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情;孟志华;陈振松;方先来;罗小林;李平安
目的 探讨MRI和CT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影像学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 1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后,分别接受颈动脉CTA和MR检查.观察颈动脉分叉处管腔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纤维帽状态、斑块内出血和钙化等.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CT和MRI显示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均为24%(t=0.461,P>0.05).CT发现18支血管46处钙化,MRI发现17支血管39处钙化.MRI发现2支血管斑块内有小灶出血,CT无法显示斑块内出血.MRI发现4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CT发现3支血管的不稳定纤维帽.结论 CT与MRI均可较好地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但MRI更适于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宋焱;陈敏;周诚;罗南;林徐颖;傅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双源CT分析升主动脉的弹性特点,探讨其在大动脉弹性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56 名健康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A组<40岁;B组:40~50岁;C组:>50岁).每间隔5%RR间期进行数据重建并测量兴趣层面的平均直径及截面积,分析健康人群升主动脉的搏动规律及弹性特点.结果 随心脏搏动,升主动脉达到大及小直径的RR时相分别为(24.02±4.99)%及(93.50±4.04)%,与心率无明显相关性(P>O.05);A、B、C组直径变化分别为(2.58±0.54)mm、(1.90±0.37)mm及(1.44±0.48)mm.动脉弹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组间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宁;赵鹏;柳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①普通髓腔型:X线平片检查6例,表现为溶骨与硬化混合的外观,位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的扇贝样改变.CT检查8例,7例示膨胀性骨质破坏,5例钙化明显,3例钙化轻微.MR检查9例.TlWI为等、低信号,T2WI 8例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可见低信号分隔.②问叶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肿瘤位于骨内,呈轻度膨胀性改变,1例位于骨外,病灶密集钙化.CT检查7例,6例位于骨骼系统外,4例钙化明显,1例钙化局限,1例未见明显钙化.MR检查5例,4例骨外型T2信号特点取决于瘤体内钙化的形态及范围,或呈胡椒面样表现或表现为高信号包绕低信号.③去分化型:CT检查3例,均示钙化,2例尚可见絮状成骨样改变.MR检查2例,T2WI上均为高低混杂信号.④皮质旁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可见相应部位异常钙化.CT检查3例,均显示分叶状外形的软组织肿块贴近骨皮质,2例见基质轻微钙化.MR检查3例,2例可见髓腔侵犯.增强扫描普通髓腔型及皮质旁型呈边缘及间隔强化,问叶型呈弥漫性强化,去分化型则同时可见边缘强化及弥漫性强化.结论 普通髓腔型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钙化特点、信号特征及增强后表现可提示诊断间叶型及去分化型软骨肉瘤.
作者:B.KirankumarReddy;陈铟铟;王希明;李勇刚;郭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超声探查方法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十分重要,常用探查方法包括平行移动法、扇形扫查法、十字交叉法、加压法等[1].本文对加压法进行分类,探讨其在全身各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瑛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中膜(IMT)自动跟踪技术(IMT技术)和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技术)评价青年吸烟者颈动脉IMT应变和血管弹性功能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对30名主动吸烟者(吸烟组,年龄19~27岁)及27名非吸烟者(对照组,年龄21~24岁)应用ET技术检测两侧颈总动脉,测量血管收缩期大内径(Ds)、舒张期小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ρ)等指标.同时用IMT自动跟踪技术观察两组双侧颈总动脉收缩期及舒张期IMT,得出收缩期内-中膜厚度(IMT<,收>)、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舒>),一个心动周期时间(t),并计算IMT应变率、时间应变、脉压差应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吸烟组Dd-Ds、β、Eβ、AC、AI、PWVβ均无显著差异(P>0.05);吸烟组IMT时间应变、脉压差应变低于对照组(P<0.05),IMT应变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IMT应变率、脉压差应变与AC成正相关.结论 采用IMT应变分析技术,通过观察时间应变、脉压差应变,能早期发现血管弹性功能改变.
