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预测模型

石平;梁宗安;王茂筠;蒲晓雯;雷飞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预测, 模型
摘要:目的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脉搏血氧仪监测的数据,建立可靠性较高的临床预测、筛检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非OSAHS组受试者129例,OSAHS组受试者107例,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作出ROC曲线,选择预测患病概率的诊断点.结果患病概率P=ex/(1+ex),x=-1.977+1.27a-1.13b+0.13c,其中a代表有无夜间憋醒(有夜间憋醒=1,无夜间憋醒=0),b代表性别(男性=1,女性=2),c代表氧减饱和指数,将P>0.15作为OSAHS的诊断点,敏感性为96.3%,特异性约50%.结论疑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氧减饱和指数,可以较好的预测、筛检OSAHS患者.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系统(PS)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组豚鼠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加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制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干预组豚鼠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同哮喘组,在第二次激发前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豚鼠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加生理盐水雾化吸入.OVA激发结束后行肺组织固定,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PS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S层结构连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含丰富板层小体.哮喘组PS层丧失正常的连续结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体空泡化.地塞米松干预组PS层基本连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体少量空泡化.结论哮喘豚鼠超微结构出现异常改变,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后PS超微结构异常改变减轻.

    作者:康春燕;刘长庭;茅培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博利康尼和普米克令舒的护理体会

    2003年10月~2004年2月我们使用喷射雾化吸入博利康尼(硫酸特布他林)和普米克令舒(布地来德混悬液)对1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呼吸道吸入治疗.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袁岚;刘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紫菀及远志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液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紫菀及远志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液特性的影响,以探索治疗COPD的新方法.方法用水醇法从紫菀和远志中提取紫菀皂甙及远志皂甙.将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雾化吸入紫菀及远志皂甙,对照组患者吸入生理盐水.分别收集雾化吸入前、后1 h的痰液,观察痰液总量、干/湿重比、黏度及中性粒细胞膜结合弹力酶表达水平.结果雾化吸入紫菀及远志提取物后与吸入前相比,患者痰量增多、痰液干/湿比下降、黏度下降及中性粒细胞膜结合弹力酶表达降低;对照组无类似改变.结论雾化吸入紫菀及远志提取物有利于COPD患者的痰液外排,可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在COPD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作者:童瑾;周向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纪要

    全国第三届睡眠学术会议于2004年10月14日~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睡眠研究专家及相关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内容涵盖呼吸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神经科、精神科及心理学等多个临床及相关基础专业.现将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蒲晓雯;石平;梁宗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用福莫特罗与双倍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的实质是慢性气道炎症,抗炎治疗首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目前主张合用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以更有效控制哮喘,尤其对于吸入糖皮质激素仍有症状者.

    作者:乔中会;李俊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

    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临床思维包括临床思维基础和临床思维要点.临床思维的基础则包括呼吸困难的定义、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及其临床表现.

    作者:张静;蔡映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气道炎症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支气管哮喘都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因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增加而日益受到重视[1].

    作者:丁艳苓;姚婉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5例OSAHS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OSAHS组患者II/ID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6%和68%,P<0.05).含插入等位基因的患者快速动眼(REM)期睡眠较不含插入基因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较DD基因型患者有增高趋势(P>0.05).结论 ACE基因I等位基因和ID基因型可能与OSAHS及OSAHS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且可能影响OSAHS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硕;曹洁;陈宝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吸烟者肺泡破坏指数的测定及其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吸烟者肺泡、肺泡囊破坏情况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3例吸烟者术前进行肺功能测定,手术切除肺标本经支气管灌注固定、矢状位取材、常规HE染色制片,光镜下以点计数法计数肺泡破坏指数(DI).结果肺泡破坏指数值与FEV1/FVC%显著负相关(r=-0.632 4,P=0.01),与TLC%pred显著正相关(r=0.660 5,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肺泡破坏指数测定是一种简单、可靠、可重复性高的衡量肺气肿的程度和严重性的方法.肺泡破坏指数值可以反映出吸烟者肺通气阻塞的程度,肺总量增加的程度,与临床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及分级的相关性高.

