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能CT评估骨密度

涂宁;文之;朱凌;刘博;冯晓波;汪长银;吴光耀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密度
摘要:目的 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 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段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继发转移性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慢性肾病透析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患者转移性钙化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合并转移性钙化患者的资料,透析时间<10年者19例(短期透析组),透析时间≥10年者17例(长期透析组).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转移性钙化发生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检验转移性钙化与透析时间、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透析时间、血钙、血磷、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的效能.结果 短期透析组软组织钙化[15.26%(29/190)]和血管钙化发生率[22.11%(42/190)]均低于长期透析组[22.35%(38/170)、31.76%(54/170),P均<0.05].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短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r=0.49、0.40、0.53,P均<0.05),长期透析组中与透析时间无相关性(P>0.05),两组中软组织钙化数、血管钙化数及钙化总数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血iPTH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透析时间和血iPTH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和0.88(P均<0.05),血钙和血磷预测转移性钙化效能较低,AUC分别为0.67和0.48(P均>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透析时间是影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转移性钙化重要因素.

    作者:陈杰;祝安惠;于海涛;王铭梁;张晓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0T MR反转时间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3.0T MR反转时间(TI)对流入反转恢复序列(IFIR)门静脉系统非对比增强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31名(正常组)、门静脉高压患者12例(门静脉高压组)采用不同的TI行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评估采用不同TI所得的IFIR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主动脉SNR、肝脏组织SNR、门静脉主干CNR,根据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清晰程度进行评分.对上述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受检者不同TI图像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正常组肝脏组织SNR、主动脉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TI门静脉图像分支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组不同TI图像的肝内分支评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选择900 ms TI时,门静脉高压组门静脉主干SNR和CNR、图像评分均低于正常组,TI为1100ms时,两组图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正常受检者,TI为700ms时既能得到较好的背景压制的图像,又能保证显示门静脉远端细支血管;而对于门静脉高压患者,选择TI为1100ms更有利于门静脉分支血管的显示.

    作者:刘伟;武靖;杜湘珂;李毅;王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滑膜肉瘤CT及MRI特征

    目的 探讨滑膜肉瘤CT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CT (16例)和MRI(10例)特征.结果 14例邻近关节,4例远离关节.18例中,8例发生转移.CT表现:16例肿瘤边界均清晰,其中2例(2/16,12.50%)见瘤周水肿;9例(9/16,56.25%)密度均匀,7例(7/16,43.75%)密度不均,肿瘤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6例(6/16,37.50%)肿瘤内见钙化;3例(3/3,100%)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MRI:10例肿瘤边界均清晰、见瘤周水肿;8例(8/10,80.00%)T1WI呈等信号,2例(2/10,20.00%)等信号内散在稍高信号;10例(10/10,100%)T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7例(7/10,70.00%)见“三信号征”;9例(9/10,90.00%)见线状低信号分隔.结论 滑膜肉瘤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管帅;郝大鹏;刘学军;崔久法;李强;徐文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CT误诊骨化性肌炎为骨肉瘤1例

    患者女,12岁,左侧背部肿物伴局部疼痛近1个月.PET/CT:左侧背部肿块,大小约5.6 cm×6.3 cm×7.0 cm,边缘见环形模糊骨化影,病灶整体代谢异常活跃,SUVmax约为9.5(图1A);考虑骨肉瘤可能.胸部增强CT:左背部第9~11肋间可见肿块,呈环形强化,考虑骨肉瘤(图1B).对左背部肿物行穿刺活检术,病理:光镜下可见多量骨组织,部分骨小梁形态似“C”形,骨组织间见多量梭形细胞成分伴间质黏液变,可见核分裂象(图1C);诊断:①骨纤维结构不良;②不除外高分化骨肉瘤.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科综合会诊后考虑良性病变,骨化性肌炎可能性大.行常规支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半年后复查PET/CT,发现肿块缩小,大小约5.3 cm×4.4 cm×6.5 cm,边缘可见完整清晰骨化边,病灶内部非骨化区代谢稍活跃,SUVmax约4.5(图1D).终临床诊断:局限性骨化性肌炎.

