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型曲作用下上颌三维有限元应力比较分析

张智勇;周洪;刘明智;刘海东

关键词:有限元应力分析, T型曲
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T型曲作用下上颌各牙齿的位移趋势和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内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合理选用矫活力系统以便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类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T型曲打开1mm情况下牙齿初始位移和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均有伸长且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结论:①在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各牙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牙根表面应力大,齿槽骨表面次之,牙周膜应力小).②在T型曲作用下,上颌前、后牙段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③T型曲关闭间隙时会引起上前牙伸长至覆(牙合)加深.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扁平疣的治疗对策——面部顽固性皮肤病治疗系列讲座二

    1概述扁平疣为HPV感染所致(HPV类型:3,10),HPV有很多亚型,其中HPV3、10易感染皮肤表皮层.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为米粒到绿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圆形或类圆形,多数密集,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即Koebner现象.可数周或数月后突然消失,但亦可多年不愈.HPV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接种部位的小创口可促进感染.

    作者:何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矢状劈除下颌骨体外板及部分下颌角面改形术

    目的:探讨面下1/3过宽的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采用下颌骨体矢状劈骨、切除部分下颌角、去除部分深层咬肌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结果:7例患者,术后面下部宽度明显减少,比例协调,双侧对称,X线复查截骨线圆钝,愈合好.结论:该法有效地纠正了面下1/3过宽,并且术后下颌角外形自然,曲线柔和,整体面形轮廓协调柔美,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作者:于甫;李赞;刁秀莲;凌慧娟;徐干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睑袋整形术240例临床体会

    睑袋俗称眼袋,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及眼轮匝肌肥厚等因素所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且臃肿的征象,是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2005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超脉冲C02激光睑袋整形术(即内切法激光下睑袋成形术)治疗患者24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星武;孙晓燕;言超英;李恩生;马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共矫治43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43例患者通过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后退下颌骨,联合术后快速正畸3~7个月,基本建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咬合功能.随访6个月~3年,效果稳定.结论:下颌前突畸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颌骨畸形,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作者:任敏;滕利;汪英;孙晓梅;归来;庄洪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杏仁面膜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杏仁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女性黄褐斑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外用复方杏仁面膜,每周2次,对照组外涂复方维A酸霜,每天1次,12周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6例,显效30例,有效率76.74%;对照组基本治愈17例,显效21例,有效率61.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杏仁面膜能很好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的合成,从而起到消除和减轻黄褐斑的作用,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作者:李志英;刘保国;王世君;姚贵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导致上睑提肌或支配它的运动神经功能不全,而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上提,其中先天性者常见.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在5mm以上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肯定.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完全丧失的重度上睑下垂者,临床上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不一.我科采用自体大腿阔筋膜悬吊术矫正儿童重度上睑下垂16例(23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丽萍;赵启明;张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

    女性乳房肥大、松垂是美容外科常见的病症.乳房过大、过重可引起肩颈背部疼痛、颈椎病、甚至臂丛神经损伤及乳房下皱襞湿疹、糜烂,并且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影响社交,常造成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或心理损伤.笔者自2002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乳晕外缘切口局部麻醉下行乳房缩小术36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长江;王金红;俞国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 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作者:张超;王欢;刘春军;张易;刘柳;陈莹;李太颖;王连召;蔡国斌;陈光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房下皱襞不对称的矫治

    目的:探讨乳房下皱襞不对称的矫治方法.方法:对11例乳房下皱襞不对称患者,采用乳晕上缘半环形切口,游离乳房后间隙,根据双侧不对称的差值,将过低侧乳房的上极腺体组织弧形切除并向上与胸肌筋膜缝合固定(其中9例同期行隆乳术),切口上缘皮肤作适当切除.结果:1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房下皱襞基本对称,形态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林;朱云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严重拇外翻畸形手术矫治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矫形手术治疗严重拇外翻畸形的远期疗效结果,分析拇外翻手术的特殊性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矫形手术治疗严重拇外翻畸形206例病例,随访2~4年以上,测外形,拍X线片,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及趾跖骨间角度变化.结果:206例中,优136例,良58例,有效12例;外形美观,拇指外翻角正常,术后保持在8°~12°.结论:根据拇指外翻角、第一跖骨间角,趾拇关节退行性程度及病人年龄,选择佳手术方式矫正拇外翻畸形,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个体不同,外翻畸形角度不同选择不同手术,并关注第一跖骨内翻角度,籽骨移位,骨赘等因素是保持良好远期疗效的基础.

