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潘华;王璐;肖博;张旭东;刘丹;刘垠;郭树忠

关键词:大鼠后肢移植, 复合组织异体移植, 动物模型, 移植免疫
摘要:目的:介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研究中操作难度较大的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操作体会及此动物模型在复合组织移植中的意义.方法:以近交系Brown Norway(RT1n)大鼠为供体,LewiS(RT11)大鼠为受体,吻合股动、静脉为供血血管,进行近交系大鼠后肢异体移植.实验分为2组:急性排斥组(A组)术后不予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组(B组)术后腹腔注射FK506剂量为1mg/kg/天.术后观察移植肢体的排斥情况及其存活时间,并取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此对动物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A组移植皮瓣均在术后(4±1)天发生明显的逐渐加重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B组移植肢体均可良好存活,存活时间均>100天.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上,A组有血管炎、毛囊炎及真皮炎症等典型急性排斥反应表现;B组均无明显免疫排斥病理学表现.术后IL-2水平与肢体外观表现及病理学检查所见排斥反应程度相一致.结论: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是得到广泛承认的复合组织移植模型,也是具挑战性的动物模型之一,完善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使模型不断规范化,对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外科系列讲座(五)——Mohs显微描记手术

    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皮肤外科重要的术种之一,主要体现在:①能够有效治疗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同时又保证术后缺损小,临床意义重大,目前已经被公认为治疗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的金标准;②由于Mohs显微描记手术的出现,推动众多皮肤科医师重新拿起手术刀治疗皮肤肿瘤,并对手术缺损成形修复产生浓厚兴趣,极大促进了手术皮肤外科学的发展;③Mohs显微描记手术针对皮肤肿瘤,是皮肤外科独树一帜的术种,故而被认为是皮肤外科学作为皮肤科学亚学科存在的重要标志.总之,Mohs显微描记手术的诞牛和发展对于皮肤外科学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从事皮肤外科的皮肤科医师,应该充分理解掌握Mohs显微描记手术.

    作者:李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瘢痕修复围手术期护理

    瘢痕的形成主要有烧伤、烫伤、电击伤、外伤、手术及皮肤感染等原因,所形成的瘢痕种类亦较多.有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萎缩件瘢痕、挛缩性瘢痕等.瘢痕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及功能活动,如颈部、腋窝等关节及口腔周围等部位的萎缩,挛缩性瘢痕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诸多不便.瘢痕的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皮瓣修复、游离植皮等.瘢痕的治疗不仪要满足外观问题,而且要解决功能问题,故瘢痕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到手术后的外观效果和功能恢复的程度[1].本文就瘢痕手术修复后的护理及功能训练指导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常金环;赵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加减滋水清肝饮抗毛发哀老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减滋水清肝饮抗毛发哀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复制哀老动物模型,加减滋水清肝饮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一个月.观察鼠毛的形态并检测毛发微量元素和皮肤SOD活性、MDA含量.结果:高、中剂量药物能使哀老鼠毛微量元素含量和皮肤SOD活性明增加,而皮肤MDA含量降低(P<0.01,P<0.05),而低剂量药物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滋水清肝饮抗毛发哀老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加毛发微量元素含量、升高皮肤SOD活性、降低皮肤MDA含量.

    作者:黄昕红;王东岩;袁琳;杨智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眼部整形手术时机的选择

    眼部整形手术同其它外科手术一样,手术时机的选择和计划至关重要,不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无计划的手术不但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手术失败.眼部整形手术一般诊断明确,患者主动来医院求医,期望值较高,要求功能与美容的双重效果,一般情况下,手术效果是良好的,绝大部分是满意的.但实际上有极少数的患者表示不满,提出与医方许多与自己实际本身条件不符的高要求,这是目前医患关系之间争端的一大热点问题,所以正确掌握眼部整形手术时机尤为重要.由于眼部的特殊性和治疗目的要求不同,眼部整形手术时机和计划有如下几种情况.

