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再喜;张春宝;吴舜;白石柱;甘云娜
目的:将正畸与烤瓷贴面联合应用进行前牙美容修复.方法: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和烤瓷贴面联合治疗52颗前牙(21例患者),包括错位、扭转、过小、牙间隙,或伴牙齿部分缺损、色泽异常.结果:6~24个月随访显示: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良好,色泽形态自然,修复体和基牙边缘过渡自然,未发生敏感或其他牙髓症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单纯采用正畸或修复都不能彻底解决的前牙美容修复问题,采用正畸与烤瓷贴面联合治疗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作者:兰晓静;钱红;杨顺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及膨体聚四氟乙烯解决鼻部美容整形的问题,以形成较理想的鼻形.方法:以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加鼻翼软骨缘切口,切开分离鼻背皮肤,显露两侧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中线分离弓形取出深部鼻中隔软骨,鼻中隔软骨雕刻塑形后插入两鼻翼软骨之间,并贯穿缝合形成中隔软骨+鼻翼软骨为新的鼻小柱.将取下的耳软骨雕刻成杏仁状固定缝合于鼻小柱前端,雕刻好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插入鼻背固定,缝合切口.结果:20例美容就医者鼻部整形术后效果良好,自然美观,手感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时问略长.结论: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及膨体聚四氟乙烯行鼻部美容整形,能从根本上改变外鼻形态,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姚顺利;金宝玉;王静;罗蔓;梁晓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体型塑造有了更高的要求,负压肿胀技术作为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吸脂方法,因其低创、遗留瘢痕小,并发症少,受到越米越多爱美女性的青睐,但在应用中仍时有并发症发生,甚至很严重.
作者:郭斐;刘畅;武彦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痤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样.笔者采用他扎罗汀乳膏(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该病,并对使用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正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对碾压撕脱伤皮瓣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分别为SHAM手术组、碾压撕脱组及VNP+碾压撕脱组,于术前、术后12h及24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不同方式处理组皮瓣中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碾压撕脱组皮瓣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较高,而采用VNP治疗组皮瓣中P-选择素表达量较前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VNP可显著降低碾压撕脱皮瓣中P-选择素的表达量,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抑制血栓形成,可为临床上提高碾压撕脱皮瓣成活率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王师平;兰志勇;赵茜;夏炜;任静;马戈甲;孟宝玺;郭树忠;潘宝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评估面部色素性皮肤病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治疗前及复诊时采集患者皮损区的数码照片,输入计算机,应用色素分析软件系统测量患者色素性皮肤病的皮损面积,红、绿,蓝色的灰度值,平均灰度值,大及小灰度.结果:采用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测量皮损的面积和平均灰度,面积减少、平均灰度值增加说明治疗有效.结论:计算机色素分析软件系统可以对色素性皮肤病皮损的治疗效果做出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评估.
作者:唐建兵;柳大烈;程飚;李勤;余文林;齐向东;周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儿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在左颢部有一高粱米粒大小黑痣,随患儿生长发育而迅速增长.目前黑痣增大至3.8cm×4.5cm大小,近似圆形,伴有浓密黑色毛发,与剧围皮肤边界清晰,周围无卫星灶,表面粗糙稍隆起,与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质韧.诊断为左颞部黑毛痣.
作者:单晶;李文章;陈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edpor(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在耳廓再造和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伤后耳廓部分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血管蒂的颞顶筋膜瓣覆盖Medpor支架,外用皮片移植,一期完成手术;烧伤后耳廓畸形的病例,采用扩张后的头皮瘢痕颞筋膜瓣带血管蒂转移,包裹Medpor支架二期完成修复.结果:共完成23例,前期5例有3例出现支架外露.后期18例手术效果满意,轮廓显现良好,无一例出现支架外露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耳廓再造扣畸形修复中应用Medpor支架在临床上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但要强调各步骤的无张力原则和手术操作方法的相关细节,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作者:洪志坚;汪涌;汪军;袁斯明;周济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面颈部是人体功能结构及形态外表重要的部位之一,面颈部黑毛痣因病变面积较大,导致切除后皮肤缺损不能直接缝合,传统植皮后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有明显差异而影响美容效果.
