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墨涵;于丽娟;秦誉;王大龙;王欣;李迎辞
患者女,36岁,体检发现宫颈肿物11天,无腹胀、腹痛,无阴道异常流血及排液,无性交后出血,大小便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形态异常,表面轻度糜烂,宫颈上唇可触及5 cm×5 cm囊性肿物,无触痛;宫体及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经阴道超声:子宫后位,形态大小正常,轮廓清晰,包膜光滑,肌层回声均匀;宫颈前唇见5.9 cm×5.3 cm囊性包块,边界清,壁薄光滑,内见纤细网状分隔;CDFI示囊壁及隔上点状血流信号(图1A);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盆腔MRI:平扫示子宫后屈位,子宫肌层大小形态及信号正常,结合带完整;宫颈前唇增厚,其内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晰,其内可见线状分隔,呈等T1等T2信号(图1B);增强后异常信号区无明显强化,分隔明显强化.行宫颈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宫颈前唇)囊壁内衬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上皮下为胶原纤维及平滑肌,未见恶性特征;病理诊断:中肾管囊肿(图1C).
作者:刘晓宇;欧阳振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建华;高宇;张敏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3.0T MR反转时间(TI)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门静脉系统非对比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31名(正常组)、门静脉高压患者12例(门静脉高压组)采用不同的TI行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评估采用不同TI所得的IFIR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主动脉SNR、肝脏组织SNR、门静脉主干CNR,根据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清晰程度进行评分.对上述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受检者不同TI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肝脏组织SNR、主动脉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TI门静脉图像分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不同TI图像的肝内分支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选择900 ms TI时,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图像评分均低于正常组,TI为1100ms时,两组图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正常受检者,TI为700ms时既能得到较好的背景压制的图像,又能保证显示门静脉远端细支血管;而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选择TI为1100ms更有利于门静脉分支血管的显示.
作者:刘伟;武靖;杜湘珂;李毅;王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PCI组为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左前降支狭窄患者,对照组20例为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狭窄<30%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3天及PCI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进行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时间位移牛眼图和相应参数,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平均舒张末期容积(rEDV')、平均射血分数(rEF'),峰值充盈率(PFR);同步性参数包括左心室16节段达到小容积时间的大差值、标准差及其校正值(Tmsv1 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左心室17节段大位移(Emax)、小位移(Emin)、平均位移(Ea)、位移标准差(Esd)及节段位移离散度(Esd/Ea),不同步节段数(DS)、缺血或梗死节段数(ⅡS).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PCI组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ⅡS均大于对照组(t=2.24~3.19,P均<0.05),EF、rEF、PFR、Ea、Emin均小于对照组(t=-3.07~-2.12,P均<0.05).PCI组术前3天与术后3天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3天比较,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ⅡS减小;EF、rEF、PFR、Emin、Ea增大(F=3.79~17.28,P均<0.05).PCI组患者术前3天、术后3个月的rEF与EF、Esd/Ea与Tmsv-16sd%呈正相关(r=0.793、0.478,P均<0.01),Esd/Ea与EF、PFR与ⅡS呈负相关(r=-0.454、-0.739,P<0.01).结论 RT-3DE可定量测量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同步性参数,进而评价缺血心肌的恢复情况,为PCI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关勤;丁康;刘颖;罗玉君;王树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利用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肺结节,其中良性16例,恶性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盲法对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有无空泡和空洞的结论.利用基于阈值的空洞检测算法对CT图像中指定的肺结节进行有无空泡和空洞的客观评价.对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利用空洞检测算法对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征象前后2次提取的数据稳定(Kappa=1),与高年资医师主观判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2,P=0.353),且一致性较好(Kappa=0.785),并可明显节约每个结节数据提取时间[(7.72s±2.26)s vs (24.48±8.24)s,t=14.64,P<0.001].结论 利用空洞检测算法提取肺结节内空洞和空泡征象稳定、快捷,有望成为低年资医师诊断肺结节的辅助检测工具.
作者:王秋萍;冯筠;强永乾;于楠;邓蕾;郭佑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 cm×10 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不清.MRI:直肠后方、会阴部及左侧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区见较大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较大层面大小约16.3 cm×15.0 cm,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内见网格状稍低信号,部分呈泡状改变(图1B);增强后病灶边缘明显强化,其内呈分隔样强化(图1C).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肛周及左侧臀部肿物隆起,呈粉红色,表面糜烂,呈菜花状,肿物已侵及肛管和距肛缘约7 cm处的直肠、无法剥离,故改行臀部肿物扩大切除术及经会阴直肠肛管切除术、近端直肠闭合术.
