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

林吉征;张亮;杨庆辉;宋修峰;杨蕾

关键词:曲霉菌, 晕征, 空气半月征, 空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IPA的MSCT表现.结果 35例血管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多发病灶25例,以肺野外周带分布为主26例;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29例,伴晕征16例,出现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0例.6例气道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4例,以双肺中上野分布为主4例.15例血管IPA随访患者中,在出现晕征后的第2、4周分别出现空气半月征6例、空洞4例;5例气道IPA在随访1周时出现斑片结节融合4例,2周时支气管扩张4例,4周时4例支气管扩张加重.结论 血管IPA的MSCT多表现为肺野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气道IPA多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常合并逐步加重的支气管扩张.IPA进展迅速,CT动态随访观察有助于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垂体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女,50岁,因“阵发性头痛5年,双眼视力下降半年”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语音清晰;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力下降,视野:右眼生理盲点扩大,左眼视敏度不同程度下降.实验室检查:各项激素水平均正常,血常规正常.外院头颅CT示蝶鞍上方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垂体MR平扫病变位于鞍区,T1WI呈等高信号(图1A),T2WI呈稍高信号(图1B),边界清晰,无包膜,视神经和视交叉被抬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图1C).

    作者:涂永波;李康;马千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食管小细胞癌1例

    患者女,82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食管镜检查:食管距门齿25~29 cm处左前壁黏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食管造影:食管中段局部管腔稍僵硬,黏膜中断、破坏.CT平扫:食管中段管壁略增厚,未见异常淋巴结和转移灶.PET/CT..全身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图1).MRI:食管中段见一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定量功能MR Ktrans伪彩图呈暖色,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图2~5).

    作者:雷静;朱绍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肝豆状核变性脑部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脑部SWI表现.方法 收集20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WD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WI扫描,于校正相位图上手动绘制ROI,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红核、黑质、丘脑相位值.比较WD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核团相位值差异,分析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间相关性.结果 WD组各核团均见异常低信号,其中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多位于核团边缘,红核、黑质、丘脑低信号分布均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D组各核团相位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壳核差异为显著(左侧:-0.41±0.25 vs-0.04±0.03,右侧:-0.40±0.26 vs--0.04-±-0.03).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WD患者脑内核团存在异常顺磁性物质沉积,可通过SWI进行检测.

    作者:杨金晶;钱银锋;杨仁民;喻绪恩;李小虎;余长亮;余永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时空关联成像联合超声自动容积测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右心室功能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时空关联成像(STIC)及超声自动容积测量(SonoAVC)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STIC技术采集85胎中孕期正常单胎胎儿心脏容积数据,通过SonoAVC技术测量胎儿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右心室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和右心输出量(CO);并统计分析右心室功能参数与孕周的关系.结果 SonoAVC技术可对组内所有胎儿右心室容积进行脱机自动测量,测量容积所用时间为(1.31±0.19) min.自动测量右心室容积的可重复性较好,ICC均>0.95.胎儿右心室EDV、ESV、SV、CO均与孕周呈正相关,EF与孕周无相关性.结论 STIC联合SonoAVC技术测量胎儿右心室容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作为一种评价胎儿右心室功能的新型工具.

    作者:李剑;吴瑛;牟赛辉;倪志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热射病影像学表现2例

    病例1,男,43岁,高温环境下劳动时突发意识不清伴抽搐,入院后体温40.8℃,Glasgow昏迷评分(GCS)3分(E1V1M1),后出现肝、肾功损害及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症,诊断为热射病(heat stroke,HS).发病后第2天行MR检查示小脑齿状核对称性病变,DWI为高信号(图1A),ADC为低信号(图1B),多体素MRS示小脑NAA峰显著降低,且出现Lac峰(图1C).患者持续昏迷并于患病后第5天死亡.

    作者:李军;王滨;邹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心肌应变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超声结果提示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对照组(n=30)、单支病变组(n=34)、多支病变组(n=45).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周向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不同应变参数间及其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GLS、GCS、GAS、GRS逐渐减低,单支病变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多支病变组低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GAS组间差异较显著.GLS、GCS、GAS与GRS相关系数分别为-0.874、-0.848、-0.906,GAS与GRS相关关系更为密切;GLS、GCS、GAS、GRS与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4、-0.657、-0.717、0.672,GAS与LVEF相关性好.结论 RT3D-STI技术参数能够定量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肌应变,测量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新参数GAS更具优势.

