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王广胜;覃静霞;覃芳;刘芳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提倡优质护理服务,了解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解除护士压力的对策.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与调查,针对性进行沟通与疏导.结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需要,改善工作环境,学会自我调节,争取社会及医院领导的支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结论:采取相互的措施,满足其需求,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淑平;庞玉霞;尹芳;刘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设计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2009年1月至今,我病区护理组针对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临床反馈提议,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本要求下在原有护理记录单的基础上设计了表格式的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表格项目包括一般项目和专科项目.结果:护士对书写记录单思维清晰,既方便,不易遗漏,又能缩短书写时间,护理记录更客观、真实、动态、连续性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治疗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结论:盐酸利托君用药观察护理记录单具有实用性,书写简单、省时、体现专科特色,值得推广.
作者:莫怡芬;赵海涛;贾秋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孕周与采取不同方法终止妊娠对1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结局影响.结果:1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后经系统常规治疗,均选择适当时机及适当方式终止妊娠,无1例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的窒息13.2%.结论: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极重要的手段,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刘俐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1皮肤血管瘤的来源与遗传背景血管瘤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模式.Walter等发现血管瘤家系与染色体5q31-5q33相交联,位于D5S1469和D5S211之间,遗传距离为38厘米.该区域内有3个候选基因与家族性血管瘤发病相关,编码产物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 (FGFR4)、β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PDGF- Rβ)和酪氨酸激酶-4(FLT4),这些因子都与血管发生有关.这些血管瘤相关基因及编码蛋白,可能和散发性血管瘤的发生相关.有人检测15例增殖期血管瘤组织,结果2例发现VEGFR基因的两个突变位点,一个是VEGFR2(FLK-1 PKDR)基因的错义突变(P1147S),另一个是VEGFR3(FLT-4)基因的错义突变(P954S),在周边的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VEGFR基因的突变.由此可以推测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途径的改变与血管瘤的形成相关.Berg等发现血管瘤中细胞染色体5q上的某些区域上有杂合子丢失,即一些位点的等位基因缺失或失活,且该区域与Walter发现的遗传性血管癌家系的连锁区域有一部分重叠.Berg认为可能由于这些区域内的一些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促进了血管瘤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弘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缓解妇女的更年期症状提供医学依据.方法:对本院更年期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疾病史以及更年期症状等.结果:①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为75.38%,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参加社会活动越多,更年期症状的发生呈下降趋势.②对更年期知识认识不足.③调查对象中颈椎病的发病率为22.69%.结论: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防治中,要广泛进行健康教育,每年定期体检,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肖新益;熊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Miles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80例Miles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按常规指导;观察组(40例)在原有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件发焦虑抑郁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Miles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的概率.
作者:李丹;彭纯;李瑶 刊期: 2011年第z5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反复发作盆腔炎患者在给予西医抗菌素治疗,同时根据其中医的症型进行辩证论治.结果:痊愈37.5%,显效40%,好转22.5%,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尝试连续排班模式(APN排班)改革护理排班方式,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革原有传统护理排班方式,通过设立APN班,制定各班次的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服务满意率、护理质量、护理职业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该项改革尝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N连续排班模式有助干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护士的需求话应新的医学模式需求.
作者:刘冰;张娟;刘花林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40天治疗后两组的FMA 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毒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赵翠芬;张岩;朱银星;吕婷婷;李蓉;张菲;岳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3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329例昏迷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296例,成功率为90.0%,死亡共33例占10.0%.结论:昏迷原因众多,其中原发性脑部病变、急性中毒及糖尿病占大多数,尽快明确病因诊断、加强急救治疗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吴秋枫;闫瑞芬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前临床工作中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医师的观察和问诊,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强及教感性差等方面的缺陷;PET/CT脑代谢显像及SPECT脑血流显像,可以充分地反映抑郁症患者不同脑区功能的差异,应用脑功能区自动提取软件可以准确的对差异性区域进行研究比较,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
作者:贾支俊;申景涛;郭万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急性颈椎外伤常引起脊髓损伤,导致高位截瘫由于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不张等因素存在,可出现肺功能障碍,这是颈椎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如护理不当,不仅有可能发生肺部感染而影响手术的成功,而且还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急性颈椎损伤患者气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夏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总结8例腹膜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配合体会经验.方法:我院应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上腺肿瘤摘除术8例.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高质量的手术配合是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作者:石燕婷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睑黄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睑黄疣患者进行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并设立30例睑黄疣患者进行连续CO2激光治疗进行对照.结果: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7例,有效率达到88.3%;连续CO2激光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率达72.5%.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X2=7.924,P<0.05),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连续CO2激光治疗组.
作者:任建军;霍伟红;刘红娟;李志博;王宁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通过对10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并探讨预防和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0年间发生的10例羊水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羊水栓塞中,7例并发DIC,其中3例死亡,存活7例产妇和9例新生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及时正确诊断,尽早应用肝素,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倡自然分娩,严格催产素使用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是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 10% 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80例:甘草酸二铵30ml加入5- 10%GS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正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而且也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文晓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由于长期卧床静养、合并症等原因,骨科患者术后极易出现预后不良或各种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轻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痊愈、导致功能障碍,重者可致患者残疾或死亡.本文结合近年来骨科护理资料报道和学术观点,对骨科患者术后的整体护理措施作一综述,以提高骨科术后护理的正确性及系统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迟发性声音嘶哑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迟发性声音嘶哑的治愈率.方法:对术后发生研究迟发性声音嘶哑102例患者中,42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护理,60例观察、随访病情变化.结果:42例发病后给予综合护理,全部治愈;治愈率明显高于未给予综合治疗者(P<0.05).结论:术后观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愈这一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罗娜;乔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5月份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炎琥宁保留灌肠.结果:有效70例,无效20例.结论;炎琥宁灌肠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闫淑玲 刊期: 2011年第z5期
目的:简要阐述经皮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化疗相结合治疗恶性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9例,全部操作均在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果:19例采用经皮肝穿胆管置入内支架均获成功,其中12例为一次性置入支架,7例先行胆汁引流术(PTCD)后再置入金属内支架.支架置入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0例支架置入后行动脉灌注化疗.支架置入后加动脉化疗者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结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与动脉灌注化疗相结合是治疗手术无望的胆管恶性梗阻的有效方法,能明显缓解黄疸,延长患者生命,并且简单,安全.
作者:邓奕;娄继斌 刊期: 2011年第z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