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刚;郭树忠;鲁开化;韩岩;马显杰;卢丙仑;杨力
目的:探讨应用带有背侧神经血管束的岛状皮瓣行阴蒂肥大整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沿阴蒂头下方约0.5cm处环形切开皮肤,保留阴蒂头及其背侧的神经血管束,切除肥大阴蒂体部,重塑阴蒂外形.结果:14例患者术后外阴形态修复效果满意,感觉功能重建效果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随访3个月~2年,无术后并发症存在,外阴形态及感觉功能均基本正常.结论:应用带有背侧神经血管束的岛状皮瓣行阴蒂肥大缩小,具有血供良好,并保留阴蒂感觉神经等优点,术后外形满意,是阴蒂肥大缩小整形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琼;孙家明;杨艳清;郭科;杨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机制,效果及适应证.方法:选择50例应用功能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8例,混合期23例,恒牙期19例:另50例采用固定性矫治器治疗的前牙反<牙合>,其中乳牙期5例,混合期15例,恒牙期30例.对两种矫治器各选择20个常用测量项目进行X线头影测量,并对治疗前后硬软组织的改变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矫治器在治疗前牙反<牙合>后,通过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前牙反<牙合>不但有牙性改变,而且骨骼改变也较明显.而固定性矫治器在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析,牙性改变较大,骨骼几乎没有改变.结论:功能性矫治器适用乳牙期、混合牙期,恒牙早期的骨性、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固定矫治器配合口内口外Ⅲ类牵引装置适用于混合期,恒牙期、早期不严重的牙性,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对于成人严重的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病例,正畸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治疗才是佳选择.
作者:杨建玲;王好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整形美容手术均属无菌切口,求医者不是患者,而是求美者,因此外科手术室各环节消毒、隔离尤为重要,另外连台手术多,接台时间不确定,随意性大,因此给手术室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对手术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高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①观察同种异体兔耳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的情况;②为提高同种异体移植耳成活率,预防排斥反应,提供一个有效的免疫抑制活疗方案.方法:以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以耳大动、静脉及外侧耳缘静脉为蒂,获得单侧(右)全耳,应用显微外科微血管吻合技术进行异体移植.其中青紫蓝兔为受体,日本大耳白兔为供体.实验共选用40对(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40只)动物,按受体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随机分为5组:0组,手术对照组(N=5对),行自体兔耳离断回植术;C组,对照组(N=5对),同种异体耳移植后不给予免疫抑制剂;T1组(N=10对),同种异体耳移植后给予FKS06单一免疫抑制剂;T2组(N=10对),同种异体耳移植后给予FKS06和强的松两联免疫抑制剂;T3组(N-10对),同种异体耳移植后给予FK506,MMF和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剂.动脉、静脉吻合均选用端端吻合技术.术后观察移植耳存活情况、急性排异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供体组织病理分级;受体血浆IL-2、IL-4、IL-8的变化以及受体T淋巴细胞CD4+、CD8+的变化.结果:同种异体兔耳移植30天,100夭后T3组在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供体组织病理分级和受体IL-2、IL-4、IL-8水平与CD4、CD8值的变化等方面与C组、T1组、T2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FK506、MMF和强的松)是预防同种异体兔耳移植排斥反应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刘萍;刘毅;张绪生;张斌;肖斌;李秋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价4种牙体充填材料在冠部暂时性封闭窝洞能力.方法:选用4℃保存100颗新鲜离体前牙颈部截断并保证牙根长度不小于10mm.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后,根管口处统一制备成2mm×2mm×3mm的洞形.随机分为5组,每组20颗牙,分别为松风玻璃离子组、磷酸锌水门汀组、聚羧酸水门汀组、国产玻璃离子组、空白组,并经温度循环.每组选15颗牙用细菌渗透法观察细菌渗透后无菌培养液的浑浊情况.每组另外5颗,除空白组外用日立S-57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管冠方充填材料与根管壁间的微缝隙.结果:①细菌渗透法:1个月后松风玻璃离子仅发生2例冠部细菌渗漏,其余充填材料均发生大量细菌渗漏,4种材料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扫描电镜:磷酸锌水门汀和聚羧酸水门汀均颗粒较粗大,有较大微缝隙夹杂有空气泡;国产玻璃离子表面粗糙内部有许多裂隙;松风玻璃离子与牙本质小管完全密合粘结紧密,无微缝隙存在,4种材料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松风玻璃离子在暂时性窝洞充填过程中冠方抗渗透能力优于国产玻璃离子粘固剂,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②本实验中细菌渗透法,扫描电镜所检测结果基本相一致.