    作者:李全义;李彩玲;李军;韩希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值的CT测量

    目的:通过对20例头颅标本后部眼眶填砂CT扫描测量和量筒测量的对比,观察CT影像测量的精确度;进一步应用CT影像技术测定正常成年人后部眶容积正常值.方法:从备用的20例颅骨标本中随机选择5例标本进行2mm层厚、13组不同窗宽和窗位组合的CT冠状扫描测量后部眼眶容积并与量筒直接测量法进行对比,选择出误差小、精确的窗宽和窗位组合,以此组合对所余颅骨标本的后部眼眶容积进行扫描,将所得值和量筒直接测量值进行比较研究.对30例(男15、女15)正常成年人(年龄24~45岁)后部眶容积值进行测量.结果:20具颅骨标本后部眼眶CT测量法平均值为(15.91±1.62)ml,量筒直接测量法为(15.87±1.70)ml,两种方法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量筒直接测量法左眼为(16.04±1.84)ml,右眼为(15.70±1.62)ml,左、右眼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男性后部眶容积值为(18.58±1.47)ml、女性为(16.84±1.53)ml,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眼为(17.70±1.74)ml,右眼为(17.72±1.73)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维螺旋CT测量标本眼眶中砂子体积时,窗宽和窗位1600HU和500HU为佳组合;左、右眼后部眶容积值无明显差异;三维螺旋CT是测量眼眶容积值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量方法.依据患者的健侧眼眶和正常人的后部眼眶容积值对患侧眼眶的眶容积做出判定,以指导眼眶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和治疗.

    作者:白萍;宋秀君;刘延东;刘兆川;王文英;韩冬;李善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术的体会

    目的:评价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对15例肥胖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体外超声吸脂术(其中腰腹部6例,大腿部9例),记录注入肿胀液量、吸出纯脂肪量,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液成分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吸出脂肪量3 300~4 800 ml,平均4100ml;11例短期内均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皮肤、粘膜苍白,心悸,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纳差,眩晕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查见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术后恢复时间较局部肿胀麻醉者长,平均5天(以术后患者可自行下地行走,无明显不适为限),局部瘀紫严重,无感染、皮肤坏死、不平坦及松弛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需慎重,并要切实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作者:石冰;占华;刘洋;刘芳华;谭家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edliteC3美肤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护理

    MedliteC3激光(康奥公司,美国)可选择性的破坏皮肤黑色素细胞,达到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1].2004年7月~2007年1月,我科门诊激光室采取该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2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光珍;李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作者:高占巍;路会;马海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回顾与现状

    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是把自愿捐献者的面部组织包括鼻子、眼睑、耳朵等器官通过手术移植到严重毁容的患者面部,使其继续成活的方法.由于面部是人体重要的美学器官,烧伤、创伤、手术等造成的面部缺损畸形,常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目前的外科技术仅能对较轻的缺损和畸形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对严重毁容者效果欠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器官移植得到了飞速发展,肾、心、肺等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近乎成为常规术式.本文就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玉胜;王桂君;柳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共203例B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BCC好发的部位是鼻部和眼周,发病年龄高峰40~49岁,实体型BCC常见,28.57%的病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恶性黑素瘤等.分析显示日光照射和组织损伤是BCC的重要诱因,而且BCC可发生在色素痣的基础上.结论:由于BCC与一些临床碍容性皮肤肿瘤临床表现相似,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故建议及时作病理检查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希川;阎衡;叶庆佾;郝飞;钟白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构建三维耳郭模型

    目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原形技术,构建健侧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制备与之完全对称的对侧耳郭树脂实体模型.方法:制作10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的健侧耳郭的石膏模型,应用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对其进行三维扫描,获得耳郭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在计算机内获得健侧耳郭和镜象翻转后的对策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应用快速原形机制作耳郭树脂实体模型.结果:获得了高精度的耳郭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对侧耳郭的三维树脂模型,形象逼真,表面光滑,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1mm.结论:应用逆行工程技术快速准确地构建了三维耳郭模型,为耳郭支架的雕刻和耳郭赝复体制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指导,实现了个性化的耳郭再造.

    作者:张海林;王晓军;贾懿;白明;李仁举;乔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体会

    临床有资料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应性皮炎有效[1],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症状,减少或杜绝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其疗效逐渐得到皮肤科临床医生的认可.由于他克莫司可有效抑制皮损中的T淋巴细胞,部分替代激素的作用,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我们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理涛;刘玉第;马秀亮;姚凤玲;卢桂玲;俞桃;谷永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腋臭皮下搔刮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常出现如血肿、局部坏死、局部麻木、腋神经损伤和难治性腋臭等并发症.本文就腋臭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情况作一探讨.

    作者:王圣林;黄伟青;沈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矫治的牙颌面变化.方法:替牙晚期及恒牙早期上颌牙弓内轻、中度拥挤的患者32例(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10~13岁.采用Cetlin等人推磨牙向后的方法,平均推磨牙的治疗时间为5.3月.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研究手段.结果:塑料颈枕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骨组织方面无明显改变.牙齿方面U1-NA(°)、U1-NA(mm)分别增加4.33°、2.16mm(P<0.05),表明上中切牙唇向倾斜;U6-SN(°)、U6-PTV(mm)分别减少5.41°、2.92mm,表明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同时伴有远中倾斜.结论:塑料颈枕矫治器能够有效地移磨牙向远中移动,但需患者积极合作.

    作者:司新芹;周洪;王晓荣;李湘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