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RI误诊婴儿前囟门皮样囊肿1例

赵闯绩;陈纲

关键词:皮样囊肿, 磁共振成像, 误诊
摘要:患儿女,5个月,主因“发现前囟门处肿物5个月,伴哭闹1周”人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前囟门处花生大小肿物,随后肿物逐渐增大,近1周患儿哭闹拒食.否认外伤史.查体:体温36.5℃,呼吸27次/分,神情反应可,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前囟门处肿物表面光滑,触之质软,并有波动感,活动度差,触痛不明显.MRI:前囟门处头皮下见约1,7 cm×3.0 cm×3.2cm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低信号,病灶边界清晰,信号均匀,与脑内不相通;脑实质及脑室池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定点追踪技术评价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在高剪切应力下的黏附行为

    目的 构建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用定点追踪技术在体外高剪切应力下评价其黏附行为.方法 构建携Sialyl Lewisx靶向微泡(MB-S)、携抗P-选择素单抗靶向微泡(MB-P)、携Sialyl Lewisx和抗P-选择素单抗双配体靶向微泡(MB-D).利用平行板流动腔和Image-Pro-Plus软件绘制微泡滚动的时间-速度折线图.微泡第1帧的速度为V1,第2帧至黏附前倒数第3帧的平均速度为V2,黏附前倒数第2帧的速度为V3.结果 MB-P高速滚动,速度骤降为0;MB-S从高速平缓过渡到低速,再渐降低至0;MB-D从高速过渡到低速,再骤降为0.3种微泡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 P的V2明显高于MB-S和MB-D(P<0.01);MB-S和MB-D间V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V3在3种微泡中的顺序为MB-P>MBB-D>MB-S( P<0.01).结论 Sialyl Lewisx介导高教滚动,抗P-选择素单抗介导微泡速度的骤降,两者在微泡靶向黏附时可发挥互补作用.

    作者:袁野;李美瑜;滕中华;伍巍兰;周桂芳;廖旺军;廖禹林;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屏气磁共振电影成像评价不同年龄组健康国人心脏结构和功能

    目的 应用屏气磁共振电影成像建立20~70岁之间健康国人心脏结构和fMRI定量分析数据库,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快速稳态平衡进动序列(FIESTA)对100名健康成人进行MR电影成像,用心功能软件Report Card计算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结果 左心房内径、主动脉根部横径、前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呈不同程度增加,而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均无明显改变,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测值较男性略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随年龄增长均无明显改变,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峰值填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心肌质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后又逐渐减少,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女性测值较男性小.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20~70岁健康国人心脏结构和fMRI正常值范围可为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提供量化依据.

    作者:赵一冰;李佩玲;王永峰;赵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的磁化传递成像与病理对比

    目的 探讨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磁化传递率(MTR)改变的病理基础.方法 对20只新西兰大白兔牵拉坐骨神经主干,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天、1、2、3、4、6、8、10周进行双侧坐骨神经MR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坐骨神经牵拉伤后MTR下降,早期下降明显,后期逐渐回升;神经损伤早期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神经变性,后期主要为施万细胞增生与神经纤维再生.牵拉伤后各段坐骨神经的MTR下降程度不同,牵拉段MTR下降为明显.结论 MTR的动态变化能反映兔坐骨神经牵拉伤后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神经损伤程度,可作为评价预后及疗效的补充手段.

    作者:周翠屏;沈君;成丽娜;段小慧;蓝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肺动脉连通畸形1例

    患者男,75岁.以眩晕入院,自诉近1个月胃脘部不适,为排除肺部疾病,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示右侧肺门偏下方见5.0 cm×5.0 cm类圆形阴影,边界清晰,周围肺组织显示清晰,未见其他病灶.胸部CT平扫示右下肺圆形、条带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21.6 HU,边界清晰,周围肺组织未见异常(图1).胸部增强CT示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约278.3 HU,与右肺动脉强化程度类似(图2).静脉期病灶内对比剂浓度减退,与右肺动脉相似,可判定其为畸形血管;三维重建后见畸形血管两端分别与右上肺动脉和右下肺动脉连通,围成“C”形(图3).诊断为右肺动脉连通畸形.