    作者:陈莹;刘昕;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参考弹性成像改良评分法,对105个乳腺病灶的UE检查结果进行规范评分,然后按乳腺病灶长径大小分为2组,Ⅰ组(肿块长径≤2 cm,n=64)和Ⅱ组(肿块长径>2 cm,n=41),比较UE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效能及Ⅰ组与Ⅱ组的差异.结果 ①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8%(39/47),74.14%(43/58),78.10%(82/105),72.22%(39/54),84.31%(43/51).②Ⅰ组(d≤2 cm)的阴性预测值为94.12%(32/34),明显高于Ⅱ组[64.71%(11/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对诊断乳腺癌有较好的价值,尤其是对于长径≤2 cm的乳腺癌阴性预测值相对较高,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作者:林晶;李军;杜婷婷;刘燕;黄桂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作者:赵宏亮;石明国;宦怡;李剑;郑敏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评价烟雾病患者血流重建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和术后320排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的常规CT图像、CTA表现及全脑灌注资料.结果 术前:常规轴位CT显示脑出血7例,脑梗死8例.CTA显示颈内动脉末段轻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26支;大脑中动脉闭塞19支,大脑前动脉闭塞13支;灌注成像显示脑内异常灌注区22处,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均表现为rCBV、rCBF减低,TTP、MTT及DLY延长(P<0.05).术后:常规轴位CT无新发出血、梗死,CTA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情况与术前相似,搭桥动脉显示率为100%;灌注成像相对应术前22处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TTP、DLY及MTT较术前缩短,但仅DL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不仅可显示烟雾病闭塞的血管及异常血管,还可为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提供血流灌注信息.

    作者:蔡香然;刘斯润;邱麟;汪飞;陈湘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复杂脑网络分析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复杂脑网络分析从全脑角度出发,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成为热点.复杂脑网络分析有助于促进对神经精神疾病机制的认识并具有提供相关影像学标记的潜在价值,可能为临床对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随着多学科的共同进步,复杂脑网络分析将在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介绍复杂脑网络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并对与其相关的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汪耀;周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技术配合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降低管电压配合不同对比剂碘流率注射方案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实验猪分别重复9次CCTA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 kV(A1)、100 kV(A2)、80 kV(A3),对比剂碘流率分别约为1300 mgI/s(B1)、1000 mgI/s(B2)及750 mgI/s(B3),两两组合成9组方案];对原始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及IDose4重建,将A1 B1+ FBP重建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图像的主、客观指标.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IDose4重建较FBP重建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及CNR(P均<0.001).随管电压及碘流率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大,SNR、CNR降低.采用IDose4重建,除A3B1、A3B2、A3B3组噪声仍明显增加外(P均<0.05),其余各组噪声、SNR、CNR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FBP重建,A3B1、A3B2、A3 B3组及A2 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而经IDose4重建后,除A3 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外,余各组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采用IDose4重建结合低管电压及低碘流率行CCTA是可行的.

    作者:罗纯;黄美萍;梁长虹;庄建;李景雷;刘再毅;蒋骏;曹希明;李新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MSCT表现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IPA的MSCT表现.结果 35例血管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多发病灶25例,以肺野外周带分布为主26例;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29例,伴晕征16例,出现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0例.6例气道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4例,以双肺中上野分布为主4例.15例血管IPA随访患者中,在出现晕征后的第2、4周分别出现空气半月征6例、空洞4例;5例气道IPA在随访1周时出现斑片结节融合4例,2周时支气管扩张4例,4周时4例支气管扩张加重.结论 血管IPA的MSCT多表现为肺野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气道IPA多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常合并逐步加重的支气管扩张.IPA进展迅速,CT动态随访观察有助于诊断.

    作者:林吉征;张亮;杨庆辉;宋修峰;杨蕾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Tcm-MIBI SPECT显像对比诊断甲状腺癌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Tcm-MIBI SPE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118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及99Tcm-MIBI SPECT显像.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癌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TCm-MIBISPE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7% (31/35)和62.86%(22/35)、89.16%(74/83)和65.06%(54/83)、88.98%(105/118)和64.41%(76/118)、77.50%(31/40)和43.14%(22/51) 、94.87% (74/78)和80.60%(5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99Tcm-MIBI SPECT显像.

    作者:欧阳向柳;郑立春;刘晓玲;张晓明;张文军;王艳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跟腱黄色瘤MRI表现2例

    病例1:患者女,22岁,1年前发现左足跟部一核桃大小肿物,逐渐增大,轻压痛.血脂分析:脂蛋白(α)328.6 mg/L.双踝关节MRI:双侧跟腱增粗,T1WI及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其内见散在细条状或斑点状、网状稍高信号,压脂序列显示明显,肿块上下端与正常肌腱分界不清.临床拟诊:双足跟腱黄色瘤.经左侧跟腱局部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跟腱黄色瘤.

