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畸治疗与牙根吸收

张德亮;李辉

关键词: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root, 机械运动, 治疗因素, 治疗过程, 正畸过程, 解剖因素, 错合畸形, 牙骨质, 外吸收, 并发症, 生物, 矫治
摘要: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较常发生的并发症,错合畸形的矫治不是单纯的机械运动,而是复杂的生物机械运动.由于正畸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解剖因素、治疗因素等引起了牙骨质的过度吸收,从而形成了牙根外吸收(以下均称为牙根吸收).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波治疗仪美容美体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超声波皮肤治疗仪对面部皮肤的改善和身体局部的塑形作用.方法:应用超声波皮肤治疗仪对皮肤老化患者和单纯性局部肥胖者各40例进行治疗.老化性皮损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局部溶脂塑形隔日治疗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超声波皮肤治疗仪对面部老化性皮损治疗总有效率85%,局部塑形总有效率82.5%.无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波皮肤治疗仪对皮肤的老化性皮损有明显的改善,并具有一定的溶脂塑形作用.

    作者:赵小忠;魏宁;王一理;李鸿;张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

    目的:通过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的强度,探索理想的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方法.方法:运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加强两侧鼻翼软骨强度的方法对30例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行鼻畸形矫正术.结果:30例患者鼻翼塌陷畸形均得到了明显地改善,18例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一例发生排异反应.结论: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是一种理想的植入材料,通过运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双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矫正术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曹强;封兴华;蒋威;陆斌;张浚睿;魏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面部色素痣分期切除成形术临床分析

    色素痣分布在全身各处,需进行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多集中在面部,面部色素痣伤害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来看,可采用单次或分次切除的方法,切除后直接缝合或植皮,这种术式的好处是时间短、患者易于接受,因此应用广泛,但直接缝合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病损,植皮法术后的皮肤色泽弹性等稍差;近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法的应用逐渐扩大,它适用于病变较大,同时周围或远处有可利用的正常皮肤,这种手术的术后效果较好,但耗时长,一般需两次手术,分别进行扩张器置入,扩张器取出并切除黑痣,两次手术要间隔2-4个月进行扩张器注水[1].

    作者:刘乃军;王艳;严紫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TGF-β)超家族是一大类多效能细胞因子,分布及作用十分广泛.

    作者:罗雯;何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体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在鼻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及膨体聚四氟乙烯解决鼻部美容整形的问题,以形成较理想的鼻形.方法:以鼻小柱飞鸟形切口加鼻翼软骨缘切口,切开分离鼻背皮肤,显露两侧鼻翼软骨及侧鼻软骨,中线分离弓形取出深部鼻中隔软骨,鼻中隔软骨雕刻塑形后插入两鼻翼软骨之间,并贯穿缝合形成中隔软骨+鼻翼软骨为新的鼻小柱.将取下的耳软骨雕刻成杏仁状固定缝合于鼻小柱前端,雕刻好的膨体聚四氟乙烯插入鼻背固定,缝合切口.结果:20例美容就医者鼻部整形术后效果良好,自然美观,手感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时问略长.结论: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及膨体聚四氟乙烯行鼻部美容整形,能从根本上改变外鼻形态,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姚顺利;金宝玉;王静;罗蔓;梁晓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他扎罗汀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疗效及满意度研究

    痤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多样.笔者采用他扎罗汀乳膏(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该病,并对使用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正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玻璃纤维桩光固化树脂修复残根残冠60例体会

    大面积牙体缺损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及根冠修复,使多数残根残冠得以保留,会属桩以其良好的物理特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易于加工成精确的形状,在残根残冠的修复中得以广泛应用,但金属桩弹性模量大,易导致根管内牙本质局部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发生根折且会属机不透光会影响前牙修复体的美观,非贵会属桩核的腐蚀析出物沉积于牙龈组织或牙根导致变色.

    作者:朱珊;边少峰;李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根管冲洗方法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

    目的:对比根管超声冲洗和注射器冲洗对前牙侧支根管充填的影响.方法:在前牙根管治疗的患者中,选择有侧支根管的前牙160颗,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根管预备时用超声冲洗;B组根管预备时用注射器冲洗.达到充填条件后用注射型vitapox充填根管,观察侧支根管充填情况.结果: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77.5%,B组侧支根管充填率为25%,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超声冲洗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提高侧支根管充填率,提高了根管治疗的疗效.