作者:薛建秀;王继萍;孙默;王景宇;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CT肺动脉成像(CTPA)被认为是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PE)的“金标准”.CTPA为诊断急性外周性PE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据.但CTPA诊断急性外周性PE仍存在较大困难.目前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负荷为研究热点.本文对急性PE的CTPA诊断(尤其是外周性PE)、预后评估、CTPA技术进展等进行综述.
作者:唐春香;张龙江;卢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16排MDCT评价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60例受检者腹部增强CT影像资料,于动脉期和静脉期观察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采用MPR、MIP和VR等重建技术,分析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病例并进行分类.结果 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变异共44例,发生率为4.58%(44/960).男女性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23,P>0.05).根据左肾静脉的数量及空间走行表现将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分成3型,其中Ⅰ型(完全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2例,包括ⅠA型5例,ⅠB型7例;Ⅱ型(环主动脉左肾静脉)26例,包括ⅡA型20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异常回流分支)6例.结论 MDCT可用于评价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解剖变异,对诊断左肾静脉相关疾病和指导肾脏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小琨;赵小虎;杨红兵;吴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儿女,3岁,主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就诊.查体: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右心房及右心室内径增大,房间隔上段回声脱失约20 mm,心房水平可探及左向右分流,下腔静脉血流汇入左心房(图1),上腔静脉血流汇入右心房.超声提示:①下腔静脉异位引流(汇入左心房);②房间隔缺损.遂行房间隔修补术及下腔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术中见心脏扩大,以右心为著,房间隔缺损约20 mm,下腔静脉汇入左心房,右上肺静脉汇入右心房.术后诊断:①下腔静脉异位引流;②房间隔缺损;③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作者:李俊青;彭红兵;武清菊;秦莉;张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Cantrell五联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及1胎经手术或影像学确诊的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8例及1胎为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1例为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右位心3例、左位心1例、中位心5例,1胎为胸外异位心;9例及1胎胸骨下段异常及膈肌前部缺损,1例膈面心包缺损,8例、1胎腹壁发育异常,9例及1胎复杂心脏畸形,其中右心室双出口伴室间隔缺损常见,9例伴心室憩室.结论 Cantrell五联征包括胸骨下端、膈肌、心包、腹壁及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CT或MRI有助于诊断.
作者: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邱海嵊;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女,49岁,主因“反复左上腹痛4年余”入院,发病时左上腹间歇性隐痛、阵发性刺痛,2个月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查体:右侧锁骨上区及左季肋区腹壁扪及包块,质韧,表面光滑,无压痛,无牛奶咖啡斑;血压150 mmHg/90 mmHg.超声(图1):左侧肾上腺区见约7.2 cm×5.3 cm的弱回声团,边界较清,形态欠规则,内可见多个不规则无回声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肝十二指肠韧带区及腹主动脉旁见多个弱回声团,较大者约1.8 cm×1.2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季肋区腹壁肌层内可见2.1 cm×1.5 cm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较规则,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右侧锁骨上区皮下可见5.2cm×3.1 cm囊实混合回声团,边界较清,形态规则,内可见网状分隔,实性成分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作者:张静;周翔;杨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 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段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作者:涂宁;文之;朱凌;刘博;冯晓波;汪长银;吴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临床动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PSA的无创性治疗方法有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法(ultrasound-guided compression repair,UGCR)、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等.笔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监测徒手揉压法治疗PSA,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春勇;林英忠;王小燕;凌冰;邓金龙;伍广伟;黄宗燕;王孟杰;农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患者28例(28个病灶),分析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二维超声主要观察囊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超声造影主要观察囊性肿块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的增强表现,主要指标:增强模式、增强程度及假包膜征.结果 本组28个囊性肿块包括多房性囊性肾癌16个,透明细胞癌出血、坏死及囊性变12个.二维超声显示囊实性肿块18个,多房囊性肿块8个,未见分隔及实性成分肿块2个;CDFI示20个肿块内部可见血流信号,8个未见血流信号,CDFI血流显示率为71.43%(20/28).超声造影示全部肿块内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均见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血流显示率为100%.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5个肿块表现为“快进慢退”,7个表现为“快进快退”,6个表现为“等进等退”;增强程度:16个肿块呈高增强,12个呈中等增强;假包膜征:6个肿块可见假包膜征,22个未见假包膜征.结论 超声造影在显示囊性肾癌内低速血流及微循环血供情况,其敏感度优于二维超声.