作者:唐雪梅;顾鹏;张军辉;辜强;章奎;向刚;代丹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预测非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CAG的非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其中多支病变43例(多支病变组),单支病变32例(单支病变组),43例造影正常(对照组),分析3组研究对象收缩期峰值应变(SpI)及应变率(SRsI)有无差异.结果 多支病变组SRs和Sp绝对值均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15.0%、SRs>-1.01 s-1作为截断值,诊断多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65.12%(28/43)和72.09%(31/43),特异度为90.67%(68/75)和74.67%(56/75).结论 应变率成像能够预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作者:李文俊;骆志玲;顾云;潘家华;沈艳;王钰;倪锐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MR PWI表现与血管生成表现相关关系,评价PWI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PWI扫描.所有病例均得到时间一信号曲线(TIC)、大斜率(SS)、峰值强化(PE)和达峰时间(TTP).其中50例测量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与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结节的TIC可分为4种类型,恶性结节均表现为I型曲线,84.62%(44/52)的良性结节表现为Ⅱ型和Ⅲ型曲线;良恶性结节间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良性病变间的S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间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结节的灌注参数SS与MVD、PE与MVD和VEGF呈线性正相关(r=0.49、0.49、0.55,P<0.05),TTP值与MVD和VEGF均无相关性.结论 MR P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SS和PE值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结节的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冯琴;强金伟;史继敏;张慧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患者男,38岁,反复发作头晕、头疼20余天,疼痛呈间断性,并逐渐加重;否认高血压史.体检:收缩压高达190 mmHg.超声:上腹部横切面扫查:右肾动脉起始段探及一瘤样结构与腹主动脉相通,约22 mm×18 mm,瘤内可见絮状低回声部分充填,瘤后肾动脉管腔纤细(图1);纵切面扫查:瘤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后下方(图2);CDFI:瘤体内可见腹主动脉血流进入,部分充盈,瘤体后方血流显示不清(图1);右肾下极可见动脉信号自肾外进入实质内.
作者:王贤明;贺袆;刘建新;吴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人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问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问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闻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l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人路的重要手段,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游箭;邵阳;李春平;敬宗林;杨林;陈伟;陆明;代明德;谢兵;胡鸿;钟立明;魏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观察227例AIDS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7例患者心脏各瓣膜、室壁、房室间隔内膜面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毛糙和赘生物形成,以右心心内膜炎常见.病原微生物种类以细菌、真菌感染为主,可为混合性感染.通过内科抗感染治疗,赘生物84例(37.00%,84/227)消失,79例(34.80%,79/227)缩小,64例(28.19%,64/227)变化不大,但回声增强、活动度减少.结论 AIDS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的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雪娇;朱艳梅;汪习成;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氧摄取变化特点,探讨BOLD MRI评估HIFU治疗原发性HCC疗效的潜在价值.方法 16例原发性HCC患者于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接受常规MRI、BOLD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BOLD MRI采用梯度回波序列.将BOLD图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R2*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R2*图及T2*图.在病灶中心、周围正常肝组织以及背部肌肉设置ROI,测量R2*值、T2*值及信号强度(Sl).对3个ROI R2*值、T2*值及Sl在HIFU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HCC R2*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升高[(34.91±4.14)Hz VS(29.80±4.55)Hz,t=-13.53,P<0.01)],而T2*值、SI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降低[(29.10±4.14)ms VS(34.93±6.84)ms,t=6.09,P<0.01;134.37±32.06 vs 428.31±67.45,t=16.28,P<0.01].周围肝组织及背部肌肉R2*值、T2*值及SI值在HIFU治疗前后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BOLD MRI在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缺氧及HIFU疗效方面有一定潜力.
作者:罗银灯;赵建农;钟维佳;郭大静;吴伟;陈维娟;谢微波;罗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影响131I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54例确诊为DTC的患者行外科手术及清甲治疗后给予相应剂量的131I治疗,随访6个月,对年龄、性别、病理分型、转移情况、治疗前Tg和TSH水平6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评价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病理分型、转移情况、治疗前Tg水平与疗效有相关关系;剔除年龄和病理分型因素后,转移情况、治疗前Tg水平是影响疗效的确切因素.结论 131I治疗术后DTC疗效较好.转移情况、治疗前Tg水平是影响疗效的确切因素.
