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照忠;包旭英;王新平;关丽萍;吴俊
目的:研究14-3-3θ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4-3-3θ在6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4-3-3θ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无关(P>0.05);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组14-3-3θ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远高于ER阳性组(P<0.01).结论:14-3-3θ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童超;刘雯;李南林;王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项部脂肪垫过度肥厚在农村成年女性中较多见,在患者病史中多有局部软组织被扭捏的历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常遗留明显瘢痕,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近年来有人运用单纯的脂肪抽吸术,虽可减少瘢痕形成,但由于脂肪垫的组织特点,常使得手术异常艰难,手术并发症较多[1] .
作者:朱巧燕;陈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容行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大量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提高该行业整体素质,促进其发展.而课程体系构建,尤其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为此,我院对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周鸿波;赵丽;侯慧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并评价石英纤维桩核与铸造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患者107颗牙体严重缺损为残冠残根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患者50颗患牙用石英纤维桩增强复合树脂核修复,对照组49例患者57颗患牙用镍铬合金铸造桩核修复,两组惠牙均用金属附熔烤瓷全冠修复牙体外形.观察36个月后,统计两组修复体的成功率,并用χ2检验.结果:石英纤维桩核修复组桩核脱落和折断各1颗,无1例发生根折、牙龈着色,其成功率为96%(48/50),铸造桩核修复组发生根折5颗,桩核脱落2颗,牙龈着色1颗,其成功率是86%(49/57)),两组结果差别有统计意义.结论:石英纤维桩核是修复残冠残根比较理想的桩核材料.
作者:周立英;包向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面部凹陷性瘢痕常由多种原因引起,治疗比较困难,明显影响患者外观美容及社会交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2005年2月~2008年12月,笔者应用微晶磨削术治疗68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书林;沈新华;魏国祥;郝思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和同位素室合作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加90Sr-90Y敷贴联合治疗瘢痕疙瘩76例,并与单用得宝松局部注射组76病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作者:刘元;丁忠旗;赵建林;陈斯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应用改进的综合方法对中下面部进行三维除皱术,以恢复年轻时的面部立体轮廓形态.方法:局部麻醉下进行中下面部三维除皱术,术中应用了改进的筋膜悬吊、面颊部软组织折叠,下颌部超声去脂、面部局部吸脂、脂肪充填等手术方法;其中将传统的筋膜悬吊改进为多层次的分段提紧和选择性的连续提紧方法.结果: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间,采用此法完成手术56例,不仅提高了除皱效果,还减少了愈合后瘢痕的形成.结论:通过以上手术方法不仅术后除皱效果良好,而且使面部轮廓形态得到了显著改善,三维面部年轻化的概念也得到了体现.
作者:王晓媛;王雪顽;田丽萍;齐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由于人类下颌骨有退化的倾向,智齿(第三磨牙)常致阻生.由于智齿的萌出不全,牙冠表面覆盖着龈瓣,-旦遇有感染,很易引起炎症,称为智齿冠周炎.此病多发于青壮年,其中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多见.如果炎症未被控制,可向周围扩散引起各种并发症.面颊瘘则是较为常见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杨重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氟离子浓度对纯钛卡环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品卡环蜡型制作的纯钛卡环20个,分4组,分别在[F-] =0ppm、500ppm、750ppm,1000ppm的人工唾液中进行测试,初始载荷和疲劳失效前的载荷循环次数被自动记录.疲劳裂纹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纯钛卡环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初始载荷无差异(P>0.05),在不舍氟的人工唾液中的循环次数高,而随着氟离子浓度增大循环次数降低,分析表明4组之间的疲劳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纯钛卡环的疲劳强度随着氟离子浓度增大而下降.
作者:王仕刚;李天侠;罗晓婷;樊久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含肾上腺素的肿胀麻醉技术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含肾上腺素30μg、利多卡因60mg共6ml肿胀液行肿胀麻醉,对170例受术者实施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结果:所有受术者麻醉满意,麻醉维持4~7h.术中皮下小动脉、小静脉痉挛,切断的小血管断端无流血,术后无反应性出血,皮肤无坏死,切口一期愈合.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时含肾上腺素30μg的肿胀麻醉方法是一种安全,简单和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施问国;牟北平;郑玉林;李罡;高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缺血后处理需要反复夹闭血管蒂,可能对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药物缺血后处理成为缺血后处理的发展方向.腺苷A2A是调控皮瓣炎症的关键靶点,进行相关研究进一步探究腺苷A2A激活缺血后处理对皮瓣有否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再灌注前5min注射腺苷A2A激活剂.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检测和ELISA检测TNF以及IL-6.结果:腺苷A2A激活剂组皮瓣存活率高,炎症因子检测活性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论:腺苷A2A激活剂缺血后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因子,具有保护皮瓣作用.运用腺苷A2A受体激活缺血后处理可能成为保护皮瓣的新措施.