    作者:杨志峰;孟令秋;李海霞;姜圣洋;刘子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应用新型三维扫描技术建立单侧唇裂修复术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的:利用三维扫描仪(Three Dimensional Seasing System,3DSS)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一种新型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3DSS对单侧唇裂(III度)患儿进行面部扫描,获得患儿术前及术后面部形态数据,将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10.0中进行重建并进行数据测量.结果: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患儿面部形态的重建,并可以在软件中完成面部标志点的标定、既定标志点间距离的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种新型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的方法.结论:利用三维扫描仪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建立一种评价单侧唇裂修复手术效果的方法,且该方法客观、准确、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辉;封兴华;吴国锋;肖晨亮;王博;毕云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应用矫正器微创治疗乳头内陷

    目的:观察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的临床疗效,探讨矫正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2007年4月~2008年12月,10例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改良应用矫正器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包括:适应证选择、效果分析及并发症发生.结果:矫正器佩戴时间均为6个月,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12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1例重度内陷患者已经顺利哺乳;没有并发症发生.在去除矫正器后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8个月.结论:改良应用乳头内陷矫正器适用于任何程度的乳头内陷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保国;乔群;赵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房外Paget's病的外科手术护理

    Crocker在1889年首次报道了一例发生在阴茎和阴囊部位的乳房外Paget's病(extramannnary Paget's disease,EMPD),这是一种罕见的表皮恶性肿痛,在外阴肿瘤中小超过1%.EMPD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8.0岁)[1],早期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2].

    作者:于立欣;胡建中;柯吴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睑袋形成原因分析及整复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睑袋整复术眼睑年轻化的更好术式.方法:自2007年8月-2009年5月采用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各种类型的睑袋整复术3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下眼睑袋状外观完全消失,疝出的眶脂及下眶缘沟、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恢复自然、圆钝的下眼睑轮廓;外眼角及下睑缘形状自然;无术后复发、下眼睑凹陷等并发症.结论: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睑袋整复术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矫正睑袋形成的原因,疗效更为满意.

    作者:麦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巨乳缩小术的护理体会

    巨乳症是乳房发育超常,与整体大小比例明显大调,为乳房肥大,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因多为青春期内分泌紊乱或哺乳后导管扩张.

    作者:王红霞;覃霞;陶灵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点阵激光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在皮肤重建中,剥脱性激光可在少治疗次数下提供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治疗中要汽化全部的表皮和部分真皮,愈合时间较长,并常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1].

    作者:余文林;李勤;刘宏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

    目的:探讨应用口内入路进行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白、红唇交界区域设计三角形皮瓣,结合口腔内粘膜切口入路,在恢复患侧唇峰、唇珠结构的同时,一次性完成口轮匝肌功能性重建、人中嵴的成形和鼻翼畸形的纠正.结果:本组30例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鼻底丰满度良好,鼻孔横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人中窝及人中嵴形态良好.所有患者对轻微的白唇瘢痕能够接受,表示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口内入路功能性唇裂及鼻畸形修复术具有手术后瘢痕轻微,减少术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优点,结合口内切口入路可同期完成传统入路的各项操作要求,是治疗Ⅰ度裂或隐裂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尹立铮;尹宁北;赵振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先天性左颞部巨痣游离皮肤植皮术一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儿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在左颢部有一高粱米粒大小黑痣,随患儿生长发育而迅速增长.目前黑痣增大至3.8cm×4.5cm大小,近似圆形,伴有浓密黑色毛发,与剧围皮肤边界清晰,周围无卫星灶,表面粗糙稍隆起,与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质韧.诊断为左颞部黑毛痣.

    作者:单晶;李文章;陈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重睑术同期改良Y-V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矫正方法.方法:内眦赘皮采用改良Y-V成形术,即Y-V推进并切除两边的三角形皮肤.之后,根据新内眦位置行重睑术.结果:2007年8月~2009年10月共矫正40例患者,35例经3个月~1年半的初步随访,术后效果满意.术后1个月有5例出现内眦部增生发红,3~4个月逐渐软化消退.结论:采用重睑术同期改良Y-V成形术是矫正内眦赘皮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充分的矫正内眦赘皮,又尽可能的减少了切口设计,避免了过大瘢痕的产生,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庄(风劦);马海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其病理变化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足部溃疡、感染等三个方面.

    作者:臧妍;周琴;张敏;王一楠;孙静;刘艳;王博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绿茶提取物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对模拟日光照射所致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在其背部选取7个非曝光部位.阴性对照部位不予照光亦不涂抹检测物质,阳性对照部位予1.5倍小红斑量的模拟日光照射但不涂抹检测物质,另有5个部位分别涂抹基质及2%~5%绿茶提取物并于半小时后予照光.照射前后测量皮肤红斑指数(erythma index,EI).于照射后取皮肤病理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表皮厚度(epidermal thickness,ET)、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2、-9含量.结果:在阴性对照部位EI差值、ET、MMP-2评分、MMP-9评分分别为8.2、60.4 μm、1.8和2.1;在阳性对照部位上述指标分别显著升高至168.0、105.4 μm、2.4和2.6;而涂抹2%或3%绿茶提取物的照光部位上述指标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其它照光部位,分别为131.5~143.4、79.5-83.1 μm、1.8~1.9和2.1(P<0.05).结论:2%~3%绿茶提取物可有效地防护模拟日光照射引起的光损伤.

    作者:吴严;李远宏;刘佳;武海恩;郑颖娜;姜黎黎;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闭式灌洗治疗腹壁疝修补后切口裂开伴轻度感染一例

    2009年2月我科成功应用闭式灌洗技术治疗了一位腹壁整形、腹壁疝修补术后切口部分裂开合并轻度感染的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作钧;梁伟中;艾红梅;宋立伟;鲁克宇;杜云峰;周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