    作者:廖斯琴;张占文;胡平;张杰;吕清湖;胡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评价无灶性癫痫患者脑功能

    目的 探讨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无灶性癫痫(NLE)患者脑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对43例NLE患者(病例组)和46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及利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MR序列扫描,然后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ALFF分析,再对ALFF分析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并分析病例组ALFF统计脑图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ALFF升高的脑区位于左小脑后叶、右海马、右额中回、右颞上回、右额上回.ALFF降低的脑区位于右楔前叶.病例组患者左颞叶、右楔前叶、右屏状核、右颞上回、左中央后回ALFF与病程呈正相关;左脑岛、左中央前回、右额中回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ALFF方法可无创检测NLE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变化,并了解其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廖大伟;张体江;江林;王亚男;张国明;刘衡;朱克文;彭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头颈部影像学研究进展

    随着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头颈部影像学取得了重大进展.薄层高分辨力成像可很好地显示头颈部小器官,并能满足诊断需求;fMRI、PET/CT、PET/MRI、DWI等可从多方面推动头颈部影像学的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头颈部影像学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滨;王振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积水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并异位开口1例

    患者女,44岁,自述左腰部酸痛10余年,近半年加重并间断脓尿,否认间歇性排尿、漏尿等症状;3个月前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提示左肾囊肿,肾囊肿穿刺吸出囊液约550 ml,囊液成分与尿液相似,1周后复查发现左肾囊肿复发.本次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64排VCT泌尿系成像(图1):左肾见两套肾盂及输尿管,上位肾盂输尿管明显扩张、积水,输尿管纡曲、延长,末端输尿管未进入膀胱,而是继续向后下方走行,左侧下位肾盂输尿管及右肾输尿管走行正常,均开口于正常膀胱位置.CT诊断:①重度积水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遵循Weigert-meyer法则);②异位开口于后尿道.拟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见尿道外口6点钟位置针尖样裂隙,置入输尿管导管3 cm处受阻,置电切镜入膀胱,于膀胱颈5、6点钟位置见异位输尿管潜行于膀胱黏膜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以远输尿管切除,可吸收线关闭异位输尿管开口,留置双J管.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作者:高飞;孟婷;杨义;李永华;刘欢欢;朱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利用空洞检测算法自动化检测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肺结节,其中良性16例,恶性3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盲法对CT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得出有无空泡和空洞的结论.利用基于阈值的空洞检测算法对CT图像中指定的肺结节进行有无空泡和空洞的客观评价.对两种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利用空洞检测算法对肺结节内空泡和空洞征象前后2次提取的数据稳定(Kappa=1),与高年资医师主观判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2,P=0.353),且一致性较好(Kappa=0.785),并可明显节约每个结节数据提取时间[(7.72s±2.26)s vs (24.48±8.24)s,t=14.64,P<0.001].结论 利用空洞检测算法提取肺结节内空洞和空泡征象稳定、快捷,有望成为低年资医师诊断肺结节的辅助检测工具.

    作者:王秋萍;冯筠;强永乾;于楠;邓蕾;郭佑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误诊膀胱内尖锐湿疣1例

    患者男,31岁,尿频、尿急5年余,排尿不畅半个月,无肉眼血尿,临床拟诊“慢性前列腺炎”.二维超声:膀胱三角区探及一不规则等回声团块,约3.37 cm×2.73 cm,呈菜花状凸向膀胱腔,表面的指状突起呈水草样漂浮;CDFI示双侧输尿管口喷尿正常,经腹超声团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A),经直肠超声团块内及基底部均见丰富血流信号(图1B).CEUS造影剂缓慢填充团块,其后缓慢消退,呈“慢进慢退”特点.超声提示:膀胱良性肿瘤.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尖锐湿疣(图1C).

