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宣教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陈元婕;刘毅;刘萍

关键词:术前宣教, 美容外科, 美容受术者, 注意事项, 医学学科, 心理支持, 术后, 美容手术, 适应过程, 症状, 外形, 体像, 体貌, 理性, 环节
摘要:美容外科是美化外形,重塑体像的医学学科.受术者均在术后出现或轻或重的症状以及自身对新体貌的适应过程,而产生一定的顾虑.为美容受术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术前宣教,指导受术者理性配合手术,了解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或减轻受术者的顾虑,是确保美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义齿修复上下前牙缺失的美学特点与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120例上下前牙缺失后义齿的修复,探讨影响义齿美学修复的因素.方法:针对120例上下前牙缺失者,结合其对义齿美学修复的要求,设计、制作符合其特点的美学修复体.在120例上下前牙修复中,固定修复88例,隐形修复32例.结果:通过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度评价,形态逼真99例,功能良好109例,微笑自然100例,对称协调104例,色泽相似76例.结论:对上下前牙缺失美学修复,必须根据患者牙齿缺失的情况,结合其美学要求,为其设计制作,符合其个性特点的美学修复体.

    作者:赵振怀;王宝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纯化自体脂肪颗粒在上睑凹陷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离心纯化脂肪颗粒在上睑凹陷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治疗体会.方法:24例患者,40只眼,在大腿内侧吸脂及脂肪离心后,行眶隔内脂肪充填.进行治疗前后上睑饱满度对比及术后二次充填比例,评估离心纯化脂肪颗粒充填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4例患者,20例一次性注射,效果满意,有效率为83.33%;4例二次注射,补注后效果满意,有效率为16.67%.无一例发生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离心纯化脂肪颗粒因其来源丰富、不留瘢痕、注射量少、无排斥等优点,是治疗上睑凹陷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张晖;冯幼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像素铒激光联合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在面部皮肤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像素铒激光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2940nm铒激光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对68例患者进行治疗,共5次,每次间隔3周.结果:患者无不适反应,面部老化表现均得到较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像素铒激光联合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对于面部年轻化的治疗其疗效较为持久,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对于改善和延缓各种面部衰老的表现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戴利;方芳;郑永生;孙强;马涛;张君毅;韩新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正畸治疗安氏Ⅱ2错(雅)的软组织变化研究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安氏Ⅱ 2错(雅)后的软组织变化情况.方法:对26例10~15岁安氏Ⅱ2错(雅)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和Twin-block矫治器相结合进行正畸矫治,共选取20项硬、软组织测量项目,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经正畸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硬、软组织项目均发生显著变化,SNB、U1-SN、U1-NA(mm)、0J (mm)、下唇倾角、上下唇角、颏唇沟角均增大(P<0.05),ANB、0B (mm)、鼻唇角、上唇倾角、上唇凸厚、下唇凸厚均减小(P<0.05).结论:正畸治疗可以改善安氏Ⅱ 2错(雅)关系,同时也使其软组织侧貌外形更加协调美观.

    作者:王玉玲;孔凡芝;王春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切口皮下搔刮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若干问题探讨

    目的:对于微切口皮下搔刮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1023例患者采用腋部微切口皮下搔刮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出现清除不彻底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关键有效的方法.结果:1023例腋臭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总有效率为100%,其中986例臭味消失为满意,满意率96.4%,仍有轻度臭味者37例,占3.6%,半年后采用相同方法清除达到满意效果.结论:微切口皮下搔刮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少、无瘢痕不影响手臂功能,兼有减少腋毛生长的美容效果,同时还能治疗腋部多汗症.

