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鸣;李晓红;饶国洲;朱勇;唐成芳;王峰;王湘
目的:探讨采用耳后乳突区带蒂皮瓣早期修复外伤性耳廓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耳后乳突区设计带蒂筋膜皮瓣,向前推进转移,包埋Medpor支架,修复缺损耳廓.结果:本组病例皮瓣皆成活,颜色相近,所有病例术后外形满意.结论:采用耳后乳突区带蒂筋膜皮瓣,包被Medpor支架的方法,可早期修复耳廓缺损,取材方便,手术设计合理,效果良好,方法简易.
作者:张本寿;杨志刚;郑翔;水祥兵;徐志久;贾凌;储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比FrankⅢ功能调节器和前方牵引矫治乳牙列反(牙合)的疗效,总结出两种结果的共性与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科2004~2007年接诊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病例13例,随机分为功能矫治纽和矫形矫治组,前者6例,后者7例.前者应用Frank1Ⅲ功能调节器治疗,后者采用口内全包埋式活动矫治器配合成品前方牵引器矫治,以X线头影测量数值评价疗效.结果:矫治结束后,矫形矫治组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功能矫治组无统计学意义;矫治结束一年后,功能矫治组上颌骨向前生长明显优于矫形矫治组(P<0.05);两组对下颌骨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两组上前牙角度明显唇倾(P<0.001),矫治结束一年后继续唇向倾斜(P<0.05),增大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矫治后下前牙角度在矫形矫治组无明显舌倾,功能矫治组下前牙明显舌倾(P<0.05),矫治结束一年后两组下前牙自主唇倾,去代偿,功能矫治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牙列反(牙合)应尽旱得到矫治,无论采取矫形力矫治或功能性矫治方法.功能调节器矫治主要以前牙唇倾度改变为主,随着前牙反(牙合)的解除,上颌骨被诱导产生矢状向自主生长,对颌骨产生有利的影响.矫形力矫治以上颌骨前移、上前牙唇倾改变为主,效果较明显.
作者:汤腊梅;邹敏;张铁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剔除毛囊大汗腺保留真皮乳头层血管网治疗腋臭的方法.方法:术前用美蓝沿腋毛边缘外0.5~1.0 cm画线,标记出手术范围,局部肿胀麻醉.然后按照设计好的切口线沿皮纹内切长约2~2.5cm皮肤切口进行锐性分离,形成带毛囊、汗腺、脂肪及浅筋膜的皮瓣,用眼科剪剪除毛囊和大汗腺等组织,保留真皮乳头层血管网.结果:经术后3个月~1年随访,所有患者腋区皮肤无坏死,瘢痕不明显,治愈率96%.结论:本方法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逯岩;张心霞;刘桂萍;项艳;郭爱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成骨细胞-脱钙骨支架复合物,观察其诱导成骨能力,从而探寻组织工程化骨的体外构建方法.方法:运用细胞沉淀法将大鼠BMSCs诱导形成的成骨细胞接种于脱钙骨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免疫荧光观察脱钙骨表面细胞生长情况,通过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Ⅰ型前胶原羧端肽(PICP)、骨钙素检测观察成骨细胞活性.结果:扫描电镜示成骨细胞在脱钙骨表面生长良好,上清液ALP、PICP及骨钙素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采用细胞沉淀法成功将成骨细胞接种于脱钙骨支架,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中增殖旺盛,细胞活性状态良好,具有良好的骨形成能力,脱钙骨支架可作为骨组织工程中载体支架的较优选择.
作者:娄鸣;李晓红;饶国洲;朱勇;唐成芳;王峰;王湘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腋臭是一种以腋窝发出特殊臭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该病具有遗传倾向,与多汁症常同时存在,青年女性尤为多见.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给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传统的外科手术通过切开腋毛区皮肤去除皮下脂肪及大汗腺组织达到治疗目的,效果确切,但并发症较多,且术后不可避免地会遗留瘢痕,患者不易接受.2008年2月~12月,我们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腋臭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展航;曾艺红;欧丽嫦;李慧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1753例整形美容就医者给予及时情感护理,帮助减轻就医者的痛苦,协助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纠纷,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玉;汪丽萍;胡晓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文眉是一种将金属或者植物颜料通过刺破皮肤来渗透入真皮层下,然后永久保持眉毛的形状的美容外科方法.但由于文眉操作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和其他一些因素,术后部分患者对眉外形不满意要进行治疗,而以往的治疗方法如药水、高频电针等传统洗眉方法效果不理想,且痛苦大,容易留下瘢痕.自2005~2009年,我院使用调Q-Nd:YAG激光治疗文眉3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鑫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将真空成型改良FRⅢ矫治器与经典FRⅢ型矫治器从制作、矫治器结构、配戴和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改良型FRⅢ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特点,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分别配戴真空成型改良式FRⅢ型矫治器和经典FRⅢ型矫治器从各方面收集相关实验资料,后进行统计处理和临床资料分析对比.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比较对照组有4项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制作简单,无毒操作,省时省力,矫治器美观舒适,依从性良好,缩短疗程,矫治效果更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湘琳;司新芹;李湘婷;范建谊;周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是近年新推出的安全无创高科技美容技术,对面部色素性、血管性疾病、毛孔粗大、细小皱纹及皮肤弹性有较好的疗效.我科自2007年引进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的Lumenis one强脉冲光子嫩肤仪共治疗数干例患者,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雀斑患者200例,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丹丹;刘丽红;杨蓉娅;姚美华;岳丹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回顾一年多来应用各种游离组织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缺损创面,总结经验教训.结果:25例患者26个游离组织瓣成功移植25个,1个骨组织复合瓣移植失败,但创面全部得到一期修复.结论:受区血管选择、组织供区选择,手术设计操作及术后观察处理是小腿创面显微外科修复成功的四个关键环节;修复创面的同时亦要兼顾供区和小腿的功能与美观.
