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水祥兵;许良标;黄洪;徐志久
寻常痤疮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碍容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临床以面部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因其治疗痤疮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特点,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就当代10名老中医论治痤疮的经验体会总结概述如下.
作者:钱江;杨柳;兰海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粘固剂材料、粘固剂厚度对基底冠、瓷层、粘固剂应力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下颌第一磨牙烤瓷熔附金属冠进行模拟加载.结果:随着粘固剂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基底冠、瓷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Yon Mises应力峰值都略有减小,而粘固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 Mises应力峰值却明显增大;随着粘固剂厚度的增加,基底冠、瓷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 Mises应力峰值略有增大,而粘固剂上的拉应力峰值、压应力峰值、VonMises应力峰值却有所减小.结论:粘固剂的弹性模量、厚度对烤瓷熔附金属冠的应力影响较小,对粘固剂影响较大.
作者:张少锋;李芸;韩永战;王忠义;凌伟;丁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难点与对策.方法:总结近5年的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经验,分析难点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结果:医学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难点主要有护理岗位点多面广,咨询多于治疗,护理人员技术单一,缺乏团结协作等.具体的对策包括依靠科室环境,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实行弹性制排班,加强协作和加强护理人员轮训等.结论:选取一定策略应对医学整形美容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朱玮;杨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3月~2005年6月,我们引进XTRAC(AL700型)308nm准分子激光仪治疗白癜风患者6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纪园;李琳;王玮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产生的变化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E在18例增生性瘢痕和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用ELISA法测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 Ⅱ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皮肤中,ACE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皮肤附件包括毛囊和汗腺.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增强,阳性染色信号仍定位于表皮层,在成纤维细胞中未见阳性染色信号.随瘢痕逐渐成熟,ACE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皮肤.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正常皮肤可检测到Ang Ⅱ,含量为(15.36±5.40)pmol/mg蛋白,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 Ⅱ产生明显增加约是正常皮肤的4倍(63.58±12.30 pmol/mg蛋白,P<0.05),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Ⅱ的含量下降(27.64±7.50 pmol/mg蛋白,P<0.05).结论:皮肤组织具有独立合成Ang Ⅱ的能力;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和Ang Ⅱ产生的变化规律提示,在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Ang系统被激活,Ang Ⅱ可能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进一步研究Ang 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作者:刘宏伟;程飚;付小兵;余文林;曾东;杨光成;王捷;廖元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以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为受试细胞,按常规方法进行传代培养,收获细胞后将1×105cell/ml的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ml,分8个组,以不同剂量光子照射(波长560nm,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波长640nm,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并设一个阴性对照组和一个阳性对照组,立即进行DNA梯度电泳.同时分别检测三个时间点的MTT值(24h、48h、72h)及进行丫啶橙染色.结果:DNA梯度电泳法(DNA Ladder)显示各剂量强光照射组均无DNA损伤条带,仅在近电泳点样处出现条带,阳性对照组呈现典型的有一定间隔的细胞凋亡梯状条带(Ladder's band);MTT值测定表明各照射剂量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丫啶橙染色结果各剂量组未发现明显的凋亡小体形成.结论:强脉冲光照射对V79细胞DNA无损伤.
作者:牟韵竹;李利;魏大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面部外伤的早期修复经验,指导临床相关工作.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 2月间急诊处理并行早期修复的727例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27例患者中,经随诊发现:2例感染,2例创缘有血运障碍,3例拆线时伤口有部分裂开,4例伤愈后欠平整,11例在近期(1~4个月)内有瘢痕增生、局部潮红、切口线痕高出皮面且较硬.97%患者(70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为减少后续治疗,对面部外伤急诊处理中的早期修复应予以高度重视并要考虑美学要求.主要经验是:早期细致清创至关重要;掌握手术技巧分层对位缝合;选择精细的缝合器械与材料;做好术后各项预防瘢痕增生的措施等.
作者:鲁开化;马显杰;郭树忠;韩岩;卢丙仑;杨力;潘宝华;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一期埋置61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37例患者进行修复重建,总结预防扩张术并发症的部分经验.结果:37例61只扩张器1只发生外露,1只发生血肿.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对局部解剖熟悉程度、操作技巧、切口选择、注水时间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曾学文;赵亚南;王继华;李文平;张景波;谢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睑袋矫正的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6例睑袋依其局部病理解剖变化分为4种类型,各类型采用不同术式以切除、提吊、固定整复.结果:56例患者术后效果皆满意,未出现下睑外翻等并发症.结论:在睑袋整复术中应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局部病理变化而采用不同术式.
