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9mTc-MMP-9Ab无创探测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王中娟;邓钢;张追阳;居胜红;陈骏;赵瑞;金晖;魏晓莹

关键词:动脉硬化, 放射性核素显像, 模型, 动物, 小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摘要:目的 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99mTc标记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MMP-9Ab)标记的佳条件以及用99mTc-MMP-9Ab无创性探测AS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损伤并阻断10只ApoE-/-小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n后高脂饮食饲养4周.氯化亚锡晶体(SnCl2·2H2O)的用量为31.25~1000.00μg,MMP-9Ab的用量为0.1、0.2、0.3ml,测定不同条件下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其稳定性.将适量标记物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取主要脏器测量放射性计数率值,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 ID/g),观察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对ApoE-/-AS模型鼠及C57BL/6小鼠各5只行左侧颈总动脉离体自显影显像,观察99m Tc-MMP-9Ab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体外的显像情况.结果 99mTc-MMP-9Ab标记的佳条件为SnCl2·2H2O溶液(10 g/L)0.05 ml,柠檬酸溶液0.1ml,MMP-9Ab溶液(0.2g/L)0.1ml,通氮气振荡1h,再加入新鲜99mTcO4- 185 MBq,100℃水浴30 min,99mTc-MMP-9Ab标记率可达(95.16±1.81)%,室温下放置3h后放化纯不小于80%.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血液内清除迅速,30 min后血液中放射性迅速下降,肌肉内放射性亦甚少.离体自显影显像中,粥样硬化组自显影胶片上的曝光黑影与肉眼可见的粥样硬化斑块有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99mTc标记MMP-9Ab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较好,无需进一步纯化.99mTc-MMP-9Ab有望成为显示AS斑块形成的靶向显像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上肢体位对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利用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上肢两种不同体位对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利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42例接受CT胸部增强扫描患者,均于右臂留置静脉通道,单筒高压注射对比剂.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先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和老年组(>60岁);再根据采用的不用上肢体位分为第一体位组(仰卧位,双上臂伸直上举,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面)和第二体位组(仰卧位,双上臂上举,双前臂交叉置于额头上,留置静脉通道的右臂在上).测量右锁骨下静脉胸廓入口内外各2~3 cm处CT值,取其平均值的差值作为评价对比剂利用效果的指标.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上肢体位之间对比剂的利用效果.结果 采用第一体位、第二体位时,不同年龄组的对比剂利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种不同体位组之间比较,对比剂利用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增强扫描时,采用第二体位可降低右腋静脉及右锁骨下静脉内对比剂在胸廓外的留滞,有助于提高对比剂的利用率,降低对比剂局部滞留引起的伪影.

    作者:王猛;高振华;冯仕庭;孟悛非;李子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体位下的脑静脉颅外回流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观察不同体位下的颈内静脉和椎静脉,探讨体位对脑静脉颅外回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40名中青年健康志愿者,于静息状态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颈内静脉和椎静脉在仰卧位和坐位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仰卧位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为(0.67±0.26)cm2,血流速度为(18.73±7.37)cm/s,血流量为(758.51±437.23)ml/min;椎静脉横截面积为(0.04±0.02)cm2,血流速度为(19.25±8.88)cm/s,血流量为(47.23±25.40)ml/min;颈内静脉血流量占脑静脉颅外回流总量(颈内静脉和椎静脉血流量之和)的94.13%.坐位时,颈内静脉横截面积为(0.16±0.09) cm2,血流速度为(18.08±10.71)cm/s,血流量为(177.43±157.42)ml/min;椎静脉横截面积为(0.06±0.03)cm2,血流速度为(36.06±16.88)cm/s,血流量为(144.61±94.97)ml/min;颈内静脉血流量占脑静脉颅外回流总量的22.02%.与仰卧位相比,坐位时颈内静脉的横截面积和血流量明显减少,椎静脉的横截面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 健康志愿者静息状态下,颈内静脉和椎静脉丛分别是仰卧位和坐位时脑静脉颅外回流的主要途径.