    作者:张志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填充老态鼻唇沟

    目的:观察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填充鼻唇沟的临床效果.方法:肿胀麻醉后,利用注射器抽吸腹部或大腿内外侧皮下脂肪颗粒,过滤纯化后填充在鼻唇沟凹陷部位.结果: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鼻唇沟过深过宽73例.其中10例填充3次,54例填充2次,9例填充1次,均达到理想效果.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填充鼻唇沟是一种理想并且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泽钰;张伟;于海;牟少春;唐胜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微剥脱和像素模式铒激光治疗瘢痕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铒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及浅表性瘢痕的疗效.方法:使用波长2940nm Er:YAG铒激光治疗仪,采用“微剥脱模式”及“像素模式”治疗凹陷性瘢痕及浅表性瘢痕.结果:治疗凹陷性瘢痕及浅表性瘢痕105例,其中痊愈47例,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凹陷性瘢痕有效率96.78%,浅表性瘢痕有效率93.03%.结论:铒激光是目前治疗凹陷性瘢痕及浅表性瘢痕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范燕芳;刘祥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无创美容修复前牙间隙伴釉质发育不良一例

    牙列散在间隙的病例临床上比较常见,给患者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如口腔咀嚼功能的减退、发音不清、影响容貌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1].修复牙间隙是现代口腔美学修复中的重要内容及难题之一.每一个患者都足一个全新的个体,口内的情况各异,遇到这类患者,绝对不能盲目直接进行固定义齿的修复,只想着关闭间隙,而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及考虑口内的整体状况.比如咬合关系、中线问题、智齿是否存在、舌体是否过大以及面型等.给患者一个令面综合的治疗计划是十分必要的[2].多颗牙散在间隙伴牙齿发育不良增加了其修复难度,笔者通过纳米树脂壳无创直接美容修复技术完成前牙散在间隙伴釉质发育不良病例1例,取得良好效果,患者非常满意.

    作者:张强富;李慧;齐聪聪;刘劭晨;林映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线粒体DNA损伤的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线粒体DNA的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昆明种小鼠12只,作为青年组对照组(A);健康18月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绞股蓝皂苷对照组(D),老年白藜芦醇高剂量组(E),老年白藜芦醇低剂量组(F),以灌胃方式给药,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的缺失情况.结果: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可以降低mtDNA大片段缺失的发生率和缺失占总mtDNA的百分比.结论:白藜芦醇可防止自然衰老引起的线粒体DNA的损伤.

    作者:张燚;吴景东;王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断肢再植5例术中护理配合

    断肢再植是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肢体重新接回原位,恢复血液循环,使之成活并恢复一定功能的高度精细手术[1].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7月断肢再植5例术后肢体均存活,功能尚可,现将术中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6~45岁,损伤部位左前臂不全离断3例,右前臂不全离断2例,所有病例均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断肢再植术.1.2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肢体均成活,出院后0.5~1年进行随访,功能尚可,外形美观,患者满意.

    作者:陈菲;蒋丽娟;陈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角蛋白14单克隆抗体对无血清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建立一种无血清传代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KC)的方法,并观察角蛋白14单克隆抗体(anti-K14 mAb)对无血清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C-SFM)添加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牛垂体浸出液(BPE)传代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均至第3代时于培养基中加人不同浓度的anti-K14 mAb,用MTT法观察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应用无血清培养基成功地传代培养了角质形成细胞,MTT法结果显示各浓度组对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并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无血清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方法,anti-K14mAb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体外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陈玉欣;刘洪君;刘静;张秀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治疗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内服外用并结合面部全息刮痧疗法治疗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联疗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明显,患者易于接受,优于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作者:康巧;蒋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术前宣教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美容外科是美化外形,重塑体像的医学学科.受术者均在术后出现或轻或重的症状以及自身对新体貌的适应过程,而产生一定的顾虑.为美容受术者提供心理支持,给予术前宣教,指导受术者理性配合手术,了解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或减轻受术者的顾虑,是确保美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元婕;刘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对面部烧伤整形患者伴有情绪障碍人本主义心理干预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应用人本主义疗法对伴有情绪障碍的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63例伴有情绪障碍的面部烧伤整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本主义疗法.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等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人本主义疗法对伴有情绪障碍的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显著地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烧伤整形患者心理护理中效果明显,措施可行.