作者:黄星;黄玲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包皮组织作为细胞来源,消化法获得表皮细胞悬液,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细胞,参照文献并结合本实验室设计的方法对细胞进行纯化,Dopa染色和S-100染色鉴定细胞来源,酪氨酸酶活性、生长曲线及MTT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结果:获得的黑素细胞色素颗粒较多,未见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污染,生物学特性观察显示:高色素性黑素细胞具有贴壁时间长、高酪氨酸酶活性和生长增殖慢的特点.结论:获得了大量人源性表皮高色素性纯黑素细胞.
作者:于晓云;李强;孙林潮;高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三点微创小切口完成重睑术9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方法、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女86例,男4例,年龄17~30岁,均为双侧单睑.适应证为上睑较薄或中等偏厚者,也有部分患者为轻度肿眼泡者,上睑皮肤松弛者不作为手术适应证.其中15例系外院或美容厅埋线法、结扎法重睑术失败者.
作者:陈召伟;张福奎;蒋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在以临床表现和组织结构特征旧的分类中静脉畸形应属于海绵状血管瘤[1-3].临床上多发于唇、颊、舌、牙龈、口底和咽部,也见于鼻、眼睑和上颈部,大而广泛的脉管性疾病可波及眶内和颅底.1999年5月~2005年6月,笔者应用消痔灵血窦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以静脉畸形为主的脉管性疾病7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化脓性肉芽肿是在皮肤穿通性损伤后,于该处的水肿性基质内新生毛细血管所形成的息肉状损害[1],发生于面部者不但有碍美容,同时搔抓触碰易出血,影响健康,患者求治心切.为了探讨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治疗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应用微波治疗了68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志翔;钟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试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Ⅰ期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直肠肛管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行Ⅰ期改进的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大直肠内压等.结果: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即用改进的Ⅰ期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肛管功能的测试结果说明其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说明此术式的改进在结构和功能重建上已达正常人要求.
作者:张本寿;吴允飞;林子豪;查嘉华;李增男;水祥兵;许良标;黄洪;徐志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4年1月~2005年3月,笔者应用自制的中药按摩膏和面膜治疗黄褐斑患者20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面部长时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皮肤萎缩、灼热及紧绷感,毳毛明显,色素沉着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症状顽固,反复难治.我科于2002年2月~2005年8月共诊治8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现将临床分析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由于种族不同,眼睑又有其各自的解剖特点,东方民族的眼睑上睑多肥厚,富有脂肪组织,约50%以上的人缺少上睑皱褶[1].将臃肿的单睑变成菲薄的双睑,可以起到增大睑裂、提高眼睑灵活性及使睫毛上翘等作用,因此,重睑术在美容医学手术中应用广.由于其术式繁多,不同的术式又具有不同的适应证,而且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实用、效果持久、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以提高重睑术的质量是摆在我们医学美容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探究的课题.自2000年以来我们学习王业江主任的经结膜下一针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在临床中应用11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消炎痛对人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剂量的消炎痛作用于人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系后,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和流式细胞仪FITC AnnexinV-PI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Libr细胞在消炎痛作用下,细胞生长形态改变,电镜下可见典型凋亡细胞特征;细胞活力降低,呈药物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显著比例的凋亡细胞.结论:消炎痛能抑制人恶性黑素瘤Libr细胞系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谢杨新;廖文俊;孙林潮;殷河慧;高天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因具有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术后不遗留瘢痕,可重复注射塑形等优点,在整形及美容外科的许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移植后脂肪细胞易于液化、坏死、吸收、远期成活率低,成为脂肪移植中的难题.取材时脂肪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脂肪细胞远期是否能够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自2003年4月至2005年2月间,我们采用腹壁浅层抽吸获取脂肪颗粒行双侧颞部凹陷充填移植20例,随访10个月~2年,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两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成功矫正深覆盖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描图和重叠,分析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主要变化有:下面高增加,下唇明显前移,上唇后移,颏唇沟变浅,唇肌紧张度改善.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For sus矫治器和Ⅱ类(牙合)间牵引使两例严重深覆盖患者的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矫正效果主要为牙颌-牙槽代偿,临床中需谨慎应用,注意病例选择.
作者:张京剧;赵建强;李珺;冯薇;张未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