    作者:陈永超;邓雪飞;罗福成;连娟;韩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复合物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目的 探索简单、无细胞外铁产生的超低微浓度菲立磁-硫酸鱼精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方法.方法 贴壁法培养大鼠MSCs.待3代细胞汇合至80%~90%时,更换无血清培养液,根据菲立磁和硫酸鱼精蛋白的不同浓度分为4组:A组[(7.50:1.00)μg/ml]、B组[(10.00:1.20)μg/ml];C组[(15.00:1.80)μl/ml]和空白对照组,加入培养液,混匀,5% CO2孵育15 min,补加血清后孵育至次日.检测细胞标记率、细胞内外铁、细胞活力和标记细胞MR信号.结果 B组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100%,无细胞外铁产生,铁颗粒分布于溶酶体内.4组间台盼蓝拒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 GRE T2* WI序列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结论 使用超低微浓度菲立磁10.00μg/ml与鱼精蛋白1.20 μg/ml可有效标记大鼠MSCs,体外MR可检测到1×104个标记细胞.

    作者:陈乐;江明;马艳;张德清;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王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 用常规超声及VTQ对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检查,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VTQ特征,绘制ROC曲线寻找判断指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VTQ测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内大(Vmax)、小(Vmin)及平均剪切波速度(Vm)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患者(P均<0.01).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发现Vmax、Vmin及Vm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簇状钙化斑.结论 VTQ技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大价值.

    作者:陈树强;朱莉莉;陈祥锦;东绍勤;许翔;陈玲;刘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肩关节MR造影各向同性三维容积插入屏气序列评价盂唇撕裂

    目的 评价肩关节MR造影各向同性三维容积插入屏气(VIBE)序列对盂唇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2名影像诊断医师独立回顾性对比分析79例肩关节造影常规二维序列图像和各向同性三维VIBE重建图像,判定有无盂唇撕裂,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常规二维序列与各向同性三维VIBE诊断价值及两名影像诊断医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79例患者中,肩关节镜证实上方盂唇撕裂(SLAP损伤)27例,前方盂唇撕裂44例,后方盂唇撕裂10例.肩关节MR造影各向同性三维VIBE以及常规二维序列对上方盂唇撕裂的敏感度分别为81.48%(22/27)~88.89%(24/27)、85.19%(23/27)~92.59%(25/27),特异度为82.69%(43/52)~84.62%(44/52)、84.62%(44/52)~86.54%(45/52);对前方盂唇撕裂的敏感度分别为88.64%(39/44)~90.91%(40/44)、90.91%(40/44)~95.45%(42/44),特异度为94.29%(33/35)~97.14%(34/35)、97.14%(34/35);对后方盂唇撕裂的敏感度分别为80.00%(8/10)~90.00%(9/10)、80.00%(8/10),特异度为92.75%(64/69)~95.65%(66/69)、94.20%(65/69)~95.65%(66/69).2名影像诊断医师评价的一致性极好.各向同性三维VIBE和常规二维序列对于盂唇撕裂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肩关节MR造影各向同性三维VIBE序列成像是评价盂唇撕裂比较可靠的影像方法.

    作者:田春艳;郑卓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13周胎儿梅干腹综合征1例

    孕妇,24岁,孕1产0,孕13周.常规超声:胎儿头臀长7.63 cm,双顶径2.30 cm,胎心率156次/分,羊水深约2.35 cm;胎儿腹壁膨隆(图1),腹腔内可见4.45 cm×3.56 cm巨大囊性包块(图2),两侧可见脐动脉血流;胎儿双肾大小1.50 cm×0.97 cm、1.50 cm×1.01 cm,集合部分离0.45 cm、0.52 cm,双肾集合部与该囊性包块相通(图1、2).超声提示:胎儿膀胱高度扩张伴双肾集合部扩张;考虑梅干腹综合征.2周后引产,术后病理:男婴,梅干腹综合征.