作者:国兰兰;高沁怡;李亚明;刘浩;尹雅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Graves眼病(G0)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传统方法判断GO眼外肌病变活动期、非活动期有多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对GO眼外肌病变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B超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方法 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深度为15mm,辐照功率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和300w,通过MR测温仪得到不同功率下组织高温度达到55℃时所需辐照时间.将结果用于B超监控HIFU中,并通过被动空化检测(PCD)实时观察辐照过程中声信号的频域特性.结果 辐照功率50w时虽有组织凝固性坏死,但B超声像图中无强回声出现,且通过PCD在频域信号中未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功率≥100w时出现凝固性坏死,且声像图中有强回声出现,频域信号中可明显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结论 无沸腾气泡产生时,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致使B超声像图中出现强回声.
作者:易华容;陈杰;李发琪;钟明松;艾慧坚;王智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骨骼肌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MRI凭借对软组织的高分辨力、可多切面成像等优点成为评估骨骼肌损伤的佳影像学方法之一.DTI是近年兴起的影像学新技术,通过对肌肉水分子各向异性进行成像,能够无创性地反映体内水分子扩散情况,借助特定软件能够再现肌纤维走行,无创评价骨骼肌损伤情况,以利于临床诊治.
作者:王希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并探讨其在LVN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LVNC患者21例,分为两组:LVNC-1组(n=10):LVEF≥50%;LVNC-2组(n=11):LVEF<50%.以2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左心室心尖长轴动态图像,利用STI获取各节段心肌纵向应变(LS)曲线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LVNC-2组左心室各水平LS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但其E'、E/E'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取左心室心尖段LS均值-20.71%为界值,诊断LVNC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00%、100%;整体LS均值-17.90%为界值,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与LS相同.结论 应用超声STI技术可对LVNC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进行深入定量评价.
作者:陆叶;吕秀章;马宁;江勇;徐楠;朱振辉;张红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ⅤⅥ定量评价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3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胰岛素治疗组(INS组)和正常对照组(C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INS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6 U/kg体质量),每日一次.于造模成功12周后开胸.取左心室短轴图像进行ⅤⅥ分析,并取心肌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与DM组比较,INS组收缩和舒张期径向峰值速度(Vs、Vd)、径向峰值应变(Sr)、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收缩期SRr)以及切向峰值应变(Sc)、收缩和舒张期切向峰值应变率(收缩期SRc、舒张期SRc)均较高(P<0.05);舒张期径向峰值应变率(舒张期SRr)与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INS组除舒张期SRr、收缩期SRc、舒张期SRc较低(P<0.05)外,余指标与CO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肌功能;ⅤⅥ应变率指标在评估糖尿病心肌病治疗疗效及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展;赵雯;贺建国;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l临床资料,对其中37例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采用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7例中,BI-RADS 2级16例、3级7例、4级5例、5级9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囊性包块型9例(9/37,24.32%)、囊实混合包块型17例(17/37,45.95%)、实质低回声型11例(11/37,29.73%).结论 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薛勤;邹大中;邵清;钱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观察肺裂的发育及变异情况.方法 对530例接受胸部64排螺旋CT检查且无胸部疾病的患者CT图像上肺裂的起止点、肺裂发育的完整程度及额外裂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水平裂多起自斜裂的后1/4~1/3范围,止于第2~4前肋水平.双侧斜裂的起点多位于第4~6后肋水平,右侧斜裂的止点多位于横膈前1/4~1/3范围,左侧斜裂的止点大多较右侧偏前.530例中,172例(172/530,32.45%)肺裂发育正常,358例(358/530,67.55%)肺裂发育异常.肺裂发育异常共387处,其中水平裂异常217处(217/387,56.07%),右侧斜裂异常61处(61/387,15.76%),左侧斜裂异常109处(109/387,28.17%).134例患者出现额外裂共136处.结论 通过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较为准确地观察肺裂的发育及变异情况.64排螺旋CT是在体、生理状态下进行肺裂研究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徐冰;迟永堃;李晓婷;孙应实;张晓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心率是影响冠状动脉CT成像的重要因素.Phil-ips iCT大大提高了扫描的时间、空间分辨力.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心率的冠状动脉影像进行质量分析,评价心率对Philips i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玉丽;胡莹莹;王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