    作者:韩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和MRI诊断肝脏紫癜病1例

    患者女,54岁,以“腹痛1周伴皮肤巩膜黄染3天”人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轻度压痛,肝区叩痛(+).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95.7%,白细胞计数13.67×109/L,谷丙转氨酶589 U/L,谷草转氨酶347 U/L,碱性磷酸酶535 U/L,Υ-各氨酰转移酶590 U/L,直接胆红素16 μmol/l,白蛋白45 g/L,甲胎蛋白5 25 ng/ml.CT平扫见肝右叶低密度病灶,增强后病灶中心可见无强化小结节,病灶周围呈离心性强化,延迟期病灶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伴强化,胆囊腔内及胆总管下段见高密度影(图1A).

    作者:王田尧;杜育杉;陶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硬化结节的CEU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及其转归,探讨CEUS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灰阶CEUS技术观察63例患者共113个肝硬化结节.结果 113个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分为8种:①三相一致,73个病灶(73/113,64.60%);②缺损一致,20个病灶(20/113,17.70%);③快进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④快进慢出,4个病灶(4/113,3.54%);⑤一致-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⑥缺损-快出,4个病灶(4/113,3.54%);⑦低增强慢出,2个病灶(2/113,1.77%);⑧三相缺损,2个病灶(2/113,1.77%).CEUS随访中8个病灶声像图发生变化,终3个转变为恶性.结论 CEUS表现为“三相一致”的肝硬化结节预后较其他型相对安全;CEUS表现为动脉相“缺损”或晚期相“快出”的肝硬化结节相对较不稳定,需引起高度重视;少数肝硬化结节CEUS表现为类恶性,是导致CEUS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作者:古立娟;叶真;包中涛;陈晓宇;黄秀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定量T2-mapping评价半月板退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目的 利用定量T2-mapping评价半月板退变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85例OA患者患者(114个膝关节)行常规MR扫描、多回波自旋回波序列T2-mapping及膝站立位DR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进行定性分级后,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半月板退变组,58例)和对照组(非半月板退变组,27例),分析两组关节软骨T2值的差异性,并验证半月板退变与软骨T2值的相关性.结果 ①病例组的软骨T2值(51.42±4.13)ms高于对照组(43.27±3.85)ms(P<0.05);②两组OA患者中内侧软骨单元的T2值均高于外侧软骨单元(P=0.009);③68.29%(84/123)的半月板损伤发生于内侧半月板的前角或后角;④半月板损伤级别与软骨T2值呈正相关(r=0.34);⑤病例组中30.08%(37/123)半月板退变处所对应的软骨单元T2值高于未发生退变处的软骨单元T2值.结论 T2-mapping评价半月板退变与OA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曹明明;张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与影像观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中,单侧肺病灶1例,双肺病灶15例;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8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内占位性改变3例;6例淋巴结肿大;4例胸膜改变.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一定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作者:韦璐;许彪;柯柳;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儿睾丸成熟畸胎瘤1例

    患儿男,11个月.出生后4个月右侧睾丸(阴囊)大于对侧,质地偏硬,外院超声提示睾丸占位,未予治疗.入院后查体:右侧睾丸明显增大,约5 cm×6 cm,质硬,无弹性,触感沉重,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一).超声:右侧阴囊内未见正常睾丸,探及2.7 cm×2.1 cm的混合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低、强回声和无回声区,CDFI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作者:刘光耀;杨晓萍;蒋健;韩月东;马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间质性钙质沉着症1例

    患者女,51岁,因“双手指间关节肿胀”就诊.3年前发现全身多发性结节,大小不等,多分布在肘、膝及大腿部位,质地坚硬,部分压痛明显.查体:双手指间关节对称性肿胀,伸屈功能受限.皮肤色素沉着,关节肿胀处可触及大小不等硬性结节.X线片:双手诸指间及掌指关节、左腕第1掌腕关节(图1)及两侧肘、肩、膝关节及骨盆(图2)周围软组织中多发结节状致密影,呈类圆形、短条形,大小不等;右手小指近节指骨受压变形,指间关节间隙变窄.考虑为间质性钙质沉着症.行右侧髋部局部结节活检术.病理诊断: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症(图3).