作者:王爱武;张万锋;李金有;张小锋;梁锋;李林;牛雪涛;高秋芳;赵丽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特别是面部整形美容手术,如何能使伤口愈合良好,并且无明显的痕迹,除了正确的缝合方法和熟练的缝合技术外,选择合适的缝线也非常重要.我科在面部手术中常用的缝线是涤纶带针线,此线排异性小,张力强度持久,通过组织几乎无损伤.但是,由于拆线时手术部位肿胀未能完全消退,特别是眼睑部位的手术,婴幼儿手术后.常使患者感到疼痛与恐惧.我科自2008~2009年,对患者使用胶原蛋白线缝合伤口,缝线5~7天自行脱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机抽取10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梅;汪丽萍;胡晓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激光等一系列光疗技术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是皮肤外科治疗手段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标志着皮肤外科从普通手术进入到微创时代,而且把皮肤科与医疗美容更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大大拓展了皮肤科医师的医疗范围.
作者:李航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在修复拔牙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0颗)拔牙创骨缺损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自体骨和Bio-Oss骨粉充填修复,进行9个月临床随访追踪观察,从修复后的骨质质量,X线影像以及CT测量3方面,评估Bio-Oss骨粉在修复拔牙创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拔牙创骨缺损区Bio-Oss骨粉修复后第6个月时趋于稳定,骨缺损区新骨生成数量越来越多,骨密度越来越高,在第9个月时骨缺损处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结论:Bio-Oss能有效促进骨组织再生,用于拔牙创的修复效果较好.
作者:张嘉庆;王振河;杨丽;王迎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烧伤愈合后皮肤常会造成瘢痕及色素沉着或脱失.影响外观和功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笔者采用2940nm像素激光对30例烧伤愈合后患者皮肤瘢痕进行治疗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崇;刘丽红;樊昕;姚美华;岳丹霞;杨蓉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特发性眼睑痉挛是指眼、眶和眶周轮匝肌的自发性痉挛性收缩.持续痉挛时间可长可短,痉挛的表现为非意志性强烈闭眼的不断重复.许多病人在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前已忍受了相当长时间的痛苦.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多在60岁以上发病.表现为频繁而不自主地瞬目,双眼紧皱,双眼痉挛性或强直性的闭睑,同时由于眼轮匝肌长期的剧烈的痉挛又会引起眉毛下垂、上睑下垂及眼睑皮肤松弛等继发性病变[1].
作者:毛罕燕;田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球状附着式种植义齿在无牙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无牙颌患者口中各植入2枚球状附着式种植体,制作成种植覆盖义齿.结果:20例种植覆盖义齿经1~2年的观察,近期有效率100%.结论:球状附着式种植覆盖义齿稳定性好和固位力强,且较简易及相对经济,我们认为可在临床广泛地使用.
作者:关达荣;段昌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下部轮廓整形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95例要求手术重塑面下部轮廓患者进行分类.根据分类,采用口内入路,以双侧下颌角整形术为主,结合面部吸脂术、颊脂垫部分摘除术、部分咬肌去除术、颏成形术等对患者下面部轮廓进行综合整形.结果:所有患者面下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血肿2例,一侧颏神经损伤2例,口角拉伤3例.结论:以双侧下颌角整形术为主,结合其他手术方式重塑面下部轮廓,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竞鹏;柳大烈;罗奇;张劲;王飏;安阳;文辉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黏附生长的影响,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的密度与不同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支架在培养板内共培养,同时以nPCL电纺纤维非取向薄膜材料作为对照,初步观察不同nPCL/HA支架材料与hBMSCs的复合培养情况,计算各材料的细胞黏附率. 结果:hBMSCs与4种电纺薄膜支架材料均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能在不同材料表面黏附生长.但是nPCL/80℃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45.6±3.2)%,明显高于nPCL/180℃ 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36.5±3.0)%. 结论:80℃条件下合成的nPCL/HA电纺取向薄膜材料细胞黏附率较高,较适合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hBMSCs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构建.
作者:李家锋;万美蓉;管海虹;万延俊;贺文鹏;张扬;陈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2005年11月~2007年5月,我们对20例外伤后色素沉着患者采用微晶磨削术治疗并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佳;陶佩玉;鲍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地球时刻都在接受太阳的辐射,其中56%为红外线(波长780~5000nm),39%为可见光(波长400~780nm),5%为紫外线(290~400nm).紫外线辐射通常被皮肤中不同的色基例如黑色素、DNA、RNA、蛋白及脂类等所吸收,色基在吸收紫外光子的过程中导致发生不同的光化学反应,同时由于氧自由基的产生(ROS)而产生有害的效应[1].DNA是紫外线主要的靶标,尤其是嘧啶结构经常遭受光化学破坏,形成环丁二聚体、水合产物和其他光化学产物[2].因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增殖时经常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衰老或癌变.因此采取必要的光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光防护的新进展,重点是这些光防护产品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袁小英;刘玮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