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顺利;金宝玉;王静;罗蔓;梁晓健
目的:探讨微创腋臭根治器(实用新型专利)治疗腋臭腋汗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门诊2006年7月~2008年9月,在肿胀麻醉技术下,采用微小切口运用微创腋臭根治器负压刮吸清除腋部大汗腺(顶泌汗腺)方法治疗的10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后6~24个月间,109例患者中107例获得满意疗效,根治率98.1%.术后留有微小点状痕迹,并发症少(2.8%).结论:微创腋臭根治器行皮下大汗腺刮吸清除术具有损伤更小,操作时间短,痛苦轻,手术恢复较快,根治率高,疗效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腋臭腋汗症安全、可靠、符合美学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泉洲;章宝喜;张兴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Crocker在1889年首次报道了一例发生在阴茎和阴囊部位的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nnnary Paget's disease,EMPD),这是一种罕见的表皮恶性肿痛,在外阴肿瘤中小超过1%.EMPD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8.0岁)[1],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2].
作者:于立欣;胡建中;柯吴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多发病.发病原因多数认为与外界风尘刺激、紫外线照射有关.
作者:李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笔者于2007年6月11日收治右眼内眦及鼻根部基底细胞癌1例,手术切除后采用额中部岛状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孟祥;马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面颈部是人体功能结构及形态外表重要的部位之一,面颈部黑毛痣因病变面积较大,导致切除后皮肤缺损不能直接缝合,传统植皮后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颜色、质地有明显差异而影响美容效果.
作者:陈建崇;詹新华;黄永新;朱剑仙;吴祖煌;谢包根;林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睑袋整复术眼睑年轻化的更好术式.方法:自2007年8月-2009年5月采用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各种类型的睑袋整复术3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下眼睑袋状外观完全消失,疝出的眶脂及下眶缘沟、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恢复自然、圆钝的下眼睑轮廓;外眼角及下睑缘形状自然;无术后复发、下眼睑凹陷等并发症.结论: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睑袋整复术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矫正睑袋形成的原因,疗效更为满意.
作者:麦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是阻生牙中常见的,并常引起一系列口腔病变,如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及造成邻牙龋损等并发症,尤其老年人的阻生智齿,还可以引起神经痛、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病等,应尽早拔除[1].
作者:何克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的肿胀麻醉液是否影响利多卡因的血药浓度,从而引起毒性反应发生的可能.方法:23例患者分别接受常温及体温肿胀麻醉液输注,测定其术后即刻及术后8h的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患者血药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且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输注接近体温的肿胀麻醉液不会升高术后利多卡因血药浓度.
作者:毕胜;李世荣;杨东运;胡晓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腋臭虽不威胁生命,但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及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以往多采用梭形切除大汁腺的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常瘢痕遗留明显,同时往往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复发.
作者:高建武;曾维惠;殷董;张美芳;田燕;王希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对E-max全瓷嵌体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94名患者128个E-max全瓷嵌体粘结后、修复后6个月、修复后18个月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及颜色匹配等进行检查登记比较.结果:修复后3个月时有2个嵌体折断,进行了重新制作.3~6个月间有4个嵌体脱落.修复体在修复半年以后,再无嵌体折断、脱落病例的现象.在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情况都比较好.在颜色匹配方面,有5%~7%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结论:E-max全瓷嵌体修复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必须对其咬合关系、粘结方法及颜色匹配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和处理.
作者:邓再喜;张春宝;吴舜;白石柱;甘云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A型肉毒毒素在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的安全性、有效性早已被肯定,在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中可使痉挛在短期内迅速缓解.