    作者:毛毳;李永华;朱永波;张宏社;刘国红;常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数据分析中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的高速行处理求解超定线性方程组方法

    目的 提出一种运行于普通个人电脑平台上的并行方法,用于求解MR DTI中的超定线性方程组.方法 利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使中央处理器(CPU)与图形处理器(GPU)协同求解超定线性方程组.CPU用于数据准备与生成扩散矩阵,GPU中的大量流处理器并行用于迭代计算.结果 CUDA模式下行处理运算速度远快于CPU串行计算,图像矩阵增大时这一优势更加明显.结论 与CPU串行模式相比,CUDA模式可显著提高DTI数据处理速度.

    作者:王飞;高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脑超声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索颅脑超声(TCS)对帕金森病(P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PD患者(PD组)和6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TCS检查,观察中脑回声,并测量中脑黑质回声增强的面积及与中脑面积的比值(S/M).将中脑黑质面积≥0.20 cm2和S/M≥7.00%诊断为PD,记为阳性,中脑黑质面积<0.20 cm2或S/M<7.00%记为阴性.结果 PD组78例中,阳性66例,阴性12例;正常对照组60名中,5名为阳性,55名为阴性(P<0.005).TCS诊断P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2.96%(66/71)、82.09%(55/67)、84.61%(66/78)、91.67%(55/60)、87.68%(121/138).结论 TCS对辅助诊断PD有一定价值.

    作者:盛余敬;张迎春;方军初;罗蔚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植入式微波水冷电极消融活体犬肺

    目的 探讨植入式微波水冷电极不同时间、功率组合消融犬活体肺组织的范围和特点.方法 应用植入式微波水冷电极对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采用不同时间、功率组合进行消融:1组(40W×120 s,n=1),2组(40W×180 s,n=1),3组(40W×240 s,n=1),4组(40 W×300 s,n=2),5组(50W×120 s,n=1),6组(50W×180 s,n=2),7组(50W×240 s,n=2),8组(50W× 300 s,n=2),9组(60 W×120 s,n=2),10组(60 W×180 s,n=2),11组(60 W×240 s,n=2),12组(60W×300 s,n=2).术中分别于消融针旁开1 cm及周边充血带处测温,术后取肺组织肉眼观察消融灶形态、特点,测量并比较各组消融灶长、宽径,消融灶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消融4组中1只犬因麻醉意外于术前死亡;19只犬完成实验,共247个消融灶,肉眼观呈椭球形,自中心至外周分别为中心碳化区、凝固区及周边充血带.11组[长径(3.38±0.39)cm、宽径(1.70±0.23)cm]与12组[长径(3.33±0.27)cm、宽径(1.63±0.35)cm]消融灶大,且大于非水冷式微波电极在相同功率更短时间内(60W×600 s)获得的消融灶[长径(1.54±0.19)cm、宽径(1.13±0.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2组针道周边肉眼可见炭化区.各组消融针旁开1 cm处温度均达70℃以上,周围充血带温度均在50~60℃,带宽0.6~1.0 cm.结论 植入式微波水冷电极消融犬活体肺组织的佳组合条件为60 W×240 s,其消融范围大,无中心炭化区,较非水冷式微波电极消融具有更大优势.

    作者:成晔;何文;张红霞;隗冬梅;程令刚;李慧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斑点追踪显像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性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及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左心室短轴方向的收缩同步情况.方法 选取28例CL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LBBBa组,15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LBBBb组,13例)者]、29例CRBBB患者[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CRBBBa组,16例)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b组,13例)者]及对照组25例无心血管疾病者,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析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径向应变、周向应变以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计算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 除CLBBBa组心尖水平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外,CLBBB患者径向应变、旋转角度及周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LBBB患者径向应变、周向应变及旋转角度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CRBBBb组径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标准差大于CRBBB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LBBB患者存在明显心肌收缩不同步现象,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CRBBB患者心肌存在径向应变上收缩不同步现象.