作者:吕银鹏;马贲;邱澄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中隔软骨与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联合隆鼻治疗鼻尖过低、鼻孔显露的手术方法,以减少单纯假体隆鼻术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鼻正中蝶形切口加双侧鼻翼缘切口取鼻中隔软骨,行鼻中隔软骨联合ePTFE加强型补片隆鼻术并治疗鼻尖低平.结果:术后随访1~6年,评价360例就医者手术效果,优157例,占43.6%;良196例,占54.4%;一般7例,占2%;无效果差的病例.结论:应用鼻中隔软骨联合ePTFE在隆鼻术中治疗鼻尖过低、鼻孔显露,可以明显减少单纯假体隆鼻术的并发症,效果理想.
作者:张笑天;肖志波;解永学;张立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Rieh1黑变病患者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我院皮肤科门诊29例黑变病患者入选.记录患者一般情况、致病因素、治疗经过、疾病进展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结果:Rieh1黑变病可能的病因包括曝晒、抑郁或焦虑,接触石油化工产品、长期使用某些药物等.病变累及面部所有区域,亦可累及前胸、后背,上肢及指甲.患者自评量表SCL-90、SDS和SAS的阳性率分别为39.13%、88.46%和73.08%,其中发病前自觉紧张或繁忙的15例黑变病患者(有心理因素诱因者)的SCL-90躯体化和强迫症状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常模组分值(P<0.05).结论:心理应激可能在Rieh1黑变病发病中起作用.
作者:刘佳;贾丁鑫;吴严;徐媛媛;徐宏慧;李远宏;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钛钉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攻型微钛钉作为支抗矫治19例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拔除双尖牙并排齐牙列后,微钛钉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2周后以每侧1.0~1.5 N滑动内收前牙.通过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19例上颌前突均得到明显改善,切牙切缘平均内收7.49mm,切牙牙轴与SN交角平均减少17.94°,与NA交角平均减少12.4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了7.4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8 mm,上颌第一磨牙治疗前后垂直向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种植体保持了稳定.结论:自攻型微钛钉能够有效治疗上颌前突成年患者,改善侧貌,起到强支抗的作用.
作者:张莹;张泽标;曾金表;杨春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组以往的工作已证实血管钠肽(Vasonatfin peptide,VNP)对碾压撕脱伤皮瓣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该作用是否通过抑制皮瓣损伤后白细胞的L-选择素表达介导.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分别为SHAM手术组、碾压撕脱组及VNP+碾压撕脱组,于术前及术后12h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和白细胞浸润情况,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表达于白细胞表面的L-选择素进行标记以明确VNP对碾压撕脱皮瓣的具体作用.结果:碾压撕脱组皮瓣组织损伤情况较重,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表面的L-选择素表达也随之升高,而VNP治疗组皮瓣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其所表达的L-选择素也较前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VNP可抑制白细胞表面L-选择素的表达,显著抑制碾压撕脱伤后皮瓣局部白细胞的活化,减轻其粘附和浸润,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从而为临床上提高碾压撕脱皮瓣成活率并改善预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王师平;兰志勇;夏炜;郭树忠;赵茜;刘蓓;潘宝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创伤愈合的异常结局,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瘁,严重者可影响人体表美观并导致功能障碍.临床上儿童创伤、烧烫伤及一些外科手术后形成增生性瘢痕的病例很多.
作者:高明月;张文显;蔺洁;郎琢琳;李敬满;彭晓燕;赵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面部属于人体特殊部位,暴露在外,极易受伤,故在急诊外科常见面部外伤,但一般在急诊外科处理时由于很少配备整形美容外科器械或者设施,或者由于处理理念不同,往往在愈合后遗留明显的瘢痕或者面部器官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心理.我科自2000年至2009年底,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和原则对430例面部外伤患者予以急诊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俞珊;袁冰峰;王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面部护理联合药物及健康教育治疗成人痤疮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外用和口服药物均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增加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痊愈率为52.5%,对照组总有效率57.9%,痊愈率2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1
作者:王燕;段静娴;马琼;孙素姣;陈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正<牙合>手术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20例,对其手术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G-Sn-Pg',Cm-Sn-UL,S-N'-Sn,UL-E的改变,两组有所不同.B'与B,PoS与Po,GnS与Gn以及MeS与Me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软硬组织位移变化率双颌组均小于单颌组.结论:鼻唇关系差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好做双颌手术.软硬组织位移比率:双颌手术中上颌小于下颌,且单颌手术高于双颌手术;软硬组织相关性:双颌手术中下颌比上颌强,且单颌比双颌强.