    作者:宋媛;纪永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ET及PET/CT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PET是一种可测定生物体内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布和浓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脑出血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增高,本文就PET及PET/CT在脑出血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杨凡慧;张春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评价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

    目的 探讨CEUS评价移植肾皮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灌注特点.方法 根据血清肌酐(SCr)值将40例移植肾患者分为SCr正常组和SCr异常组.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行移植肾灌注CEUS,采集动态图像.选择移植肾同一切面包膜下肾皮质(外层皮质,ROI1)、弓形动脉上方肾皮质(近髓皮质,ROI2),获得相应时间-强度曲线及定量参数,包括到达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绝对达峰时间(ATTP)、平均渡越时间(MTT).比较两组患者移植肾皮质不同ROI指标间差异.结果 正常移植肾的CEUS灌注期表现为近髓皮质首先开始显影,外层皮质随后显影;消退期表现为外层皮质首先开始消退,近髓皮质消退晚于外层皮质出现消退.除AT外,SCr异常组移植肾外层皮质的灌注指标较SCr正常组延迟(P<0.05).SCr正常组与SCr异常组移植肾近髓皮质的灌注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移植肾外层皮质较近髓皮质能够更敏感地反映微循环灌注的改变.选择移植肾外层皮质作为ROI对于早期评价移植肾微循环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峰;邢晋放;杜联芳;李凡;张会萍;白敏;马静;张佳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

    患者男,24岁,活动后胸闷、气促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伴恶心、呕吐;20年前曾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此后间断有胸闷、气促.查体:体温39.4℃,血压110 mmHg/68 mmHg,心前区可闻及广泛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6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9%.TE E:右心明显扩大,室间隔上方可见补片样回声,其主动脉侧右心室面周围可见附加团块样回声(图1A),约14 mm×11 mm,表面不规则,有自主活动度,主动脉右窦壁回声增强,局部回声中断,约10 mm,并可探及舒张期主动脉至右心室分流信号(图1B),峰速约4 m/s,收缩期右心室至主动脉分流(图1C),峰速约1.6 m/s;主动脉瓣未探及确切附加回声,启闭良好;三尖瓣探及中-重度反流,峰速约5.7 m/s;肺动脉瓣开放受限,瓣上可见隔膜回声,跨瓣血流速度加快,约4.9 m/s,跨瓣峰值压差95 mmHg,平均压差55 mmHg.

    作者:王赟;杨军;孙丹丹;彭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诊断囊性肾癌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囊性肾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4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的患者28例(28个病灶),分析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二维超声主要观察囊性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超声造影主要观察囊性肿块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的增强表现,主要指标:增强模式、增强程度及假包膜征.结果 本组28个囊性肿块包括多房性囊性肾癌16个,透明细胞癌出血、坏死及囊性变12个.二维超声显示囊实性肿块18个,多房囊性肿块8个,未见分隔及实性成分肿块2个;CDFI示20个肿块内部可见血流信号,8个未见血流信号,CDFI血流显示率为71.43%(20/28).超声造影示全部肿块内囊壁、分隔及实性成分均见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血流显示率为100%.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5个肿块表现为“快进慢退”,7个表现为“快进快退”,6个表现为“等进等退”;增强程度:16个肿块呈高增强,12个呈中等增强;假包膜征:6个肿块可见假包膜征,22个未见假包膜征.结论 超声造影在显示囊性肾癌内低速血流及微循环血供情况,其敏感度优于二维超声.

    作者:袁新春;罗礼云;周爱云;肖帆;贺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主动脉巨大无冠窦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68岁,主因“胸闷、双下肢水肿1年余”入院,高血压病史20年.心电图:窦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Ⅰ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宽39 mm,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对称性增厚,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可见约52 mm×42 mm囊性包块,呈圆形,壁薄,无破口,几乎占据整个右心房(图1A);心尖五腔心切面紧靠主动脉根部后壁(无冠窦水平)显示该包块,并见其内有自发显影.CDFI:该囊性包块内可见来自主动脉瓣口的条束状血流信号,主动脉瓣探及轻-中度反流,三尖瓣关闭不全,收缩期可探及沿该囊性包块两侧的反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主动脉巨大无冠窦瘤(突入右心房,未破裂);三尖瓣、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壁增厚.

