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权;卢芳丽;王宝成;邓再喜;越野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对上睑凹陷的疗效.方法:对21例上睑凹陷的患者应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于上睑眶隔内矫正上睑凹陷.结果: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上睑凹陷都获得了较好的矫正,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自体脂肪移植矫正上睑凹陷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一;李伟;邓颖;曾令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某女,31岁,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因肥胖于2003年9月在某个体诊所行双侧大腿内侧脂肪抽吸术,术后愈合可,遂于10月份又至该诊所行双侧大腿外侧脂肪抽吸术.术后1周患者自觉创腔内有积液,至该诊所复查,予以穿刺抽吸,加压包扎,经治疗1月未愈,又行第二次刮吸术,术后放置引流,加压包扎,及药物冲洗(药名不详),2个月仍未愈,因右腿引流口处出现红肿痛现象,转至我院治疗.
作者:侯圣光;杜萍;王培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在黑素细胞纯化培养中的应用,寻找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化培养的安全而简易的方法.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表皮细胞悬液,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C-SFM)中加入AK auto Ab(用于替代TPA)、bFGF和BPE培养细胞,48h后换液一次,以后则用仅含bFGF和BPE的KC-SFM换液培养.结果:AK auto Ab对角质形成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用含AK auto Ab、bFGF和BPE的KC-SFM进行黑素细胞培养时原代即可获得纯化的黑素细胞.结论:AK autoAb可取代TPA用于黑素细胞无血清纯培养,方法可靠、简单.因AK auto Ab是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物质,用其培养的黑素细胞在临床移植应用中将更具安全性.
作者:孙林潮;刘仲荣;赵小东;樊平申;卢涛;高天文;刘玉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主要探讨BSSR0后退下颌骨术后骨的稳定性,了解导致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46例单纯下颌前突患者,不包括存在偏颌畸形的病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一周(T1)、术后一周(T2)、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3)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硬组织的相对位移.结果:BSSRO后退下颌骨后,使得硬组织Li点平均后退了6.5mm,B点平均后退了7.3mm,Pg点是8.5mm,Me点为9.1mm.各标志点的平均复发率为:Li点复发率为2 3.1%、B点复发率为24.7%、Pg点复发率为25.9%、Me点复发率为26.4%.结论: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其中受髁状突的影响使得下颌骨在向前复发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的水平复发,而是水平逆时针旋转复发.复发可能与后退量存在相关关系,但需要超过一定的后退量.
作者:敖建华;刘彦普;丁宇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肾上腺素浓度的张力性浸润对腭裂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3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即0.5%利多卡因组(空白对照组),1/10万肾上腺素组,1/20万肾上腺素组.观察术中的出血量、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张力性浸润的消失时间.结果:术中的出血量:空白组(62.7±3.23)ml;1/10万肾上腺素组(37.3±2.33)ml;1/20万肾上腺素组(46.7±2.61)ml,各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1).含有肾上腺素两组对心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别(P>0.05),波动范围为20~45次;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的差别,平均变化为9.75mmHg.在对照组,出血反跳的时间为15~20min,平均的时间为17.5min;1/10万肾上腺素组为40~60min,平均时间为45min;1/20万肾上腺素组为25~50min,平均为30min.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局部张力性浸润是腭裂术中止血的基础,在注射的溶液中加入肾上腺素能有效的延长反跳出现的时间.
作者:郑瑛;周昌龙;侯成群;谭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眼外伤、眼烧伤、眼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等多种原因可致眼睑部分或全部缺损,严重影响眼睑正常的外形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并极为妨碍面部美观[1].回顾我院自1994年至2004年间眼睑缺损行眼睑再造术的患者116例,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薛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冠桥修复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常见的修复方式.无论金属冠桥修复体,还是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都需要通过精密铸造技术获得金属铸件[1].虽然目前精密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受到制作工艺、条件的限制,在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中,常会导致铸件缩孔、缩松、气孔、铸造不全及铸件变形等各种铸造缺陷[2].
作者:张艺权;卢芳丽;王宝成;邓再喜;越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03年1月~2004年5月,我科采用强脉冲光子治疗仪对患者不同部位脱毛,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4例,其中男2例,女52例,年龄18~45岁,平均为25岁.脱毛部位:腋部25例,双上肢10例,双下肢8例,唇部8例,胸部2例,额部低发际1例.
作者:彭友林;唐有建;孙诗宾;王喜芝;陈全华;潘新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格因素对正颌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PF、EPQ人格问卷和正颌患者术后满意度问卷对30例正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6PF人格问卷中,稳定性、感情与机警两因子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相关(r=0.375~0.462),敏感性因子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379).EPQ人格问卷中,P量表的标准得分与满意度总分之间呈负相关(r=-0.402).结论:情绪稳定、自控倾向强的正颌患者较情绪不稳定者易于满意手术结果.