    作者:蔡金辉;刘庆余;刘志锋;吴晓枫;吴共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微波消融治疗腹膜后淋巴结1例

    患者男,64岁,于2010年2月接受肝癌及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2010年9月MR复查提示肝右叶前段局部异常信号灶,不除外复发或转移病灶.为巩固疗效患者曾分别于2010年7月及2010年11月在本院院先后2次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及经皮门静脉灌注化疗术.

    作者:孙厚坦;赵威武;陈朝旻;滕红;徐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鼻腔、鼻窦实性肿块的适宜b值

    目的 探讨MR DWI鉴别诊断鼻腔、鼻窦实性肿块的适宜b值.方法 对61例鼻腔、鼻窦肿块患者术前行常规MR及DWI扫描,选取b值为500、1000 s/mm2,测量病变实性部位ROI的ADC值,将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差异.分别在两种b值下以鼻腔、鼻窦良恶性肿块的ADC值作为临界点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z),确定诊断阈值,评价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结果 b=500 s/mm2时,21例恶性肿块和40例良性肿块的平均ADC值为(1.07±0.32)×10-3mm2/s、(1.90±0.62)×10-3mm2/s(P<0.001),Az为0.929,以ADC值=1.31×10-3mm2/s作为预测鼻腔、鼻窦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5.0%,准确率为91.8%.b=1000 s/mm2时,21例恶性肿块和40例良性肿块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6±0.25)×10-3 mm2/s、(1.55±0.41)×10-3 mm2/s(P<0.001),Az为0.963,以ADC值=1.10×10-3 mm2/s作为预测鼻腔鼻窦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97.5%,准确率为93.4%.两组b值的A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0 s/mm2时的图像信噪比明显高于b=1000 s/mm2的信噪比.结论 b=500 s/mm2时在保证更好图像质量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更适宜鼻腔、鼻窦肿块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永哲;杨本涛;鲜军舫;李静;王新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摄影系统进入中国市场

    西门子医疗于2014年7月9日正式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对其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产品的批准,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CFDA批准的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设备制造商.这标志着MAMMOMAT Inspiration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技术作为西门子及乳腺摄影领域新科技成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作者: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

    目的 探讨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9胎于经引产或产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半椎体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 胎儿脊柱矢状位示脊柱失去正常生理弯曲,病变椎体排列不整齐,较正常椎体小;冠状位示病变椎体呈三角形或楔形,脊柱侧弯或成角畸形;轴位示病变椎体变小,形态不规则.半椎体14胎(14/29,48.28%)发生于胸椎、13胎(13/29,44.83%)发生于腰椎、2胎(2/29,6.90%)发生于骶尾椎.12胎(12/29,41.38%)合并共15种其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为常见.结论 胎儿半椎体畸形超声具有一定特征,先天性心脏病为常见合并畸形.

    作者:李婧宇;王斌;蔡爱露;解丽梅;王晓光;王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纵隔硬化性血管瘤1例

    患者女,72岁,右侧头痛、背痛3个月.查体:右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压之疼痛.实验室检查:ESR 52.0 mm/h,CA-125 171.6 U/ml,CA-199 88.4 U/mL,CEA 5.3 ng/ml.超声提示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中上纵隔见一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约86 mm×82 mm×63 mm,密度不均匀,与右肺间脂肪间隙存在,气管受压左移(图1A),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程度与动脉血管相似(图1B).经皮穿刺术后,镜下见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间质内血管丰富(图2).免疫组化:瘤细胞VIM(+),CK7(+),TTF-1(+),CK灶状(+),EMA灶状(+),Ki-67(+3%),CD34血管(+).病理诊断: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SH).

    作者:张雷;徐礼侠;杜红文;杨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SCT测量肺癌病灶大小的佳参数

    目的 探讨MSCT反映肺癌病灶大小的佳测量参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肺癌患者的胸部MSCT图像,共113个病灶.4名具有3年以上胸部疾病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每个病灶的大小,其中1名放射科医师独立测量每个病灶3次,3次测量间隔时间至少1周.测量参数包括大长径、宽度、高度、大长径和宽度的乘积、周长、面积以及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一致性相关系数(CCC)评价每一项测量参数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结果 各测量参数观察者内的ICC和CCC均高于观察者间;周长的观察者内ICC(ICC=0.998,P<0.001)和CCC(CCC=0.998,P<0.001)、观察者间ICC(ICC=0.994,P<0.001)和CCC (CCC=0.988,P<0.001)均高于其他6项测量参数.结论 MSCT测量肺癌大小的佳参数是肿瘤的周长,其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均较高,可为肺癌放化疗后的疗效评价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

    作者:韩瑞;董进;张东友;蒋宇宏;张蔚;龙斌;宋少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