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颈椎外伤患者的气道护理

夏萍

关键词:颈椎损伤, 外伤患者, 呼吸道分泌物, 呼吸肌麻痹, 肺功能障碍, 早期死亡, 气道管理, 颈椎外伤, 脊髓损伤, 护理不当, 高位截瘫, 肺部感染, 肺不张, 手术
摘要:急性颈椎外伤常引起脊髓损伤,导致高位截瘫由于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不张等因素存在,可出现肺功能障碍,这是颈椎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如护理不当,不仅有可能发生肺部感染而影响手术的成功,而且还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急性颈椎损伤患者气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弹力袜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医用弹力袜;使用方法为术后即开始使用,直至患者出院.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预防措施.术后3~10天行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患侧静脉造影,发现实验组加用医用弹力袜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2%,常规护理组DVT发生率为16%,P<0.0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用弹力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尤智英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治疗组美容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孔珺;戈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分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在聘用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军队精简整编工作不断进入“实质性工作”[1],军队护理在编人员不断的减少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卫生部制定的1:0.5的床护比要求.为了完成军队医院医疗卫勤保障任务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聘用护士成为继军人护士、聘用文职护士之后的新编制中的主体[2].为了加强聘用护士人员队伍建设,使其适应军队医院发展需要,我们对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进行了改变,提出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小双;罗敏;李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祛瘀散结胶囊、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发生率大约是1%,每年有上升趋势,年龄段也前移.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部分输卵管.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宫外孕早期确诊率不断提高,为了保护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备受患者青睐,尤其是未生育患者.我院对124例宫外孕早期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祛瘀散结胶囊治疗,并个体化实施系统性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史存爱;刘亚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包括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皮肤]即刻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手术技巧及可行性.方法:83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了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方植入硅胶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随访及按摩并进行常规的辅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83例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同时乳房重建效果除1例患者因放疗后出现包膜挛缩,取出硅胶假体外,术后外观评价优良82例(98.80%).结论:乳腺癌保留皮肤的乳房切除术后即刻硅胶假体植入,具有创伤小、安全、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重建后乳房美观,符合肿瘤治疗和乳房美容原则,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恢升;何劲松;陈伟财;王先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对1500例LC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对症性实施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全麻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1500例患者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漏、胆总管残留结石共7例,经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天.结论: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对LC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朱华;王广胜;覃静霞;覃芳;刘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抑郁症影像检查及图像分析方法的研究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强及教感性差等方面的缺陷;PET/CT脑代谢显像及SPECT脑血流显像,可以充分地反映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功能的差异,应用脑功能区自动提取软件可以准确的对差异性区域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贾支俊;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急诊护士职业损伤的因素及防护

    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在患者未明确诊断前即投入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较大,严重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护措施.

    作者:黄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58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结果;54例手术均获成功,4例中转开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4d,术后住院时间10~19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秀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癌症康复治疗有效的手段

    癌症的康复治疗是调动医患、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西医、中医、心理、营养、身心锻炼、社会支持等措施和技术,大程度提高癌症治愈率,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杨慧芬;李占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护理人员和200例病人,在院里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前后,分别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实施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对患者的200份调查的内容有患者对护理技能态度,对护理态度的态度以及医疗环境的态度;时护理人员的100份调查内容有对工作环境态度,同事关系等,然后收集所有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态度前后变化很大,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原来的5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并且患者的心情都普遍转向良好,前后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提升了32%,同事关系也更加和谐,护理纠纷案降到了1%,减少了17件,护理积极性上升到94%,提高了30%,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也上升了29%.结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罗秋如;黄华英;黄翠珍;温宇静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骨科换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观察骨科换药室内工作环境中两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方法:以2008年换药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样本为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液和紫外线进行消毒.2009年的换药室内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样本为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液和三氧消毒灭菌机进行消毒,对两组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室内环境空气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用百分构成法统计分析,经x2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75%乙醇消毒液和臭氧对空气消毒效果优于“84”消毒液和紫外残对空气的消毒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了骨科患者换药的安全系数.

    作者:邓远平;张琴;王琴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1周、2周VAP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1周、2周,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02,4.98,P<0.05),且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3.15,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机械通气1周、2周VAP的发生,同时可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郑辉宇;郑海燕;卜春红;刘海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皮肤保护膜结合止血带保护法在预防气切(插管)患者头颈部皮肤损伤中的优势

    目的: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预防ICU气管切开病人颈部压疮的发生.方法:将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气管切开的108例病人,运用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对高风除病人实施重点交班、使用预警标识、预防性干预措施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108例气管切开病人中无新增颈部压疮,带入颈部压疮痊愈.结论:建立预防压疮预警监控机制,可有效预防压疮.

    作者:何义芬;伍林飞;昊茜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婴幼儿静脉采血技巧探讨

    婴幼儿静脉采集血样本是难度大的群体.血管细,婴幼儿不配合.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要求非常高.对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是很关键的.我们通过对56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达96%,,使患者家属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10-2011.6月婴幼儿门诊静脉采血560人次.小30天,大6岁.男283人,女277人.采血量2-8ml.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

    作者:白秀艳;林玲;张华;王静;尚金霞;石霞;殷赫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肺吸虫性胸腔积液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吸虫性胸腔积液复杂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过去6年我院共收治来自重庆市开县各地的13例肺吸虫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除胸腔积液外,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大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及多系统受损症状,部分出现多浆膜腔积液.4例患者出现与发热无关的全身皮肤阵发性潮红现象,为本文观察到的本病少见的临床表现.11例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0例胸穿患者胸水中查见较多或大量嗜酸性粒细胞.13例患者有11例被误诊,其中有9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结论:肺吸虫性胸腔积液易被误诊,在肺吸虫病流行地区,对于胸水反复发作、胸水合并多器官损害、血和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以及抗痨治疗效果不好者,需考虑到肺吸虫性胸腔积液的可能.

    作者:王运才;王善娟;陈文武;雷霄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丙嗪诱发急性暴发肝坏死死亡1例报告

    患者,女,32岁,主因昏迷8小时人院.患者已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多年来一直持续服用他巴唑、炎痛喜康治疗,4日前因失眠,持续每日睡前服用安定片10毫克共3天效果不佳,入院前晚自行口服氯丙嗪100毫克入睡,次日晨家属发现患者昏迷不醒,紧急入我院治疗.检查;体温37.5℃,脉搏112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80/50毫米汞柱,患者营养发育差,消瘦体形,全身皮肤粘膜黄染,皮下脂肪缺乏,呈深度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且质地硬,肝脏缩小,有腹水,四肢及关节畸形,各种深浅反射均末引出,其它未见异常.

    作者:李建平;刘云锋;王进亮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肿胀麻醉直视下的大汗腺电凝法腋臭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肿胀麻醉直视下大汗腺电凝法腋臭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共采用本法治疗腋臭患者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6例患者治愈率99%,切口隐蔽,术后疤痕不明星,不影响上肢活动.结论:肿胀麻醉直视下大汗腺电凝法腋臭治疗术治疗腋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诚;陶勇;李花蕊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激光打孔微创新技术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

    腋臭,又称腋部臭汗证,为腋窝部出汗时发出的特殊臭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臭汗症.目前临床上对于腋臭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刀全切术、微波照射法、激光全灼术、局部涂药法,高频电针破坏汗腺术.上述四种方法均有弊病.

    作者:王锡民;王芸;王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重症新生儿硬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例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根据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新生儿复温、合理喂养等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结果: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9%.结论加强护士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关键之一.

    作者:郭俊清;曾繁霞;刘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