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腋臭皮下搔刮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王圣林;黄伟青;沈建芬

关键词:腋臭, 皮下搔刮, 术并发症, 腋神经损伤, 治疗方法, 手术后, 手术为主, 局部, 难治性, 血肿, 麻木, 坏死, 处理
摘要: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常出现如血肿、局部坏死、局部麻木、腋神经损伤和难治性腋臭等并发症.本文就腋臭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情况作一探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拇外翻畸形手术矫治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矫形手术治疗严重拇外翻畸形的远期疗效结果,分析拇外翻手术的特殊性及相应治疗措施.方法:对矫形手术治疗严重拇外翻畸形206例病例,随访2~4年以上,测外形,拍X线片,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及趾跖骨间角度变化.结果:206例中,优136例,良58例,有效12例;外形美观,拇指外翻角正常,术后保持在8°~12°.结论:根据拇指外翻角、第一跖骨间角,趾拇关节退行性程度及病人年龄,选择佳手术方式矫正拇外翻畸形,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个体不同,外翻畸形角度不同选择不同手术,并关注第一跖骨内翻角度,籽骨移位,骨赘等因素是保持良好远期疗效的基础.

    作者:李全义;李彩玲;李军;韩希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对策——面部顽固性皮肤病治疗系列讲座一

    1 概述激素依赖性皮炎指由于较长时间持续或间断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治疗炎症性皮肤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因突然停药,使原发皮损恶化或在用药部位出现新的皮损,伴有瘙痒、灼痛等症状.

    作者:何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过氧化脲漂白剂的配制与标定

    目的:配制不同增稠载体及浓度的过氧化脲(carbamide peroxide,CP)漂白剂.方法:以卡波姆(carbopo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泊洛沙姆(Poloxamer)作为漂白剂的增稠载体,分别配制含有10%、15%和20%CP的漂白凝胶,并通过0.02mol/LKMn04标准溶液对其所含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P)含量进行标定.结果:以Carbopol、PVP或Poloxamer为增稠载体配制的10%CP中HP含量分别为3.4%、3.6%和3.2%;15%CP中HP含量分别为5.2%、5.3%和5.0%;20%CP中HP含量分别为6.7%、6.6%和7.0%.结论:以不同增稠载体配制的CP漂白剂HP含量均在10%以下,符合家庭漂白剂的含量标准.

    作者:王晓玲;赵信义;何惠明;王忠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中的作用.方法: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模型,分别应用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观察皮瓣成活面积及组织改变.结果:术后7天时皮瓣成活面积分别为:假性实验组为100%;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8.3±19.6)%;实验组为(85.63±22.05)%.组织学观察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组织肿胀、大部分皮肤组织坏死;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使用实验组则炎症症状明显减轻、坏死组织减少,基本与假性实验组近似.结论:L-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皮瓣成活面积.

    作者:潘宝华;高政慧;夏炜;彭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肿胀麻醉技术在假体置入隆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胀麻醉方法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2%的利多卡因10ml,1%肾上腺素1ml,5%碳酸氢钠10ml,地塞米松5mg配成500ml的肿胀液,在肿胀麻醉下对158例受术者实施假体置入隆乳术.结果:158例受术者均能在肿胀麻醉下耐受手术,仅少数患者有轻微疼痛,配合肋间神经阻滞,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肿胀麻醉法隆乳术安全、可靠、方法简单、效果满意,节约费用,手术时间短,适用于各种术式的隆乳术.

    作者:侯团结;李平松;陈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edpor支架在全耳郭再造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edpor支架的医学生物学性能及其在全耳郭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3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均以耳后乳突区扩张皮瓣包被Medpor支架行全耳郭再造术.结果:36例皆成功,经6个月~5年的随访观察支架无软化、吸收或变形,质地柔软,形态、大小与健侧对称.结论:Medpor作为全耳郭再造术的支架,是一种良好的支架材料.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赵跃中;季健;郑翔;徐志久;魏福堂;贾凌;许良标;水祥兵;黄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乳晕切口乳房缩小术

    女性乳房肥大、松垂是美容外科常见的病症.乳房过大、过重可引起肩颈背部疼痛、颈椎病、甚至臂丛神经损伤及乳房下皱襞湿疹、糜烂,并且体态臃肿、行动不便、影响社交,常造成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或心理损伤.笔者自2002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乳晕外缘切口局部麻醉下行乳房缩小术36例,效果满意.

    作者:李长江;王金红;俞国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

    目的:应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5例并观察其远期疗效、并发症,提出治疗时的注意事项.方法:根据注射的肌肉大小决定注射点及每点的注射剂量,肌肉震颤明显处.每注射点的肉毒毒素注射量约在15U左右,一次注射的总量一般控制在130U.首次注射后2周后复查,若痉挛未完全控制,可追加注射1次,方法相同,但注射量应减半.结果:55例患者首次注射后完全缓解38例,占69%,部分缓解17例,占31%,对部分缓解的患者10天后追加注射1次,疗效基本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全身及局部副作用.结论:该注射方法简单,安全无痛苦,毒副作用小,疗效佳,应当是目前治疗面肌痉挛较好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单位应用推广.

    作者:陈敏亮;柴家科;宋慧锋;许明火;吴焱秋;马彩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edliteC3美肤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及护理

    MedliteC3激光(康奥公司,美国)可选择性的破坏皮肤黑色素细胞,达到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1].2004年7月~2007年1月,我科门诊激光室采取该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2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光珍;李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美容皮肤科学-回顾、现状、展望

    1美容皮肤科学的形成与概念皮肤美容自古有之.当代皮肤美容始于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皮肤扩张术、皮肤磨削术和化学剥脱术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激光在皮肤美容中广泛应用.美容皮肤科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皮肤美容精华、医学美学、皮肤科学与先进美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容皮肤科学又是现代皮肤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皮肤科学.

