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闯绩;陈纲
目的 用64层螺旋CT观察不同管电压(80 kVp及100 kVp)对儿童CTA图像质量(IQ)和辐射剂量(ED)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CTA检查资料,根据扫描管电压分为80 kVp组(n=30)及100 kVp组(n=22),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采用bolus tracking技术自动注射对比剂,记录增强后心腔和大血管的密度,测量背景噪声,计算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剂量(ED).由2名医师采用单盲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 80 kVp和l00 kVp两组心腔大血管平均密度、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Q评分分别为4.17±0.70、4.23±0.53(P=0.834);80 kVp组平均ED为(0.458±0.085)mSv,低于100 kVp组的(1.074±0.290)mSy(P<0.001).结论 儿童心脏CTA检查中,与100 kVp相比,80 kVp管电压可明显降低ED而不影响IQ.
作者:张健;杨明;莫绪明;靳激扬;刘斌;黎玲玲;滕皋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膈下动脉(inferior phrenic artery,IPA)是肝癌的重要寄生性供血动脉,由于其起源变异较大,管径纤细,位置偏后,是导致TACE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的主要因素.MSCT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配合各种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术前评价肝癌患者IPA成为可能,可为术前充分认识IPA的解剖和变异提供依据.
作者:曹捍波;张铁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构建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用定点追踪技术在体外高剪切应力下评价其黏附行为.方法 构建携Sialyl Lewisx靶向微泡(MB-S)、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MB-P)、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双配体靶向微泡(MB-D).利用平行板流动腔和Image-Pro-Plus软件绘制微泡滚动的时间-速度折线图.微泡第1帧的速度为V1,第2帧至黏附前倒数第3帧的平均速度为V2,黏附前倒数第2帧的速度为V3.结果 MB-P高速滚动,速度骤降为0;MB-S从高速平缓过渡到低速,再渐降低至0;MB-D从高速过渡到低速,再骤降为0.3种微泡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 P的V2明显高于MB-S和MB-D(P<0.01);MB-S和MB-D间V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V3在3种微泡中的顺序为MB-P>MBB-D>MB-S( P<0.01).结论 Sialyl Lewisx介导高教滚动,抗P-选择素单抗介导微泡速度的骤降,两者在微泡靶向黏附时可发挥互补作用.
作者:袁野;李美瑜;滕中华;伍巍兰;周桂芳;廖旺军;廖禹林;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MRI相位对比电影判断中颅窝蛛网膜囊肿脑池造瘘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对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患儿行造瘘术前后均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及相位对比电影检查,定性定量评估造瘘口脑脊液(CSF)流动,测量CSF动力学指标(峰值流速、流量及流动波形).结果 造瘘术前16例中颅窝蛛网膜囊肿与邻近蛛网膜下腔未见沟通,经CT脑池造影进一步证实诊断.囊肿与基底池造瘘术后,16例造瘘口CSF流动均为阳性,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表现为双向运动,与正常导水管流动波形相似,提示造瘘口CSF流动通畅.术后1周16例蛛网膜囊肿均较术前缩小.对其中10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半年复查,见蛛网膜囊肿均进一步缩小.结论 MRI相位对比电影是评价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中颅窝蛛网膜囊肿的疗效以及术后观察造瘘口是否通畅的直观可靠的影像学手段.
作者:张雨婷;李禄生;蔡金华;何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淋巴瘤脾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经18F-FDG PET/CT诊断为淋巴瘤脾脏浸润的42例患者,分析脾脏体积、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病灶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正常肝脏SUVmax.结果 42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 F-FDG PET/CT表现分为3型,其中Ⅰ型(单纯弥漫型浸润)24例、Ⅱ型(单纯结节型浸润)13例,Ⅲ型(混合型浸润)5例.在淋巴瘤浸润脾脏病灶的SUV=max中,Ⅱ型、Ⅲ型>T型(P均<0.05),Ⅱ型与Ⅲ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奇金病(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0.18、0.17);T细胞/NK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脾脏淋巴瘤浸润有明显优势,其表现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淋巴瘤浸润脾脏结节样病灶的18F-FDG摄取显著高于弥漫性病灶;T细胞/NK细胞淋巴瘤累及脾脏较HD更多表现为Ⅰ型.