作者:舒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各类鼻唇沟皮瓣在眶下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美学效果.方法:根据眶下部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程度和与同侧鼻唇沟的解剖关系,按整形外科原则选择适合的鼻唇沟皮瓣进行美容修复,包括:局部带蒂皮瓣修复法及皮下蒂皮瓣修复法.结果:共施行手术12例.创面面积1.0cm×1.0cm~3.5cm×2.0cm.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满意,无下睑外翻,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鼻唇沟瓣供区瘢痕隐蔽.结论:根据眶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应用合适的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
作者:徐苗;赵李平;王明刚;杜晓扬;余刚;汪洪源;水庆付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其背部选取7个非曝光部位.阴性对照部位不予照光亦不涂抹检测物质,阳性对照部位予1.5倍小红斑量的模拟日光照射但不涂抹检测物质,另有5个部位分别涂抹基质及2%~5%绿茶提取物并于半小时后予照光.照射前后测量皮肤红斑指数(erythma index,EI).于照射后取皮肤病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厚度(epidermal thickness,ET)、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2、-9含量.结果:在阴性对照部位EI差值、ET、MMP-2评分、MMP-9评分分别为8.2、60.4 μm、1.8和2.1;在阳性对照部位上述指标分别显著升高至168.0、105.4 μm、2.4和2.6;而涂抹2%或3%绿茶提取物的照光部位上述指标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其它照光部位,分别为131.5~143.4、79.5-83.1 μm、1.8~1.9和2.1(P<0.05).结论:2%~3%绿茶提取物可有效地防护模拟日光照射引起的光损伤.
作者:吴严;李远宏;刘佳;武海恩;郑颖娜;姜黎黎;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皮肤保湿是指涵养水分的能力,间接反映皮肤分泌物的速度与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化皮肤皮脂腺、汗腺萎缩,分泌减少,出汗反应降低,表皮乳化物不足,角质层水合能力减弱,由此出现皮肤粗糙、皱纹及各种损容性皮肤问题.皮肤分泌物与传统医学巾皮肤水精相似,水多为汗液,精包括皮脂等各类有形分泌物.
作者:陆绮;邹志东;张炎;范晔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β)超家族是一大类多效能细胞因子,分布及作用十分广泛.
作者:罗雯;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腹部慢性溃疡中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2月间,对5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腹部慢性溃疡患者进行修复,术前根据腹部组织缺损的大小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岛状股前外侧皮瓣,充分游离血管蒂部,在合适张力下经过皮下或开放隧道将皮瓣带蒂转移至下腹部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所有5例患者,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远端坏死,术后加强供瓣肢体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6月,皮瓣及组织缺损区域外形良好.结论: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治疗下腹部慢性溃疡,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外形厚薄比较一致,可以作为修复下腹部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吴焱秋;柴家科;付松林;王建国;李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后,给予不同浓度AcSDKP(10-7,10-4,10-9,10-10,10-10 mol/L)的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WST-8法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0mol/L AcSDKP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强;10-8 mol/L和10-9 mol/L AcSDKP对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本实验发现AcSDKP能够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有望为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作者:邓智明;赵喜彬;郑江红;邓晨亮;丁志;茅广宇;王慧东;杨松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某男,41岁,右足跟骨粉碎性开放性骨折,伴外踝及距骨骨折,在外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5天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刘兴盛;刘剑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色素痣分布在全身各处,需进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多集中在面部,面部色素痣伤害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来看,可采用单次或分次切除的方法,切除后直接缝合或植皮,这种术式的好处是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应用广泛,但直接缝合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病损,植皮法术后的皮肤色泽弹性等稍差;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法的应用逐渐扩大,它适用于病变较大,同时周围或远处有可利用的正常皮肤,这种手术的术后效果较好,但耗时长,一般需两次手术,分别进行扩张器置入,扩张器取出并切除黑痣,两次手术要间隔2-4个月进行扩张器注水[1].
作者:刘乃军;王艳;严紫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的强度,探索理想的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方法.方法: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强度的方法对30例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行鼻畸形矫正术.结果:30例患者鼻翼塌陷畸形均得到了明显地改善,18例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排异反应.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是一种理想的植入材料,通过运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强;封兴华;蒋威;陆斌;张浚睿;魏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