    作者:杨森;王海林;张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替牙(牙合)期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治疗20例

    替牙(牙合)期上中切牙埋伏扭转导致牙列不齐,牙列关系紊乱,邻牙根吸收等,阻生的牙囊可形成囊肿,对功能和美观都有较大影响,是正畸临床疑难病症之一.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患者20例,采用再植、正畸的方法,达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腋臭皮下搔刮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一般以手术为主.手术后常出现如血肿、局部坏死、局部麻木、腋神经损伤和难治性腋臭等并发症.本文就腋臭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情况作一探讨.

    作者:王圣林;黄伟青;沈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睑袋整形术240例临床体会

    睑袋俗称眼袋,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及眼轮匝肌肥厚等因素所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且臃肿的征象,是面部组织衰老的形态标志之一.2005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超脉冲C02激光睑袋整形术(即内切法激光下睑袋成形术)治疗患者24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星武;孙晓燕;言超英;李恩生;马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型曲作用下上颌三维有限元应力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T型曲作用下上颌各牙齿的位移趋势和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内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中合理选用矫活力系统以便有效地控制牙齿移动类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标准T型曲打开1mm情况下牙齿初始位移和牙齿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均有伸长且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结论:①在T型曲作用下前后牙段各牙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相同(牙根表面应力大,齿槽骨表面次之,牙周膜应力小).②在T型曲作用下,上颌前、后牙段各牙均表现为倾斜移动,冠部大于根部.③T型曲关闭间隙时会引起上前牙伸长至覆(牙合)加深.

    作者:张智勇;周洪;刘明智;刘海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眼轴线后部眶容积值的CT测量

    目的:通过对20例头颅标本后部眼眶填砂CT扫描测量和量筒测量的对比,观察CT影像测量的精确度;进一步应用CT影像技术测定正常成年人后部眶容积正常值.方法:从备用的20例颅骨标本中随机选择5例标本进行2mm层厚、13组不同窗宽和窗位组合的CT冠状扫描测量后部眼眶容积并与量筒直接测量法进行对比,选择出误差小、精确的窗宽和窗位组合,以此组合对所余颅骨标本的后部眼眶容积进行扫描,将所得值和量筒直接测量值进行比较研究.对30例(男15、女15)正常成年人(年龄24~45岁)后部眶容积值进行测量.结果:20具颅骨标本后部眼眶CT测量法平均值为(15.91±1.62)ml,量筒直接测量法为(15.87±1.70)ml,两种方法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量筒直接测量法左眼为(16.04±1.84)ml,右眼为(15.70±1.62)ml,左、右眼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男性后部眶容积值为(18.58±1.47)ml、女性为(16.84±1.53)ml,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眼为(17.70±1.74)ml,右眼为(17.72±1.73)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三维螺旋CT测量标本眼眶中砂子体积时,窗宽和窗位1600HU和500HU为佳组合;左、右眼后部眶容积值无明显差异;三维螺旋CT是测量眼眶容积值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量方法.依据患者的健侧眼眶和正常人的后部眼眶容积值对患侧眼眶的眶容积做出判定,以指导眼眶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和治疗.

    作者:白萍;宋秀君;刘延东;刘兆川;王文英;韩冬;李善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术的体会

    目的:评价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对15例肥胖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体外超声吸脂术(其中腰腹部6例,大腿部9例),记录注入肿胀液量、吸出纯脂肪量,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液成分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吸出脂肪量3 300~4 800 ml,平均4100ml;11例短期内均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皮肤、粘膜苍白,心悸,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纳差,眩晕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查见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术后恢复时间较局部肿胀麻醉者长,平均5天(以术后患者可自行下地行走,无明显不适为限),局部瘀紫严重,无感染、皮肤坏死、不平坦及松弛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需慎重,并要切实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作者:石冰;占华;刘洋;刘芳华;谭家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型多孔双相磷酸钙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多孔双相磷酸钙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相容性.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传二代细胞,按照经典组织工程构建方法,分别接种双相磷酸钙(对照组)和双相磷酸钙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实验组)支架.单纯细胞培养为空白对照组.体外成骨诱导培养14天.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功能;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细胞成骨分化功能.结果:细胞在新型支架上吸附、生长良好.各组MT及ALP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培养各时段实验组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BCP支架与兔BMSC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二者具有体外构建工程骨的潜力.

    作者:张骏;章庆国;张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自体表皮移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以表皮和毛囊黑素细胞破坏为特征,临床易诊断,但治疗时间长,见效慢.2005年8月~2006年2月,我们采用自体表皮移植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回顾与现状

    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是把自愿捐献者的面部组织包括鼻子、眼睑、耳朵等器官通过手术移植到严重毁容的患者面部,使其继续成活的方法.由于面部是人体重要的美学器官,烧伤、创伤、手术等造成的面部缺损畸形,常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创伤.目前的外科技术仅能对较轻的缺损和畸形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对严重毁容者效果欠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免疫抑制剂的改进,器官移植得到了飞速发展,肾、心、肺等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近乎成为常规术式.本文就同种异体面部复合组织移植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姚玉胜;王桂君;柳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三羟基异黄酮诱导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在Genistein作用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Genistein可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Bax、Caspase-3等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川;李世荣;冯智;陈艳清;夏珊;姚恒;陶灵;覃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