸三钙高温烧结后制成多孔支架,复合骨髓基质细胞后回植,螺旋CT检测组织工程骨和骨缺损完全匹配情况.结果:10例均按预设计制备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备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手术回植和骨缺损完全匹配.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可对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对未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柴岗;张艳;袁捷;胡晓洁;王敏;刘伟;崔磊;曹谊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两瓣后推+咽后瓣成形术修复腭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腭裂患者行两瓣后推+咽后瓣成形术,术后观察腭咽闭合情况,并进行语音机能评定.结果:本组腭裂修复术后,患侧软腭的长度较术前明显延长,平均延长16.7mm士3.5mm(P<0.01),术后语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两瓣后推+咽后瓣成形术是一种有效地腭裂修复手术方式.
作者:王传家;李宇;李国强;许宏权;纪影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或上睑遮盖角膜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本组病人均为重度上睑下垂,我们采用单一重睑切口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4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石桂梅;许宏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据统计,在出生男婴中占0.4%~0.8%,组织胚胎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尿生殖褶合并不良所致,尿道外口在阴茎下方形成尿道下裂.尿道下裂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①尿道外口异位;②阴茎下弯;③系带缺如.
作者:潘勇;郭树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又能还原重睑形态且切口隐蔽、术后恢复时间短的新方法.方法:沿设计画线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切除全层皮肤及皮下脂肪,充分止血,沿眼轮匝肌上方向下剥离,使切口张力减低且调整好眼形,用3-0丝线皮内间断缝合.眉头、眉峰、眉尾各用6-0丝线间断缝合.创口涂红霉素软膏,术区加压包扎24h,术后7~8天间断拆线.结果:临床手术30例,均为女性,年龄37~56岁,术后随访6个月~2年效果均满意.结论:眉缘切口治疗上睑皮肤松弛同重睑切口相比有以下特点:切口隐蔽,眼睑部无任何痕迹;术后反应轻,恢复期仅5~7天,易被患者接受;同时还可以矫治眉下垂,改善鱼尾纹及额纹.
作者:王玲;史颂民;汤张洪;俞蓉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应用五瓣成形,配合游离植皮术治疗腋窝蹼状瘢痕挛缩畸形.方法:根据五瓣成形术原理将蹼状瘢痕切开形成五个组织瓣,使其中三瓣位于正常皮肤较多一侧,在充分松解深层挛缩组织后,相互调换皮瓣位置,延长瘢痕纵轴长度,修复腋部创面;尚有的创面游离植皮修复.结果:20例术后皮瓣、皮片均成活良好,腋部形态好.结论:五瓣成形配合游离植皮术治疗腋窝蹼状瘢痕挛缩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朝阳;朱世泽;吴文艺;陈志量;刘祖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口腔血管瘤是口腔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舌、唇和颊粘膜等处,不及时治疗易造成颜面畸形、功能障碍,还可发生出血、继发感染等.Nd:YAP激光穿透力较强,并有良好的凝固止血能力,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Nd:YAP激光采用非接触式扫描照射和插入式内照射的方式治疗口腔血管瘤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芳丽;张艺权;越野;孙林潮;肖燕;王艳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某女,年龄22岁,出生后即发现左侧下眼睑区域有直径约2cm大小片状黑褐色斑,10~15岁时,色斑逐渐增大且颜色加深.1997年8月患者来我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就诊,体检发现:左侧上、下眼睑呈片状黑褐色斑,颧部、面颊部见黑褐色斑点,约米粒至黄豆大,境界清楚,皮损总面积约20cm2,眼睛巩膜、上腭、鼻粘膜未见色素斑(图1见中插11),诊断为左侧面部太田痣.
作者:林孝华;邵笑红;杨毅;蔡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为头皮肿瘤、瘢痕等切除后形成的近似圆形的头皮缺损,寻求一种较简便安全、损伤小、无秃发的即刻修复方法.方法:在直径4~6cm的头皮缺损区周围,选择、设计双侧反向舌形皮瓣,剥离后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供区拉拢缝合.自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共修复21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有一侧皮瓣尖端表皮坏死,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其中19例获随访1~6年,局部病变无复发,修复区平整,头发生长良好,瘢痕不显露.结论:双侧舌形皮瓣即刻修复中等大小的头皮缺损,可充分利用邻近的头皮组织,具有设计灵活,操作简单,创伤相对较小,术后不遗留秃发,瘢痕不显露等优点.但缺损直径大于6cm或形状不规则者不宜应用.
作者:高凤山;董继英;李虎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