作者:陈建崇;詹新华;黄永新;朱剑仙;吴祖煌;谢包根;林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以往人们把心理十预的重点大多放在术前、术中,而术后心理疏导却往往被忽略.我科于2008年9月实施1例假体隆乳术,受术者在术后4个月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兰萍;刘毅;马丽梅;陈忠兰;蔡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巨乳症是乳房发育超常,与整体大小比例明显大调,为乳房肥大,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因多为青春期内分泌紊乱或哺乳后导管扩张.
作者:王红霞;覃霞;陶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Q-switched Nd:YAG激光对培养状态下的人表皮黑素细胞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用1064nm Q-switched Nd:YAG激光,光斑直径6伽,频率2HZ,分别用低能量密度与高能量密度进行照射.光学显微镜观察黑素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照射后0、24h、48h、72h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24h后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各能量密度组激光照射后即刻黑素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但24h后高能量密度照射组黑素细胞体积变小,树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与对照组比较,低能量密度照射组黑素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而高能量密度照射组显著降低,并在48h内逐渐下降至低点,随后又呈明显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低能量密度照射组S期细胞比率轻度增加,而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高能量密度照射组S期细胞比率减少,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高能量密度Q-switched Nd:YAG激光照射对表皮黑素细胞的影响大于低能量密度,当其达到一定阈值时能抑制黑素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而这种损伤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逆性的,黑素细胞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进行自我修复.低能量密度激光照射对黑素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作者:王玲;李承新;坚哲;高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肥胖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营养过剩和体态异常的疾病.心理问题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指出,情绪和心理的障碍往往是肥胖的起因,也常常成为肥胖的后果.
作者:冯居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C)的着色性干皮病A组蛋白(XPA)和切除修复互补交叉蛋白1(ERCC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在UVB辐射前后加入EGCG干预处理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不同剂量UVB照射后以及EGCG干预的同一时点XPA和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0mJ/cm2的UVB照射后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h达到峰值,后逐渐恢复至UVB照射后24h接近正常值;不同剂量UVB照射4h后,XPA和ERCC1蛋白表达随UVB剂量增大而增加.EGCG可下调UVB诱导的XPA和ERCC1蛋白表达.结论:人原代KC中XPA和ERCC1蛋白表达与UVB辐射存在一定的时间和剂量关系,EGCG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上述蛋白表达.
作者:林向飞;闵玮;蔡宝祥;骆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儿童年轻恒牙外伤,多发于7~9岁,约占所有恒牙外伤的50%~70%.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美观,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一例根中1/3折断病例体外再接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文云霞;霍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腹部慢性溃疡中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2月间,对5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腹部慢性溃疡患者进行修复,术前根据腹部组织缺损的大小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岛状股前外侧皮瓣,充分游离血管蒂部,在合适张力下经过皮下或开放隧道将皮瓣带蒂转移至下腹部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所有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远端坏死,术后加强供瓣肢体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皮瓣及组织缺损区域外形良好.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下腹部慢性溃疡,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外形厚薄比较一致,可以作为修复下腹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付松林;王建国;李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足部溃疡、感染等三个方面.
作者:臧妍;周琴;张敏;王一楠;孙静;刘艳;王博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皮肤保湿是指涵养水分的能力,间接反映皮肤分泌物的速度与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化皮肤皮脂腺、汗腺萎缩,分泌减少,出汗反应降低,表皮乳化物不足,角质层水合能力减弱,由此出现皮肤粗糙、皱纹及各种损容性皮肤问题.皮肤分泌物与传统医学巾皮肤水精相似,水多为汗液,精包括皮脂等各类有形分泌物.
作者:陆绮;邹志东;张炎;范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腋臭虽不威胁生命,但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及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以往多采用梭形切除大汁腺的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常瘢痕遗留明显,同时往往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复发.
作者:高建武;曾维惠;殷董;张美芳;田燕;王希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选择一种供区破坏小而受区修复满意的皮瓣修复手指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一直是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之一,其治疗原则是尽可能的修复患指的长度和功能,一期覆盖裸露的骨、肌腱组织.
作者:田恒进;盛辉;王志勇;靖树林;张治家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