    作者:龙煜;夏国园;钱彩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目的 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 kV及120 kV、150~500 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 mm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ol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评分.对70 kV、150~500 mAs测得的每组图像的CNR和LCD评分与婴幼儿头颅常规扫描条件(120 kV、200 mAs)图像的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当管电压为70 kV及120 kV时,图像CNR与CTDIvol呈线性正相关性(r=0.96、0.94,P<0.001);当管电流设置为150~400 mAs时,70 kV与常规扫描条件图像的CNR及LCD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当管电流设置为450~500 mAs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70 kV、450~500 mAs扫描条件可得到与传统的120 kV、200 mAs CT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婴幼儿头颅CT扫描.

    作者:李昂;罗松;沈君姝;郭辉;潘永泉;曹新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脏磁共振成像预测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对酒精性心肌病(ACM)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临床诊断为ACM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行CMR,根据是否出现LGE将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定义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生存分析;将LG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心力衰竭出现时间、饮酒时间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 LGE(+)组22例,LGE(-)组36例,共10例发生心脏不良事件,LGE(+)组发生率[31.82%(7/22)]显著高于LGE(-)组[8.33%(3/36),P=0.02].LGE是心脏不良事件的强预测因子(风险比值:5.74,P=0.02).结论 CMR心肌LGE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ACM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作者:相里伟;赵世华;陆敏杰;陈秀玉;尹刚;殷小荣;张岩;崔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和栓塞约占心脑血管事件的70%.早期发现易引发缺血事件的易损斑块并及时给予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本文综述近年来各种影像诊断技术检测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影像新技术检测易损斑块、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建华;高宇;张敏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双能CT评估骨密度

    目的 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 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段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作者:涂宁;文之;朱凌;刘博;冯晓波;汪长银;吴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目的 分析Cantrell五联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及1胎经手术或影像学确诊的Cantrell五联征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8例及1胎为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1例为不完全型Cantrell五联征;右位心3例、左位心1例、中位心5例,1胎为胸外异位心;9例及1胎胸骨下段异常及膈肌前部缺损,1例膈面心包缺损,8例、1胎腹壁发育异常,9例及1胎复杂心脏畸形,其中右心室双出口伴室间隔缺损常见,9例伴心室憩室.结论 Cantrell五联征包括胸骨下端、膈肌、心包、腹壁及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CT或MRI有助于诊断.

    作者:陈冰华;钟玉敏;孙爱敏;王谦;朱铭;邱海嵊;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PCI组为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左前降支狭窄患者,对照组20例为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狭窄<30%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3天及PCI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进行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时间位移牛眼图和相应参数,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平均舒张末期容积(rEDV')、平均射血分数(rEF'),峰值充盈率(PFR);同步性参数包括左心室16节段达到小容积时间的大差值、标准差及其校正值(Tmsv1 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左心室17节段大位移(Emax)、小位移(Emin)、平均位移(Ea)、位移标准差(Esd)及节段位移离散度(Esd/Ea),不同步节段数(DS)、缺血或梗死节段数(ⅡS).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PCI组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ⅡS均大于对照组(t=2.24~3.19,P均<0.05),EF、rEF、PFR、Ea、Emin均小于对照组(t=-3.07~-2.12,P均<0.05).PCI组术前3天与术后3天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3天比较,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ⅡS减小;EF、rEF、PFR、Emin、Ea增大(F=3.79~17.28,P均<0.05).PCI组患者术前3天、术后3个月的rEF与EF、Esd/Ea与Tmsv-16sd%呈正相关(r=0.793、0.478,P均<0.01),Esd/Ea与EF、PFR与ⅡS呈负相关(r=-0.454、-0.739,P<0.01).结论 RT-3DE可定量测量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同步性参数,进而评价缺血心肌的恢复情况,为PCI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关勤;丁康;刘颖;罗玉君;王树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