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蕾;刘奇
患者女,62岁,2个月前偶然发现左侧舌下区一包块,偶有疼痛,进食不适,无反复肿大,以“左侧舌下腺囊肿”收入院.查体:颜面对称,开口度及开口型正常,口内见左侧舌腹下肿块,界清、质软、无触痛;伸舌时舌尖呈“M”型,舌不能抬起,无法完全伸出口外,舌尖不能触及腭部.MRI:左侧舌下腺区见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抑脂序列呈高信号,邻近组织结构未见受侵,脂肪间隙清晰;舌部形态结构正常,内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未进一步做增强MRI;图1A~1C).诊断:左侧舌下腺占位,考虑良性肿物可能性大.在全麻下行左舌下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舌腹,沿肿物表面切开,内容物为淡黄色蛋清样液体.术后病理诊断:左舌下腺基底细胞腺瘤(图1D).
作者:潘涛;刘兆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CT与SPECT图像的配准及配准不良对CT衰减校正(CTAC)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析110例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受检者资料,利用仪器自带的图像融合软件观察CT和SPECT图像的配准情况,并对出现配准不良的受检者图像行重新配准.利用靶心图获得左心室各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比较不同方向配准不良与重新配准后左心室各壁放射性计数的差异和图像差异.结果 有58例(58/110,52.73%)共出现78次图像配准不良,以x轴方向向右偏移和z轴方向向下偏移常见.对配准不良的图像重新配准后,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计数百分比明显增加(t=7.931、2.385、8.320,P均<0.05),其中x轴方向的配准不良对侧壁的影响为显著,z轴方向的配准不良对前壁的影响为显著.图像重新配准后可明显改善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放射性分布.结论 图像配准不良以z轴方向向右偏移和z轴方向向下偏移为常见,对前壁、心尖部和侧壁的影响为显著;对CT和SPECT图像行重新配准后可明显改善左心室各壁的图像质量.
作者:黄克敏;冯彦林;温广华;梁伟棠;李林;冯叶霞;邓大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Tcm-MIBI SPE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118个甲状腺结节作为研究对象,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及99Tcm-MIBI SPECT显像.以病理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癌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剪切波弹性成像与99TCm-MIBISPE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7% (31/35)和62.86%(22/35)、89.16%(74/83)和65.06%(54/83)、88.98%(105/118)和64.41%(76/118)、77.50%(31/40)和43.14%(22/51) 、94.87% (74/78)和80.60%(5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99Tcm-MIBI SPECT显像.
作者:欧阳向柳;郑立春;刘晓玲;张晓明;张文军;王艳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研究维持性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 采用3.0T MR仪对32例行维持性血透的ESR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行DTI扫描,应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分析DTI多参数图,获得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度(MD)、轴向弥散度(AD)及径向弥散度(RD) 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将ESRD患者差异脑区FA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测试(MMSE)评分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比较,ESRD患者双侧额叶白质、双侧前辐射冠、胼胝体体部及膝部、左侧颞叶白质及多条联络纤维FA值显著减低;MD值呈广泛且对称性显著升高;右侧上纵束、左侧上辐射冠AD值显著升高,左侧丘脑前辐射AD值显著降低;双侧额叶、胼胝体及双侧上纵束等白质区RD值显著升高(P均<0.05).右侧额叶白质(r=0.404,P=0.022)及左侧上纵束(r=0.475,P=0.006)FA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SRD患者脑区白质微结构受损,可能导致其认知障碍.
作者:张瑞杰;王灵通;桑胜鹏;李统;王玮;李新勃;刘锴;孙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患者男,64岁,于2010年2月接受肝癌及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2010年9月MR复查提示肝右叶前段局部异常信号灶,不除外复发或转移病灶.为巩固疗效患者曾分别于2010年7月及2010年11月在本院院先后2次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消融及经皮门静脉灌注化疗术.
作者:孙厚坦;赵威武;陈朝旻;滕红;徐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鉴别诊断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57例经病理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块患者行99 Tcm-MIBI SPECT/CT显像并测量血浆D-二聚体,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额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99Tcm-MIBISPECT/CT显像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2.73% (16/22)、82.86% (29/35)、78.95% (45/57),68.18%(15/22)、74.29%(26/35)、71.93% (41/57)及95.45%(21/22)、94.29% (33/35)、94.74% (54/57),联合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高于99Tcm-MIBISPECT/CT(P均<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D-二聚体检测(P均<0.05).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与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应用可提高二者单独应用鉴别口腔颌面部病变良恶性的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郭林;刘玉婷;金刚;尹学权;王瑶;李晨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病例1,男,43岁,高温环境下劳动时突发意识不清伴抽搐,入院后体温40.8℃,Glasgow昏迷评分(GCS)3分(E1V1M1),后出现肝、肾功损害及酸中毒、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症,诊断为热射病(heat stroke,HS).发病后第2天行MR检查示小脑齿状核对称性病变,DWI为高信号(图1A),ADC为低信号(图1B),多体素MRS示小脑NAA峰显著降低,且出现Lac峰(图1C).患者持续昏迷并于患病后第5天死亡.