    作者:张音佳;陈悦;王海尔;钟春燕;陈璐;邱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的小肝癌与不典型增生结节

    目的 观察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细胞癌(SHCC)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CEUS灌注增强特点,探讨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肝硬化背景下42个SHCC病灶和21个DN病灶进行术前CEUS检查,观察病灶CEUS各时相的增强水平,比较其增强模式.结果 SHCC与DN各时相的增强水平及整体增强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相SHCC以高增强为主,DN以低增强为主;SHCC的增强模式主要为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低增强,DN的增强模式复杂多样.结论 肝硬化背景下SHCC与DN有不同的CEUS灌注增强特点,CEUS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韦柳;李智贤;彭涛;杨红;丁雪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影响NOD/SCID小鼠淋巴瘤18F-FDG PET摄取的免疫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肿瘤组织的18F-FDG标准摄取值(SUV),初步探讨B、NK细胞免疫与肿瘤组织的相互作用.方法 对NOD/SCID小鼠(T、B、NK免疫联合缺陷)12只,BALB/C裸鼠(无T细胞免疫)12只,分别种植淋巴瘤细胞(A20),成瘤后对各组均经尾静脉注射18F-FDG 8.32~12.02 MBq(225~325 μCi),使用Philips小动物PET进行全身动态和静态扫描,观察B细胞免疫和NK细胞自然杀伤免疫对肿瘤组织摄取18F-FDG的影响,并分析免疫因素在肿瘤摄取18 F-FDG中的作用.结果 NOD/SCID小鼠大SUV(SUVmax)为18.33±3.42,高于BALB/C裸鼠[(9.66±4.15),t=4.981,P<0.01],平均SUV(SUVmean)为11.04±1.40,高于BALB/C裸鼠[(5.47±3.30),t=4.718,P=0.001].结论 不同免疫状态对小鼠淋巴瘤的18F-FDG摄取水平存在影响.

    作者:张苏蕾;张建华;王荣福;闫平;陈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A观察膈下动脉起源变异

    膈下动脉(inferior phrenic artery,IPA)是肝癌的重要寄生性供血动脉,由于其起源变异较大,管径纤细,位置偏后,是导致TACE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的主要因素.MSCT扫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配合各种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使得术前评价肝癌患者IPA成为可能,可为术前充分认识IPA的解剖和变异提供依据.

    作者:曹捍波;张铁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b值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b值联合鉴别诊断宫颈良恶性病变及正常官颈组织的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对106例官颈癌、8例官颈肌瘤、12例官颈癌前期病变Ⅲ(CINⅢ)患者及67名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MR、DWI扫描,由b=0、600 s/mm2及b=0、1000 s/mm2两组ADC图计算ADC值,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不同官颈病变的价值.结果 官颈癌两组b值的ADC值均低于宫颈肌瘤、CINⅢ及正常官颈组织(P均<0.001);官颈肌瘤与CINⅢ、官颈肌瘤与正常官颈组织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INⅢ与正常官颈组织间两组b值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对于鉴别官颈恶性与良性病变及正常官颈组织有较高价值;两组b值的诊断价值相当.

    作者:邝菲;陈自谦;钟群;付丽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上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EUS表现1例

    患儿女,1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自测体温高39.8℃,当地医院给予退烧止吐对症处理,无明显疗效.CT示右侧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我院常规超声:右肾上腺区见实性低回声团,约51 mm×38 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膜完整;CDFI示肿物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图1).CEUS:瘤体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呈低增强、缓慢增强、缓慢消退(图2).结合常规超声表现,考虑右肾上腺良性占位性病变可能大.行右肾上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右肾上腺区灰白色肿块约5 cm×5 cm×4 cm,质地较韧,表面光滑,有包膜,肿块与右侧肾脏上极稍粘连,分离周围组织,完整切除肿块.

    作者:丁炎;周锋盛;陈俊;吴鹏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功能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左心功能.方法 对39例PH患者(PH组)和2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全面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功能、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留取胸骨旁左心室短轴切面(乳头肌水平)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采用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期环形应变(GCSS)、径向应变(GRSS)及纵向应变(GLSS).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H患者右心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66.48%±6.38% vs 65.26%±4.01%,P>0.05).左心室心肌GCSS(-15.66%±3.67% vs一18.56%±2.16%,P<0.01),GRSS(15.54%±5.35% vs 30.03%±9.64%,P<0.01)和GLSS(- 16.18%±4.35% vs-20.91%±2.96%,P<0.01)绝对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中重度P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尽管LVEF无明显变化,其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减低.

    作者:梁玉;吕秀章;段福建;蔡绮哲;熊长明;何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