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非替尼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张纪良;刘定义;陈济;陈萍;朱丽;刘鸿

关键词:吉非替尼, 艾迪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评价吉非替尼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患者.治疗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吉非替尼给予250mg每天口服一次,艾迪注射液给予50ml每天一次静脉输入.对照组仅予吉非替尼250 mg每天口服一次治疗.结果:全部4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为40.9%和27.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4%和59.1%.治疗组在疗效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两组疾病控制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改变和腹泻,但通常可能耐受.结论:吉非替尼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疗效及降低治疗的相关毒副作用.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静脉输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引起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和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间155例COPD患者分为随机分为氨荼碱组和多索茶碱组,观察两组引起的心率失常的原因.结果:注射氨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25.00%(21/84),注射多索茶碱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6.25%(4/71),X2 =10.6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静脉应用氨茶碱组引起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2)推注速度过快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

    作者:孙及媛;张自茹;孟立波;张影;李光;白云;魏楠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重大事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并应用到重大事故的抢救中,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对一批突发重大事故伤者的抢救启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分析记录预案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结果:16例患者的整个抢救工作有章可循,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地进行,避免了抢救中混乱局面的出现,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突发意外重大事故的患者,制订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专科化的治疗护理,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作者:田雪筠;华敏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替硝唑联合艾夫吉夫对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艾夫吉夫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鼻咽癌、喉癌患者共1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替硝唑漱口联合艾夫吉夫喷涂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对照组采用口腔护理加庆大霉素漱口治疗.观察两组口咽粘膜炎分级情况,粘膜反应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Ⅰ级口咽粘膜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Ⅱ、Ⅲ、Ⅳ级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和平均总疗程完成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替硝唑联合艾夫吉夫治疗放射性口咽粘膜炎,缩短伤后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是良好的放疗辅助用药.

    作者:田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血清及胸液CEA、VEGF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胸液中CEA、VEGF含量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CEA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VEGF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附法(ELISA).结果:在恶性疾病组中,血清、胸液中CEA、VEGF的平均检测值均高于良性组(P<0.01)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胸液中CEA、VEGF含量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检测胸腔积液中CEA、VEGF含量比血清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韩素桂;王小革;高素平;袁亚军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对出院病人回访的探索

    目的:通过对出院病人的回访,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方法:由专人负责在病人出院后10天内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了解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并告之康复护理知识.结果:及时得到出院病人的心声,解决病人的后顾之忧.结论:回访是完全必要的,促进了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吴强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腭帆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腭帆成形术的手术适应症,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Friedman分型为患Ⅰ -Ⅱ型的患者行腭帆成形术,随诊6-12个月.结果:AHI由术前56.6±19.4降至术后23.6±10.4,ESS评分由术前17.6±5.6降至术后的4.8±3.6,近期有效率为91.7%.结论:腭帆成形术通过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及扁桃腺,腭弓处理等明星提升碍帆、前移悬雍垂、扩大口咽气道,瘢痕收缩改变软腭顺应性,实现了腭咽腔的重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值的推广的方法.

    作者:郭爽涛;田君焕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致肺栓塞1例报道

    1资料与方法患者女,38岁,因常常突然无故晕倒一月加重一周,于2009年11月19日转入我院.患者精神异常史十年余,一直口服氯氮平治疗,精神异常症状控制尚可.进院时氯氮平日用量为150mg,于09年10月12日开始出现无故突然晕倒,刚开始一周2-3次逐渐至一天一次,近一周一天晕倒2-3次,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因治疗条件有限转入我院.

    作者:余俊玲;张玉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如何调动年轻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中的积极性

    新一代年轻护士是如今临床护理一线队伍的主要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年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来,才能切实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波;杨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以顾客满意战略指导护理管理工作

    现代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团体,已从过去的单纯医疗型转变为医疗预防康复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谁先抓服务,谁就会赢得病人,谁才能领先.因此,现代医院的质量服务模式必须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经营战略也应逐渐倾向于获取顾客满意.