作者:林煌;董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种慢性眼表疾病,除影响美观外,还可引起眼部刺激症状.若胬肉进入角膜瞳孔区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引起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翼状胬肉的病因复杂,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施行手术切除,但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达20%~70%[1] .
作者: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烧伤治疗技术的发展,面部烧伤后遗留瘢痕逐渐减少,但创面愈合后,可有时间不等的色素沉着[1] ,皮肤色泽加深变为浅褐色或棕色,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加重色素沉着,影响患者的面貌,常给患者带米精神上的较人负担.因此,早期消除色素沉着,是目前面部烧伤治疗与康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谭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触摸疗法和音乐香薰疗法相结合对假体隆乳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静脉麻醉下行假体隆胸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30例,于术前一天上午,下午及临睡前半小时分别给予三次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A组),静卧于病床20 min;触摸疗法组(B组),触摸治疗20 min;触摸疗法+音乐香薰疗法组(C组),触摸治疗+音乐香薰疗法20 min.干预前(术前1h)和干预后(术后6h)分别测定患者状态焦虑值(SAI);入院时,术前1h、术中(切皮时),术后4h测定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和血糖(Glu);术后6h测定患者疼痛程度(VAS)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SAI值均显著高于常模,组闻无差异(P>0.05);干预后A组略上升,B组和C组明显下降,低于常模,C组低于B组(P<0.05).入院时,术前1h组间MAP和HR无差异(P>0.05);术中三组MAP、HR均升高,B.C组间差异明显(P<0.05);术后4h三组均降低,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P<0.05).患者入院时、术前1h组间Glu无差异(P>0.05);术中略升高;术后4h下降,C组低(P<0.05).术后6h C组VAS值小于B组,B组小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触摸疗法和音乐香薰疗法相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假体隆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作者:鲁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因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87例.皮瓣大面积14cm×13cm,小4cm×3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13例皆获成功,伤口1期愈合,11例皮肤边缘坏死,换药治愈,4例坏死面积较大,经换药,邮票植皮且治愈,足及踝部修复54例,伤口1期愈合,5例局部坏死,经换药后获治愈.结论:应用逆行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有效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此皮瓣血运丰富,手术操作简便.
作者:肖建林;刘雄;卢吉平;牛永刚;丁寿勇;廖前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青少年不同情况前牙缺失的临床矫冶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0年12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前牙缺失患者57例,其中前牙先天性缺失的31例,外伤性缺失的8例,埋伏阻生致牙列缺损的18例,分别采用正畸、正畸与口内、修复、口外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治.结果:经治疗后,除1例患者家长不配合治疗,术后2年复发外,其余患者均达到美观与功能稳定的效果.讨论:对青少年前牙缺失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杰;谢红军;蒋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昆明种小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绞股蓝皂苷时照组(D)、老年白藜芦醇高剂量组(E)、老年白藜芦醇低剂量组(F).每日灌胃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GSH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结果:与青年对照组对比其余五个老年组的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药物的作用下明显提高.结论:白藜芦醇能够延缓小鼠的衰老.
作者:张效莉;吴景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于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进行清创缝合,减少颌面部瘢痕畸形,尽可能恢复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方法:急诊颌面部损伤时,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尽量保留组织资源,进行颌面部创面修复.结果:共治疗242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6个月后随访无瘢痕增生、挛缩,不需Ⅱ期整形.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进行颌面部创面修复后,提高了愈合质量,避免颌面部瘢痕畸形增生.
作者:陈文君;汪湛;杨卫东;何杰儒;袁建房;赵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出于中面部提升简单化的趋势,介绍一种颧脂肪垫提升和SMAS移位的除皱技术.以期改善颧下区域空虚、鼻唇沟加深等中面部老化的问题.方法:采用一种中面部年轻化方法,行颊部耳前SMAS折叠,同时将下垂的颧脂垫缝线悬吊于耳前筋膜,使老化中面部维持长期的提升效果.结果:2006~2010年,在52例面部除皱术中运用该技术,中面部提升效果维持时间长,恢复期短,无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皮下层的安全剥离避免了面神经分支的损伤.颧脂肪垫悬吊技术辅以SMAS折叠术,避免了较长的恢复期和深层剥离可能导致的损伤.这种方法可作为独立的中面部手术在局麻下实施,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持久.
作者:张志宏;李文志;欧阳钟石;王佳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876例,共913处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共913处病变,治愈率58.16%,显效率30.23%,门诊随访时间6~20个月.108处出现色素沉着(11.8%),45处出现表浅性瘢痕(4.9%),3处出现局部感染(0.3%),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及意外损伤.结论:小针高频电凝治疗体表血管瘤是-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中小面积体表血管瘤及残余血管瘤的治疗,能较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结构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加速血管瘤的消退.
作者:陈石海;吴伟民;于海生;刘庆丰;韦强;廖明德;蒙旭昌;马珂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