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的研究进展

刘闪;谭谦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 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研究进展, breast reconstruction, flap, deep, Study, 腹直肌, 下腹部, 脂肪, 皮肤, 解剖, 方法
摘要:1989年,Koshima等 [1]报道通过解剖一个或多个起源于腹壁下动脉穿过腹直肌的穿支来获得下腹部皮肤和脂肪而不牺牲腹直肌的方法是可行的.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MP-1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的表达情况.方法:①收集4~6代体外培养的人PDL细胞,使用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MP-1的基因表迭;②取细胞外液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1蛋白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MMP-1在PDL中基因水平上有表达,而Wostern blot结果在蛋白水平上也证明了MMP-1在PDL中有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PDL具有MMP-1的功能.

    作者:刘馨蔚;曹军;黎志东;王媛;刘琦;张子川;徐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机制,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0例应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8例,混合期23例,恒牙期19例:另50例采用固定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5例,混合期15例,恒牙期30例.对两种矫治器各选择20个常用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前牙反<牙合>不但有牙性改变,而且骨骼改变也较明显.而固定性矫治器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牙性改变较大,骨骼几乎没有改变.结论:功能性矫治器适用乳牙期、混合牙期,恒牙早期的骨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固定矫治器配合口内口外Ⅲ类牵引装置适用于混合期,恒牙期、早期不严重的牙性,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对于成人严重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病例,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治疗才是佳选择.

    作者:杨建玲;王好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硅胶假体隆鼻术后并发症59例临床分析

    隆鼻术是目前常见的、较成熟的美容手术之一.由于固态硅胶假体具有经济实用与组织相容性好,易雕刻,出现并发症时可以完全取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时有发生.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了59例隆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单晶;董亦晗;陈虹;姜淑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小鼠脱发模型毛发生长的影响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57BL6小鼠脱发模型毛发生长及毛发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松香、蜡脱毛法诱导小鼠体毛由休止期进入生长期.脱毛次日分组,各组小鼠每日分别以8%EGCG乙醇制剂、5%米诺地尔溶液、乙醇涂擦脱毛区,连续21天,记录小鼠皮肤颜色变化过程及新生毛发生长状况,并通过HE切片观察EGCG对皮肤、毛囊形态,毛囊数目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提前24h由粉红变为红色、推迟48h由黑色变为灰色,而基质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毛囊数目在统计学上均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GCG可诱导小鼠毛囊进入生长期,延长生长期时间,推迟进入退行期,并刺激小鼠毛囊数目增多.

    作者:李大宁;李梅云;刘进芬;冯新青;石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形外科进修医师临床科研培训的体会

    进修是医务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更新知识、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单位实力的重要途径.整形外科具有和其他医学学科的共性,同时也有本专业的特殊性 [1],我科作为国内整形外科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之一,每年要接收大批来自各级医疗单位的进修医师.笔者总结了在指导进修医师进行临床科研培训的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成刚;郭树忠;鲁开化;韩岩;马显杰;卢丙仑;杨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危重烧伤患者功能与容貌恢复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Ⅲ度烧伤面积≥90%TBSA(the 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体表总面积)危重烧伤患者治愈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随访1977年~2008年间抢救成功的13例Ⅲ度烧伤面积>90%TBSA烧伤患者整形修复手术的时间、次数以及广泛增生性瘢痕对机体产生的影响等问题.结果:13例患者中有11例作过多次整形或美容修复手术,9例生活能自理,4例需要部分护理依赖,2例并发瘢痕癌.结论:危重烧伤特别是Ⅲ度烧伤面积≥90%TBSA患者自体皮源奇缺,给救治和整复手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早期功能部位修复手术和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功能与容貌等生活质量.

    作者:陈存富;王德昌;王克华;于仁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2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ALA-PDT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1~4次;对照组21例,单用红光照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1~4次.在治疗后第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接受ALA-PDT治疗的患者经过1~4次治疗后,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第6周总有效率为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ALA-PDT组复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且病情控制时间明显延长.治疗组的所有皮损,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5%ALA-PDT和单用红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都能使痤疮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5%ALA-PDT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红光治疗,因此,我们认为ALA-PDT是-种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方法.

    作者:樊昕;刘丽红;岳丹霞;姚美华;杨蓉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蓝科肤宁药物面膜治疗儿童化妆品皮炎疗效观察

    随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随之所致的儿童化妆品皮炎也有增多趋势.我科于2008年3月~2009年8月采用蓝科肤宁药物面膜(主要成分为纳米银及原花青素低聚体),治疗儿童化妆品皮炎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毛发移植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毛发不仅是人体重要的美学构成部分,还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毛发缺失,尤其是常见的雄激素源性脱发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疾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不便.

    作者:李宇飞;雷惠斌;江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畸治疗难度、结果、需要指数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检验ICON指数在评价治疗难度、结果和改善程度部分的有效性.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院10位不同职称的正畸医师对100对按条件选取的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治疗难度、结果和改善程度的评价,测量者再用ICON指数计分这100对模型.在一个月后,专家和测量者再重新测量随机选取的其中的40对模型,运用相关性分析,简单kappa检验和加权kappa检验方法来评价各组内和组间的一致性.结果:专家之间在治疗难度方面的一致性较好(k=0.61),结果方面一致性一般(k=0.32),改善程度方面的一致性较差(k=0.18);ICON测量者对治疗前、后模型测量的的可信度分别为k=0.87,k=0.82.专家组与ICON测量者间难度部分(k=0.67)的一致性为较好,结果部分(k=0.23)的一致性为一般,改善程度部分的一致性为中度(k=0.48).结论:ICON指数的难度和治疗结果部分是有效的,而在改善程度部分由于专家组间的一致性不好,需进一步被检验.