作者:李军;王滨;邹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烟雾病治疗前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和术后320排容积CT一站式全脑灌注成像检查的常规CT图像、CTA表现及全脑灌注资料.结果 术前:常规轴位CT显示脑出血7例,脑梗死8例.CTA显示颈内动脉末段轻度狭窄1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26支;大脑中动脉闭塞19支,大脑前动脉闭塞13支;灌注成像显示脑内异常灌注区22处,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均表现为rCBV、rCBF减低,TTP、MTT及DLY延长(P<0.05).术后:常规轴位CT无新发出血、梗死,CTA显示血管狭窄、闭塞情况与术前相似,搭桥动脉显示率为100%;灌注成像相对应术前22处异常灌注区域rCBV、rCBF增高,TTP、DLY及MTT较术前缩短,但仅DL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不仅可显示烟雾病闭塞的血管及异常血管,还可为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提供血流灌注信息.
作者:蔡香然;刘斯润;邱麟;汪飞;陈湘湘 刊期: 2014年第10期
CT检查具有较高的辐射剂量,目前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日益重视,而诊断参考水平是对患者辐射防护优化的一个实用工具.本文对诊断参考水平的概念、制订程序、经验以及我国CT诊断参考水平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彭建亮;党磊;刘长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皮纳米刀消融实验用小型猪肾脏后肾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 实验用巴马小型猪6头,随机选取每头猪一侧肾脏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技术将纳米刀消融探针置入肾实质内预定治疗区域,正常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采用CT灌注成像技术,对实验组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后,分别于消融术后即刻、2、4、8、16周行双侧肾脏CT灌注成像,分析计算各个时间点肾血流灌注参数,包括肾实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大增强值(PE)、达峰时间(TTP).对不同时间点两侧肾脏实质灌注参数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6头实验猪均穿刺并消融成功,且在各时间点均成功完成CT灌注成像.消融后即刻实验组BV、BF、PE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TTP值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消融后2、4、8、16周两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皮纳米刀肾脏消融术后,急性期可降低消融区肾脏血流灌注,消融后2周消融区血流灌注即可恢复.纳米刀消融肾脏对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暂时且可逆.
作者:杜鹏;肖越勇;张欣;张肖;何晓峰;邢宁;李婕;杨杰;王雪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主动脉壁间血肿(IMH)的自然演变过程,探讨初发时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与演变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21例急性IM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主动脉CTA形态学信息,对保守治疗的IMH患者初次发病后定期进行主动脉CTA检查.根据患者1年随访期间IMH的不同演变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CTA征象的差异,分析影响IMH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 135例IMH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其中稳定组92例(StanfordA型7例),进展组43例(Stanford A型10例);121例随访1年,14例半年后失访.IMH患者中73.76%(163/221)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稳定组与进展组初发时血肿内局限性强化、血肿大厚度、厚度/管腔直径、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IMH类型、溃疡样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溃疡样变是影响IMH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IMH的类型、溃疡样变、高血压是IMH主要的不良预后风险因子.
作者:李宇;刘家禕;张楠;张焕;范占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双入口CT灌注(DI-CTP)测量技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血供特征.方法 收集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行肺部CT灌注扫描,以肺动脉干和降主动脉作为肺循环和体循环输入动脉,以左心房峰值时间点作为肺循环、体循环分界线,采用DFCTP模式处理数据获得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和灌注指数(PI),分析肿瘤灌注特点及其与肿瘤大径的相关性.结果 28例(28/30,93.33%)以支气管动脉血流为主,肿瘤大径2.2~5.5 cm,PF为(17.01±8.24)ml/(min,100 ml),BF为(50.06±15.25)ml/(min· 100 ml),PI为0.24±0.07,BF明显大于PF(P<0.05);2例(2/30,6.67%)以肺动脉血流为主,肿瘤大径分别为1.2 cm和1.6 cm,PF分别为22.22 ml/(min·100 ml)和85.20 ml/(min·100 ml),BF分别为9.88 ml/(min,100 ml)和22.05 ml/(min,100 ml),PI分别为0.64和0.65.PI与肿瘤大径呈负相关(r=-0.87,P<0.05).结论 周围型肺癌肺循环、体循环同时存在,多以体循环为主,利用DI-CTP技术可定量评价其血供特征.