作者:吴江;朱虹;王新刚;桂一;胡裕效;杨桂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19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阵发性胀痛,脐周为著,伴黄色稀便,2~3次/日,无黑便及黏液样便,无恶心、呕吐、发热.发病1周后腹部CT增强扫描:横结肠旁腹膜腔内见约3cm×2 cm×2 cm卵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其中心可见长约2 cm的条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考虑异物穿孔致腹膜炎(图1A).以抗生素治疗1周后腹痛症状好转出院.本次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作者:孙吉林;周汝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及其转归,探讨CEUS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灰阶CEUS技术观察63例患者共113个肝硬化结节.结果 113个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分为8种:①三相一致,73个病灶(73/113,64.60%);②缺损一致,20个病灶(20/113,17.70%);③快进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④快进慢出,4个病灶(4/113,3.54%);⑤一致-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⑥缺损-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⑦低增强慢出,2个病灶(2/113,1.77%);⑧三相缺损,2个病灶(2/113,1.77%).CEUS随访中8个病灶声像图发生变化,终3个转变为恶性.结论 CEUS表现为“三相一致”的肝硬化结节预后较其他型相对安全;CEUS表现为动脉相“缺损”或晚期相“快出”的肝硬化结节相对较不稳定,需引起高度重视;少数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为类恶性,是导致CEUS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古立娟;叶真;包中涛;陈晓宇;黄秀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中,单侧肺病灶1例,双肺病灶15例;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8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内占位性改变3例;6例淋巴结肿大;4例胸膜改变.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一定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作者:韦璐;许彪;柯柳;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32岁,孕4月余,因“下腹疼痛伴心悸、呕吐13h”入院,无阴道出血.既往有4次人工流产史及官外孕(切除左侧输卵管)手术史.血常规:Hb 91 g/L.床旁超声:官内见单胎,双顶径3.6cm,腹围12 cm,股骨长2.2cm,胎盘0级,位于左侧壁,胎盘周围未见异常液性暗区,羊水大暗区4.5 cm.CDFI及脉冲多普勒示:胎心180次/分(图1、2),肝周、脾周、肠间及髂窝内探及液性暗区,深约5.0cm,透声差(图3).超声诊断:①腹腔大量积液(积血);②单活胎,孕约17’周.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积血约3000ml,子宫底偏左侧破裂,羊膜囊外露,可见4个月大小胎儿外露于腹腔,缝合破裂口,活动性出血不止,为抢救患者生命,行子宫次全切术.
作者:宋洁;肖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75岁.以眩晕入院,自诉近1个月胃脘部不适,为排除肺部疾病,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示右侧肺门偏下方见5.0 cm×5.0 cm类圆形阴影,边界清晰,周围肺组织显示清晰,未见其他病灶.胸部CT平扫示右下肺圆形、条带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21.6 HU,边界清晰,周围肺组织未见异常(图1).胸部增强CT示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278.3 HU,与右肺动脉强化程度类似(图2).静脉期病灶内对比剂浓度减退,与右肺动脉相似,可判定其为畸形血管;三维重建后见畸形血管两端分别与右上肺动脉和右下肺动脉连通,围成“C”形(图3).诊断为右肺动脉连通畸形.
作者:韩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男,38岁,咳嗽、咳痰2周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前纵隔内邻近心脏见约7.0 cm×5.1 cm×6.5 cm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光整,形态欠规则,病灶内见散在点状钙化影,CT值约35 HU(图1A),增强呈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约40 HU(图1B),静脉期CT值约48 HU(图1C).考虑为前纵隔血管瘤,行前纵隔占位切除术.术中见前纵隔内青紫色柔软包块,起源于无名静脉分支,包绕无名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入处;穿刺见其内暗红色血性液体.病理:镜下见少量散在胸腺小体(图2),另见扩张的大小不一的血管密集分布,管壁厚薄不均,部分血管腔中有血栓.诊断:胸腺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殷慧康;夏云宝;潘功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 对39例PH患者(PH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功能、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留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采用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期环形应变(GCSS)、径向应变(GRSS)及纵向应变(GLSS).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H患者右心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66.48%±6.38% vs 65.26%±4.01%,P>0.05).左心室心肌GCSS(-15.66%±3.67% vs一18.56%±2.16%,P<0.01),GRSS(15.54%±5.35% vs 30.03%±9.64%,P<0.01)和GLSS(- 16.18%±4.35% vs-20.91%±2.96%,P<0.01)绝对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中重度P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尽管LVEF无明显变化,其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低.
作者:梁玉;吕秀章;段福建;蔡绮哲;熊长明;何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制备集靶向siRNA传递及MRI显像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靶向纳米载体,并验证其对神经母细胞瘤的靶向性及MRI示踪性.方法 制备PEG-PEI-SPION,scAbGD2 -PEG-PEI-SPION并检测其基本特性.利用凝胶阻滞检测纳米载体与siRNA的复合能力;以CLSM及MRI验证纳米载体的靶向性.结果 PEG-PEI-SPION,scAbGD2-PEG-PEI-SPION平均粒径分别为(60.0±2.3)nm及(90.0±7.8)nm.氮磷比(N/P)≥2.2时siRNA与PEG-PEI-SPION,scAbGD2 -PEG-PEI-SPION完全复合.CLSM实验及MRI结果证实scAbGD2-PEG-PEI-SPION具有靶向性.结论 scAbGD2-PEG-PEI-SPION对神经母细胞瘤具有靶向传递siRNA及MRI显影的功能.