    作者:马盛男;邵玶;张苗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颞面部除皱术22例临床分析

    在要求行面部年轻化手术的人群中,以中面部及颞部松垂者为多.主要表现为鼻唇沟加深及外眦角处皮肤的下垂.通过手术将颞面部皮肤及SMAS提紧可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笔者自2008年3月~2009年10月根据颢面部SMAS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提紧方式进行手术22例,手术操作安全简便,效果持久,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良式口内上颌支架式前牵引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改良式口内上颌支架式前牵引器以简化矫治器结构,扩大矫治范围,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10例替牙期、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配戴改良式口内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和Delaire面具,用FRIII矫治器保持.将治疗前后X线片用Steiner和Tweed分析测量,再用Spss13.0软件统计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配戴改良式口内上颌支架式前牵引5~12个月,有7项具有统计学意义,牙列呈正常<牙合>,面型从凹面型矫形为直面型或趋向正常型改变.结论:改良式口内上颌支架式前牵引器,可维持牙弓宽度,压低磨牙,使<牙合>、颌、面三维结构呈正常型改变,用FRIII矫治器保持,效果显著,且矫治器结构简单、易制作、廉价,配戴清洁舒适、无口臭,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湘琳;管丽敏;邹敏;毛新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窄谱红/蓝光与单纯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2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窄谱红/蓝光局部照射,对照组单纯照射窄谱蓝光,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艮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62.4%;对照组痊愈率(4.6%)及有效率(45.3%)均低于试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痊愈率为23.6%,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痊愈率(13.9%)及有效率(70.8%)均低于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照射窄谱蓝光.

    作者:丛林;王聪敏;李海涛;王文岭;杨蓉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形美容患者心理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经济水平及爱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式使自己的容貌、体型变得更美、更迷人.

    作者:侯秀梅;陈宁杰;孙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ests,ASA)身体分级为Ⅰ~Ⅱ级的腭裂手术患儿,年龄1.5~4岁,随机分为两组.K组:给予氯胺酮5~8mg/kg+丙泊酚1.5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诱导插管,术中丙泊酚5~10mg/(kg·h)麻醉维持.S组:给予七氟烷8%面罩吸入+维库溴铵0.1~0.15mg/kg缓慢静注诱导,术中吸入七氟烷及氧化亚氮和氧气,氧化亚氮1L/min、氧气1L/min,七氟烷1.2~1.5MAC(3%~4%)维持麻醉.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手术刺激程度,适当调控麻醉深度.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两组诱导插管均顺利.K组诱导后患儿心率显著增快(P<0.01)、血压下降(P<0.05),插管及术中剥离腭瓣时仍保持较快心率(P<0.01),与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S组在诱导后患儿心率、血压有所下降(P<0.05),但插管和术中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术后S组患儿自主睁眼和拔管的时间显著早于K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氧化亚氮麻醉能较舒适、平稳地满足小儿腭裂手术要求.

    作者:梁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眶隔脂肪在轻度上睑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轻度上睑畸形是指眼睑的轻度成角畸形,多由局部瘢痕所致,不会导致流泪增加或角膜暴露,但是影响容貌,而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睑牵扯感,2006年5月~2009年2月,我科将眶隔脂肪应用于矫正轻度上睑畸形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伟中;赵作钧;吴军玲;周正;王佳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室管理体会

    整形美容手术均属无菌切口,求医者不是患者,而是求美者,因此外科手术室各环节消毒、隔离尤为重要,另外连台手术多,接台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因此给手术室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高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成年无牙(牙合)患者腭裂术后的全口义齿修复

    目的:探讨成年无牙<牙合>患者腭裂术后的全口义齿修复问题.方法:临床接诊3例伴有先天性腭裂畸形的成年无牙牙合患者,经腭裂整复术后6个月,采用钛金属增强义齿基托的强度并减轻义齿的重量,利用进入牙槽突唇侧裂隙的基托增加义齿的固位,常规完成全口义齿修复.结果:3例患者腭裂整复术后伤口愈合顺利,除牙槽突唇侧,上腭其余裂隙得以修复,3副全口义齿咬合关系良好、固位良好、外观满意,能咀嚼一般食物.结论:经适当的手术为全口义齿的基托固位创造条件,然后按照全口义齿的修复理论,加上熟练的操作技巧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伴有先天性腭裂畸形的成年无牙牙A患者也可以像普通无牙<牙合>患者一样,获得一副固位良好、咀嚼功能良好、造型美观的全口义齿,有利于该类患者身心健康的融入社会生活.

    作者:王春风;孟凡文;壮荣;吴晓亮;王丽;吴占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注射技术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用注射器注射药物于病变局部,以达到美容目的的方法,称注射美容术.它是一种简单、安全、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的美容手段,主要适用于面部皱纹的填充、丰唇、面部轮廓的改型、凹陷的隆起等.常用的注射美容术有下列几种.

    作者:高凤霞;张琳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面部外伤急诊整形修复临床初探

    面部属于人体特殊部位,暴露在外,极易受伤,故在急诊外科常见面部外伤,但一般在急诊外科处理时由于很少配备整形美容外科器械或者设施,或者由于处理理念不同,往往在愈合后遗留明显的瘢痕或者面部器官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我科自2000年至2009年底,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原则对430例面部外伤患者予以急诊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珊;袁冰峰;王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