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矢状劈除下颌骨体外板及部分下颌角面改形术

于甫;李赞;刁秀莲;凌慧娟;徐干如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 咬肌肥大, 截骨术, 下颌骨外板
摘要:目的:探讨面下1/3过宽的手术矫治方法.方法:采用下颌骨体矢状劈骨、切除部分下颌角、去除部分深层咬肌的方法治疗该类患者.结果:7例患者,术后面下部宽度明显减少,比例协调,双侧对称,X线复查截骨线圆钝,愈合好.结论:该法有效地纠正了面下1/3过宽,并且术后下颌角外形自然,曲线柔和,整体面形轮廓协调柔美,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分析

    隆鼻术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一般采用假体置入隆鼻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注射隆鼻术由于操作简单、见效快,易被受术者所接受,但是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美容效果,并发症也越来越多,笔者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接诊了39例在外院注射隆鼻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蒋友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白癜风自体表皮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多后天发生,好发于青年人,多见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故就诊者治疗心切.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4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表皮移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表皮移植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昆梅;向进;刘俊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Salvia Miliorrhiza/Nano-Silver Composite)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无菌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内刺激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及SD大鼠对该材料中银的吸收、代谢情况对自制的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无菌、无热原、无刺激、无明显急性毒性,且机体对纳米银的吸收比对经典创面抗感染药磺胺嘧啶银少.结论:丹参纳米银复合材料作为创面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作者:张逸;鲁双云;高文娟;潘立群;顾海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

    目的: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可选,对于低角型下颌角肥大,往往一种式术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本文选择了一组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来研究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治疗低角型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05年8月~2005年11月间治疗的24例低角型下颌角肥大患者,完善术前检查与分析.在全麻下应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进行联合矫治.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并在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24例患者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下颌角角度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度明显减小,达到了下颌角的正常美学标准.8周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地矫治低角型下颌角肥大,使患者下颌角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作者:高占巍;路会;马海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简易取皮鼓及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简易取皮鼓及其使用方法.方法: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筒壁上作三道平行透壁沟槽,用于固定皮片,使得皮片紧贴于注射器针筒外壁上,再以手术刀徒手取皮,根据需要切取皮片.结果: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皮不需要粘合剂,可以按要求切取各种大小及厚度的皮片.结论:以一次性注射器制作的取皮鼓,取材广泛,制作简单,无需粘合剂,取皮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作者:刘嘉锋;罗静;张一鸣;孙家明;王玉荣;冯晓玲;彭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局部浸润麻醉联合腔内灌注麻醉腋窝切口隆乳术

    腋窝切口胸大肌下假体置入隆乳术是目前美容界公认的较成熟的术式.局部浸润麻醉是隆乳术中常采用的麻醉方法[1-2]联合腔隙内灌注麻醉,使麻醉药液的准确注射层次和合理分布药量是避免术中产生疼痛的关键,笔者自2006年初至2007年2月,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腔内灌注麻醉的方法行110例硅凝胶假体置入隆乳术,麻醉效果良好,医患双方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角质形成细胞在色素增加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色素增加性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色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在色素,如黑色素、胆色素等;另一类是外在色素,如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药物和重金属.其中尤以黑素细胞合成的黑素过多或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各类色斑为常见,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者:吴品茹;刘健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在治疗圆形瘢痕疙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修复圆形瘢痕疙瘩手术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修复圆形瘢痕疙瘩切除后遗留缺损,术后联合应用局部放射治疗和硅凝胶敷贴综合治疗12例.结果:创面修复满意,随访18~24个月,11例有效,1例胸前瘢痕复发.结论:双侧反向半圆形皮瓣技术是修复圆形瘢痕疙瘩有效和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明刚;薛贵芝;水庆付;余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共矫治43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43例患者通过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后退下颌骨,联合术后快速正畸3~7个月,基本建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咬合功能.随访6个月~3年,效果稳定.结论:下颌前突畸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颌骨畸形,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作者:任敏;滕利;汪英;孙晓梅;归来;庄洪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

    目的: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5例并观察其远期疗效、并发症,提出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根据注射的肌肉大小决定注射点及每点的注射剂量,肌肉震颤明显处.每注射点的肉毒毒素注射量约在15U左右,一次注射的总量一般控制在130U.首次注射后2周后复查,若痉挛未完全控制,可追加注射1次,方法相同,但注射量应减半.结果:55例患者首次注射后完全缓解38例,占69%,部分缓解17例,占31%,对部分缓解的患者10天后追加注射1次,疗效基本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全身及局部副作用.结论:该注射方法简单,安全无痛苦,毒副作用小,疗效佳,应当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单位应用推广.