作者:刘迪;张苗苗;刘志杰;翟玛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轻度上睑畸形是指眼睑的轻度成角畸形,多由局部瘢痕所致,不会导致流泪增加或角膜暴露,但是影响容貌,而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睑牵扯感,2006年5月~2009年2月,我科将眶隔脂肪应用于矫正轻度上睑畸形1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伟中;赵作钧;吴军玲;周正;王佳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对人眼周皮肤皱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左右侧眼周皮肤随机给予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导入治疗(治疗侧)及蒸馏水导入治疗(对照侧),每日1次,共2周.于治疗前后,医生进行主观评价,仪器检测皮肤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及角质层含水量,于治疗后由受试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侧导入治疗2周后,医生评价明显改善者0例,中度改善者6例(20.69%),轻度改善者18例(62.07%);受试者满意率为89.66%.治疗侧与对照侧EI差值及角质层含水量差值无显著差异.仅17.2%受试者治疗侧有暂时性轻微刺痛感,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可一定程度地改善眼周皮肤皱纹,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祝霞;李远宏;吴严;刘佳;贾丽丽;郑颖娜;姜黎黎;武海恩;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的表达情况.方法:①收集4~6代体外培养的人PDL细胞,使用PCR方法检测细胞内MMP-1的基因表迭;②取细胞外液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1蛋白表达.结果:PCR结果显示MMP-1在PDL中基因水平上有表达,而Wostern blot结果在蛋白水平上也证明了MMP-1在PDL中有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PDL具有MMP-1的功能.
作者:刘馨蔚;曹军;黎志东;王媛;刘琦;张子川;徐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2例轻、中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窄谱红/蓝光局部照射,对照组单纯照射窄谱蓝光,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艮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62.4%;对照组痊愈率(4.6%)及有效率(45.3%)均低于试验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痊愈率为23.6%,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痊愈率(13.9%)及有效率(70.8%)均低于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红/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照射窄谱蓝光.
作者:丛林;王聪敏;李海涛;王文岭;杨蓉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在利用扩张皮瓣结合肋软骨雕刻耳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过程中发生扩张皮瓣破渍感染时耳廓再造的治疗.方法:5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于耳后皮瓣扩张过程中发生了扩张皮瓣破渍,感染等并发症,根据不同情况,28例行即刻耳廓再造术,15例行扩张皮瓣舒平,延期耳廓再造术,12例行扩张器取出的延期重新扩张的耳廓再造术,3例经抗感染治疗,继续扩张过程.结果:58例患者术后再造耳效果良好.结论:在利用皮肤扩张法进行耳再造术时,即使发生了扩张皮瓣破溃,感染等并发症,经适当的积极治疗,可望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晋光;何乐人;庄洪兴;蒋海越;杨庆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2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给予ALA-PDT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1~4次;对照组21例,单用红光照射,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1~4次.在治疗后第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1例接受ALA-PDT治疗的患者经过1~4次治疗后,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第6周总有效率为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ALA-PDT组复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且病情控制时间明显延长.治疗组的所有皮损,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5%ALA-PDT和单用红光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都能使痤疮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5%ALA-PDT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红光治疗,因此,我们认为ALA-PDT是-种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方法.
作者:樊昕;刘丽红;岳丹霞;姚美华;杨蓉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C57BL6小鼠脱发模型毛发生长及毛发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松香、蜡脱毛法诱导小鼠体毛由休止期进入生长期.脱毛次日分组,各组小鼠每日分别以8%EGCG乙醇制剂、5%米诺地尔溶液、乙醇涂擦脱毛区,连续21天,记录小鼠皮肤颜色变化过程及新生毛发生长状况,并通过HE切片观察EGCG对皮肤、毛囊形态,毛囊数目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提前24h由粉红变为红色、推迟48h由黑色变为灰色,而基质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毛囊数目在统计学上均与阴性对照组小鼠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GCG可诱导小鼠毛囊进入生长期,延长生长期时间,推迟进入退行期,并刺激小鼠毛囊数目增多.
作者:李大宁;李梅云;刘进芬;冯新青;石钰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