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颌神经管的分体重建

陈莹;归来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手术模拟, 三维重建, 分体重建, 下颌骨, 下牙槽神经
摘要:目的:三维CT能清楚再现骨组织结构,但对于软组织及骨内血管束的表述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实验根据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分层重建技术,构建下颌神经管三维图像,与头颅三维图像进行配比,得到正确位置,方便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2例健康下颌角肥大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应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下颌神经管的重建,与完整的头颅三维图像进行配比,进行术前评估,手术设计.结果:均可得到完整的下牙槽神经三维图像及在下颌骨正确位置,方便术者观察与测量.结论:下牙槽神经管的分体重建技术对于下颌骨的手术操作手术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源性bFGF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成年白兔30只,随机分Ⅰ、Ⅱ两组(n=15),用自制的牵张器延长右侧下颌骨3mm.牵张部位Ⅰ组给外源性bFGF(0.5ml/天×7天,420U/ml)作为实验组,Ⅱ组给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组,牵张结束后不同时期行X线、定量CT、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右侧下颌骨被成功延长,组织学示:Ⅰ组动物新骨生成的速度和数量优于Ⅱ组;定量CT示:固定早期(2周、4周)Ⅰ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外源性bFGF早期有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

    作者:朱永云;徐静;熊竹友;黄鹤;李光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应用Bio-Oss骨粉修复拔牙创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在修复拔牙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0颗)拔牙创骨缺损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自体骨和Bio-Oss骨粉充填修复,进行9个月临床随访追踪观察,从修复后的骨质质量,X线影像以及CT测量3方面,评估Bio-Oss骨粉在修复拔牙创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拔牙创骨缺损区Bio-Oss骨粉修复后第6个月时趋于稳定,骨缺损区新骨生成数量越来越多,骨密度越来越高,在第9个月时骨缺损处骨密度接近周围正常骨.结论:Bio-Oss能有效促进骨组织再生,用于拔牙创的修复效果较好.

    作者:张嘉庆;王振河;杨丽;王迎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CO2冷冻治疗儿童增殖期血管瘤495例临床分析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Ⅲ,发生在颜面部因影响美容,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的社会心理创伤,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我院自2000年2月始应用CO2(干冰)对儿童增殖期血管瘤进行冷冻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励;林胤;林福雨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睑内翻倒睫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睑内翻倒睫的手术适应证患者,在局麻下行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睑内翻倒睫矫正术.结果:本组115例221眼,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36眼正矫,185眼轻度过矫.术后2周125眼正矫,96眼轻度过矫.术后4周21 3眼正矫(占96.38%),7眼轻度过矫(占3.17%),1眼轻度欠矫(占0.45%).结论:手术量的合理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清晰的组织解剖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徐峰;周斌;金小琴;郭亚琴;徐佳;周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在修复睑外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各种含SMAS随意型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的方法,总结临床上修复瘢痕性睑外翻SMAS瓣的设计和应用.方法:2005年9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各种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共治疗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睑外翻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6~48岁,平均28岁.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并发症.24例患者随访2周~6月,随访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均获得满意效果,睑缘位置正常,无睑外翻的复发.结论:本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应用各种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可获得满意效果,由于SMAS独特的动脉供血系统,皮瓣应用较安全、血供丰富,长宽比例平均可达4:1,长达6:1,切取灵活,旋转角度大,切口隐蔽,皮肤色泽质地均与睑部皮肤相近,成为修复不同程度瘢痕性睑外翻的理想选择.

    作者:房林;王佳琦;赵振民;宋维明;杨明勇;候典举;郑行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口服佳蓉片配合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佳蓉片配合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疗效及反弹情况.方法:皮肤光老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中药治疗),29例;Ⅱ组(激光治疗),33例;Ⅲ组(激光联合中药治疗),36例,共治疗4个月.疗效评价标准综合采用描述性评分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同时观察第6、12、18个月皮肤光老化的反弹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5.2%,81.8%,88.9%,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Ⅱ、Ⅲ组之间无差异(P>0.05).第18个月,Ⅲ组反弹例数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口服佳蓉片辅助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费用低、安全,在延缓皮肤光老化反弹发生、减轻反弹程度上有效.