    作者:熊柯;黄发明;董冰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锐性吸脂针腋皱襞入路肿胀抽吸法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目的:改良目前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手术方法,观察其效果.方法:术前应用高频超声探头选择脂肪和乳腺组织均有增生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18例,以腋皱襞前端为入路,单纯应用锐性吸脂针对增大的乳房进行肿胀抽吸治疗,吸出物送病理学检查. 结果:乳房胸部塑形良好,无血肿、乳头乳晕感觉障碍等并发症.胸部无手术痕迹残留.随访3~18月无复发.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吸出物中有增生的乳腺组织,病理特点符合男性乳腺发育症.结论:对于脂肪和乳腺组织均有增生的男性乳房发育症,锐性吸脂针腋皱襞入路单纯肿胀抽吸术是一种可选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雷华;马桂娥;归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预制个体化纯钛支架修复小型猪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小型猪下颌骨角区缺损的动物模型,对应用快速成型技术预制的个体化纯钛支架于修复下颌角区缺损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根据CT数据,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个体化钛支架和修复下颌角区缺损,并与正常对照侧和缺损未修复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个体化钛支架与缺损形态非常吻合,远期观察可见钛支架与骨之间形成钛一骨整合.结论:快速成型技术在下颌角区缺损的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太玲;唐晓军;陈志学;马静;胡金天;归来;张志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颞浅血管反流供血模式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颞浅血管是颞项部浅层血管中粗大的一条,早在1893年,Dunham就报道应用颢浅血管蒂的头皮瓣修复面部缺损获得成功[1].颞浅血管因其丰富的血管网,以及较灵活的旋转方向和角度,以颞浅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在临床中已有较多应用[2-5],但轴行皮瓣转移的范围经常受血管长度和位置的限制而不能得到充分利用.1973年McGregor发现轴型皮瓣远端有超灌注现象[6],1976年Bostwick提出了反流轴型皮瓣的概念[7],因其改变了血管蒂的位置,形成更长的血管蒂,从而能作较远部位的带蒂转移,拓宽了轴型皮瓣的应用范围.三十多年来,伴随着对颢浅血管解剖及反流轴型皮瓣成活机理的深入研究,颞浅血管反流供血模式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也得到了较充分的认识.

    作者:赵穆欣;李养群;周传德;李强;唐勇;李森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切口皮下搔刮术治疗腋臭6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腋臭不但影响正常人际交往,而且还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非手术方法远期效果不令人满意,传统的手术疗法又具钉制动期长、恢复慢、切口瘢痕明显等缺点.自2006~2007年采用小切口皮下剪剥加搔刮法治疗腋臭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的效果,很好的满足了患者既去除异味,又保留液窝外观和功能的愿望.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组织工程骨作为颅颌面美容衬垫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nHAC及nHAC+自体BMSCs在下颌皮质骨表面贴附式植骨的成骨能力及使下颌骨增厚的效果.方法:制备nHAC+白体BMSCs材料,将nHAC及nHAC+自体BMSCs分别植入新西兰兔下颌骨颊侧皮质骨表面,术后3月、12月通过大体、X线、组织学、组织荧光学观察来研究其下颌骨增厚的能力.结果:nHAC+自体BMSCs在皮质骨表面、材料内部及骨膜下均有良好的成骨,使下颌骨增厚的程度与植入的材料厚度大致相同,nHAC在皮质骨表面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材料表面吸收明显,导致牙槽骨增宽的幅度较小.nHAC+自体BMSCs组对下颌骨的增厚程度与植入材料的厚度相近,nHAC组比植入材料的厚度要低约1/3.结论:以nHAC做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骨植入下颌皮质骨表面后可以有效地增加下颌骨厚度,有望做为皮质骨表面的衬垫材料.

    作者:陈鹏;刘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反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作用,探讨增生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分别将生理盐水、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CTGF、CTGF、ASODN作用于动物模型.7、14、20天后观察瘢痕体积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 结果:注射TGF-β1、CTGF后瘢痕体积、CTGF蛋白表达、PCNA阳性表达均增高,TUNEL阳性细胞减少,其中以联合注射TGF-β1+CTGF为显著;ASODN作用后瘢痕体积、CTGF蛋白表达、PCNA阳性表达降低,TUNEL 阳性细胞增加.结论:CTGFASODN能够有效抑制CTGF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并且加快了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作者:任丽虹;肖志波;滕雯;刘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胚胎干细胞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掌握胚胎干细胞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推断研究热点及预测学科发展趋向.方法:检索MEDLINE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7~2008年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全部文献13167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年代、国别,语种、主要期刊及主题词词频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自1997年起,胚胎干细胞研究文献量逐年近乎呈倍数增加,全部文献来自12个国家,6种出版文字,136种期刊.美国发表文献占80.52%,英语文献占97.35%.种子细胞、移植学、聚合物、组织培养、组织工程方法的词频累计达98.18%.结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主要产文国为美国和英国,英语为主要语种,等10种期刊为其核心期刊,种子细胞、移植学、组织工程方法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作者:刘雪梅;王行高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Abbe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

    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是临床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个难题,其畸形主要表现为鼻小柱过短甚至缺如,鼻尖扁平,鼻孔缩窄横阔,鼻唇角不明显,唇珠缺失,前唇长度不足,上唇红唇组织不足,上唇过紧等(图1).由于畸形严重,其Ⅱ期修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挑战.