    作者:杨璐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我院近年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09年6月报告登记的ADR,按国家ADR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描述、因果关系分析评价、统计.结果:6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34种,其中抗感染药居首位,其次是中药制剂及心脑血管药.单独用药19例(28%)、合并用药49例(72%).结论:加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药物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使用,保证用药者的健康.

    作者:刘晓晖;杜菊侠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循证护理理论在慢性乙肝抑郁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慢性乙肝抑郁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对58例存在不同抑郁情绪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循证健康教育.结果:循证健康教育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有明显改善:SDS评分从治疗前的64士25,治疗后为31±12,(P<0.01);抑郁程度下降了69.0%.结论:循证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曾令梅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辅助排石药物对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解痉排石药物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术后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A组15例予安慰剂(维生素c片)口服;B组30例给予M胆碱受体拮抗剂(山莨菪碱)肌注; C组30例给予α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口服; D组29例给予黄体酮肌注;E组26例给予山莨菪碱+黄体酮肌注;F组35例给予萘哌地尔口服并黄体酮肌注.观察期15天.结果:165例患者中,结石排出者122例(73.9%).F组排石率高,排石时间短.结论:萘哌地尔联合黄体酮较其它药物组合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排石,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

    作者:邓思文;贾波;刘加元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次性修眉器在眼科眼睫毛修剃的应用

    临床上,传统的眼睫毛修剪是用睫毛剪在进行,为了患者安全,方便护士操作,我科将一次性修眉器应用于睫毛的修剃,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1年5月,我科将一次性修眉器应用于眼部术前睫毛准备205例;倒睫5例,共210例,均未出现眼睑损伤、睫毛修剃不干净以及挫伤眼部等情况,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尹红华;汪子玉;张银琴;杨玉琼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一例酒后出现头孢噻肟钠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治疗或抢救.为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所以药物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金萍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耳穴压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68例临床观察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为Alzheimer病、血管性痴呆、Binswanger病、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何秀文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改良鼻饲插管法在脑中风患者中应用

    目的:探讨适合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鼻饲插管的方法.方法:将34例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种模式备17例,模式1采用常规插管方法,模式2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插管法.结果:模式1一次成功2例,二次成功5例,三次改为模式2成功10例.模式2一次成功12例,二次5例.结论.改良鼻饲插管法应用于脑中风吞咽困难患者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作者:刘兰;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1例外伤致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伴眼球缺失患者全麻12小时术中观察与护理

    1例外伤致面部挫裂伤,颌面部多发粉碎性骨折伴眼球缺失患者急诊入院后,经多科室会诊,由整形外科完成面部清创骨折切开复住内固定术,眼科医生完成左眼球摘除术,全麻长达12小时,术中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通过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严格记录尿量,调节输液及输血速度,复温及保暖,局部清创止血,积极配合术者和麻醉师给药,成功地使患者体温回升、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心率≤120次/分,血氧饱和度≥90%,12小时后手术成功完成.

    作者:袁久莉;刘丽欣;钟波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雷尼替丁对胃食道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雷尼替丁对胃食造反流病夜间酸反流影响.方法:60例均经内镜证实的胃食道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min口服,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mg;对照30例泮托拉唑40mg,早餐前15 min口服,睡前加服泮托拉唑40mg,观察于治疗后1周夜间疼痛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96.7%;对照组夜间疼痛消失比例为70%两组疼痛消失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1 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道反流病安全、有效的方法,雷尼替丁价格低廉,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付同娟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巡回配合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有疝囊切除术,高位结扎术,疝修补术和疝成形术.[1]这些手术方法不同程度的存在卧床时间长,易复发等缺陷,随着人们对腹股沟疝的解剖生理及术后复发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z5期

  • 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护理体会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兄弟同患肝豆状核变性较少见,对于一个家庭将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通过护理指导,使患儿和家属认识到该病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得到有效的控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敬华;杨雪冰 刊期: 2011年第z5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