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体会

石桂梅;许宏权

关键词:肌瓣, 悬吊, 术治疗, 重度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 重睑切口, 提上睑肌, 遮盖, 三度, 角膜, 肌力, 患者, 程度, 病人
摘要: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或上睑遮盖角膜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本组病人均为重度上睑下垂,我们采用单一重睑切口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4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太田痣180例

    自1999年6月~2003年9月,笔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太田痣1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军;蒋婷;任军;蒋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皮肤颜色和部位、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无创性皮肤颜色测量技术,研究汉族人肤色特征与部位、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方法:用分光测色仪CM-2600d测量200名健康自愿者额部、颊部、侧胸、前臂伸侧、前臂屈侧及手背皮肤颜色.结果:所测部位间皮肤颜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额部、颊部、前臂屈侧、手背L*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颊部a*值和b*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男性L*值小于女性(P<0.05),a*值大于女性(P<0.05).颊部、侧胸、前臂屈侧,男性b*值大于女性(P<0.05).结论:无创性皮肤颜色测量能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汉族人不同部位、年龄、性别的肤色变化规律.

    作者:李艳;李利;蒋小月;李咏;邓次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五瓣成形结合游离植皮术治疗腋窝蹼状瘢痕挛缩畸形

    目的:应用五瓣成形,配合游离植皮术治疗腋窝蹼状瘢痕挛缩畸形.方法:根据五瓣成形术原理将蹼状瘢痕切开形成五个组织瓣,使其中三瓣位于正常皮肤较多一侧,在充分松解深层挛缩组织后,相互调换皮瓣位置,延长瘢痕纵轴长度,修复腋部创面;尚有的创面游离植皮修复.结果:20例术后皮瓣、皮片均成活良好,腋部形态好.结论:五瓣成形配合游离植皮术治疗腋窝蹼状瘢痕挛缩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朝阳;朱世泽;吴文艺;陈志量;刘祖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环钻切除加湿润法在治疗头面部点圆状皮肤病变中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头面部点圆状皮肤病变的方法.方法:将环钻套置于病变周边,垂直切透皮肤全层,将病变提起,在真皮下剪除病变组织、压迫止血后,创面涂满湿润烧伤膏,不缝合及包扎,依靠创缘的自然收缩愈合.结果:患者1100例,共计皮损3 000个.病变直径为2~5mm的1 700个皮损创面,术后7天全部愈合;直径为6~10mm的800个皮损,术后15天愈合730个(占91.3%),其余20天后愈合;直径为11~1 5mm的皮损500个,术后3周愈合380个(占76.0%),其余术后5周愈合.结论:环钻切除加湿润法治疗头面部直径在10mm以下的点圆状皮肤病变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并发症少、经济安全、效果良好的新方法,尤其适合于治疗眉、眼睑、内外眦、口唇、鼻翼、鼻唇沟等部位的皮肤病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龙文;张其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聚羟基丁酸酯复合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

    目的:探讨以聚羟基丁酸酯(PHB)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后接种于PHB支架上,植入兔下颌角骨缺损中,以单纯缺损、单纯植入材料、植入新鲜骨髓加材料作为对照.4、8、1 2、24周分别处死各组家兔2只,行大体标本、X线摄片、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24周大部分材料被骨性组织取代,修复骨缺损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PHB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材料中的一种来修复骨缺损.

    作者:伍锦华;艾玉峰;刘丽萍;艾卫兵;杨清芳;董兆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黑色素细胞痣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多种整形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皮肤黑色素细胞痣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痣的部位及大小,分别采用直接切除缝合法、切削术、植皮术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切除106例患者的144处皮损.结果:切削法术后外观基本接近正常,其余噜141个黑色素细胞痣终全部切除,痣面积小为2.0mm×2.5mm,大为200mm×350mm.通过1~5年随访,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整形外科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皮肤黑色素细胞痣较为实用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于丽;王佳琦;栾杰;张志宏;杨宇;赵莉;胡守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面中部及鼻唇沟的应用解剖

    近年来人们对自己的形象美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都开始注意脸上的皱纹了,因此国内对除皱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鼻唇沟的去皱一直是美容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将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做以综述.

    作者:李灵敏;朱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贝复济辅助微晶磨面治疗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好发于面部,多见于青年男女.在其发展过程中可演变为炎性丘疹、结节、脓肿及囊肿,治疗不当可形成瘢痕,损害患者的容貌.自2002年3月~2005年1月,笔者采用微晶磨面加贝复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痤疮引起的皮肤瘢痕16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霞;袁敬东;胡琼华;林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体会

    先天性上睑下垂依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或上睑遮盖角膜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本组病人均为重度上睑下垂,我们采用单一重睑切口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4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石桂梅;许宏权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化妆品的皮肤不良反应--皮肤老化与化妆品系列讲座八

    随着生活中各类化妆品的广泛使用,化妆品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有逐年增多趋势.化妆品不良反应不仅是涉及健康医疗的问题,同时也是与消费者及有关化妆品厂商的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有关化妆品安全性的问题已开始成为国内医界、商界、化妆品研制机构、政府及消费者的关注热点.

