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盼;南会欣

关键词:心理因素, 静脉穿刺, 影响
摘要:静脉穿刺成功与否,除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因素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为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供理论借鉴.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118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推广其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给予正确氧疗、及用药和健康指导等.结果:118例COPD患者通过周密细致的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该病的复发率.临床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较前改善.结论:COPD实施整体护理及康复锻炼是必要的、十分有效的.

    作者: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心律失常关系

    目的:综述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检索ERS与心律失常文献资料,分析ERS的特点、类型、引起心律失常的类型、机理、诊断标准、治疗和预后.结果:ERS心律失常发生率在20%~40%,以心动过缓、早搏多见.结论:ERS为正常电生理变异,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属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作者:张程;慈书平;王福军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VSD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sinage,VSD)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下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平均面积为10cm×15cm,均采用皮瓣转移术+VSD负压吸引术修复创面,术后给予负压吸引、观察皮瓣血运、体位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均荻随访,创面均一期愈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破渍,质地.结论:皮瓣转移术结合VSD封闭创面是修复下肢皮肤撕脱伤患者创面较理想的方法,术后合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捷;陈玉荣;詹美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张家口市小学生六龄齿龋病的抽样分析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9~11岁小学生六龄齿龋病分布.方法:在张家口市6所小学随机调查9~11周岁992名学生对六龄齿进行龋病调查.结果:六龄齿患龋率为22.07%,受检者龋均为0.22,患龋者龋均为1.32,患龋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张家口市小学生六龄齿龋病发病率不太高,但牙齿龋坏较重,还有缺失.

    作者:樊丽军;杭彦龙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地塞米松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预防肿瘤病人PICC置管后血栓的作用.方法:113例留置PICC的肿瘤病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置管后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毫克连续3天静脉输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未采用地塞米松.两组病人置管后均采用超声监测PICC血管,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比较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病人置管后连续3天使用地塞米松可降低PICC置管后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郭彩霞;沈美娜;张璐;赵晓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现在调查、原因分析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格率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结果: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检测合率由87.3%提高到96.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物体表面检测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作者:张秀燕;郭泽霞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相关并发症.方法 220例择期行心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观察组)和经股动脉组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止血压迫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管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异,但外周血管并发症、止血压迫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心脏介入诊疗优于经股动脉途径.

    作者:王清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护士长模糊授权对提高病房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士长的模糊授权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每个周六、日护士长授权当日上班的责任制护士为护士长,井以模糊授权的授权方式授权其做好护士长的临床管理工作,并对这一管理模式的实行前后进行病房突发事件处理率和患者满意率的比较.结果:突发事件处理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1).结论:护士长的模糊授权提高了病房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病区护士得到了患者普遍赞誉,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投诉,促进了科室的有效管理,带给了医院和科室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陈小燕;覃梅;陈宝玉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护士在糖尿病教育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我科专科疾病,治疗目的是良好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自我护理等五方面.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糖尿病病人150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67人,高年龄86岁,低年龄11岁.方法是:对150例病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即入院时、出院时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付玉枢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三尖瓣闭锁合并肺动脉瓣闭锁、功能性单心室、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一例

    患儿,男性,1岁2月.患儿因出生后紫绀行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闭锁、肺动脉闭锁、功能性单心室、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查体:口唇紫绀明显,可见杵状趾、指.心前区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2、3、4肋间均可闻及4/6级糙喷射样收缩期杂音.

    作者:陆龙;姚建民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浅谈妇科护生临床带教规范化建设的心得

    目的:探讨妇科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护生实习效果的作用.方法:结合多种临床带教手段对妇科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化带教.结果:妇科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87%实习生成绩优异,13%成绩良好.结论:临床带教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妇科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作用明显.

    作者:鲁樒;钱虹;李承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突发事件一体化紧急医疗救援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体化救援模式在突发事件救治作用.方法:建立指挥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制订突发事件救援预案、急救工作手册[1],建设城乡大急救网络.结果:在柳州市区域近年来发生的突发事件救援中,市急救指挥中心响应迅速,现场处置及时,伤员快速安全转运,院内专科治疗及时、有效.结论:急救一体化紧急救援模式可有效、快捷地抢救生命,迅速安全转运,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黄惠萍;李伟强;林卫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奇正消痛贴膏与扶他林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20例急性软组织挫伤的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予奇正消痛贴膏于患处外敷;对熙组110例,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用.结果:治疗组107例完成试验,总有效率为91.6%,过敏率2.7%;对照组109例完成试验,总有效率为80.7%,过敏率0.9%.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效果确切,起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熙谋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护理人员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观察,按时准确用药、饮食、运动锻炼,氧疗、心理等护理.结论:通过连续的健康指导,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终提高了生存率.

    作者:何会爱;郑姣;姜云燕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心血管病主要的死因[1].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合理的佳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的心力衰竭[2].新活素(rh_BNP)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快速而有效的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尿量和尿钠排泄,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将其列入CHF的治疗指南[3].我科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新活素针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5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者526例,包括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畸胎瘤、卵巢巧囊、卵巢单纯囊肿、输卵管系膜囊肿、子宫脱垂、慢性盆腔炎等.结果:除7例中转开度外,其余519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78.00±5.58)min,术中出血(86.10±8.29)ml,住院天数(5.01±1.36)d.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其手术适应证将不断扩大.

    作者:李淑华;薄乃秀;戴琪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80例早产儿完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另选40名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对照.干预组由医务人员和家长配合,根据鲍秀兰教授主编<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未干预组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保健指导.由专人对三组婴儿定期随访,并于4个月时对这些婴儿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早产儿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发育商元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组发育商均明显高于早产儿未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素哲;胡小娟;陈志诚;乔玲;王鹏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同期住院产妇的0.41%,占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5.3%,孕产妇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3.03%,围生儿病死率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6.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早期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率.对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适时终止妊娠,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爱美;韩春蕾;于春华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早期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9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分为治疗组(综合康复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以运动疗法、高压氧、脑循环治疗、脑细胞营养药等进行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认知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用上海Gesell发育量表对发育商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五个能区发育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早期系统综合干预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五个能区的整体发育水平.

    作者:柳淑芬;陈维华;廖春艳 刊期: 2011年第z3期

  • 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血液透析(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不完全性肾替代疗法,它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机会.患者从未经血液净化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阶段称为血液透析的诱导期[1].由于治疗方式的改变,这段时期的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大多数患者在此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紧张情绪,为了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了解掌握有关的血液透析的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顺利进入维持性血透,我院从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8例诱导期HD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效果切实可见.

    作者:刘妹 刊期: 2011年第z3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