    作者:刘志红;冷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320排CT半自动法测量肝脏体积指数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320排CT半自动法测量肝脏体积(LV)指数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320排螺旋CT半自动法测量肝硬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名的LV,并根据公式计算LV指数.绘制LV指数和LV测量值的ROC曲线,对肝硬化组的LV指数、LV测量值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的LV测量值为(997.31±293.37)cm3,LV指数为0.76±0.20;对照组的LV测量值为(1104.66±153.15)cm3,LV指数为0.88±0.11.LV测量值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LV指数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7.LV指数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显著负相关(r=-0.54,P<0.05).结论 LV指数能更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LV减小的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辅助诊断肝硬化.

    作者:胡冰;杨洋;邹艳;沈敏;邝思驰;王亮;王劲;单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PECT/CT显像诊断甲状腺癌脑转移1例

    患者男,63岁,1998年因甲状腺滤泡及乳头混合癌伴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接受手术治疗,2007年因左锁骨上及甲状软骨右侧肿物再次接受手术治疗.2008年1月和5月分别给予131I治疗,剂量5.55 GBq(150 mCi),其后患者偶感头痛.2008年12月头部平扫+增强MRI怀疑脑转移瘤,同时给予第3次131I治疗,剂量同前.7天后131 I全身显像及头部SPECT/CT显像(图1):左额叶见小灶状核素浓聚灶,密度基本同周围脑质密度,与MRI所示异常信号位置一致,诊断为甲状腺癌脑转移瘤.2009年5月给予第4次131I治疗,剂量同前.头部MRI示病变稍增大,大径变化约0.3 mm;头部131I SPECT/CT显像发现左额叶病变仍摄取131I,但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加重.2009年11月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较前降低,CT示左额叶病变已呈高密度钙化,平均CT值为88.7 HU.

    作者:李红梅;冯珏;杨阳;方凤宁;王亚平;郑泓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99mTc-MMP-9Ab无创探测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的 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探讨99mTc标记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MMP-9Ab)标记的佳条件以及用99mTc-MMP-9Ab无创性探测AS斑块的可行性.方法 损伤并阻断10只ApoE-/-小鼠左侧颈总动脉血流20 min后高脂饮食饲养4周.氯化亚锡晶体(SnCl2·2H2O)的用量为31.25~1000.00μg,MMP-9Ab的用量为0.1、0.2、0.3ml,测定不同条件下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其稳定性.将适量标记物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取主要脏器测量放射性计数率值,经放射性衰变校正后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 ID/g),观察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对ApoE-/-AS模型鼠及C57BL/6小鼠各5只行左侧颈总动脉离体自显影显像,观察99m Tc-MMP-9Ab在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体外的显像情况.结果 99mTc-MMP-9Ab标记的佳条件为SnCl2·2H2O溶液(10 g/L)0.05 ml,柠檬酸溶液0.1ml,MMP-9Ab溶液(0.2g/L)0.1ml,通氮气振荡1h,再加入新鲜99mTcO4- 185 MBq,100℃水浴30 min,99mTc-MMP-9Ab标记率可达(95.16±1.81)%,室温下放置3h后放化纯不小于80%.99mTc-MMP-9Ab在正常小鼠血液内清除迅速,30 min后血液中放射性迅速下降,肌肉内放射性亦甚少.离体自显影显像中,粥样硬化组自显影胶片上的曝光黑影与肉眼可见的粥样硬化斑块有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99mTc标记MMP-9Ab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标记率高,体外稳定性较好,无需进一步纯化.99mTc-MMP-9Ab有望成为显示AS斑块形成的靶向显像剂.