    作者:刘仲荣;杨慧兰;吴燕虹;罗晓艳;李雪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Q开关755nm激光治愈后太田痣复发病例分析

    1 病例资料某女,年龄22岁,出生后即发现左侧下眼睑区域有直径约2cm大小片状黑褐色斑,10~15岁时,色斑逐渐增大且颜色加深.1997年8月患者来我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就诊,体检发现:左侧上、下眼睑呈片状黑褐色斑,颧部、面颊部见黑褐色斑点,约米粒至黄豆大,境界清楚,皮损总面积约20cm2,眼睛巩膜、上腭、鼻粘膜未见色素斑(图1见中插11),诊断为左侧面部太田痣.

    作者:林孝华;邵笑红;杨毅;蔡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提上睑肌缩短术并发症原因分析与处理

    上睑下垂为眼科常见病,由于眼球不能完全暴露,导致睁眼困难而影响美观.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后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主要术式之一,而手术成功率常因并发症的发生而降低.因此,通过分析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总结213例(256眼)提上睑肌缩短术的经验,分析影响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报道如下.

    作者:时亚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皮肤光老化、活性氧簇与抗氧化剂

    皮肤长期反复暴露于日光紫外线(UV)下可导致皮肤光老化.近年来研究表明活性氧簇(ROS)在UV致皮肤光老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UV可在皮肤中诱生高浓度ROS,这些具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如不能被皮肤抗氧化系统及时清除则会和皮肤中的核酸、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并影响相关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和基因表达,导致皮肤光老化发生,使用抗氧化剂清除ROS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光老化防治策略.

    作者:杨斌;郝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预塑形技术的研究

    目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探讨其在治疗颅颌面骨缺损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1 0只成年杂交犬,均拟行组织工程骨修复颅颌面骨缺损实验研究(下颌骨节段缺损,颅骨全层缺损),螺旋CT连续薄层容积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三维重建,按实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手术,并转换成*.stl文件格式,快速成型机制造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作阴模,填充磷酸三钙高温烧结后制成多孔支架,复合骨髓基质细胞后回植,螺旋CT检测组织工程骨和骨缺损完全匹配情况.结果:10例均按预设计制备骨缺损三维实体模型,据此制备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手术回植和骨缺损完全匹配.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可对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进行预塑形,对未来组织工程技术治疗复杂性颅颌面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柴岗;张艳;袁捷;胡晓洁;王敏;刘伟;崔磊;曹谊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提上睑肌与额肌相吻合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目前有关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很多,各种悬吊法各有差异,手术效果不佳或复发时有发生.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提上睑肌与额肌直接吻合的方法治疗重度上睑下垂16例(18眼),效果明显.

    作者:张传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15nm蓝色LED光源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105例

    目的:观察蓝色LED光源在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中的疗效.方法:用415nm蓝色LED光源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105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丘疹和脓疱(炎性损害)的数目变化,进行评估并统计结果.结果:使用415nm蓝色LED光源可以明显降低痤疮的炎性损害,且在治疗结束后炎性损害仍可继续减少.结论:应用415nm蓝色LED光源是治疗轻、中度炎性痤疮的良好方法.

    作者:胡雪慧;孙林潮;赵荣;李承新;张海龙;高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西安地区骨性Ⅱ类面型青年颅面部三维测量值研究

    目的:对西安地区汉族骨性Ⅱ类面型青年进行颅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将该年龄组的骨性Ⅱ类面型颅面部各器官之间的三维测量值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Farkas的颅面部软组织表面测量方法,对西安地区面部形态为凸面型的60名汉族青年进行54项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司新芹用同法测量的正常面型青年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西安地区西安籍骨性Ⅱ类面型青年相对正常面型青年在三维方向的特点是:上颌相对下颌前突,颏下点相对后缩(中面1/3弧>t-gn-t下面1/3弧,P<0.01);面下1/3较窄(下颌宽:骨性Ⅱ类面型<正常面型,P<0.01).结论:西安地区西安籍骨性Ⅱ类面型青年相对正常面型青年面部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王菲;周洪;司新芹;任敏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部位切口矫治中老年人上睑松垂

    目的:总结2000年1月~2004年12月中治疗中老年人上睑松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年龄在40~81岁的中老年上睑松垂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切口行矫治术,即重睑切口、眉上切口、眉下切口.结果:本组791例,402例随访3个月~3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后上睑松垂改善明显.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针对性的矫治上睑松垂和鱼尾纹,美容效果良好.

    作者:李芸;钟文慧;牛克辉;勾庆芬;陈芳;杨喆;田霞;姚翠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隆鼻术失败原因分析与再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总结隆鼻术失败原因,并观察研究假体取出后即刻隆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假体放置层次、雕刻形态等方面综合分析68例隆鼻术失败原因,并通过假体放置层次、假体质量以及假体形态的改变等措施对68例患者进行假体取出后即刻手术.结果:假体形态不佳、偏移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经再手术后3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除5例肿胀消退时间较长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由专科医师实施手术是减少隆鼻术失败的关键.采取一些措施后,隆鼻术失败假体取出后即刻行隆鼻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傅福仁;陈国立;李国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种入路颧弓整形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颧弓肥大要求整形的病人29例,其中口内入路颧弓整形10例,冠状入路颧弓整形19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李超;张兆伟;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