    作者:陈敏亮;柴家科;宋慧锋;许明火;吴焱秋;马彩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塑料颈枕矫治器推磨牙向后矫治的牙颌面变化.方法:替牙晚期及恒牙早期上颌牙弓内轻、中度拥挤的患者32例(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10~13岁.采用Cetlin等人推磨牙向后的方法,平均推磨牙的治疗时间为5.3月.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为研究手段.结果:塑料颈枕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骨组织方面无明显改变.牙齿方面U1-NA(°)、U1-NA(mm)分别增加4.33°、2.16mm(P<0.05),表明上中切牙唇向倾斜;U6-SN(°)、U6-PTV(mm)分别减少5.41°、2.92mm,表明上颌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同时伴有远中倾斜.结论:塑料颈枕矫治器能够有效地移磨牙向远中移动,但需患者积极合作.

    作者:司新芹;周洪;王晓荣;李湘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外用的人生长素(HGH修复精华素)对扩张皮瓣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外用的人生长素(HGH修复精华素)对扩张皮瓣的作用.方法:设计双盲实验.选用20例瘢痕患者于其身体对称位置埋置相同型号扩张器共40个,左侧为涂抹重组人生长素溶液的试验组,右侧为涂抹其空白溶液的对照组.观察皮瓣的厚度、生物力学特性、对比组织切片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的形态和含量,测量皮瓣毛细血管密度、处于增殖期细胞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瓣厚度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应力-松弛特性、断裂强度、毛细血管密度、增殖期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断裂较少.结论:人生长素可以制成产品无创给药,提高扩张皮瓣的质量,减少并发症,有望作为一种组织扩张过程中的辅助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柳;蔡国斌;陈光宇;李斌斌;李太颖;王连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1 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牙合)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

    作者:牟明奎;李瑛;邵玶;展望;曹宇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扩张器引起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男,18岁,因烧伤后面部瘢痕收治入院.既往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06年1月10日,行右颈部、额部、左面部扩张器置入术(扩张器型号:C REF:EN-C100,批号:2005-036).术后第二日拔除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日,术后10日拆线,2周始注水扩张,均未见异常.

    作者:甘承;刘立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edpor支架在全耳郭再造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edpor支架的医学生物学性能及其在全耳郭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3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均以耳后乳突区扩张皮瓣包被Medpor支架行全耳郭再造术.结果:36例皆成功,经6个月~5年的随访观察支架无软化、吸收或变形,质地柔软,形态、大小与健侧对称.结论:Medpor作为全耳郭再造术的支架,是一种良好的支架材料.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季健;郑翔;徐志久;魏福堂;贾凌;许良标;水祥兵;黄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winblock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改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硬组织学的改变.方法:选择19例下颌后缩、上颌基本正常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0~13岁,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治疗前后面型明显改善,SNB、LI-MP、Go-Co、Go-Gn显著性增大(P<0.01);SNA、ANB、UI-SN、0J显著性减小(P<0.01);MP-FH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具有矫形作用,可以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促进下颌生长,抑制上颌生长,同时使得上下颌牙及牙槽骨发生改变,从而协调上下颌关系,改善面型.

    作者:陈卓;赵曼;刘惠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 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作者:张超;王欢;刘春军;张易;刘柳;陈莹;李太颖;王连召;蔡国斌;陈光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改良猪耳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机体软骨缺损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猪耳郭软骨细胞,并观察其在Polyglycolicacid(简称PGA)支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软骨细胞在pH值为7.0,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可传代10代,细胞数目扩增为原来的400~500倍;软骨细胞在PGA支架上生长良好,分泌基质旺盛.结论:改良消化组织块方法培养软骨细胞是一种可以大量扩增软骨细胞数目的确实可行的方法,PGA是软骨细胞良好的生长支架.

    作者:王传家;王海鱼;许宏权;李宇;纪影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体会

    临床有资料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和儿童特应性皮炎有效[1],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症状,减少或杜绝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其疗效逐渐得到皮肤科临床医生的认可.由于他克莫司可有效抑制皮损中的T淋巴细胞,部分替代激素的作用,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我们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理涛;刘玉第;马秀亮;姚凤玲;卢桂玲;俞桃;谷永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构建三维耳郭模型

    目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原形技术,构建健侧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制备与之完全对称的对侧耳郭树脂实体模型.方法:制作10例单侧小耳畸形患者的健侧耳郭的石膏模型,应用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对其进行三维扫描,获得耳郭的三维点云数据,从而在计算机内获得健侧耳郭和镜象翻转后的对策耳郭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应用快速原形机制作耳郭树脂实体模型.结果:获得了高精度的耳郭三维数字化模型和对侧耳郭的三维树脂模型,形象逼真,表面光滑,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1mm.结论:应用逆行工程技术快速准确地构建了三维耳郭模型,为耳郭支架的雕刻和耳郭赝复体制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指导,实现了个性化的耳郭再造.

    作者:张海林;王晓军;贾懿;白明;李仁举;乔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