    作者:王中娟;邓钢;张追阳;居胜红;陈骏;赵瑞;金晖;魏晓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造影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EUS诊断宫颈癌及评估宫颈癌浸润范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宫颈浸润癌患者27例(Ⅰ、Ⅱ和Ⅲ期分别为12例、14例和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患者13例,另选13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经阴道CEUS检 查,观察并存储宫颈病变的增强过程,并对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注射造影剂后,慢性宫颈炎、CINⅢ及宫颈浸润癌的血流信号较造影前均明显增多.慢性宫颈炎与子宫体呈同步增强与消退.宫颈浸润癌病灶迅速增强,达峰时间明显缩短(P<0.05),可清晰显示病灶的范围、边界;之后缓慢消退.CINⅢ宫颈灌注早于子宫肌层,呈弥漫性高增强,后与宫体同步消退.结论 CEUS可直观显示宫颈病变的血流灌注.宫颈浸润癌的CEUS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可为诊断及评估浸润范围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作者:李平;王学梅;张雨芹;刘艳君;陶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能能谱CT定量检测尘肺SiO2

    目的 应用双能能谱CT定量分析煤工尘肺病肺标本肺实质和肺结节的SiO2沉积量.方法 对6个肺标本行双能能谱CT扫描,病理证实其中1个无尘肺病,1个为Ⅰ期尘肺病,1个Ⅱ期尘肺病,3个为Ⅲ期尘肺病.能谱CT扫描图像以SiO2和水为基物质对获得物质分离图像,在SiO2基图像上进行肺标本的SiO2定量.分别测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的SiO2沉积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个尘肺病肺标本共检出非钙化结节68个,测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沉积SiO2的ROI平均分别为211.96 mm2 (207.17~215.46 mm2)和5.74 mm2 (3.81~7.73 mm2).肺实质内的SiO2沉积量为11.43 mg/ml(- 12.07~25.87 mg/ml),肺结节内SiO2的沉积量为110.16 mg/ml(38.52~168.32 mg/ml).肺实质和肺结节内SiO2的沉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1个无尘肺病肺标本的肺实质SiO2沉积量为-8.65 mg/ml(-23.31~24.62 mg/ml),尘肺病肺标本与无尘肺病肺标本肺实质内SiO2沉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用双能能谱CT获得的物质分离图像可以定量肺实质和肺结节内的SiO2含量.双能能谱CT有可能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尘肺病提供一种定量工具.

    作者:陈步东;贺文;李剑颖;孔令;付甲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甲亢性心肌病兔血清cTn-I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构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性心肌病兔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实验组兔(20只)腹腔注射左甲状腺素[45 μg/(kg· d)×28 d]建立甲亢动物模型,对照组兔(10只)每口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对两组兔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测定血清中cTn-I水平.实验组依据超声参数分为向心性肥厚(CH)亚组和离心性肥厚(EH)亚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亚组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期峰值速度(Ve)减低(P<0.01),EH亚组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Vs)、Ve明显减低(P均<0.01).CH亚组和EH亚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EH亚组较CH亚组血清cTn-I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cTn-I与Vs及Ve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血清cTn-I浓度变化结合超声心动图可较敏感地反映甲亢性心肌病心肌损害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

    作者:王亚娟;礼广森;孙艳红;王伟东;毕文君;张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脊髓空洞症合并Charcot关节病1例

    患者女,47岁,左手麻木1个月,否认糖尿病及梅毒病史.查体:左肘关节显著肿胀,可触及囊性包块,无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左上肢反射减退,肌张力减低,皮肤感觉迟钝;右上肢及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正常.CT:左肘关节对应关系紊乱,关节间隙变窄,相邻骨结构密度增高,关节内及周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边缘规则或不规则的骨块影及钙化影,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考虑左肘Charcot关节病.颈椎MRI:于C2~T3椎体水平颈段脊髓稍增粗,内可见条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长轴与脊髓长轴平行,边界清晰,信号较均匀(图2);考虑C2~T3脊髓空洞.综合临床诊断为脊髓空洞合并左肘Charcot关节病.

