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连续排班模式的效果观察

刘冰;张娟;刘花林

关键词:APN连续排班模式,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尝试连续排班模式(APN排班)改革护理排班方式,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革原有传统护理排班方式,通过设立APN班,制定各班次的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服务满意率、护理质量、护理职业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该项改革尝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PN连续排班模式有助干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护士的需求话应新的医学模式需求.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椎体成形术在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自2009年01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V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2例,共13个伤椎.分别于术前,术后3天、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12例手术均完成,疼痛于术后明显缓解.随访(3-22)个月,平均8.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2士0.9到术后3d2.8士0.6,术后1个月2.6士0.7和终随访2.5士0.6(P<0.01);2例2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泄漏.结论:PVP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霍霁;智新力;孙利明;康献刚;邢振广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关于对ICU护士加强人文教育的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整合护理队伍,提高ICU护士素质,在如今看来,至关重要.进入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又被隔离家属,这就完全依赖护士的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而且ICU内的治疗仪器不断更新,与世界同步.这就需要不仅在专业方面对ICU护士加强培养,而且还需要全面的人文教育,ICU护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其自身不断进步,更好地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服务、创新护理技术、发展护理事业.

    作者:段萍;吴淑华;马新利;陈雪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浅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挖掘每位护理人员的潜力.“落实基础护理,加强人文关怀.”把护理人员还给病人.使“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升达98%以上.

    作者:沈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24例上消化道溃疡致大量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上消化道溃疡致大量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呕吐或便血为主要特征,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是抢救本病的关键.由于不少患者对出血原因及病灶出血活动状态不明,在短时间内无法确诊,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重症,若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则难以挽救患者生命,因此探讨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欧阳艳君;张艳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在头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根据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在一剥离腔隙内埋置一个或两个大小不同的扩张嚣,扩张至额定容积的1.5倍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域.结果:自2004~2011年,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修复各种类型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3例,均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皮肤软组织扩张皮瓣技术的应用,在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创伤修复的认识,使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作者:褚国华;崔国胜;郭文哲;巩祥胜;姚金英;毕文倩;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ICU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行气管切开的ICU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试验组(PD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组(ST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出血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脱离呼吸机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气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差异.结果:ST术后切口出血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DT术(P<0.05);PDT组患者平均脱机时间明显短于ST组;PDT组患者术后气管狭窄明显低于ST组.结论:对ICU昏迷患者,PDT术的切口出血、皮下气肿、气管狭窄等并发症较ST术少,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翠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288份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肺结核病人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了解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肺结核病人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对2007~2010年就诊于我院的肺结核病人的1001份标本,用改良罗氏法培养,对288份分离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培养阳性率295/1001(29.5%),288例培养阳性标本,人型结核分枝杆菌263例,牛型分枝杆菌28例,乌型分支杆菌1例,其他非典型分枝杆菌3例.②耐药菌株98株,人型分支杆菌耐药比例低于牛型(30.4%Vs57.1%,P<0.01).耐药率从高到底依次为:乙胺丁醇18.4%、链霉素15.3%、利福平14.2%、异烟肼12.2%、氧氟沙星9.0%、左氧氟沙星8.3%、力克肺疾6.9%、阿米卡星5.8%、利福布丁4.5%.③单耐药菌株20例(7.6%)多耐药菌株25例(8.7%),耐多药菌株22例(7.6%),广泛耐药结核菌株6例(2.1%).结论: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结核杆菌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作者:王海宾;康书慧;刘颖慧;檀新云;曹金凤;刘海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微波理疗联合骶管注射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hlS,CP)是男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泌尿生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8%[1].其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对男性的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精神与肉体遭受很大的折磨,由其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和前列腺痛是治疗较为困难的前列腺疾病,因其无明显的细菌感染,抗生素很难奏效[2].2002年12月~2010年07月我们运用微波理疗联合骶管注射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7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祥茂;齐红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4例ERCP下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护理

    目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中胆管吻合口狭窄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并发症且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课题拟进一步明晰认识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并确立早期防治护理措施.方法:①对象:武警总医院移植研究所2009-01/2011 -02完成的4例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中,术后发生出血4例,胰腺炎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均通过ERCP置入胆道支架术,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顺利治愈;结论:通过对4例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及总结,认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呕吐物、大便颜色、淀粉酶、脂肪酶及术区渗血情况,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积极预防感染、胰腺炎、止血等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管丽丽;杨娜;张学明;孙丽萍;王乐天;毛莎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护理体会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较少见,对于一个家庭将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护理指导,使患儿和家属认识到该病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敬华;杨雪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母婴分离的产妇使用低频脉冲结合手法催乳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结合手法乳房护理的治疗对母婴分离产妇催乳的疗效.方法:将出生后即母婴分离的产妇4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结合手法进行乳房护理催乳,对照组采用手法护理、热敷、食物等进行乳房护理催乳.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乳汁分泌时间快、乳量增加.结论:低频脉冲治疗在母婴分离产妇中催乳效果显著,促进乳汁分泌,产妇容易接受,无不良反应,值得在病房推广应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坚持党建团建同步走 不断提升党建带团建工作水平

    党建带团建,关键在带,根本在建.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在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统一安排,不断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达到党建团建同步走,以实际行动带领团组织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北京友谊医院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作者:龚迎光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严重多发伤在手术室的急救护理体会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高层建筑、社会现象等原因造成的严重多发伤日益增多,常见的有车祸伤,坠落伤,刀砍伤,爆炸伤等,其中又以车祸伤,刀砍伤居多,受伤部位多为四肢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心脏刺伤、胃肠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撕脱伤、五官损伤等,病情危重.本文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收治的严重多发伤113例进行观塞,并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芳;邹素云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保护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青光眼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研究对防盲治盲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青光眼视功能损害机制及保护性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婷婷;黎燕英;吴艺;支育齐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悬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的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5年4月-2010年12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26例(26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①一点固定悬吊法:完成了3例(眼),用于后囊破损孔偏上,下方残存后囊及悬韧带较多,可以支撑住一个晶襻,另一襻缝线固定于睫状沟;②二点固法:完成了23例(23眼),用于后囊破损严重或完全消失,两个晶体襻完全靠缝线固定在睫状沟.结果: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9月,佳矫正视力1.0,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19眼(占73.09%),26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作者:何亚茹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因良性卵巢病变实施手术的249例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126例(研究组),开腹手术治疗12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发热、术后自如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良性卵巢病变,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卵巢病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丽颖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祛瘀散结胶囊、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发生率大约是1%,每年有上升趋势,年龄段也前移.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部分输卵管.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宫外孕早期确诊率不断提高,为了保护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备受患者青睐,尤其是未生育患者.我院对124例宫外孕早期患者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祛瘀散结胶囊治疗,并个体化实施系统性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史存爱;刘亚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转变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加强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的服务、技术是使患者满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人为本,加强管理,提高护士的能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张俊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深化“热心接待、精心护理、细心观察、耐心解释、暖心沟通”的“五心”优质护理品牌,提高护理质量,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

    作者:张宗春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总结2010年2月-2011年2月46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