    作者:张维苹;单鸣;康涛;何俊;甘德春;秦素;曹春晓;范小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双平面法隆乳在乳腺萎缩隆乳中的应用体会

    女性哺乳后由于孕期腺体和脂肪结缔组织高度增生,使皮肤和悬吊支撑组织扩展,哺乳后乳腺组织萎缩后皮肤和悬吊支撑组织弹性降低,不能使乳房回缩复原,形成乳房萎缩,部分下垂.在美容外科手术中由于哺乳后乳腺组织萎缩而来隆乳者很常见.

    作者:周鹏起;潘运梅;高俊明;刘中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两种自酸蚀粘结剂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自酸蚀粘结剂3M AdperPrompt和Clearfil SE Bond临床应用于牙颈部非龋性缺损修复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31名患者(102颗牙),采用随机自身同名牙配对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使用3M hdperPrompt粘结剂,另一组使用Clearfil SE Bond粘结剂,分别于修复即刻(基线),修复后6个月、1年、2年以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United States Pubtic Health Service,USPHS)制定的评定系统标准记录修复效果.结果: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两种粘结剂在修复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两年临床观察,两种自酸蚀粘结剂修复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焱;唐继伟;施春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技术-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利用该技术进行腹、腰、臀等部位局部肥胖的吸脂塑形47例,观察手术是否安全、微创、高效.结果:经3~12个月的随访,均达到了理想的减肥塑形目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就医者满意.结论:小切口低负压共振吸脂技术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脂肪抽吸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冉;赵绛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颗粒脂肪注射隆臀术的进展

    把颗粒脂肪作为自身软组织充填材料,长期以来一直让整形外科医生充满着期待,但对注射移植的效果,尤其是较大量的颗粒脂肪一次性移植的存活率,仍有较大疑问.整理近年来国外的大量临床资料发现,作为整形美容下一个热点部位一臀部,有可能成为颗粒脂肪注射为理想、脂肪存活好的区域之一,本文就颗粒脂肪注射隆臀术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洪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18例疗效观察

    特发性眼睑痉挛是指眼、眶和眶周轮匝肌的自发性痉挛性收缩.持续痉挛时间可长可短,痉挛的表现为非意志性强烈闭眼的不断重复.许多病人在得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前已忍受了相当长时间的痛苦.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多在60岁以上发病.表现为频繁而不自主地瞬目,双眼紧皱,双眼痉挛性或强直性的闭睑,同时由于眼轮匝肌长期的剧烈的痉挛又会引起眉毛下垂、上睑下垂及眼睑皮肤松弛等继发性病变[1].

    作者:毛罕燕;田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腿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暨美学思考

    目的:探讨小腿及足部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回顾一年多来应用各种游离组织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缺损创面,总结经验教训.结果:25例患者26个游离组织瓣成功移植25个,1个骨组织复合瓣移植失败,但创面全部得到一期修复.结论:受区血管选择、组织供区选择,手术设计操作及术后观察处理是小腿创面显微外科修复成功的四个关键环节;修复创面的同时亦要兼顾供区和小腿的功能与美观.

    作者:王爱武;张万锋;李金有;张小锋;梁锋;李林;牛雪涛;高秋芳;赵丽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以职业能力素质为本的医疗美容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实施能力素质本位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除了要求劳动者具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角色素质等[1].就高职高专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特点而言,它既不同于社会上短期的美容技能培训又不同于医疗美容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医疗美容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作者:张津平;杨晔;刘妮娜;韩君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不同nPCL/HA电纺纤维薄膜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黏附生长的影响,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体外诱导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经传代培养第5代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2×105的密度与不同nPCL/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支架在培养板内共培养,同时以nPCL电纺纤维非取向薄膜材料作为对照,初步观察不同nPCL/HA支架材料与hBMSCs的复合培养情况,计算各材料的细胞黏附率. 结果:hBMSCs与4种电纺薄膜支架材料均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细胞能在不同材料表面黏附生长.但是nPCL/80℃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45.6±3.2)%,明显高于nPCL/180℃ HA电纺纤维取向薄膜材料黏附率(36.5±3.0)%. 结论:80℃条件下合成的nPCL/HA电纺取向薄膜材料细胞黏附率较高,较适合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hBMSCs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构建.

