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巍;路会;马海欢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们在临床使用化瘀法,结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中草药科学配伍,治疗黄褐斑患者150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冯居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房下皱襞不对称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1例乳房下皱襞不对称患者,采用乳晕上缘半环形切口,游离乳房后间隙,根据双侧不对称的差值,将过低侧乳房的上极腺体组织弧形切除并向上与胸肌筋膜缝合固定(其中9例同期行隆乳术),切口上缘皮肤作适当切除.结果:1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房下皱襞基本对称,形态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林;朱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修复圆形瘢痕疙瘩手术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修复圆形瘢痕疙瘩切除后遗留缺损,术后联合应用局部放射治疗和硅凝胶敷贴综合治疗12例.结果:创面修复满意,随访18~24个月,11例有效,1例胸前瘢痕复发.结论: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技术是修复圆形瘢痕疙瘩有效和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明刚;薛贵芝;水庆付;余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作者:高占巍;路会;马海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机体软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猪耳郭软骨细胞,并观察其在Polyglycolicacid(简称PGA)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软骨细胞在pH值为7.0,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可传代10代,细胞数目扩增为原来的400~500倍;软骨细胞在PGA支架上生长良好,分泌基质旺盛.结论:改良消化组织块方法培养软骨细胞是一种可以大量扩增软骨细胞数目的确实可行的方法,PGA是软骨细胞良好的生长支架.
作者:王传家;王海鱼;许宏权;李宇;纪影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5例并观察其远期疗效、并发症,提出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根据注射的肌肉大小决定注射点及每点的注射剂量,肌肉震颤明显处.每注射点的肉毒毒素注射量约在15U左右,一次注射的总量一般控制在130U.首次注射后2周后复查,若痉挛未完全控制,可追加注射1次,方法相同,但注射量应减半.结果:55例患者首次注射后完全缓解38例,占69%,部分缓解17例,占31%,对部分缓解的患者10天后追加注射1次,疗效基本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全身及局部副作用.结论:该注射方法简单,安全无痛苦,毒副作用小,疗效佳,应当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单位应用推广.
作者:陈敏亮;柴家科;宋慧锋;许明火;吴焱秋;马彩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美容皮肤科学的形成与概念皮肤美容自古有之.当代皮肤美容始于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皮肤扩张术、皮肤磨削术和化学剥脱术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激光在皮肤美容中广泛应用.美容皮肤科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皮肤美容精华、医学美学、皮肤科学与先进美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容皮肤科学又是现代皮肤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皮肤科学.
作者:杨森;王海林;张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MedliteC3激光(康奥公司,美国)可选择性的破坏皮肤黑色素细胞,达到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1].2004年7月~2007年1月,我科门诊激光室采取该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2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光珍;李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面下1/3过宽的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采用下颌骨体矢状劈骨、切除部分下颌角、去除部分深层咬肌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结果:7例患者,术后面下部宽度明显减少,比例协调,双侧对称,X线复查截骨线圆钝,愈合好.结论:该法有效地纠正了面下1/3过宽,并且术后下颌角外形自然,曲线柔和,整体面形轮廓协调柔美,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作者:于甫;李赞;刁秀莲;凌慧娟;徐干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白癜风是一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以表皮和毛囊黑素细胞破坏为特征,临床易诊断,但治疗时间长,见效慢.2005年8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自体表皮移植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T型曲作用下上颌各牙齿的位移趋势和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内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合理选用矫活力系统以便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类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T型曲打开1mm情况下牙齿初始位移和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均有伸长且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结论:①在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各牙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牙根表面应力大,齿槽骨表面次之,牙周膜应力小).②在T型曲作用下,上颌前、后牙段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③T型曲关闭间隙时会引起上前牙伸长至覆(牙合)加深.
作者:张智勇;周洪;刘明智;刘海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多后天发生,好发于青年人,多见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故就诊者治疗心切.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4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表皮移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表皮移植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昆梅;向进;刘俊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色素增加性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色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在色素,如黑色素、胆色素等;另一类是外在色素,如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药物和重金属.其中尤以黑素细胞合成的黑素过多或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各类色斑为常见,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吴品茹;刘健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共203例B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BCC好发的部位是鼻部和眼周,发病年龄高峰40~49岁,实体型BCC常见,28.57%的病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恶性黑素瘤等.分析显示日光照射和组织损伤是BCC的重要诱因,而且BCC可发生在色素痣的基础上.结论:由于BCC与一些临床碍容性皮肤肿瘤临床表现相似,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故建议及时作病理检查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希川;阎衡;叶庆佾;郝飞;钟白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聚己内酯电纺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及内部结构,通过溶血实验、粘膜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MTT法)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场发射扫描显微镜观察显示所获得纤维呈无纺多孔网状结构,直径范围为153~612 nm,纤维形态光滑均一.溶血实验显示材料无溶血现象,不影响凝血功能;MTT试验显示L929细胞在材料浸提液种中生长良好,细胞毒性为0级;粘膜刺激实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结论:聚己内酯电纺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领域的应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贾骏;段嫄嫄;周建学;延卫;张少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是把自愿捐献者的面部组织包括鼻子、眼睑、耳朵等器官通过手术移植到严重毁容的患者面部,使其继续成活的方法.由于面部是人体重要的美学器官,烧伤、创伤、手术等造成的面部缺损畸形,常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目前的外科技术仅能对较轻的缺损和畸形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对严重毁容者效果欠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器官移植得到了飞速发展,肾、心、肺等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近乎成为常规术式.本文就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玉胜;王桂君;柳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有资料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应性皮炎有效[1],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症状,减少或杜绝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其疗效逐渐得到皮肤科临床医生的认可.由于他克莫司可有效抑制皮损中的T淋巴细胞,部分替代激素的作用,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我们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理涛;刘玉第;马秀亮;姚凤玲;卢桂玲;俞桃;谷永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原形技术,构建健侧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制备与之完全对称的对侧耳郭树脂实体模型.方法:制作10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的健侧耳郭的石膏模型,应用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对其进行三维扫描,获得耳郭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在计算机内获得健侧耳郭和镜象翻转后的对策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应用快速原形机制作耳郭树脂实体模型.结果:获得了高精度的耳郭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对侧耳郭的三维树脂模型,形象逼真,表面光滑,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1mm.结论:应用逆行工程技术快速准确地构建了三维耳郭模型,为耳郭支架的雕刻和耳郭赝复体制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指导,实现了个性化的耳郭再造.
作者:张海林;王晓军;贾懿;白明;李仁举;乔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房肿胀吸脂在双环法缩乳术中的临床优点和推广应用.方法:在109例双环法缩乳术中首先行乳房肿胀吸脂(单纯乳腺组织增生,皮下脂肪少者除外),而后行缩乳术.结果:乳房肿胀吸脂后行缩乳术,比原缩乳术有明显优点: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明显减少;乳腺组织切除定量准确;解剖层次清晰;缩乳效果明显.结论:乳房肿胀吸脂后双环缩乳术,是对原术式的进一步改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东;谭新东;涂阳君;彭正春;陈静;庞家容;熊毕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处女膜修补的成功率,对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以防止以往修补术后处女膜裂口不能很好地愈合而达不到修复的目的.方法:在传统的处女膜裂口分层缝合的基础上,行荷包缝合进行加强,并在术后5~7天拆线时随防,记录伤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5~7天,30例患者中24例完全愈合,完全治愈率80.0%;57个伤口50个愈合,伤口愈合率87.7%.结论:荷包缝合可以促进处女膜裂口修补后的愈合,可以常规用于处女膜修补术.
作者:张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