    作者:方绍伟;郑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目的:介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研究中操作难度较大的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操作体会及此动物模型在复合组织移植中的意义.方法:以近交系Brown Norway(RT1n)大鼠为供体,LewiS(RT11)大鼠为受体,吻合股动、静脉为供血血管,进行近交系大鼠后肢异体移植.实验分为2组:急性排斥组(A组)术后不予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组(B组)术后腹腔注射FK506剂量为1mg/kg/天.术后观察移植肢体的排斥情况及其存活时间,并取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此对动物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结果:A组移植皮瓣均在术后(4±1)天发生明显的逐渐加重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B组移植肢体均可良好存活,存活时间均>100天.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上,A组有血管炎、毛囊炎及真皮炎症等典型急性排斥反应表现;B组均无明显免疫排斥病理学表现.术后IL-2水平与肢体外观表现及病理学检查所见排斥反应程度相一致.结论: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是得到广泛承认的复合组织移植模型,也是具挑战性的动物模型之一,完善近交系大鼠后肢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使模型不断规范化,对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华;王璐;肖博;张旭东;刘丹;刘垠;郭树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间去表皮法小阴唇矫正术

    小阴唇肥大的原因有先天性的、有后天使用雄激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过度手淫或性交等引起的.通常为双侧弥漫性增牛,也可仅限于一侧,范围可从阴蒂包皮至阴唇系带,小阴唇肥大可引起局部刺激,疼痛不适,妨碍性交、经期及便后局部卫生的保持[1].此外,由于目前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这砦部位的结构形态,从而出现了对女性外阴部形态美学上的评价,过于肥大及不对称的小阴唇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压力,影响其正常生活.随着人们对其危害的认识,对小阴唇肥大的治疗观念也有所转变.现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小阴唇肥大的部分,使外阴形态得到恢复.目前,小阴唇肥大缩小的手术方法很多[2],临床应用各有优缺点,我们采用中央去表皮法治疗小阴唇肥大,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悦;袁玉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鼻旁皮瓣修复先天性口-鼻-眼裂畸形一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某女,32岁,因上唇部左侧裂隙,左下睑外翻,双鼻翼不对称,要求手术矫治.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肝、脾均未发现异常.患者上唇左侧不完全裂开畸形,裂隙中一纵向隐痕,左唇上移,牙龈外露,口内检查未见腭裂及牙槽裂.咬合功能基本正常.鼻梁向左侧偏移,左鼻底高于右鼻底3mm,左鼻翼较右侧宽大,肥厚.左鼻孔较右侧大,朝向外下.左侧颜面肌肉发育不良.

    作者:赵军;邢新;周蓉蓉;薛志辉;刘照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介绍乳房再造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既可保留乳房美观外形,又安全可行.方法:对旱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并假体植入、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移植、腹壁下动脉穿支肌皮瓣移植等不同方法进行Ⅰ期或Ⅱ期乳房再造.结果:2003~2008年共治疗21例,术后随访3年、4年、5年以上分别为18例、12例、4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术后外观效果满意.结论:乳房再造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安全可行,效果好,并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及需求采用不同方法.

    作者:陈小松;郭志辉;王川;黄拔瑞;谢义德;周亚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目的:研究背阔肌游离皮瓣在修复面颈部挛缩畸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10例面颈部瘢痕彻底松解后,采用游离的背阔肌肌皮瓣治疗,将胸背动静脉分别与面动静脉吻合,供瓣区采用中厚皮片移植,其中两例采用预扩张的背阔肌游离皮瓣进行修复.结果:9例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后完全存活,1例背阁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患者的面颈部功能和外形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背阔肌游离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效果可靠.

    作者:董茂龙;朱雄翔;胡大海;吕根法;刘洋;徐明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预防及治疗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实施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者216例,共发生9种并发症,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我院216例实施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患者,2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同时处理外院眼台植入术后并发症者15例,经再次手术均治愈.结论:在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作者:董冰松;黄发明;谢翠华;杨娟;熊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隐形矫治技术矫治成人严重拥挤后复发一例

    近年来,随着成年人要求矫正牙颌畸形的患者量迅速增加,对矫治过程中的美观舒适要求越强烈.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就是在跨入21世纪以后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一种新兴的正畸技术.该技术没有与传统固定正畸技术一样的托槽和矫正弓丝等装置,满足了患者对矫治过程舒适美观的要求.其生产和加工过程是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等现代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并在正畸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和推广[1].现介绍1例用该技术矫治的牙列拥挤的病例.

    作者:李丽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护肤品咨询系列讲座(一)——概述

    良好的肤质是人体美的重要外在体现,因此护肤和每个人密切相关.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日益普及和热切.与此同时,护肤品市场也飞速发展,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诸多的护肤品牌,甚至某一品牌中的诸多个系列.

    作者:齐显龙;高剑;刘岚;刘玲;张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