    作者:李家锋;万美蓉;管海虹;万延俊;贺文鹏;张扬;陈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正常人在四种不同UV光源辐照后的MPPD和MED分析

    目的:测定四种不同紫外线光源下正常人皮肤MPPD和MED,探讨在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下皮肤的反应差异.方法:以紫外线光疗仪(SS-03A/B)和GS2004日光防护指数测定仪为光源,对10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MPPD和MED的测定.结果:紫外线光疗仪SS-03A的MPPD值为(24.00±6.19)J/cm2,SS-03B的MED值为(10.15±4.47)mJ/cm2;日光防护指数测定仪UVA的MPPD值为(9.98±2.22)J/cm2,UVB的MED值为(0.52±0.14)J/cm.GS2004照射下女性的MED显著高于男性.在不同的皮肤光反应类型之间,Ⅱ型皮肤在光源SS-03A的照射下,MPPD显著高于Ⅲ型皮肤和Ⅳ型皮肤(P<0.05);Ⅲ型皮肤在光源GS2004照射下的MED显著低于Ⅳ型皮肤(P<0.05).结论:不同紫外线光源照射下,皮肤的MPPD与MED的数值是不完全一样的.

    作者:袁超;温海;杨丽洁;谈益妹;李宁;林银芬;王学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维重建模拟技术在下颌角缩小整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为下颌角缩小整形术提供客观.精确的手术参考和评价依据.方法:对接受下颌角缩小整形术患者进行术前扫描重建下颌骨三维图像,计算机进行三维设计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效果,并与术后扫描重建图像对比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2004年11月~2008年11月共实施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28岁,随访3~12个月,患者均对疗效满意.结论:术前三维CT重建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患者下颌骨个体化解剖结构的细节;计算机模拟技术能够提供数字化的手术方案;三维模拟与术后图像的比较是对手术效果直接的评价.

    作者:罗奇;韩路军;张劲;王竞鹏;柳大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下颌神经管的分体重建

    目的:三维CT能清楚再现骨组织结构,但对于软组织及骨内血管束的表述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实验根据患者头颅CT扫描数据,利用计算机分层重建技术,构建下颌神经管三维图像,与头颅三维图像进行配比,得到正确位置,方便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2例健康下颌角肥大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应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下颌神经管的重建,与完整的头颅三维图像进行配比,进行术前评估,手术设计.结果:均可得到完整的下牙槽神经三维图像及在下颌骨正确位置,方便术者观察与测量.结论:下牙槽神经管的分体重建技术对于下颌骨的手术操作手术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莹;归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面下部轮廓整形术的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面下部轮廓整形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95例要求手术重塑面下部轮廓患者进行分类.根据分类,采用口内入路,以双侧下颌角整形术为主,结合面部吸脂术、颊脂垫部分摘除术、部分咬肌去除术、颏成形术等对患者下面部轮廓进行综合整形.结果:所有患者面下部轮廓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血肿2例,一侧颏神经损伤2例,口角拉伤3例.结论:以双侧下颌角整形术为主,结合其他手术方式重塑面下部轮廓,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竞鹏;柳大烈;罗奇;张劲;王飏;安阳;文辉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义齿软衬材料的研究进展

    义齿软衬材料(soft denture liners)是一类应用于义齿基托组织面,固化后具有一定弹性的义齿衬垫材料.软衬材料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可以缓冲冲击性咬合力、减轻或消除压痛、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改善义齿的固位等,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软衬材料已有长足的发展,本文就其分类、性能及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马蕾;姚月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颌面部皮肤癌切除及邻近组织瓣修复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颌面部皮肤癌手术切除后修复的疗效观察.方法:42例颌面部皮肤癌患者根据病灶部位和大小,应用直接拉拢、游离皮片移植和邻近随意皮瓣等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2例低分化鳞癌术后,发生肺转移,1年后死亡.结论:颌面部皮肤癌术中切缘冰冻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修复方法,其中邻近组织瓣修复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闫长安;高岭;刘春喜;郅克谦;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