作者:匡斌;苗丹民;张银玲;郭树忠;韩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表达部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缺血再灌注组(n=8).在大鼠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用硫代巴比妥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观察免疫组化切片中MT的表达部位,并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以积分光密度代表MT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1h和24h,皮瓣组织中MD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46.5%、147.8%,MPO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高1169.5%、408.6%,MT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9.9%、234.6%.在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皮瓣中MT表达在表皮基底层细胞、皮下组织及肉膜下组织血管壁细胞、成纤维细胞,毛囊、皮脂腺、汗腺和肌细胞的细胞浆中.结论:皮瓣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T表达在皮瓣组织的多种细胞内,MT含量增加可能和皮瓣在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
作者:仇树林;谢祥;胡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积和剂量对斑贴试验皮肤反应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1%和2%)和体积(10μl、15μl、20 μ 1、25μ 1和30μ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LS)行斑贴试验,皮肤反应结果采用临床评估和经表皮失水率(TEWL),皮肤色素仪a*值等非创检测相结合.结果:非创检测结果提示随试验物体积升高,皮肤反应程度有增强趋势;而临床评估剂量及体积之间的差异较小.结论:不同体积的SLS对斑试皮肤反应结果有影响.
作者:刘娜;王学民;袁肖海;吴琰瑜;谈益妹;周玉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快速增殖表皮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3T3滋养细胞培养法,将传代表皮细胞和3T3细胞共同接种于DF12十全大补汤兔血清培养系统中,对传代表皮细胞生长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在3T3成纤维细胞和兔血清共同存在时,即使低密度接种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也能以单个细胞为克隆,以单层形式生长,增殖迅速,融合成膜片时间缩短,细胞数量大,克隆形成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将为表皮细胞培养和移植在整形外科临床中应用开拓前景.
作者:陈东来;张玉环;王喜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的可注射性填充材料,且系自体组织,可重复取材.方法:以胶原蛋白为对照将变性血浆注射到家兔皮下,并于注射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取材,同一方法处理.结果:肉眼观察两组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及镜下对照比较,自体变性血浆炎症反应较重,实验组较轻,纤维层数较对照组较多.结论:自体变性血浆于家兔皮下填充后的组织反应及纤维增生程度较人体胎盘胶原蛋白重,且在吸收程度上相近.自体变性血浆取材方便,可重复使用,来源丰富,自体无抗原性,无污染,有希望在体表小面积填充方面取代1代胶原材料,形成新一代自体注射性填充材料.
作者:赵绍明;杨晓林;冯辉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波长治疗黑色、灰色或蓝色皮肤色素性病变;532nm波长治疗红色色素性病变,共计124例.结果:此方法可明显去除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效果好、无瘢痕产生,但需多次治疗.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外源性皮肤色素性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黄海滨;梁建;彭晓茹;吕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隆乳术后乳房形态不佳的原因,探讨手术纠正的方法.方法:采用原腔穴针刺定位缝扎法,调整假体位置后,纠正乳房形态.结果:11例(1 3侧)乳房假体位于胸大肌下的病例,皆经本法手术处理,4例(5侧)乳房假体位于乳腺下的病例,改作胸大肌下置入,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针刺定位缝扎在纠正隆乳术后乳房假体位置偏移,缩小隆乳腔穴中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效果满意,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作者:刘荣清;余志宏;张秀平;张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所在科室自1998年~2004年,共施行5例整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双手背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45岁.其中烧伤后肉芽创面1例,烧伤后瘢痕切除创面4例.创面大小:8cm× 6cm~10cm× 20cm.供皮区:胸背部1例,腹部1例,大腿3例.移植皮片大小:8cm× 20cm × 1张~10cm×20cm× 2张.手术时间:8~14h.输血:1例,2×200ml.
作者:张春喜;宋明照;向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别以微小种植体作支抗和利用颅部作支抗,推上颌第一磨牙向远中,比较其临床效果及矫治特点.方法:患者16例,其中8例采用口外唇弓推磨牙,为对照组,8例采用种植体作支抗推磨牙,为实验组,共植入16枚微小种植体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颊侧牙槽骨内.将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的移动速度和距离,在近远中方向、水平方向的位置变化及上切牙的位置变化,衡量磨牙的移动方式和特点,评价支抗强弱.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结果: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移动距离3.9mm,疗程6.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0.5°;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1.5°;磨牙颊向移位0.8mm;上颌中切牙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移动距离4.5mm,疗程4.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0mm/月;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0.9°;磨牙发生远中舌向水平旋转约5.5°;磨牙颊向移位0.9mm;上颌中切牙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结论:两种方法在推上颌磨牙远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未见前牙支抗丧失.但种植体支抗更强.并且对患者的依赖性降低,大大缩短疗程.
作者:郭军;段银钟;郑辉强;陈巧玲;吴国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诊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场所,整形手术耗时长,操作精细,似乎并不适合急诊的节奏;此外整形手术多要求创面一期愈合,而急诊软组织损伤往往是污染创面,仿佛很难达到整形手术的要求.但临床经验表明,只要清创进行的细致、彻底,加之合理应用抗生素,伤口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冯锐;张琳;乔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颏颈部瘢痕挛缩是面颈、胸部烧伤后常见的后遗畸形,严重影响功能及外观,且颏颈部绝大部分为暴露部位,故颏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时既要考虑颈部活动功能的恢复问题,又要考虑美观问题.我科自1995年初至2003年底,共行颏颈部瘢痕挛缩整复124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整复手术方法,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以添;张立宪;杨东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