    作者:项轶;黄绍光;万欢英;吴华成;郑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雌激素对低氧性肺血管重建的作用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力(mPAP);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肺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经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肺小血管管壁厚度指标[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氧组、雌激素预防组(每天低氧前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30 μg/kg,共3周)、雌激素治疗组(低氧3周后每天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30 μg/kg,共7 d).结果 (1)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S)(%)、WT%和W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雌激素预防组、雌激素治疗组的大鼠mPAP、RV/(LV+S)(%)、WT%和WA%均低于低氧组(P<0.05),而血清中17-β雌二醇浓度高于低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17-β雌二醇能有效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阻抑右心室肥厚,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建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林勇;孙思庆;朱晓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咯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和肺部的出血,血液随咳嗽经口咯出.咯血不仅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同时也见于循环、血液和其他系统的疾病.

    作者:方宗君;蔡映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固定压力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固定压力与自动调节压力模式呼吸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运用随机、单盲的方法选择呼吸紊乱指数(AHI)20次/h的患者40例,分成固定压力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组(F-CPAP)和自动调节压力CPAP治疗组(A-CPAP)各20例,对临床症状和睡眠多导图各参数的变化以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SG多导图显示治疗后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夜间低SaO2、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收缩压参数明显改变(P<0.01),其余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夜间低SaO2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参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CPAP与A-CPAP呼吸机在治疗OSAHS中具有同样的疗效及依从性.

    作者:董昭兴;李其皓;张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对气道高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PC35sGaw)的可行性.方法对51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113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PC35sGaw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sGaw%、MMEF%、PEF%等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好,特别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相关系数高达0.702.回归分析显示,FEV1实测值/预计值%的变化对PC35sGaw的影响大;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PC35sGaw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相关性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差,回归分析显示只有sGaw%对PC35sGaw有影响.结论在无条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单位,支气管哮喘患发作期者可根据基础FEV1实测值/预计值%推测患者AHR程度,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对AHR程度的预测作用较差.

    作者:梁斌苗;袁玉如;何太灵;曾继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4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第14届欧洲呼吸学会(ERS)年会于2004年9月4日~9月8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不仅使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卫生经济负担,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姚婉贞;陈亚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预测模型

    目的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脉搏血氧仪监测的数据,建立可靠性较高的临床预测、筛检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非OSAHS组受试者129例,OSAHS组受试者107例,用logistic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作出ROC曲线,选择预测患病概率的诊断点.结果患病概率P=ex/(1+ex),x=-1.977+1.27a-1.13b+0.13c,其中a代表有无夜间憋醒(有夜间憋醒=1,无夜间憋醒=0),b代表性别(男性=1,女性=2),c代表氧减饱和指数,将P>0.15作为OSAHS的诊断点,敏感性为96.3%,特异性约50%.结论疑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氧减饱和指数,可以较好的预测、筛检OSAHS患者.

    作者:石平;梁宗安;王茂筠;蒲晓雯;雷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经nCPAP治疗的31例OSAS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教育程度、烟酒嗜好、病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族史、就医条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治疗时间、nCPAP治疗压力以及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出现副作用等因素,结合对治疗效果的自我评价和睡眠监测资料等指标,计算其依从性,并用多元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上述因素与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nCPAP治疗OSAS依从性为(81.14±25.47)%,以依从性为因变量,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因素,按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对疾病认识程度、打鼾程度、治疗效果自我评价和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有无出现副作用及其他问题.结论 nCPAP治疗OSAS有较高的依从性.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打鼾程度、治疗效果自我评价和使用呼吸机过程中有无出现副作用及其他问题对依从性有较大影响.

    作者:余勤;张佳宾;汪小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GOLD对于COPD的定义是通过测定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后的FEV1、FVC,并计算FEV1/FVC%.标准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后FEV1/FVC%<70%,同时FEV1%pred<80%.而对于本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是根据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pred的大小分为轻、中、重和非常严重的COPD.总之,COPD的诊断和分级标准是依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而不是之前的结果[1].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复张性肺水肿10例临床分析

    复张性肺水肿患儿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可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需要正确诊断和及时处理.我们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10例,经抢救均脱离危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长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与误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较为常见的肺科疾病,一般不难诊断.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自发性气胸往往容易因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而掩盖了气胸的症状和体征,给气胸的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该类患者46例,死亡4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渝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隔离症的诊治体会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在先天性肺畸形中占7%,其主要特点是病变部位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并与正常肺组织分离.

    作者:陆明华;杨国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