作者:冯坤鹏;闫美玲;李艳辉;黎庶;初金刚;徐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子宫固有收缩对精子的运输、受精卵的着床以及月经血的排出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子宫的收缩与各种生理及病理状态的关系复杂,但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能够直接显示这些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子宫收缩情况,是评价两者关系的有效工具.本文就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对各种状态下子宫收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屈亚林;吕富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99Tcm-MDP SPECT/CT诊断骨骺早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X线平片随访确诊的骨骺早闭患儿99Tcm-MDP SPECT/CT资料,观察99Tcm-MDP SPECT/CT特征,评价其诊断骨骺早闭准确率.结果 25例骺早闭位于股骨近端1例、股骨远端11例、胫骨近端6例、胫骨远端7例.X线平片随访显示25例骺板均全部闭合.CT显示骨骺全部闭合11例,部分早闭6例,不能明确诊断8例;99Tcm-MDP SPECT/CT融合图像显示25例均为骺板全部闭合,患肢骺板软骨处无放射性浓聚或较淡斑片状放射性浓聚,诊断准确率为100% (25/25).结论 99Tcm-MDPSPECT/CT能早期准确显示骨骺早闭部位、程度和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斌青;刘玉珂;郭会利;杨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圆韧带损伤的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关节镜证实的圆韧带损伤患者,探讨韧带完全断裂、部分撕裂的MRI征象.结果 圆韧带完全断裂14例,部分撕裂3例.9例股骨头附着处断裂,4例髋臼切迹横韧带处断裂,1例中段断裂;3例部分撕裂发生在中段.MRI确定诊断15例,观察损伤部位、程度及类型与关节镜一致.损伤的直接MRI征象主要是韧带变形,信号不连续,韧带断端或断段出血、水肿,黏液样变性.间接征象主要有韧带附着骨骨折或挫伤(9例),软骨损伤(8例),髋臼盂唇损伤(7例)、关节囊损伤(13例)及关节其他韧带损伤(17例).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髋关节圆韧带的损伤;通过对其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分析,能为圆韧带损伤的部位、程度及类型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德清;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荀传辉;杨毅;迪里木拉提·巴吾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45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上腹部癌痛患者,并随机分为15 ml无水乙醇组(A组)、20 ml无水乙醇组(B组)和25 ml无水乙醇组(C组),每组15例,在CT引导下经前腹壁或背侧入路行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止痛效果分为0~Ⅲ级,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时评价止痛效果.结果 随访观察3个月,1个月、3个月时20 ml和25 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显著均高于15 ml无水乙醇组(P均<0.01);而20 ml无水乙醇组与25ml无水乙醇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5ml无水乙醇组术后疼痛的患者数明显高于20 ml组.20 ml无水乙醇组术后1个月的有效率为93.33%(14/15),3个月有效率为73.33%(11/1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用20 ml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上腹部癌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成建;王彦华;王松;李子祥;周岩冰;赵清喜;王承恩;解玲玲;刘彤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患者男,27岁,主因“阵发性头痛、恶心2年”入院.查体:血压阵发性升高,高可达200 mmHg/130 mmHg.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46 mmol/L,血钾3.42 mnol/L,血降钙素900 pg/ml,血肾上腺素13.444 pmol/ml,去甲肾上腺素73.708 pmol/ml,多巴胺0.065 pmol/ml,血钙及血磷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双叶甲状腺各见一实性结节,边界不清,内可见多发不规则强回声(图1A、1B);双侧肾上腺区肿物(图1C、1D).生长抑素受体显像:肾上腺区可见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病变,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
作者:黄瑞娜;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患者女,82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1月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食管镜检查:食管距门齿25~29 cm处左前壁黏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食管造影:食管中段局部管腔稍僵硬,黏膜中断、破坏.CT平扫:食管中段管壁略增厚,未见异常淋巴结和转移灶.PET/CT..全身未见明显恶性肿瘤征象(图1).MRI:食管中段见一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定量功能MR Ktrans伪彩图呈暖色,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图2~5).
作者:雷静;朱绍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西门子医疗于2014年7月9日正式收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对其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产品的批准,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获得CFDA批准的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设备制造商.这标志着MAMMOMAT Inspiration三维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技术作为西门子及乳腺摄影领域新科技成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作者: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能谱成像鉴别诊断肺癌患者脊柱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胸部或腹部能谱CT平扫图像,选择直径在0.5~1.5 cm之间的局限性椎体内高密度灶作为研究对象,由综合影像做出成骨性转移瘤或骨岛的终诊断.分别测量椎体内局限性高密度灶的140 kVp混合能量以及50~130 keV单能量成像的CT值和SD值,以及骨(水)和水(骨)密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骨岛与成骨性转移两组各测量结果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判断不同影像参数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88个局限性高密度灶纳入研究(45个成骨性转移瘤,43个骨岛).成骨性转移瘤的混合能量和单能量的CT值、SD值均低于骨岛(P均<0.05);成骨性转移瘤的水(骨)密度高于骨岛,骨(水)密度低于骨岛(P均<0.05).应用140 kVp及各单能量图像CT值鉴别诊断成骨性转移瘤与骨岛的ROC曲线分析显示,140 kVp图像的AUC大、为0.741(临界CT值:734.24 HU),高keV单能量影像(110 keV,130 keV)SD值的AUC大、均为0.873(临界SD值分别为:57.15 HU、53.71 HU),骨(水)密度、水(骨)密度的AUC均较大,分别为0.734、0.739(临界值分别为1433.30、93.99 mg/cm3).结论 能谱CT对于鉴别成骨性转移瘤和骨岛有一定意义,高keV(110、130 keV)单能量图像上病变SD值具有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王兵;董越;郑邵微;王茹欣;孙利飞;刘爱连;刘义军;张欣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