作者:袁新春;罗礼云;周爱云;肖帆;贺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PET是一种可测定生物体内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布和浓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增高,本文就PET及PET/CT在脑出血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凡慧;张春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指由早产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所致的骨矿物质含量异常,重症者可出现病理骨折及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1].MBD患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2],多数MBD为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了解MBD的影像学表现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例MBD的X线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祥;马捷;凌人男;汪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男,49岁,主因“反复胸闷、气促3年余,加重伴咳嗽15天”入院.查体:血压120 mmHg/58 mmHg,双下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前区可闻及3/6级双期杂音,叩诊心界稍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增大;肺动脉增宽;主动脉瓣显示欠佳,开放未见明显受限,关闭欠佳;右冠窦呈明显囊袋样改变,约42 mm×19 mm,于主动脉短轴2点钟处穿过主动脉瓣环与主动脉壁之间走行,向下突向左心室流出道,室间隔基底部肌层分离,参与形成囊壁的内侧部分(图1A、1B),囊袋顶部可见2处回声失落,直径分别为8.8 mm及5.3 mm(图1C),囊袋状结构随心动周期甩动,收缩期突入主动脉瓣口,致主动脉瓣口狭窄,舒张期突入左心室流出道.
作者:熊云涛;蒋冰蕾;曹礼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1H-MRS中大脑前扣带回区代谢物水平的变化.方法 纳入汶川地震幸存者57人,包括10例PTSD患者、23名PTSD康复者和24名健康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行1 H-MRS检查,检测大脑前扣带回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I)和谷氨酸和谷氨酰胺复合物(Glx)水平,计算并比较NAA/Cr、Glx/Cr、Cho/Cr、MI/Cr的差异.结果 Glx/Cr:PTSD患者(1.16±0.15)、PTSD患者+PTSD康复者(1.31±0.07)均明显低于健康者(1.59±0.10),PTSD患者明显低于PTSD康复者+健康者(1.48±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SD康复者(1.37±0.08)与健康者和PTSD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AA/Cr、Cho/Cr和MI/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H-MRS中儿童及青少年PTSD患者大脑前扣带回区Glx明显下降,其改变可能在PTSD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钟洋;全红;杨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EUS评价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特点.方法 根据血清肌酐(SCr)值将40例移植肾患者分为SCr正常组和SCr异常组.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行移植肾灌注CEUS,采集动态图像.选择移植肾同一切面包膜下肾皮质(外层皮质,ROI1)、弓形动脉上方肾皮质(近髓皮质,ROI2),获得相应时间-强度曲线及定量参数,包括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绝对达峰时间(A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肾皮质不同ROI指标间差异.结果 正常移植肾的CEUS灌注期表现为近髓皮质首先开始显影,外层皮质随后显影;消退期表现为外层皮质首先开始消退,近髓皮质消退晚于外层皮质出现消退.除AT外,SCr异常组移植肾外层皮质的灌注指标较SCr正常组延迟(P<0.05).SCr正常组与SCr异常组移植肾近髓皮质的灌注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植肾外层皮质较近髓皮质能够更敏感地反映微循环灌注的改变.选择移植肾外层皮质作为ROI对于早期评价移植肾微循环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峰;邢晋放;杜联芳;李凡;张会萍;白敏;马静;张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自建模板及微分同胚图像融合(VBM-DARTEL)算法,对比近期发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与有创伤暴露史的健康对照(TEHC)间脑结构的体积差异,分析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地震后7~15个月右利手的地震幸存者的高分辨率三维T1WI图像,其中近期发病PTSD患者28例(PTSD组)、TEHC 28名(TEHC组).采用MatLab 2012b工作平台下SPM8软件的VBM-DARTEL工具包预处理图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地震后时间及颅内容积为协变量,对比两组间全脑灰质和白质的体积差异.以与上述相同的协变量评价差异脑区的体积与患者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TEHC组相比,PTSD组右侧舌回灰质体积增加,右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及双侧颞上回灰质体积缩小,左侧颞上回白质体积缩小.两组间海马灰质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颞上回灰质体积与患者CAP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近期发病PTSD患者结构改变以部分脑区灰白质萎缩为主.近期发病PTSD患者海马体积无萎缩可能是与病程延续数年PTSD患者不同的脑结构特征.
作者:李仕广;黄晓琦;吕粟;杨勋;程勃超;李凌江;龚启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