    作者:彭鹏;刘怀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声观察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正常位置

    目的 探讨超声确定正常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方法.方法 选择足月产正常新生儿150名,用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终丝的长度和骶圆距离,并以此表示新生儿脊髓圆锥末端的正常位置.结果 新生儿内终丝的长度为3.62~5.54 cm;骶圆距离为5.92~9.72 cm;内终丝长度、骶圆距离与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及内终丝长度与骶圆距离间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内终丝的长度和骶圆距离能用以表示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

    作者:李素和;王金锐;王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创伤性心包内膈疝1例

    患者男,56岁,因高处坠落致颅脑损伤,术后入我院接受康复治疗.正位胸片: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及少量胸腔积液,心影稍增大,心影左下密度不均匀,可见气体及疑似肠内容物影(图1).胸腹部CT平扫:心包腔内心脏前方有肠管影,并与腹腔内的肠管相连(图2),诊断为左侧创伤性心包内膈疝.

    作者:周燕;吴明峰;朱纪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

    目的 探讨腺苷(ADE)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CAD)的价值.方法 选择CAD可能性为低、中、高度的患者共53例,采用两日法行静息、腺苷负荷锝标记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 G-MPI及DSCTCA,并于4周内进行CAG.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17节段5分制(0~4分)目测半定量方法对MPI结果进行分析,静息与负荷评分的差值>1为可逆性缺血.DSCTCA结果采用目测直径法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狭窄<50%及狭窄程度≥50%.以CAG结果为“金标准”,狭窄程度≥50%时定义为CAD,比较MPI和DSCTCA对CAD的诊断价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G-MPI和DSCTCA对CAD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44%(34/36)、52.94%(9/17)、81.13%(43/53)及88.89%(32/36)、88.24%(15/17)、88.68%(47/53).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P=0.005).结论 G-MPI和DSCTCA诊断CAD均有较高价值,联合应用可提供功能及解剖两方面的信息,提高对CAD的诊断效能.

    作者:杨吉琴;李娟;平学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疗中常被用为一线影像学检查,随着多种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从显像技术到放射性药物方面均有较大进步.本文针对肺通气/灌注显像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阚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茴香枳术汤治疗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 探讨茴香枳术汤(HX-S)治疗大鼠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性.方法 将108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DS)组、HX-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正常组大鼠常规饲养,其余组大鼠按照浆膜剥脱法制成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造模成功后第8天,对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DS、HX-S低、中、高剂量灌胃.治疗后第3、5、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峰值流速及小肠管壁厚度.结果 治疗后第3、5、7天,与模型组比较,DS组、HX-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下降(P均<0.05),小肠管壁厚度基本恢复正常(P均<0.05).各治疗组比较,HX-S高剂量组疗效较显著.结论 高剂量HX-S对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应用高频彩超可观察疗效.

    作者:盛丽;唐晓勇;王维斌;强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一种非实质性肺结节分割的新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分割非实质性肺结节的新方法.首先通过阈值操作去除高亮的实质部分;其次根据模糊数学建立非实质性肺结节的模糊隶属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各体素对非实质性肺结节的隶属度,以此为特征向量进行体素分类;然后基于Hessian矩阵的特征值进行血管增强,通过阈值去除血管;后通过三维连通域标记获取非实质性肺结节.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将非实质性肺结节分割出来,分割效果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本文方法可作为分割非实质性肺结节的工具.

    作者:宋佳;李翠芳;孙希文;聂生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肾脏原发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5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顽固性咳嗽4个月就诊.查体:胸部未见明显异常.左肾区可触及拳头大小包块,活动度差,无叩痛,无血尿,无心悸、多汗、视物模糊、头痛,血压正常.超声:左肾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左肾下极实质内可见巨大混合回声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缘尚清晰,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可见片状高回声区及数个点状强回声.CDFI:肿块内部见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动脉血流频谱:峰值流速33.2 cm/s,阻力指数0.48.超声诊断:左肾巨大实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岁1).行左肾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肾下极,约14 cm×10 cm,色暗红,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边界尚清(图2);肾门周围可见数个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诊断:(左肾下极)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符合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

    作者:彭雪敏;刘红梅;周荣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