    作者:王大方;郝树伟;胡志红;张慧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唇裂人中美学结构恢复的研究现状

    人中的存在使得上唇具有一种立体的美感,是面部美学不可或缺的美学单位.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以直接导致这一美学单位的破坏.虽然目前主张在婴儿期即给予早期修复,但随着患儿的发育,大多数仍会留下程度不一的人中嵴和人中凹不显,明显影响面部美观.因此,如何恢复唇裂患者人中美学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本文拟对人中美学结构的形成、唇裂破坏、修复方法及术后评价等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史高峰;王淑琴;谭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手部小关节移植49例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手外伤后关节移植再造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 2009年49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49例手外伤患者经关节移植再造术以及术后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结论:加强手外伤患者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蒯英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用改良“L”形骨切开术降低颧骨颧弓突度

    目的:探讨一种改艮型“L”形骨切开术降低颧骨颧弓突度的可行性与美容效果.方法:经口腔唇颊侧前庭沟切口,用“L”形骨切开术切开颧骨体前部,通过发际内皮肤小切口将颧弓根部完全折断,将松动的颧骨颧弓复合体内推后用螺钉固定.结果:通过43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整形与美容效果.结论:采用口内-耳前联合入路行“L形骨切开术,是一种具有操作简便、固位稳定与较低颧面部软组织下垂风险的缩小颧骨颧弓突度的手术方法.

    作者:鄢鹏;马永清;祝颂松;李继华;罗恩;冯戈;胡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预制扩张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在全耳再造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采用预制扩张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行全耳廓再造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手术分二期完成.Ⅰ期手术:设计带有颞浅动静脉蒂的颞顶筋膜瓣,移植入残耳乳突区皮下腔穴,然后置入皮肤扩张器,与耳后皮瓣进行同时同步扩张;Ⅱ期手术:将预制扩张的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掀起,覆盖于Medpor支架上,进行全耳廓再造术.结果:36例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再造耳廓外形逼真,立体感强,与周围皮肤颜色相同,微细结构清晰.结论:采用预制扩张的耳后乳突区复合筋膜皮瓣+Medpor支架行全耳再造,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效果满意.既可避免支架外露,又可避免取自体肋软骨增加的创伤和痛苦或肤色差异等优点,是目前全耳廓再造术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法.

    作者:张本寿;林子豪;徐斌先;水祥兵;李增男;闫磊;徐志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体牙移植在正畸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自体牙移植术联合正畸方法治疗异位牙或阻生埋伏牙的临床效果,探讨移植牙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临床就诊病例16例,年龄11 ~21岁,先行正畸治疗以拓展出合适间隙,之后用种植机制备牙槽窝,拔除异位牙或阻生牙后移植于此处,正畸片断弓固定.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移植牙稳固,牙龈形态恢复较好,成功12颗(75%),有效4颗(25%),失败0颗.结论:对于异位牙或埋伏阻生牙的正畸过程中,若联合自体牙移植术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能达到快速纠正个别牙错位,缩短正畸疗程.

    作者:谢桂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眶隔筋膜瓣与额肌瓦合固定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研究利用眶隔筋膜瓣与额肌瓦合固定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术中于眼轮匝肌下分离并显露眶隔至近眶上缘处,在眶隔表面设计一蒂位于睑板前面的梯形瓣.在眉上缘切开皮肤,于眼轮匝肌表面锐性游离至近眶上缘区、横形剪开肌层1cm宽,形成隧道,将眶隔筋膜组织瓣经隧道上提眉区额肌表面、与额肌瓦合固定.结果:作者利用该术式对15例19只眼、其中5只眼为复发性病例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两眼外形对称,睑缘弧线好、重睑自然,无睑内外翻、睑球分离、闭眼不全现象.6个月随访12只眼,1只眼好转,11只眼矫正效果保持良好状态.结论:作者利用眶隔筋膜组织瓣与活动度较大的眉部额肌瓦合固定,具有固定牢固、眉部额肌无损伤、肌力长久、活动范围大、不易复发等优点,而且睑缘弧度好、重睑自然、并发症少,优于传统的额肌悬吊术.

    作者:宋遵礼;伍成奇;韩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