作者:沈敏;巩发明;朱康顺;庞鹏飞;帅心涛;单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除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外,尚有一些少见类型的乳腺癌,超声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少见类型乳腺癌的高频超声表现,旨在加深超声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张雪梅;刘波;邹荣莉;王永恒;程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纵隔内原发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7例纵隔内精原细胞瘤均位于前中上纵隔,浸润生长,边界清楚,平扫密度不均匀,轻-中度强化,4例中央坏死灶无强化,4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7例大血管周围脂肪间隙均消失,3例淋巴结转移,1例胸膜多发种植转移,2例伴胸腔积液.结论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作者:刘仁伟;冯丰坔;刘年元;丁玲;曹火乃;韩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磁化传递率(MTR)改变的病理基础.方法 对20只新西兰大白兔牵拉坐骨神经主干,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天、1、2、3、4、6、8、10周进行双侧坐骨神经MR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坐骨神经牵拉伤后MTR下降,早期下降明显,后期逐渐回升;神经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神经变性,后期主要为施万细胞增生与神经纤维再生.牵拉伤后各段坐骨神经的MTR下降程度不同,牵拉段MTR下降为明显.结论 MTR的动态变化能反映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神经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预后及疗效的补充手段.
作者:周翠屏;沈君;成丽娜;段小慧;蓝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基于心脏血管耦联理论探讨糖尿病患者心肌纵向应变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射血分数(EF)正常组(DMN组,EF≥50%)40例,EF减低组(DMA组,EF<50%)40例;对照组为42名健康志愿者.测量左心每搏量(SV),计算每搏功(SW)、心率血压二重乘积(RPP)、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有效动脉弹性(Ea).采用斑点追踪技术获取左心室壁各节段的纵向应变(LS),左心室基底(SLBA)、乳头肌(SLPM)和心尖水平的纵向应变(SLAp)为同一水平6个节段应变的均值.结果 ①DMA组RPP、Ea和SVRI参数与DMN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LBA、SLPM和SLAP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SLBA、SLPM和SLAP与Ea、SVRI、EF及FS呈正相关(P均<0.01);与SW和RPP呈负相关(P均<0.01);③ROC分析DMN组与对照组间,SLBA、SLPM和SLAP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0.862和0.832(P均>0.05);分析DMA组与DMN组间,曲线下面积SLAP>SLPM> SLBA,分别为0.942、0 782和0.720.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心肌纵向应变同步减低;心脏血管脱耦联心肌纵向应变减低失同步,心肌做功效能减低,氧耗增加.
作者:李朝军;罗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提出一种运行于普通个人电脑平台上的并行方法,用于求解MR DTI中的超定线性方程组.方法 利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使中央处理器(CPU)与图形处理器(GPU)协同求解超定线性方程组.CPU用于数据准备与生成扩散矩阵,GPU中的大量流处理器并行用于迭代计算.结果 CUDA模式下行处理运算速度远快于CPU串行计算,图像矩阵增大时这一优势更加明显.结论 与CPU串行模式相比,CUDA模式可显著提高DTI数据处理速度.
作者:王飞;高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51岁,无意中发现右大腿背侧肿块、有麻痛感而来院就诊.查体:右大腿背侧无隆起,可触及一较大肿块,位置深、活动性差,轻压痛、麻,叩击痛,无波动感,皮温不高.超声;右大腿背侧中上段至近腘窝灶肌肉层内探及低回声团块,呈葫芦状,其大节段10.0 cm×3.2 cm(图1A),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减低、尚均匀,血流信号不丰富,其上端坐骨神经清晰显示(图1B),内径约0.64 cm.超声提示:右大腿背侧肌肉层内低回声团块,考虑神经鞘瘤可能.行包膜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右坐骨神经节段性神经鞘瘤.
作者:杜莉;李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病例1,男,48岁,因“半年前出现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入院.患者无尿失禁、血尿,腰痛及发热.肛门指诊:前列腺横径约为3指,中央沟消失,质硬,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胸部CT:左肺上叶少量纤维化灶.B超:前列腺增大.盆腔MRI:前列腺右侧外周带见3.2cm×3.3 cm×4.0 cm T2WI低信号(图1A),边界清,T1WI呈等信号(图1B).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前列腺结核(图1C).经抗结核治疗5个月后,MRI复查示前列腺结核病灶明显缩小(图1D).
作者:戴辉;李邦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